如果一個國家祕密的把軍費提高到GDP的20%,社會上會有什麼變化?

磚家v


GDP不等於財政收入,而國防預算是從財政收入裡支出,

20%的GDP對某些國家來說相當於全年的財政收入,也就是說將政府當年所有的錢全部用於軍事用途,那麼其他方面勢必要縮減甚至直接沒錢支出。這樣在經濟建設和民生方面勢必要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的情況,政府要增加稅收,人民生活水平會出現倒退,這是非常可怕的情況,自己會把自己活活拖死的或者乾脆走上戰爭道路。

GDP是指一個國家在某段時間內生產的全部產品和服務的總價值,注意他是一個總價值。而財政收入是指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取得貨幣收入,跟GDP並不是一個概念。大部分國家的財政收入都在GDP的17%-22%之間。舉幾個例子吧:中國2017年GDP為82.7萬億人民幣,而財政收入為17.25萬億人民幣,財政收入與GDP之比20.86%。美國2017年GDP為19.38萬億美金,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為3.2萬億美金,聯邦政府財政收入佔GDP的16.51%。下圖為2017年各國家軍費佔GDP的比重

也就是說如果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0%,那麼中國的財政僅僅勉強維持軍費支出和財政收入,而美國乾脆都不夠。事實上,國家的財政收入不僅僅要用於軍費,還要保證醫療、教育、農業、交通、基礎建設、物價維持等等方面,國防支出只是佔其中一部分。政府除了要保證必要的國防力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證民生,錢都到了國防那麼其他方面將沒有了財政來源。解決辦法要不增加稅收,但是增加稅收會對百姓和企業帶來沉重的負擔;或者增發貨幣,但是貨幣增發會帶來通貨膨脹。反正不管怎麼看,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肯定會出現停滯或者倒退的現象。下圖為2017年主要國家GDP佔財政收入比重。

所以在和平時期,沒有哪個國家會將自己的軍費支出佔到20%的GDP,正常來說軍費控制在5%以下。中國的軍費雖然每年增長,但是都控制在GDP的1.5%以下,其他支出都用在其他方面。美國因為要維持龐大的軍事採購和全球部署,軍費佔GDP約為3.5%。而俄羅斯這一數字為4.2%。即便美國在朝鮮戰爭期間軍費佔GDP比最高也是14.2%、越南戰爭期間最高為9.4%、美蘇冷戰的70-90年代期間也控制在4.5%-6.5%期間、科索沃戰爭期間則是3%,都是遠遠低於20%這一數字的。


雛菊西瓜Peterpan


和平時期,正常國家的軍費,也就是gdp的百分之幾而已。如果軍費到了20%這個地步,那政府和社會都必須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了。做一個不太準確的比喻,做常規生意,那裡有20%純利。

但凡事總有另外的,歷史上就有個奇葩時期。有個國家就這麼幹了,還基本悄無聲息的幹成了。

這裡說的那個國家,是指德國在上個世紀的30年代的秘密軍備,它是在國際社會的監督的下,秘密的完成了這個事,整個德國在二戰之前的軍備擴充,基本上就是秘密完成的。

當時的德國,究竟是在和平時期,把軍備提高到了gdp的百分之幾,因為材料缺失,以及人為隱瞞的原因,目前還沒有較統一的說法。但是肯定佔gdp的比例不低。

這就讓很多人奇怪,這錢是怎麼來的,數字還為什麼不清楚呢?那就必須要說一下,這些軍備投入資金的來源了。

第一就是搶劫猶太人的財富,猶太人雖然少,可是他們富啊。德國本土加上奧地利,有過百萬富裕的猶太人,都被納粹政府洗劫了財產,這是來錢最快也最直接的方法,可是究竟有多少搶劫而來的財富,被投入到軍備中,就難於計算了。

因為搶劫嘛,這玩意沒個章程,怎麼個搶法,在各地、各人的隨意性太大,而且在搶劫的過程中,不少人也私下撈了不少好處。另外納粹政府也知道,搶劫這種事情,畢竟不光彩嘛,所以政府方面做的統計也是羞羞答答,五花八門,還加上不少的掩飾的行為,到了在最後,就成為了一筆糊塗賬。

第二就是對外以重建德國的名義,到處借款和籌款,當時的德國 真的是四處去借款籌款,因為在國內,德國迫害猶太人嘛,所以很多國家社會不願意借錢給德國,但德國還是在國家上,以各種名義,弄到了不少錢。

當時儘管的德國的經濟也有不少進步,但要支持其國內繁榮和整軍備戰兩個目標,還是要靠用下作手段滴。

大家會問,這樣籌集戰備資金的做法,不就是個暴力型的龐氏騙局嗎?德國社會的經濟,根本不能支撐這樣的擴軍備戰啊?

是的,德國的當時社會經濟,就是不可持續的,而且軍備目的的破綻還很多。這情況,國際上就看不出來?

因為在後面,還有個大boss,也就是希特勒出場了,他對外忽悠當時世界上的主流國家,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外內利用社會信息的閉塞,做德國人民進行戰爭的鼓動和宣傳。

希特勒的個人魅力,和他的演講、傳播能力,和後面傳播學的開創發展,都有一定關係。

外部的默許(想讓希特勒去打蘇聯),和內部的支持,德國人在一戰後,飽受外界欺凌,想報復),在加上無底線的老謀深算,最後結出了這個奇葩之果。


圓創觀點


GDP可以簡單理解為生產出來的產品和服務的總和。我們假設這個社會只生產坦克和汽車,坦克1000元一輛,汽車500元一輛,GDP總和就是這兩樣產品的價格乘以數量之和。

軍費佔GDP20%的意思就是:每生產10輛坦克,就要生產80輛汽車。

軍費佔GDP2%的意思就是:每生產10輛坦克,就要生產980輛汽車。北約的要求就是軍費要佔到GDP的2%。

所以,GDP增加到GDP的20%,民用產品就會減少,也就是開發出來的鐵礦,不能用於生產民用物資,老百姓就買不到汽車,汽車價格就會上漲,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

而坦克不用來打仗一點用都沒有,純粹浪費資源,所以任何國家除非面對戰爭威脅,否則不會生產大量軍用物資。


上丞工作室


前幾天看了一位叫做“薩沙”的歷史作者的一篇問答,文章說的是在超限和一批超限“高階人士”一起用餐的經歷,其中有一段摘抄如下——

然而,剛動筷不久,就發現肉食被超限人一搶而光,所有超限人都只夾肉吃,我們這桌的肉食吃完後,同桌的超限人轉移到隔壁桌開始夾肉。生平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場景,覺得十分荒誕。按理說能在這裡吃飯的超限人也都來自相對富庶的階層,居然為多吃幾塊肉哄搶到這種地步,若非親眼所見真是很難相信。



超限食堂。亮點自己找……

前情提要之類的自行腦補吧。大概就是一次赴朝的文化交流活動經歷吧。

本人沒去過超限,不能說信也不能說不信。只是結合超限每年從某大國獲得的數量不緋的物資援助,以及2400萬的人口基數卻要養活超過百萬軍隊的社會現實,還有超限民眾普遍身材“高挑(消瘦)”膚色“健康(黝黑)”的普遍現象,更有屢屢見諸報端、媒體、電影裡的“脫北者”話題,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常年將軍費支出保持在GDP16%左右的超限,和他們在飯局上的驚人表現似乎沒有什麼不協調的地方……


我們八十年代用的電視機,正在那邊發揮餘熱

百分之十六是什麼概念呢?中國的軍費支出是保持在1.5%左右。對比我們的生活,就說吃肉這一塊,以本人的親身經歷來講,已經快二十年沒有嘗試過和別人搶肉吃了。還搶?已經處於蛋白質過剩了好像……2018年新的財政預算表已經出爐,中央財政在教育上的支出是1771.22億元,比去年增加6.5%,在就業保障上的支出是1180億元,比去年增加8.5%,醫療衛生支出是209億元,比去年增加了55.5%,住房保障支出也比去年增加了5.1%……試著想一下,如果我們把GDP的20%拿來做軍費了,意味著全年的財政收入全都砸到軍隊裡去了,因為財政收入其實差不多就是國家稅收收入,GDP的20%做軍費基本上也就是一整年財政收入全給巴拉到軍隊裡完了。然後,我們所樂於看到的國家在教育、醫療衛生、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將不會增加一分錢,甚至還有可能減少。

然後,這些負擔都會落在民眾的肩膀上。反作用就是用於拉動消費和增加投資的錢不夠多,整體經濟發展會趨於緩慢。為了拉動消費和投資而增加貨幣發行又可能引發通脹。如果來年繼續保持這個水準的軍費開支,經濟發展陷入惡性循環。這會直接反應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諸位看官的工資、投資收益,以及手上資金的實際購買力上,然後你下館子的次數肯定會減少,餐飲業迎來寒冬……等等,其他方面以此類推……社會負擔增加的同時,軍費劇增會不會引發周邊局勢緊張呢?


當然會。要知道,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會有各種利益爭奪。爭奪利益的辦法有很多種,除了真槍實彈的明搶之外,還有其他名目繁多的坑蒙拐騙偷,而刻意製造軍備競賽就是其中之“坑和騙”,你突然把軍費增加了十幾倍,想瞞過自己的國際對手是不可能的好吧。這時候,對手就要出來策動陰謀了,比如渲染某某威脅論,再慫恿周邊嘍囉國家搞些軍事摩擦製造地區緊張局勢啥的,你是上道不上道?繼續保持高額軍費支出,把他們鎮下去,然後拖累本國經濟,就是上了人家的道;為了緩和緊張局勢消減軍費支出,別人會更進一步,引發外交風波和安全危機,也是上了人家的道。可以說,這麼幹完全是成全別人來坑自己的。


最美女兵在中國……

總而言之,軍費支出多少是個量力而行的事情,哪怕是美國的GDP已經達到了19.36萬億美元,可人家的軍費支出才佔到了4%左右,7000億美元看起來很多,但是和GDP的這個比值,是合理的。狂妄的美國人都不敢把軍費比例調到20%,我看誰敢?在戰爭年代除外。和平年代,軍費高到接近20%的超限國,還在搶肉吃。嫌肉多的就把軍費增加到GDP20%便是。


獨釣寒江


如果有國家秘密把軍費提高到GDP的20%,對這個國家來說可真是災難啊!

當代各國軍費佔GDP比例

各國軍費佔GDP比例公認2.5%左右為比較合理,當代主要大國軍費佔GDP比例基本在1%-4%之間,處於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說明世界發展的主旋律是經濟繁榮發展。


從上圖可以看到,越是國富民強、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遠離衝突區域的國家,軍費佔GDP比例越低。

軍費佔GDP比例至20%?

首先,軍費佔GDP比例20%左右的國家有嗎?當代就有一個,就是我們的東北某鄰國,該國當前過得如何想必大部分人都很清楚。

按照外媒估計,該國軍費佔GDP實際比例可能在40%左右。

近代歷史上,世界主要大國也有軍費佔比很高的時候,沒錯,就是二戰的時候。

1.從1939年到1943年,德國軍費佔GDP比例從30.6%變成82%。

2.從1940年到1944年,美國軍費佔GDP比例從22%變成42%。

3.從1940年到1944年,蘇聯軍費佔GDP比例從16.8%變成46.4%。

4.從1939年到1943年,日本軍費佔GDP比例從19.7%變成98.5%。

軍費比例過高就是災難

當軍費比例提高到20%時,要麼這個國家國民經濟正常發展的空間被嚴重擠壓,要麼這個國家正陷入戰爭漩渦中。無論哪種情況,其結局都是——民不聊生,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這都是災難!


國外見聞錄


軍費佔到GDP的20%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眾所周知美國的軍事力量是當今世界的老大,每年的軍費大概也就有6000多億美元,而他的GDP高達19萬億,軍費只佔到了3%左右,我們過來的軍費佔GDP只有不到2%。看起來真的是不值一提,那它為什麼不把軍費往上面提呢?非是不敢,而是不能。


盲目提高軍費佔比一個很直接的結果就是國家經濟受到很大威脅。國家財政的多少無非就是兩條,一條“開源”,一條“節流”如果是“開源”,那麼稅收肯定要提高,這就會給實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國家每提一點稅收來增加收入,就會讓許多企業難以為繼,帶來的後果就是公司外流,經濟發展困難。

如果是“節流”,從哪上面節流也是一個問題?教育?醫療?國家把錢拿出來用的地方自然是和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地方。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如果國家從醫療上面節流,那麼帶來的情況就是,看病的費用會直線身高,因為沒有人會再為你出那大頭,這麼做可能就讓社會動盪不安,民眾也不會聽你這個政府的。當然也許並不是在從醫療上面減少,但無論在哪減少,道理都是一樣的。


在軍費上投入過高意味著在民生等方面的投入都會降低,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軍費佔比高,全社會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一樹梅花一放翁


國家的軍費來自於國家財政預算,而國家的財政預算來源於稅收和借債。如果是秘密把軍費提高到GDP的百分之二十,那麼顯然不是通過正常的調整支出,而是通過增發貨幣的方式獲得借債。一般一個正常國家的軍費開支比例不超過GDP的5%,如果以增發貨幣的方式提高到20%,那麼就意味著貨幣供應量激增,會帶來社會通貨膨脹水平的迅速提高,會反映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會出現價格上漲。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軍費支出主要用於國內,如果軍費主要用於進口武器,顯然這個增長量會超過該國的外匯儲備,需要進行國際融資,很可能導致該國的國際支付困難,造成正常的進出口貿易陷入困境。


照理說事


軍費達到GDP的20%,蘇聯曾經做過。而它的結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可以去百度或者翻書。可以簡單的把一個國家的生產經濟活動概括為【輕工業】、【農業】、【重工業】三大塊,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計。這三大塊的此消彼長,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會不會出現問題。一般來說,軍工業可以劃入重工業,如果軍費開支擴大,重工業會得到極大的發展,比如鋼鐵業,飛機制造,船舶業等等。

如果重工業在國家生產的比例不斷上升,就會擠佔農業和輕工業的比率。很簡單,國家總的資源就是這麼多,只能緩慢增長,重工業上去了,輕工業和農業就會受到影響。在蘇聯時期,輕工業,農業和重工業,它們的比例是1:1:3,重工業的比例很大,超過了正常範疇,輕工業與人們的生活水準有直接關係,但是它只有重工業的1/3。農業更是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就沒有工業,農業搞不上去,不僅影響生活水平,工業也走不遠。

由於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嚴重,導致蘇聯國民生活水準的下降。而如果國家想增發貨幣,又會導致通貨膨脹,加劇生活水平的下滑。


懷疑探索者


大家知不知道GDP的20%是什麼概念?這可能就差不多相當於一個國家全年財政收入佔GDP的比例了,比如拿我們國家來舉例,去年也就是2017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17.25萬億元人民幣,全年的GDP則是82.7萬億元人民幣,財政收入佔GDP的比值為20.86%,這個比例在世界範圍內是比較低的,一些發達國家或者小國的這種比值可以達到50%以上。

▲部分國家2017國防預算圖

所以,如果把軍費提高到20%這程度,也就意味著把全年的財政收入都拿來當軍費,這個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把全部錢都拿去搞軍備競賽了,那老百姓怎麼辦?各種政策、補貼難道不用錢?國家的各項基礎建設不用錢?財政收入的職能是多樣化的,一個國家除了軍費需要一大筆支出以外,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也佔了整個國家財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因為一個國家需要的是全方面發展。


▲部分國家軍費佔財政收入的比值

而且現在是和平時期,世界大戰一時半會打不起來,所以國家的財政收入更多的是要用來搞經濟與民生建設的,而不是一味的擴軍備戰,如果一味的提高軍費,只會給整個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嚴重影響國家的整體發展,經濟與民生上的建設將會退步乃至停滯,況且軍隊的建設與國家整體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軍費的提高是要一步一步來的,只有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慢慢的提高軍費的開支,達到一個平衡點,才是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正確方法。

▲部分國家軍費佔GDP的比值

國防經濟學上去分析,在和平時期,一個國家的合理軍費應該是佔到GDP的2%至4%左右,我們國家的軍費雖然年年都在提高,但是目前這個軍費佔GDP的比值仍然在1.5%以下,所以,我們國家的軍費支出是還可以繼續提高的,雖然達到20%是不可能的,但是慢慢提高到2%以上也是也應該沒問題,畢竟現在國際形勢對我們一直都不友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才能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哨兵ZH


不妨以美國為例。美國軍費佔比GDP基本算最高的,一般也會少於4%。小布什政府打伊拉克戰爭時連續多年超過5%,就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赤字與債務問題。一般國家比例都不會超過2%。

美國年度的三級財政收入一般約佔GDP的35%,其中聯邦收入大約又佔其中一半。如果軍費超GDP的20%,意味著聯邦收入全部充作軍費都不夠。

此時,政府肯定是要關門的,包括白宮與國會都不要辦公,大使館全關,國際交往結束;一切公用事業支出都要停止,聯邦保險全沒;美債停止支付本息,發生債務違約,………

反正除了軍隊,其他聯邦機構與事業全部喝西北風。

這樣光禿禿的一支軍隊能運轉起來嗎?有什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