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讓民營企業損失慘重的根源,是老闆對企業發展的“拔苗助長”,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盲目擴張。

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很多創業者靠抓住了市場機遇和運氣,短期內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而非企業良性的發展和長期的規劃而取得成功,在企業缺少可複製性系統人才的情況下,依然採用創業時期“人管人”的方式開始盲目的擴張,結果是管理精力分散、人才分散、最終各項標準下降,市場競爭中失利。很的擁有優質產品民企也中途夭折。

我們來看以下兩個真實企業案例的對比。

轟動一時的亞細亞 與 零售業標杆胖東來

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當年的亞細亞在國內轟動一時,可說是零售業的一個奇蹟,為什麼沒有支撐幾年就倒掉了?原因就是企業人才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在管理系統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的擴張造成的! 亞細亞的成功是一個時代機遇性的成功。當亞細亞在鄭州這個城市很快淘到第一桶金之後,資金對他們來說已不是問題,於是開始了做強做大的擴張計劃,先在省內的地級市進行擴展,結果是接連失敗。決策者並沒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把失敗歸結於市場或選址的原因上,於是開始了由省內轉向省外的擴張,把市場定位到國內一二線城市,結果依然是以失敗而告終,以企業倒掉的代價結束了這場盲目的擴張。

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大家都知道很多企業第一個項目的成功,往往取決於企業集中了所有的人力,財力、資源在這一項目上,依靠凝聚的力量擊敗了同行業對手,贏得了這一區域的市場。當企業淘到第一桶金後開始擴充要做第二個,第三個、第N個項目時,這時企業的人力、財力、管理、服務能力等,自然會被分散。此時企業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和系統支撐,綜合競爭的實力必然大打折扣,單個項目的運營能力更是不足以達到綜合實力的二分之一。此時即便是市場很好,企業又拿什麼保證戰勝同一區域內的競爭對手。而能彌補和降低這一風險的只有企業人才戰略儲備和系統建設。

隨著市場的擴張,企業人員也在不斷增加。此時的管理已經不再是創業期的人為管理模式,企業必須導入可複製性的流程管理系統,把這一系統和標準複製到分公司或相關事業部,包括人才培養的可複製系統。加之前期人員的儲備,這一時期的子公司或事業部才具有市場的競爭力,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風險。

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胖東來為何能穩守陣地

胖東來作為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區域性零售業品牌,為何能抗拒國際品牌的丹尼斯和大商集團?丹尼斯和大商可謂國內的零售業的巨鱷,他們的店面遍佈全國。但他們在河南的許昌,新鄉和胖東來這樣的公司在同一條街,幾十米遠的地方開店。胖東來購物人群接踵摩肩,甚至還要排隊,而丹尼斯和大商卻門庭冷落,最後實在撐不下去只有撤店走人。這也許就是大家要討論的問題,到底胖東來和丹尼斯、大商相比,誰的實力更強?從全國的店面的數量、品牌的知名度來看胖東來和丹尼斯、大商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當然是丹尼斯和大商的實力要強得多。為什麼在有胖東來的地方,丹尼斯、大商反而顧客稀少呢?難道是胖東來道行更深?既然胖東來如此有實力,他為什麼又不向外擴張呢?難道胖東來缺少開分店的資金嗎?

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當然不是,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才儲備不足,人才儲備的不足就會造成經營和管理上的失敗,服務品質的下降必然會失去客戶的信賴,最終失去市場。胖東來的老闆於東來非常清楚,只要一個市場失利,胖東來零售業區域不敗的神話必將破滅,當對手找到一個弱點,胖東來也許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在人才不能支撐企業擴張的2015年,於東來作了一個正確而明智的選擇,“停止擴張,選擇性撤店”,就是要集中優勢兵力守住區域市場,待機而動!

損失慘重的民營企業,盲目擴張何時休?

結論:

企業做大做久的唯一法則就是培養儲備人才建立可複製性的管理系統。沒有人才和系統支撐的企業只是曇花一現,企業死亡的根源多源於拔苗助長,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