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共同富裕才是俺追求的目標

“村民們共同富裕才是俺追求的目標!”9月4日,在民權縣綠洲街道辦事處吳莊村村室,正在和黨員代表一起討論發展產業的村黨支部書記王保平告訴記者。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看支部、支部看支書,支書就是俺的火車頭,帶著大家致富奔小康,對他俺群眾都服氣!”脫貧後的村民楊慶凱說。

早在幾年前,吳莊村就是地處黃河故道的貧困村,雖然距縣城很近,由於沒有產業支撐,群眾仍然沒有奔上致富路。

2014年以來,吳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保平藉助政府的“扶貧梯”,引領村民登上“幸福樓”,群眾的口袋漸漸鼓了起來。到2017年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已經超萬元大關,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成為了大家爭相學習的明星村。

村民們在分享幸福果實的同時都非常感恩:“俺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多虧有一個好的‘領頭羊’——村支書王保平!”

“打鐵還得自身硬!”王保平說話擲地有聲。記者瞭解到,多年來,王保平通過提高自身素質、自覺錘鍊黨性,一身正氣為群眾謀福祉,他在群眾中的威信提高了,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

2013年全村脫貧後,王保平總想著讓老百姓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場所。他們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一個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為一體,融合日間照料和康復關懷的養老中心,既為貧困戶就地轉移就業提供了崗位,又能增加村集體收入和村民務工收入。

王保平還對群眾搞好“心貼心”的“六不六有”活動。他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深入開展了以“不能住危房,要有大門和圍牆;不能沒有門窗,要有玻璃和紗窗;不能沒傢俱,要有床櫃和桌椅;不能沒家電,要有電視和電扇,線路老化也改善;不能衛生差,要有措施改廚改廁和改圈;不能秩序亂,要有精神環境雙改變”為內容的“六不六有”貼心活動。針對貧困戶家中實際情況,他們摸清必需的生活用品,並登記造冊進行核實,經群眾評議後確定再進行公示。同時,他們還組建了傢俱維修隊,設立維修點,每月1日至7日免費為貧困戶維修傢俱;設立理髮服務點,定期為貧困村60歲以上老人和留守兒童免費理髮等。

貼心活動的開展,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讓廣大群眾看到了村黨支部精準扶貧的恆心、信心和決心,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匯聚了精準扶貧正能量。村民葛伍田、張祥義逢人便說:“俺吳莊村群眾的日子得勁嘞很!”

在王保平的帶領下,近幾年來,吳莊村先後榮獲縣“五個好”村黨支部、綜合治理工作先進村、經濟發展先進村、平安建設先進村、信訪四無村、美麗鄉村先進單位等稱號,王保平本人也被評為“民權縣十佳村支書”和“河南省扶貧先進個人”等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