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社會呈現出一種人們都很有錢的假象?

我的農村生活365


中國的社會是人情社會和麵子社會,既有財不外露,也有窮家富路。什麼意思呢?在壞人面前,要財不外露,防止賊惦記。但是出門辦事,或者在熟人圈、朋友圈、職場圈,要“裝富”一下,否則,別人就會瞧不起你。真的沒辦法,看外表的社會,你不能不裝,否則,連你自己都不自信。

現在的社會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真的富人,超越了面子帶來的虛榮,內心自信強大,不需要外表的富有來刷存在感。恰恰是那種中等偏下的人群,因為沒有實力,內心不夠強大,所以,必須靠表面的東西來撐場面,刷存在感。這種心態,實際上自我安全感不足和虛榮心太強的表現。

所以,你會看到,公交車和地鐵上,到處都是背名牌包包、穿名牌服裝、帶名牌首飾、拿名貴手機的男女,其實,他們可能月薪不到5000元。他們的心態是,本來就很窮,如果再裝的很窮,那真是窮到塵埃裡了。反正是窮,不如裝一把吧,否則,真窮和假富,一樣也撈不到了。所以,裝,至少撈到一個假富的心理感受。至少得到一樣啊。

還有就是現在的影視作品,還是網絡圖片視頻,幾乎都是超級炫,光彩奪目。白富美,高富帥,人人都是光鮮亮麗,天南地北的旅遊,住別墅,開豪車,吃西餐,玩夜店,好像天天都不用上班,個個都是老闆。二十來歲就是總裁老闆,公司動不動就要上市。把整個社會,都帶的心態浮躁,窮就是丟人,窮就是自己無能,窮就是自己不努力,窮即使自己活該,活該被人瞧不起。倒逼著所有人都在裝富。

越窮,越沒有底氣,越窮,越不自信。裝的很窮,別人一定白眼。比如,不穿一身名牌名貴服裝,真的沒有勇氣走進那些高大上的商場。如果穿的不上檔次,你走進奢侈品商店,服務員都斜著眼睛看你。你的腿馬上軟了。這是底氣不足的表現。如果你穿上名牌,裝的很有錢的樣子,服務員馬上奉為上賓。這個社會就這麼勢力,倒逼著所有人裝範。

綜上,我不想講大道理了。只想講一個客觀事實,你不裝著有錢的樣子,真的,真的,真的,會被別人瞧不起。周圍的人都這麼裝,假如你不裝,馬上顯得你很寒酸,你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沒有辦法,不要責怪年輕人虛榮,這是社會勢利眼倒逼出來的。


職場火鍋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可見題主是用心人,愛觀察生活,思考人生。

先說一個現象吧,為什麼中小學校裡會統一穿校服?其實,就是為了消除表面的“貧富差距”現象,讓孩子們從小盡可能避免相互攀比。因為對衣著來講,最容易引發孩子們內心對物質的渴望。別看人不大,但是虛榮心卻很容易滋生。

再把目光拉回到現實生活中,在計劃經濟年代,大家都窮,也都習慣於安於現狀,接受眼前的現實了。那時人們追求的是溫飽問題,而現在呢,溫飽問題解決了,開始向享受生活方面看齊。有錢人毫不掩飾內心那份自豪感和社會優越感,但是這卻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現代人容易把有錢人當成一種生活標準去參考,當成自己的奮鬥目標。如果僅是這些,那倒沒什麼問題了。但問題是經濟能力和水平還一般的家庭和個人,卻絕不甘心讓人看出自己是“窮人”一族。於是,裝吧!裝做有錢人的人,現在是越來越多了。

為了裝點門面,不惜貸款買大面積住房,貸款買中檔以上的私家車,再省吃儉用買漂亮的衣服,吸菸者還要買高檔煙。這一切都是為了給別人看,只為包裝自己,彷彿不做這一切,心裡下意識便會感覺別人瞧不起自己。事實上,在很多時候,確實在與人交往或辦事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看人下菜的問題,包裝此時便發揮了作用。

很多人活的累,但是不會思考,為什麼我會活的這麼累啊?其實都是因為每天在裝樣子,過著本不屬於你的生活方式,最終導致你透支了心靈的寧靜。凡是看透這一切的人,往往會迴歸質樸生活原生態,用不著每天總模仿別人生活,也用不著假想別人在關注著你怎麼活。撕去虛偽的包裝,卸去虛偽的自尊,還原本色真實的你,或許你會活的特別輕鬆。


韓國成老師


如今,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感覺大家都開車私家車,拿著iphone手機,打扮得光鮮亮麗。特別是那些年輕人,一身名牌衣服,名牌鞋子,名牌包。最近無意中在抖音裡面看到一個類似於街頭採訪的視頻,主持人問一個大學生一身打扮多少錢。她回答說三千多。

其實我們在朋友圈也經常能看到大家發的一些動態,比如有的朋友去國外旅遊了,有的去哪看演唱會去了,有人又買房搬進新家了。

不禁讓人感覺大家的生活似乎越來越好了,感覺大家都好有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最近,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各個省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所謂可支配收入,就是交完稅之後你拿到手裡可以隨便花的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4063元,相較於2017年實現了8.7%的增長。

是的,你沒看錯,也沒聽錯,全國人均,上半年只有14000元的可支配收入,相當於一個月只有2300元。這就是我們真實的收入水平。你還別嫌少,能夠月均超過這個數字的,全國只有9個省市,也就是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遼寧和山東。

這說明什麼?並不是所有人都很有錢,很多人只是看起來有錢而已。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假象呢?我認為,是因為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的觀念也逐漸發生改變,開始注重生活質量。既然這一生不一定有能力成為有錢人,可是為什麼一定要做錢的奴隸。

何必只掙錢不花錢,人生這麼短,幹嘛要讓自己活的這麼累。於是很多人會適當地放鬆自己,如果有些積蓄可能會買一輛車,或者去哪旅遊,或者是買一些自己心儀已久的奢侈品。

當然,還存在另一種情況,就是很多人愛面子,即使自己的工資可能不高,但是也要偽裝成自己很有錢的樣子。換句話說就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

有很多人可能一個月工資才3000塊錢,但是還要話費幾千塊錢的工資買五六千的蘋果手機,或者是買幾千塊錢的名牌衣服鞋子。還有很多人即使沒有錢,也要貸款買一輛車,至少看起來有面子。這種所謂的面子,可能是很多人都過不去的一個“坎”吧。

綜上所述,現在的社會才出現一種人們都很有錢的現象。不過我們確實也能看出,現在的生活質量確實也提高了很多。


——END——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假象這個詞用的非常好,非常真實。

現在的社會給人感覺遍地土豪,人人都是大佬,頭條一問收入都是年薪百萬,朋友圈一曬車都是奔馳寶馬,家家戶戶豪宅別墅,只有自己是窮13屌絲。

人人都有錢的假象存在,說明了大家其實很缺錢!

人這種動物,骨子裡是缺乏安全感的,於是越缺什麼越要表現什麼,其實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掩飾自己的不安全感。

你說大家真的富嗎?全國居民總的存款有60多萬億,人均只有4.6萬。除去前10%的大佬,人均最多隻有2-3萬存款。你說這90%人會很富嗎?

尤其在一線城市,一個有房的家庭,夫妻稅前月收入5萬,看起來也是千萬資產的高收入家庭了。但是千萬的房子不僅不能花,每月還要還2萬的房貸,稅後工資的一大半就沒有了。

如果有個孩子,每月的教育花費都接近萬元,這時夫妻倆如果不剋制自己的消費,甚至會入不敷出。

你說這樣的家庭算有錢嗎?這還是讓90%的人羨慕的中產家庭,一般人什麼狀況,不說大家也心裡有數。

大家都有錢,真的只是假象。


首席投資官


分享幾種現象吧:

第一種現象:我們小區百分之八十以上業主買不起房。都是貸的款,也就是從銀行借的錢,欠著一屁股的帳,要賠二,三十年以後才算是他的房子,可個個裝B拍著胸說是有房。跟揚百勞說他有的是土地一個樣!

第二種現象:不要不信,看看一二線城市,寶馬奔馳已經算普通,保時捷瑪莎拉帝賓利勞斯萊斯也常見,超跑也不少,都是普通人開的?再看看小區,滿山遍野的別墅,是普通人住的?所以只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現在有錢人真的很多。


第三種現象:中國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人年收入5萬貸款買房買車,或自己在外很風光,家人父母錢榨乾在家受罪,電視劇迎合了這種心裡並放大,這是一種不好的誤導.貸款幾十幾百萬按揭買房,貸款幾萬幾十萬買車,面子消費,超前消費,拉高房價,人手一車到處擁堵拼搶,全民浮躁不安,借錢不想將來的風險和變數,沒有信仰內心空虛......

第四種現象:因為娛樂圈錢來得太容易,圈內人演普通百姓的生活就沒辦法接地氣。他們想當然地認為,普通白領都可以穿品牌服裝,用高檔化妝品,開幾十萬的車,住幾百萬的房子。因為他們自己穿高定服裝,用貴婦化妝品,開幾百萬的車,住千萬豪宅。

第五:每次春節回去,親戚全是月薪至少五千以上……勞資真的是硬扛過來的!!!一個月三千出頭,家裡人還覺得你有好幾萬的存款,就跟你每個月三千全都存下來,一分錢沒花似的!!房租水電公交卡,油鹽醬醋方便麵!哪樣不要錢!!??他們像是不知道一樣的認為你出來工作那麼多年,一定存了不少嫁妝錢!!!!動不動就是家裡沒錢啊,打個幾千上萬的……勞資的信用卡怎麼欠的,就是這麼來的!!你還不能說沒錢,如果說了,就是幾個小時到長期哭訴,然後就是沒完沒了的跟你洗腦,如何女人只有嫁的好嫁的有錢,才能幸福。然後,以幸福之名開始瘋了一樣的逼你嫁人。


遊戲大咖王


99隨便語:中國人都是百萬千萬富翁,其實這是你的眼睛欺騙你的假象。

如果你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情非常有意思。

比如說一個人有沒有錢的問題。

以前在律師實務所的時候,我們主任絕對是個比較有錢的人,因為他多年前的年收入就突破了300萬,家裡住的是緊鄰寒山寺的豪華別墅。

他開的車,以前是奧迪A6,後來別人總是打趣他,他就換成了寶馬730,恰好那時候寶馬總是被人詬病,認為開寶馬的不是好人,他就又換了一輛奔馳。

就是這麼個人,平時穿布鞋,身上一件有點舊的襯衫,頭髮也很普通,與一個公園裡晨練的普通退休職工沒啥區別。

如果你和他不熟悉,你能知道他是有錢人嗎?

第一,我們的眼睛,到底能看到多少“有錢人”。

筆者在蘇州,這裡的有錢人真多啊!

(1)有個電子廠的老闆,不過30出頭的年紀吧,被鹽城某開發區(具體不提)看中,邀請他去開廠。結果一番折騰之下,一座佔地幾十畝的廠房,就建起來了。

了不起啊,一家大型電子企業董事長,響噹噹的身份,這得多有錢啊!

但其實說起來可笑,他自己連在蘇州買套房子的錢也沒有,當初大著膽子在蘇州開了一家小電子廠,租的機器,每個月為發工人工資頭疼。

鹽城那座廠房,全都是當地給他安排的貸款,全額貸款!

結果呢,這人頂著大老闆的頭銜,“風光”了兩年,然後鹽城那家廠關了,順帶著蘇州這邊的小公司,也破產關門。

(2)有個和我同一年生的朋友,是個喜歡到處玩的主兒,反正什麼好玩他就玩什麼。

平時吹牛的時候,總是天花亂墜,今天在這裡賺了幾十萬,明天又在那裡賺了上百萬,說的有鼻子有眼睛的,不熟悉的真能被他唬住。

開一輛豐田皇冠,經常加油的錢也沒有,但有一次突然就拉著我,跑去買了一輛寶馬。

沒錯就是寶馬!

不過是輛小排量的寶馬1.6L,他說的意思是,有人邀請他去上海參加個活動,開皇冠太丟面子,於是就想換輛寶馬,但錢又不夠,只能貸款弄一輛1.6L,反正有個寶馬的車標就行。

神邏輯啊!皇冠和寶馬1.6L到底哪個貴啊!

就是這麼個人,渾身的名牌,絕對有錢人!

再多的例子就不舉了,以上兩位“有錢人”,已經足夠有代表性。

第二,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裝逼“有錢人”。

因為好面子。

面子這個東西,對於咱們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

有人舉過一個例子,說公雞長了個大紅冠子,孔雀長了一條大長尾巴,這兩樣東西,其實對於生存一點用處沒有,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來表示,自己很威武啊,母雞母孔雀,你們趕快到我身邊來吧。

就是這麼個意思,中國人的面子,就相當於大紅冠子或者大長尾巴。

中國人好面子的結果,當親戚,同學,朋友等等,彼此聚在一起的時候,誰也不肯承認自己窮,哪怕再窮,也得表現出“老子混的不錯”的模樣。

當然了,也有公開承認自己是窮人的。

這又要分作兩種,其一是真的窮,連偽裝也裝不了的窮人;其二,真正的富人,反而常常不在乎說自己有多富,自己有多少錢,有時候反倒會說自己窮。

富人為什麼說自己窮?

因為沒必要作口舌之爭,他不用開口說,別人已經知道他有錢!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好玩的現象,某個社交圈子,當一群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有人突然進入這個圈子,就會嚇一跳:嚯!原來這裡都是有錢人啊!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好解釋。

富人不用開口,別人已經把富人介紹出來,以此襯托自己不窮;然後,窮人也會在有意無意中,顯露出自己同樣挺有錢的樣子。

於是乎,一窩“富人”就這樣誕生了。

第三,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多少有錢人呢?

首先數量肯定不少。

其次數量遠遠比你想象中少。

筆者生活在蘇州,這裡應當是全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在外人看來,這裡的人應當是人人富的流油,家家都是百萬千萬元戶。

但以上這句話,僅僅只說對了一半。

蘇州人家最起碼是百萬元戶以上,因為,沒房子的畢竟是少數,只要你家有房子,當你把房子賣了以後,上百萬應當不成問題,這不就是百萬元戶嗎?

這樣的人家,算不算有錢人?

然而,當這些人家除了一套居住的房子,其他財產有限的時候,他們算不算有錢人呢?

再說蘇州人的工資收入,人們往往以為蘇州人的工資水平,早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假如有人說自己月工資幾千,那肯定很不好意思。

你一個蘇州人,工資都不上萬,你不是太窮了嗎?

但讓我們看看大數據,2017年蘇州人平均年薪為73500元,換算成月工資為6125元。

請注意是平均工資!

也就是說,有人高有人低,按照概率來說,應當有一半人的月工資收入,是低於6125元,這樣的數字,恐怕低於大多數人的想象。

另外還必須說明,所謂的大數據,通常比實際數據,只高不低啊!

這還是經濟狀況不錯的蘇州,換作全國其他地區,恐怕就更難看了,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實際上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是“微不足道”的!

結束語:說了半天,總結出兩件事情,第一件事,咱們中國人遠遠沒有想象中有錢,第二件事,咱們好像太愛裝逼,裝有錢人了。

但其實呢?越是愛裝逼的人,越不可能是有錢人。


99隨便


朋友,讓我說,這其實都是被現實逼出來的,同樣也是一種攀比浮躁的生活表現。

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絕大部分支出都由個人承擔的時代,沒有這種很有錢的假象才怪呢。



因為,中國人的攀比心裡,別人都有了的,我也必須要有,比如在購房上中國人都有一種從眾心裡,除了少數人的投資投機目的之外,大部分人購房都是被動的,也是無奈的;確實在城市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又何以安心立命?現在在城市生活的年輕小夥子找對象,對方最起碼的要求都是要求男方有房,這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過去的,所以在中國就有一句戲謔:“中國的房價都是岳母娘哄抬起來的”。



正緣於此,不要說三四線城市一套房子幾十萬元至上百萬元,一、二線城市動輒幾百萬萬元至上千萬元的房子,有些年輕人眼都不眨一下就買了,看起來似乎很有錢,而實際上這個錢的來源為掏空了“六個錢包”,或靠銀行高額按揭貸款來解決,由此,不少人成了一輩子的房奴,這就是購房上的最真實寫照。



而事實上,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收入並不高,比歐美髮達國家低很多,遠沒到富裕程度;即便在我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據相關部門統計,人均年收入也不過八、九萬元不到十萬元,年收入幾十萬元、上百萬元者只是少數;其他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年均收入也不過四、五萬元,購買一套房子要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的收入來償還,其中的辛酸滋味唯有購房者本人才知道。



還有現在中國不少家庭都有小車,起來很風光,但其實很多是一種提前消費行為,拿今天的高消費耗費明天的收入,不少年輕夫婦結婚之前首選是家庭必須要有車,於是採取按揭貸款買車,買上一輛車又成了“車奴”;還有許多人靠辦銀行卡透支度日,購買一些超過自己經濟承認能力的高檔消費品,還債靠拆東牆補西牆方式,成了“卡奴”。



這一切或許是當下中國呈現出的一種人們很有錢的繁榮假象,其實根本不然。說到這裡,朋友應該對時下這種現象有所瞭解,其他問題就不多說了。祝工作順利!


財經深思


眼睛長在天上,腳踩在泥裡,這就是現代人的寫照。

先給大家想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每當蘋果手機出了新款她馬上就換最新款手機,並且要在微信群裡調侃一下“為什麼我的手機總是容易掉進馬桶裡”,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又換了新款iPhone。

可是據我所知,她的工資不高啊,在國企上班,每個月到手3000左右,除去其他開銷,每個月能剩下1000多就不錯了,買個最新款手機至少要攢半年啊。

後來得知,買手機等大件都是父母給的錢,理由都是:手機掉了(不知道是不是存心扔馬桶裡)。

怎樣才是有錢?

是自己掙得多算有錢,還是花的多算有錢?

讓人覺得很有錢,主要還是來自於花的多。

這些年,市場上主要的論調是"消費升級",好像消費者的品味越來越高,消費起來越來越在意格調,所以企業要升級自己,有錢的企業家眼裡,果然所有人都是有錢人。

拼多多就打了他們一巴掌。

拼多多就是主動的“消費降級”,它瞅準的是“能用就行,越便宜越好”和“貪小便宜”的心理,結果風靡全國,這不是拼多多多好,而是因為消費者真的買不起了。

而那些高大上的什麼“某某精選”“某某嚴選”,說實話,只是少數人的世界。

風光才容易引人注目,但不要因此就忽略了“雙腳踩在泥裡的人才是大多數。”


傅一聲


作為一個媒體從業者,我想對這個問題,還是有發言權的。

其實,你所說的“人們都很有錢”,大部分是在網上。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抖音和知乎。

在抖音,你能看到很多生活優渥的小富婆,年紀輕輕二十多歲,住著挑高玄關的大別墅,昨天開著寶馬,今天換了輛路虎。還養著兩個娃,每天也不工作,也就是這裡吃吃飯,那裡喝喝茶。知乎呢?各種名校高學歷高收入高逼格。

你能說這些都是假象嗎?

並不能。

排除少部分不真實的,比如那些打腫臉充胖子的——有些人負債累累去買奢侈品,跑到車行弄個豪車來一個擺拍,絕大部分人都是很真實的曬生活罷了。以下是社交網絡上炫富的一個慣常手法:一個手腕戴幾塊名錶加一條大金鍊子。

為什麼會造成一種大家都很有錢的印象?

一方面來說,如今的富人確實多,這個多指的是絕對數量多——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億萬富豪的數量和美國不相上下,北京上海的房價和紐約東京不相上下,因此富人數量多很正常。

另一方面來說,互聯網具有篩選和放大的效應——那些有錢的,才會曬,沒錢的,就是默默無聞地圍觀,這叫篩選性;放大性是什麼呢?比如說,以前一個人成了暴發戶,開著一輛寶馬,成天在縣城的街上一天開十幾個來回,就算每天開,頂多也就是這個縣城的人都知道他發了,但是除了這個縣城沒人知道。但是有了網絡就不一樣,上個抖音,發倆小視頻,分分鐘幾百萬的流量進來,看到你買了寶馬。

正是因為以上兩個效應,造成大家覺得為啥如今社會有錢人這麼多?

實際上,有錢人數量雖然多,但是比例仍舊是極少數——在知乎上,曾經有個問題,一個留京鳳凰男,一個月到手兩萬五被很多北京女生抨擊,說這收入水平還想娶北京妞?實際上,北京上海的收入中位數只有這個水平的三分之一而已。

綜上所述,網上的事情,你不能一概認為他是假象——一種假象,是本身是假象;另一種假象,是由真實構成的假象。而“社會上人們都很有錢”顯然屬於後一種。


堅持優質原創,向你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為什麼現在的社會呈現出一種人們都很有錢的假象呢?

(的確,相對於以前而言。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人不是各種旅行,就是各種shopping。在朋友圈或者其它社交圈子上,總是會看到這樣的一種拍照風格:跟風景合照、很名車合照、曬名牌……)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人們都很有錢,不外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跟過去相比,人們的平均生活水平確實都提高了

過去的時候,我們還沒有邁入小康社會,旅行或者轎車都是一種奢侈,大多數人出門都是隻能夠擠公車或者火車,諸多不方便。而現在呢,坐飛機、坐高鐵比坐公車還有日常,日常的花銷也不再有什麼壓力,幾乎是任何人都可以去消費得起吃喝玩樂。


第二,互聯網吹生了一波“逼格”流,你只看到了最好的一面。

現在的人,幾乎沒有誰不被互聯網影響的。上到大媽大爺,下到小孩子,都會玩微信、抖音、微博等等。這麼多互聯網的平臺,都流行一種網紅文化的玩法,例如網紅景點、網紅食物、網紅什麼什麼的,所有這些東西都喲一個特點,那就是“逼格”。

所以,你在虛擬世界裡看到他們發的照片或者短視頻,都是他們故意給你看的最好的一面。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覺得別人的生活都很精彩啊。


第三,時代在進步了,層次不高的產品,顏值也是高高的。

就以前,高檔餐廳和普通餐廳的裝修差別還很大;蘋果手機和其他手機在設計上給人的感覺也很大;就連日常的穿衣,高檔品和普通品還真的一幕瞭然。而現在呢,普通消費的餐廳,裝修風格也是槓槓的;滿大街一看,哇塞,大家用的手機都是流線式的大屏,看起來都很大氣;你話一百來塊買的阿迪,竟然跟幾千塊的長得一模一樣,等等。這就很容易給人造成一種“哇,你好有錢啊,好高大上的感覺”。


小夥伴們,你們同意這樣的說法嗎?你是不是也在別人的朋友圈裡活得格外精彩,而現實上卻得一逼,hiahia(留下你的想法一起分享討論,添加:zokocloud,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