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山東省十大孝星」40名候選人事跡公示 快看都有誰?

齊魯網9月5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山東省老齡辦獲悉,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省老齡辦決定推選第十三屆“山東省十大孝星”。目前已根據山東各市和社會各界推薦的候選人事蹟材料等,研究確定了40名作為候選人,現將事蹟在齊魯網和閃電新聞客戶端公示。並將根據公示結果,經專家評定,最終確定本屆“山東省十大孝星”。

附:第十三屆“山東省十大孝星”候選人事蹟(候選人排名不分先後)

孝心點亮黑暗 行動詮釋光明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韓金風,女,65歲,平陰縣榆山街道翟莊村村民。韓金風因青光眼失明十多年,她依靠多年練就的敏銳聽覺和熟悉空間的感覺,長年堅持照顧95歲生活無法自理的婆婆。每天早晨六點到晚上十點,韓金風要伺候婆婆起床、梳洗、喂水餵飯、洗澡、捶背、剪指甲、聊天……婆婆牙口不好,為保證婆婆的營養,她變著法的準備軟和的飯食。為防止婆婆久臥床榻,心情不好,韓金風每天都會把婆婆攙扶到輪椅上,推到外面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為保證婆婆的清潔衛生,韓金風每天至少給婆婆擦洗兩次身子。晚上,她要給婆婆倒完尿桶,洗好尿褲,伺候老人睡下才能休息。每天夜裡,韓金風為照顧婆婆大小便至少要起來四五次。長此以往,她患上失眠的毛病。婆婆的氣色越來越好,而韓金風的身體卻日漸消瘦,但她卻甘之如飴。

為老服務無終點 孝親敬老要躬行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王美華,女,41歲,濟南市市中區七里山街道七東社區綜合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美華每天都會第一個出現在社區服務中心。2013年上任後,她對社區的“老飯桌”進行了提升改造,大膽提出“公建民營”理念,專門為社區獨居、困難老人提供助餐服務。同年,王美華引進了專業為老服務社會組織,為社區60歲以上老人提供無償、低償、有償的居家健康養老服務,600多名老人受益。2014年冬天,王美華冒著大雪準時為86歲的王玉敏老人送餐時,聯繫不上老人便立刻尋找。當看到被困在路邊商鋪屋簷下近兩小時凍得瑟瑟發抖的老人時,她立刻把自己的帽子、手套給老人戴上,並攙扶著老人回家。王美華為社區的老年人開設了20多個學習小組,還自掏腰包聘請授課老師。在王美華的帶領下,社區先後榮獲了“全國社區服務先進社區”等稱號。由於自己父母早逝,她把工作之餘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在了公婆身上。有一次,婆婆不慎胳膊骨折,丈夫又恰巧出差,從沒幹過農活的王美華將兩歲的孩子託付給鄰居,趕回老家幫公婆收麥子。

愛心敬老 始於足下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許山東,男,36歲,青島市即墨區豫德敬老愛老志願服務中心負責人。許山東通過學習修腳技術自主創業。2010年,許山東上門為因腦血栓後遺症不能出門的小腳老人修腳,看到老人的處境決定以後定期照顧老人。他聽聞一位老大爺騎電動車去修腳,路遇車禍喪生後,就走上了為孤寡老人獻愛心的公益修腳之路。2015年重陽節,他發起成立“敬老愛老服務隊”,為近400名老年人提供免費服務。在他的影響下,愛心志願者不斷增加,愛心服務項目也不斷擴展。2015年12月,他的服務團隊正式註冊為即墨區豫德敬老愛老志願服務中心,目前已有5000多名志願者。團隊成立後,走進偏遠的鄉村、社區、養老院,每月最少開展2次公益活動。

善舉點起星星火 大愛成就孝老路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李琦,男,41歲,青島市交運集團溫馨巴士有限公司通達分公司613路駕駛員。李琦曾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山東好人”“山東省敬老模範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李琦從小就孝順,為幫媽媽分擔家務,從四歲開始就學著生爐子做飯,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結婚後,他更是一天不落地看望父母。2013年,李琦參加“銀齡幸福工程”活動,與轄區內老人開展“一對一”的結對幫扶。為取得老人信任,李琦不顧駕車疲勞,無論下班早晚都堅持每天到老人家裡,承擔起所有零碎活、力氣活,終於獲得老人認可。李琦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同事和朋友,最後凝聚起一個千餘人的愛心團隊,輻射31個服務基地、24個社區、17個養老院、4個愛心髮屋、2個自閉症學校。2017年5月,“馨飛揚”愛心陪伴工作室成立,匯聚了更多的敬老力量,招收了很多孩子,組成小志願者隊伍,讓孝老愛親從小生根發芽,老年人享受的服務也越來越多。

用青春譜寫“夕陽紅”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徐瑋,女,42歲,淄博市張店區夕陽紅老年公寓院長。徐瑋29歲時放棄上海的營銷總監職務,女承父業接手養老院,一干就是13年。為更好接手工作,她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沒照顧過自己父母的她和護理人員一樣給公寓的老人翻身、清理褥瘡、洗澡、推老人到院子裡曬太陽。為照顧老人,她放棄小家,堅持多年陪老人過春節;她陪護患銀屑病多年的梁樹遠老人住院35天;她曾在寒冬的夜裡將心臟病發作的老人護送到醫院;她無微不至地照護子女都無法忍受的暴脾氣老人,使老人身心變得健康;她注重老年人的膳食營養,很多老年人入住是因為她的老年公寓伙食好,她經常為老年人包水餃,每次包水餃都要最少準備七種餡子,以滿足不同口味的老年人;她細心照顧入住老人,有一個殘聯託養的老人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認識了,但每次見了她都要打招呼;她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教會老年人使用微信,建立了老年人和家屬微信群,家屬可隨時通過視頻查看老人的生活狀況;她配齊了文化硬件設施,經常組織各類講座,佈置的公寓環境富有青春色彩,讓老年人感受到青春活力;她著力推出個性化、親情化、特色化、多樣化服務,讓老人們住進公寓,就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百善孝為先 有心也有跡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萬秀,女,29歲,棗莊市山亭區府前東路實驗幼兒園教師。2012年萬秀大學畢業,從湖北到山亭落戶紮根。五年後,49歲的婆婆查出腎衰竭。公公腿腳不便,婆婆住院期間,給婆婆擦洗身體、換尿布的活基本都是由她完成。有一段時間,婆婆鬧情緒,不願配合治療,兒子也拿老人沒辦法。萬秀找到婆婆軟肋,對症下藥,此後婆婆一直積極配合。為照顧婆婆,她醫院、單位兩邊跑,家裡1歲半的兒子無人照顧,多虧媽媽從湖北趕來幫忙才解了燃眉之急。婆婆在醫院的最後兩個多星期,她從未脫下過衣服睡覺,臉都來不及洗,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最終,婆婆還是離開人世。婆婆走後,為緩解公公的悲傷情緒,她把公公接到自己家,除物質支持外,她和老公時常帶公公外出旅遊,用愛陪伴。在她的細心照顧下,公公多年的膝蓋滑膜炎近一年沒復發。

視老人如父母 堅持細心抓細節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顏廷俠,女,53歲,棗莊市臺兒莊區馬蘭屯鎮敬老院院長。顏廷俠曾獲“齊魯和諧使者”“最美齊魯民政人”等榮譽稱號。作為敬老院院長,她隨時關注老人心情,想法逗老人開心。為防止老人走錯房間,她在每個老人房間醒目位置貼上卡片,寫有姓名,粘貼本人照片。對路遠和容易走失人員外出一律派專人護送。她經常邀請文藝團體、義工組織、電影隊,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放映電影,每年不下60多場次。她把有文藝特長的老人組織起來,組建了臺兒莊區第一支五保老人樂隊。老人們大多都體弱多病,顏廷俠積極向殘聯爭取價值10多萬元的康復器材,並親力親為,指導、幫助老人們進行康復訓練。幾年來,先後有30多位老人康復。顏廷俠還聯繫社會愛心團體,接受捐款或者捐贈的衣物,讓老人們一年夏冬兩季都能穿上四到五件新衣服。

孝心感動上天 喚醒昏迷父親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吳光輝,男,40歲,東營市政協會辦公室老幹部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鎮南村有一位叫吳光輝的孝子,他悉心照顧、努力救治並喚醒遭遇車禍變成植物人的父親。2012年12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吳光輝的父親成為植物人,面對醫生“已沒有治療的意義”的診斷,吳光輝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先後幾十次到大城市尋醫問藥,並把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家請到父親病床前會診。那段日子,他衣不解帶地照顧父親,擦身餵飯、端屎送尿、捏腳按摩,兩小時一翻身、四小時一扣背。吳光輝用孝心創造了醫學奇蹟,在父親昏迷八個月後的一天,一根手指突然動了一下,一週後,奇蹟般地醒了。為了便於照顧老人,他將父母接到自己家中,協助父親進行康復訓練。如今6年多過去了,父親雖仍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在他和母親的精心照顧下,老人從來沒生過褥瘡,肌肉也沒有出現萎縮,身體逐漸好轉。在吳光輝的帶動下,妻子和女兒對老人也格外孝順,做飯洗衣、端屎倒尿都是搶著幹,從不嫌髒說累。面對朋友鄰居同事的稱讚,吳光輝總是笑眯眯地說:“照顧自己的老人,不是天經地義的嘛。”

負重行且遠 道長志更堅

燕紅,女,44歲,廣饒縣大王鎮愛心之家護老院院長。燕紅熱心公益事業,看到身邊和社會上許多老年人,因子女忙於工作沒人照顧,便想開辦養老院,照顧這些老人,讓他們安度晚年。2014年她自籌資金,註冊成立了廣饒縣首個民辦養老機構。燕紅的護老院重點是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為讓這些家人無法照顧的老人享受到家一樣的溫暖,她赴多地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努力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已初步形成了科學規範的管理模式,並臨床實踐總結出了褥瘡溼潤治療法,解決了患褥瘡老人的痛苦。燕紅對待老人非常細心,吳大娘是癌症晚期的老人,一到下午就發燒,她每天夜裡為老人物理降溫,並幫老人完成心願,讓老人安詳離開。她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今年,燕紅又受當地政府委託運營紅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

任前路坎坷 我們一起走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張述華,女,67歲,煙臺市牟平區寧海街道芷坊村村民。張述華自婚後就一直與年老體弱的公婆和兩個身患殘疾的大伯哥一起生活,面對一大家子人,她將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為改善生活,1996年,丈夫辭職創業,大伯哥掌管財務,一家人其樂融融,生意越來越紅火。2001年,大伯哥因病癱瘓在床無法自理。張述華聽說用蘆薈大黃甙泡酒可以治療靜脈炎,便在自家陽臺種植。每天晚上雷打不動地用泡好的藥酒給大伯哥清洗雙腿,雖然治癒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能減輕痛苦,張述華就覺得值得。今年三月,大伯哥因病住院,張述華每天往返於醫院和家之間,耐心細緻的照顧兄弟二人。四月底,年近八十的大伯哥因病情加重不幸去世。臨終前,大哥要求親人給他拍了一張全家福,誇身邊的弟媳婦敬老愛親很孝順。

擁夢而生 為孝而行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宋華西,男,50歲,煙臺高新區御花園老年公寓院長。宋華西母親癱瘓在床十餘年,他與兄妹輪流日夜看護,當醫生都要放棄治療時,他仍堅持救治,一次次將母親從死神手中拖回。2003年,宋華西得知解世昌老人的不幸遭遇後,便與其建立了長期幫扶關係,至今已資助費用20餘萬元。他有一個夢想,建一個全國一流老年公寓,讓老人體面而又有尊嚴的生活。為此他籌備10年,先後到世界各地學習,又重返母校鍍金。2012年,宋華西的御花園老年公寓一期(8萬平米,2000張床位)開工建設,他推出融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為一體的全新養老模式。建成後宋華西與老人們同吃、同住、同娛樂。還建了很多群,人們有什麼事可隨時發到群中,他會第一時間解決。2016年,宋華西擔任煙臺市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細心照顧婆婆 無悔撐起家庭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房樹英,女,56歲,煙臺市芝罘區只楚街道南上坊居委會居民。房樹英的婆婆和丈夫都失去勞動能力且臥床多年。每天早晨房樹英都先做好飯,再把婆婆和丈夫叫醒,給他們擦身,把飯端到丈夫床前,然後給婆婆餵飯。之後她匆匆吃幾口飯,便開始一天的忙碌。她會抽空耐心地聽婆婆一遍遍講過去的事;婆婆喜歡京劇,每天晚上家裡都看戲劇頻道,她還特意給婆婆買了收音機,方便老人聽京劇;聽說曬太陽對身體好,她便把婆婆安置在朝陽的房間,天好時,她會把婆婆抱到輪椅上曬太陽。自從婆婆和丈夫臥床後,房樹英幾乎沒睡過一個整覺。老人大小便失禁,夏天怕有味,她每晚要起五六次幫婆婆清理,天涼了,也要起兩三次。冬天,為避免婆婆癱瘓的下肢凍傷,睡前她要給老人泡腳、按摩。幫老人換洗衣物時,她都先把衣服捂得暖暖的,再給老人穿上。她不敢出遠門,即便回孃家也來去匆匆。

離鄉侍公婆 修腳獻孝心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陳義麗,女,55歲,蓬萊市旅遊度假區管委科員。陳義麗是雲南人,回蓬萊前曾擔任文山州丘北縣旅遊局副局長。2005年,為照顧生病的公婆,她辭職隨愛人軍轉回蓬萊,成為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回蓬萊後,她一面克服水土不服等生活困難,一面訪名醫、看專家門診、找偏方、買治療儀為公婆治病。公婆每次住院,她都盡心盡力地照顧。她發現公公有灰指甲,就自學修腳技術,並於2012年考取“高級修腳師證”。有了技術後,她到慈善總會報名到敬老院服務。為打消老人顧慮,剛開始她不戴口罩、手套之類的防護,以至後來每次修完腳都會面部發癢,回家後必須及時做清洗和消毒處理,但也因此取得了老人的信任,越來越多的老人根除了困擾多年的腳病。她的事蹟帶動了一批人,2013年他們正式組建了蓬萊市第一支“修腳義工小隊”,把全市敬老院有腳病的老人納入他們的修腳計劃。五年來,義工隊為老人修腳超過4000人次。

傾情奉獻孝老事業 提升老人幸福感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徐林收,男,50歲,濰坊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徐林收曾獲“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徐林收在未回村任職前,就每年拿出10萬元,為村裡的老年人發放春節慰問品,對村裡的兩個困難老人,出資2000元資助。任職支部書記後,更是始終把孝親敬老記在心上,村兩委把尊老敬老工作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常抓不懈。逐年提高村裡的老年人生活待遇;逢年過節時他不忘到老年人家中走訪慰問,並帶去過節的禮品,幫助困難老年人解決生活困難;每年都組織65週歲以上老年人到衛生院查體,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老年活動中心;按照鄉村振興的要求,規劃建設養老托老中心等。通過這些舉措,進一步增進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無論多忙,他總是抽時間定期到父母家中看望老人,聽到老人不舒服,他就趕緊放下手裡事陪伴老人。

用聲音凝聚力量 用電波傳遞真情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陳華,女,41歲,濰坊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為做好“銀齡之聲”節目,剛開始陳華每天早上4點半就去和跳廣場舞的老年人交流。後來,老年人多的地方就成了她最愛去的地方,因用心研究老年人需求,節目越來越受到老年人認可。在挑選嘉賓時,陳華只選擇專業水平高,而且非常用心的專家。有時嘉賓都定稿了,她感覺不夠實用或者沒做到通俗易懂,就會跟嘉賓反覆溝通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她不斷創新節目形式和內容,利用微信平臺,建立聽友群,把專家請進群,經常分享知識,在線解答大家的問題。陳華還邀請不少聽眾走進直播間,展示他們的生活和才藝。在做好廣播節目的同時,陳華帶頭成立了“銀齡之聲藝術團”“關愛老年人志願服務隊”,並多次帶領節目組與合作單位一起走進社區和敬老院,面對面為老年朋友服務。

再難也不離不棄 再苦也要孝親敬老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張愛華,女,57歲,濟寧汶上縣軍屯鄉解家莊村村民。張愛華曾獲“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張愛華的丈夫36歲後因腰疼喪失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從此她一日三餐喂丈夫吃飯,幫助丈夫大小便,為減輕丈夫的疼痛,她學會了針灸、按摩等,每隔三個小時就為丈夫按摩一次。2010年春天,妹夫車禍去世,公婆承受不住打擊,相繼癱瘓在床。兩個屋三張床上躺滿病人,她強忍淚水每天精心伺候三個病號,從來沒抱怨過一句。除照顧病人,張愛華還要靠種植5畝地養活一家人。她每天早上3點就起床到地裡幹活,等孩子和丈夫睡醒了,再回家做飯。做完飯後,自己隨便吃上幾口,又匆匆趕到地裡。一年秋收時,拖拉機很少,她只能自己在前頭拉,讓孩子們在後面推,走走停停,硬是把幾畝地的玉米拉回了家。現在,她孝老愛親的精神傳承給了子孫,兒孫們爭搶著幫家裡分擔。

功成不忘報社會 孝親敬老情綿長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孔維濤,男,42歲,曲阜市天倫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孔維濤是孔氏第七十八代後裔,從小受儒家孝文化薰陶。2005年創業成功後,他每年重陽節都購買一萬多元的物品,帶領志願者走訪慰問敬老院老人及農村困難老人,十幾年如一日。曲阜市天倫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至今,免費培訓養老護理員387人,安排社會就業崗位314人,服務失獨、空巢、獨居、高齡老人近1000餘人。2014年他又與曲阜師範大學離退休工作處合作,投資30餘萬元建設了設施齊全的曲師大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15年,他自籌資金50餘萬元投資建設了居家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並探索出了一條智能化養老與O2O服務完美結合的成功新模式。他還長期義務贍養4位三無孤寡老人,為老人們處理幹不了的事情,定期給老人送食物和生活用品等。

盡人間孝道 圓老人夢想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馮蘊瑄,男,51歲,山東科技大學職工。馮蘊瑄的父親年輕時在英國攻讀汽車專業碩士學位,回國後在中國一汽技術中心工作。2015年初,父親因病臥床,後因糖尿病加重長了很多褥瘡,導致老人病入膏肓。馮蘊瑄深知父親對汽車事業的熱愛,為讓父親戰勝疾病,他許諾“等您好了,我帶您去一汽!”馮蘊瑄每天三次給父親擦洗褥瘡並上藥,定時抱老人下床,到輪椅上練習坐。剛開始坐不住,堅持了五個月,終於坐住了。接下來他又從身後抱住父親,幫父親練習站,五個月後,父親在他的攙扶下能夠站穩了。之後馮蘊瑄又幫助父親訓練行走,從身後攙扶著父親的雙臂,用自己的腳踢父親的腳,幫助父親慢慢挪步。期間,褥瘡也徹底治好。2017年8月,馮蘊瑄帶著製氧機、吸痰機、急救箱、輪椅陪護患有重度心臟病和糖尿病的93歲老父親,從泰安遠赴長春,幫助老人實現了重回工作故地的心願。

關心支持老齡事業 傳承弘揚孝道文化­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孫緒民,男,51歲,肥城市新城街道辦事處孫家小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孫緒民對家中老人十分孝順,他75歲的老母親因糖尿病併發症導致腿部疾病,走路成了難題,醫生當時建議,一定要多曬太陽。孫緒民就兩個多月雷打不動,堅持每天下午背母親下樓,母親的腿病也因此恢復得很快很好。平日裡,孫緒民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不忘到父母和岳父母住處幫做家務,及時瞭解四位老人的身體狀況、疾病用藥情況。31歲的孫緒民得知孫遠其老人抗日戰時被抓到日本當勞工,75歲時又失去兒子,便當起了他家中的“男勞力”,一堅持就是20年。為照顧村裡老人,孫緒民積極倡導,在村裡集體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2000多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在他的感召下,村兩委始終把老年人的事情作為重要事情來抓。他帶頭參加組建了村“紅色義工隊”,定期到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病殘老人家中,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踴躍加入到義工團隊中來,全村孝親敬老蔚然成風。

孝善敬老 愛灑他人父母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王春燕,女,51歲,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海大老年康復中心護理組長。

王春燕曾被評為威海市十佳敬老先進工作者。她十四年如一日,侍奉三十多名失能老人,幫老人穿衣、吃飯、洗漱、洗澡、擦身、理髮,照顧老人大小便,陪老人散步、聊天、康復鍛鍊,起早貪黑,每天工作長達十二個小時。逢年過節,她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陪伴在老人們身邊。看到有些老人因長期臥床,身體機能下降,她設計了一款康復手套,深受歡迎;面對耍脾氣的老人,她用耐心和愛心安撫他們的情緒;看到老人衣服破了,她就拿起針線縫補;聽說有老人愛吃烤地瓜、海鮮,她就從家裡做好了帶來。家屬們被她認真細緻的工作所感動,老人們對她更是交口稱讚:“她就是我們的好閨女!”漫漫十四載,老人們視她如女兒,她待老人如父母。

反哺社會 情繫萬家老人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邱龑模,男,53歲,榮成市虎山鎮邱家村人,榮成盛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5年來,邱龑模白手起家,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辦建築隊,帶成一家總資產50億元的集團。2007年,他力排眾議,捐資建設虎山鎮敬老院,收養34名孤寡老人,開啟了公益養老路,這一堅持就是11年。敬老院平均每年供養特困五保老人200餘名,先後被山東省民政廳評為“三星級敬老院”和“山東省一級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多年來,他以標準化為驅動,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他和他的團隊共制定養老服務標準24大項,323小項,參與了13項山東省地方標準的制定。他投資成立了盛泉孝愛老年大學和老年藝術團,豐富老年人的業餘生活。他將養老事業立足山東,面向全國,在上海、北京等11個省(直轄市)設立盛泉養老辦事處、盛泉聯姻連鎖養老機構。他致力於反哺社會、回饋社會,為更多的老人謀福址。

尊老愛老 傳遞溫暖感人心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周承能,男,65歲,威海微泰溫泉老年公寓院長。2014年,80多歲的母親突發腦血栓,半身偏癱,周承能放下手頭工作,四處求醫,悉心照料,為老母親端屎端尿、按摩推拿。幾個月後,癱瘓的母親竟能拄著柺杖自己走路。周承能切身感受到每個家庭承擔的巨大養老壓力,於是將廢舊廠房改造成微泰溫泉老年公寓一期工程,讓更多的老年人得到更好的照顧和關愛。二期工程則專門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一些老人被送來時渾身散發著惡臭,有的甚至滿身褥瘡。他就帶領護理員天天為老人擦身洗澡,每天定點帶老人曬太陽。很多失能老人在公寓住一段時間後,身體都恢復良好。周承能還將尊老敬老行動延伸到社區,免費為周邊老人測量血壓、血糖,為殘障和行動不便老人助浴、送餐,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他把對母親的一片孝心轉化成對社會老年人的一片紅心,溫暖著周邊的人。

堅守孝心 用愛創造奇蹟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葛安英,女,48 歲,莒縣第四實驗小學教師。十多年前,葛安英的婆婆臥病在床,她不怕髒不怕累,日夜服侍。公爹患偏癱住院,她每天穿梭於家、學校、醫院之間,從一勺一勺餵飯到公爹能自己吃飯,整整熬了3個多月。過度勞累讓又胖又壯的葛安英變得面黃肌瘦,但她毫無怨言。上了歲數,公爹有時會耍小孩脾氣,丈夫不能理解,葛安英就做丈夫的思想工作,在做好孝的同時做到“順”。不幸的是,葛安英的母親患上再障性貧血。為了照顧母親,她又開啟了醫院、家、學校三點一線的生活。多少次,她在母親病床前精心備課批改作業;多少次,困極了,她就用冷水洗把臉,又精神抖擻地走上講壇;多少次,她心疼母親卻強忍淚水與孩子們打成一片。半年後,葛安英的母親終於康復了,她用孝心和堅持創造了奇蹟。

百善孝為先 敬老最光榮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宋維雲,女,49 歲,莒縣中醫醫院名醫堂醫生。宋維雲出生在莒縣一個傳承三代的中醫世家,耳濡目染下成為一名醫生,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她深諳傳統醫學治未病的道理,注重老年人的精神調適和慰藉。她認為孝順不在一時,全在平時。每天都到父母和公婆家中看看,打掃衛生,陪老人聊天,讓老人有個愉悅的心情。母親住院時,丈夫也因腰痛發作住院治療,她兩邊奔波,二十多天瘦了十多斤。宋維雲的父親是全國最美中醫宋會都,她經常協助父親診病,成為宋老的得力助手和醫學經驗傳承人。由於父親年事已高,每一份門診病歷都要經她手寫,每一份藥單都要經她輸入電腦。宋維雲還十分注重言傳身教,她經常告誡兒子,孝順父母老人是為人子女應盡的本份。

孝星軍嫂 頂起半邊天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徐建慧,女,31歲,莒縣浮來山街道鍾家村村民。2012年,徐建慧與丈夫殷剛登記結婚,成為一名軍嫂。2013年6月,公爹被查出肺癌,此時的徐建慧已有6個月的身孕,丈夫不在身邊,她和婆婆挑起照顧公爹的重擔。因為放療化療加上病痛的折磨,公爹的心情極度煩躁,有時還會惡語相向,但徐建慧毫無怨言。陪公爹聊天,給公爹洗臉、修剪指甲都是徐建慧一人包辦。一日三餐,更是變著法做可口飯菜。同病房的病友們都以為徐建慧是公爹的親生女兒。兒子兩週歲那年,公爹去世,婆婆又一病不起。兩年來,徐建慧一邊照顧幼小的兒子,一邊照顧病榻上的婆婆,端屎端尿,親力親為。眼看婆婆身體日見康復,徐建慧又照顧起丈夫常年臥床的奶奶,憑一己之力頂起半邊天。徐建慧的事蹟被鄰里鄉親廣為傳頌,稱讚她不愧是新時代的“好媳婦”“好孝星”。

敬老愛老 傾心服務夕陽紅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王志江,男,57歲,萊蕪市萊城區稅務局離退辦主任。2005年,王志江轉崗走上老幹部工作崗位,面對一些老幹部對他工作能力的質疑,王志江深信打鐵還需自身硬,不斷學習,挑燈夜戰,充實自己,贏得了老幹部的尊重和認可。平日裡,他總是城南城北地奔波,到老同志家中噓寒問暖;雨大風狂的夜晚,他走進孤寡老人家裡,看屋子有沒有漏雨、窗戶有沒有透風;大年三十,他顧不得自家團聚,到一戶戶老同志家中拜年慰問,送去過年的物品;得知兒女不在身邊的老同志生病後,他忙上忙下。2015年,兒子患腦溢血住院,他白天一戶戶的拜訪老同志,為他們解決生活困難,晚上再趕到病房照顧兒子。工作之餘,他更是熱心老年公益,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為他們添置衣物、購買生活用品。在他的帶動下,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也加入到敬老愛老行動中,每年都為百位老人送去溫暖。

不忘初心 奉獻養老事業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李桂蓮,女,53歲,萊蕪市光榮院副院長。在李桂蓮的帶領下,光榮院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光榮院”、全國“敬老文明號”、山東省“敬老模範單位”等榮譽稱號。從事養老護理工作15年來,她把光榮院當成自己的家,把入住的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看到有的老人腰痠背痛,她自費學習推拿按摩技術幫他們減輕病痛。她提出開展臨終關懷服務,面對質疑率先垂範,老人去世前,她親自給老人喂水、餵飯、擦身子,讓老人體面離世。作為萊蕪市唯一一名取得技師資格證書的養老護理員,她不僅積極參與全市舉辦的養老護理員的培訓教學、技能比賽,而且還經常義務到偏遠山區培訓養老護理員。15年來,已累計為全市培訓初級養老護理員500餘人。

八載付出 愛心暖萊蕪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劉冬梅,女,46歲,萊蕪市義工協會副會長。做義工八年,她每個月都會走訪一遍萊蕪境內所有的敬老院,保證讓老人們吃上一頓熱乎乎的水餃。她私家車的後備箱裡,每天隨車必帶的是為老人理髮的工具、剁餡的菜刀、包水餃的擀麵杖,以及義工們的簽到冊、會旗、馬甲。2017年,萊城區團委聯合萊蕪市義工協會開展金暉助老項目。每個月,她都帶領義工們走進70個貧困、失獨老人和鰥寡孤獨老人家庭,給他們打掃衛生、洗衣服、剪指甲,送去生活必需品。對自己家的老人,劉冬梅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四年多來,80多歲的婆婆患腦血栓臥床不起,劉冬梅與家人悉心照料,每天端屎端尿,一口口給老人喂水、餵飯,為婆婆擦身子、梳頭、洗臉、按摩,老人已由病危狀態恢復到能自理。劉冬梅真誠關心每一位新加入的義工,讓大家在協會找到家的溫暖。

最美兒媳 照顧癱瘓婆婆12年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張元曉,女,40歲,蘭陵縣莊塢鎮山後村村民。張元曉結婚後,婆婆臥病在床,她每天跑到大嫂家照顧;再後來,婆婆不慎摔斷了胯骨,她把婆婆接到家中照顧。婆婆的智商不及三歲孩子,生活無法自理,張元曉每天不得不像照顧嬰兒一樣伺候婆婆,早上起來為婆婆翻身、換尿布、清理身體是她每天必做的事。為了幫婆婆翻身,她夜裡都不敢脫外衣睡覺。婆婆躺在床上十幾年,沒有生過一次褥瘡。婆婆經常無端發脾氣,罵人、打翻飯碗,張元曉也委屈地哭過,但當擦乾眼淚,她又一如既往地照顧婆婆。張元曉照顧癱瘓婆婆12年的事蹟在村裡傳開後,很多村民都來看望這個好媳婦,她也成為三鄉五里媳婦學習的榜樣,全村婦女興起敬老愛幼的新風尚,個個比著孝順,家家傳揚孝老之風。

一句承諾 堅守八年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劉希芬,女,69歲,寧津縣劉營伍鄉於莊村村民。劉希芬的姨和姨父無兒無女,生活無人照料。2009年春節,劉希芬到老人家送餃子,看到兩位老人在屋裡抹眼淚很是心疼,就和老伴商量把兩位老人接到家中,承諾會好好照顧他們。8年來,劉希芬伺候兩位老人起床,照顧他們穿衣吃飯,發現他們喜歡吃帶餡的麵食,就換著花樣給老人包餃子、蒸包子、做餡餅。老人身體不好,需按時服藥,她都是到點把水倒好,把藥準備好。2013年2月,87歲的老姨去世,料理完老人的後事,劉希芬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姨父照顧得更細緻。90多歲的耄耋老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每次生病都是在生死線上掙扎,多虧劉希芬和老伴一刻不離,日夜守候,老爺子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直至2017年底老人安詳離世。一句承諾,八年堅守,劉希芬多年如一日照顧姨父的事蹟備受群眾讚譽,她的言傳身教也深深感染著孩子們。

德州上門女婿伺候仨“岳父”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何發全,男,41歲,禹城市臨盤採油廠作業大隊工人。2003年,何發全經人介紹與妻子相戀結婚。妻子從小被三個舅爺爺養大,何發全自願當起上門女婿,承擔起照顧三個“岳父”的重擔。與妻子結婚十多年來,何發全和他的“岳父”們同住一套房,同吃一鍋飯,精心伺候老人的飲食起居,想方設法讓老人們吃好穿好住好。2016年3月底,年過八旬的大舅爺爺因病去世,何發全披麻戴孝,為他體面地辦了喪事。沒過幾天,三舅爺爺不慎摔傷無法行動,何發全乾脆辭掉工作,每天為老人端屎端尿,用心照料,遺憾的是老人也走了。小兩口流著淚說:“如今只剩下二舅爺爺,咱一定把他伺候的更好。”自此,兩人對老人的照顧更加用心體貼。2017年3月,何發全家被評為省“第一屆文明家庭”,村民們得知後都紛紛向他道喜,何發全卻紅著臉說:“我做的都是小事,是當兒女的應該做的。”

平凡敬老心 點滴孝老情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吳剛,男,43歲,茌平縣信發街道辦事處公路養護辦主任、水利站副站長。2010年9月,吳剛的父親突發腦血栓,半邊身子失去知覺。為方便照顧父親,出院後吳剛把父母接到家中照顧。父親活動不便,經常把大小便弄到床上、衣服上,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幫父親擦洗身子、換洗衣服;父親因小腦輕度萎縮,吃飯時總把嘴中的食物噴到飯桌上,吳剛就一次次耐心擦拭;父親患有灰指甲,他每晚給父親泡腳,買來專門的修腳工具,為父親修剪指甲;每次給父親洗澡,他都先把水澆到自己身上試溫度,再把父親抱進浴盆為他擦洗。對待母親,吳剛也是盡心盡力。母親氣管不好,他多方求診問醫,買來吸氧機減輕老人犯病時的痛苦;母親無意中提到想要個金吊墜,他第二天就和妻子買來送給母親。吳剛的所作所為雖然都是日常小事,但卻處處透著人性的光芒。

陽光家政 為老人打造溫暖的家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杜月環,女,51歲,聊城市陽光大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月環曾獲山東省勞動模範、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005年,杜月環註冊成立聊城市陽光大姐家政服務有限公司,開啟居家養老征程。目前陽光大姐擁有一支400多人的養老護理員隊伍。2017年,杜月環又註冊成立了聊城市東昌府區向陽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傾注了她全部心血,從前期的考察、選址到後來的裝修設計,都緊緊圍繞著“讓老人用著安全省心,讓家人看著放心”的原則。此外,還專門成立了陽光大姐志願服務隊,定期為中心和社區的老人提供無償服務。在家裡,杜月環作為老大,事事想在前面,把兩邊老人生活安排的妥妥帖帖,婆婆對她比對自己的兒子還好,家裡姐妹們也都以她為榜樣。

堅持八年 情繫夕陽一片紅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宋志剛,男,45歲,莘縣夕陽紅老年公寓院長。宋志剛曾獲全國“孝親敬老之星”、“聊城市十大孝星”等榮譽稱號。2011年1月,他租用原機關幼兒園的院子,開了個夫妻養老院,最初入住的十五個老人在夫妻二人精心照顧下,身體精神狀態都不錯。但外界質疑的聲音和經濟上的壓力接踵而來,面對困境,宋志剛選擇堅持。租用的院子拆遷,他東奔西跑四處找房源;沒有資金,他毅然把自己房子賣掉,只因為他說:“我願做這些老人的孩子。”目前,他經管四家連鎖養老服務機構。在養老護理工作中,宋志剛以身作則,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老人的每一個餵飯要求,每一個翻身姿勢和技巧,都是他手把手教給員工。入院的老人百分之八十是失能、半失能,由於年老體弱,總是尿溼滿地,他就每天帶領員工整理內務;每天晚上幫他們洗澡洗腳;為了保證入住老人不生褥瘡,他熟練掌握褥瘡護理治療技術。他常說,“盡我的微薄之力,為老人奉獻一輩子,雖然苦但我感覺很快樂。”

專注服務 領航養老事業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劉偉偉,女,36歲,濱州市好大姐家政服務公司總經理。劉偉偉創辦的好大姐家政服務公司被評為山東省龍頭企業。2011年,劉偉偉承辦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社區周邊的老人提供精神關愛類、健康引導類、生活服務類三大類服務。定期為老年人量身定做各種文體活動,讓老人跳起來、動起來、年輕起來;開展健康課堂、諮詢義診、體驗式中醫理療等保健關愛服務;2014年承接建設運營濱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讓老人體驗更加智慧化的養老服務。劉偉偉還堅持做好養老服務培訓,自2016年採取集中培訓方式後每年培訓學員近500名。她還積極聯合廣大企事業單位參與到養老事業中。7年來,劉偉偉一直堅守在養老服務崗位上,成為養老行業的領航人。

濱州好媳婦 一人照顧4個爹媽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劉淑針,女,42歲,惠民縣魏集鎮寧盧村村民。劉淑針80歲的公公因腦中風癱瘓在床;75歲的婆婆十幾年前患上老年痴呆,不能說話;69歲的母親因車禍癱瘓在床;69歲的父親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四位老人中有三位生活不能自理。為了好好照顧四位老人,劉淑針把他們接到自己住的村裡。劉淑針24小時不敢關機,睡覺也不敢睡得很死,確保隨叫隨到。有時候半夜老人突然想大便就給她打電話,不論颳風下雨,她都跑步趕到,以防老人拉尿在床上。伺候老人們穿衣吃飯,提醒他們按時吃藥,面對老人的壞脾氣耐心勸導,每天用近乎奔跑的速度奔波於三個家庭間,劉淑針除了趕集基本不出村,時間都用在照顧老人身上。雖然很累,但是劉淑針並不覺得委屈,認為這些都是做兒女應盡的義務。

滿腔熱情獻桑榆 用愛托起幸福夢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李月蓮,女,54歲,東明縣康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主任。李月蓮曾獲得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的榮譽稱號。2012年,初到康寧養老服務中心,中心存在內部基礎設施仍待完善、工作制度還未健全、工作人員仍需招聘、老人入住急需安置等問題,李月蓮迎難而上,以積極的心態破解各個難題。政策不到位她找相關部門積極爭取,資金不到位她拿出家中全部積蓄頂上,人力不夠她拉來親戚朋友幫忙。她邊幹邊建設,邊幹邊總結,邊幹邊提高,中心先後被評為“全國敬老文明號”和“全省敬老文明號”。中心的多數老人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她把每一位孤老都當作自己的親人,以滿腔熱情獻身工作,既當主任,又當護理員,端屎端尿,悉心照料,親力親為,換來了老人們的信任和愛戴。

弘揚孝老美德 真誠奉獻社會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劉鳳菊,女,45歲,鄆城縣唐塔辦事處鹿莊村人。劉鳳菊曾獲評“齊魯最美孝心人物”。1993年醫科大專畢業後,劉鳳菊考慮到父母身體不好,與丈夫回鄉創建了鄆城善德疼痛專科門診。年邁的父親腦幹梗塞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母親心臟不好,多次復發心梗。她在病床前悉心照料。由於老人長期臥床,大便困難,經常手上、身上沾染糞便,但她從無怨言。劉鳳菊工作時遇到生活困難的病人,就根據情況減免部分費用或分文不取,對70歲以上老人診治費半價,五保戶、生活失去能力的殘疾人免費治療,因病致貧的病人酌情只收材料費。她還是鄆城縣“沒有圍牆的敬老院”的發起人,每月初一、十五請本村及周邊十里八村6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吃水餃、看大戲,還給當月生日的老人集體過壽,並把老人的子女邀到臺上為父母剪指甲、梳頭、捶背、揉肩、洗腳等。在她的帶動下,村容村貌大有改變,孝親敬老氛圍日益濃厚。

悉心照料數十年 演繹動人兄弟情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王學文,男,80歲,菏澤市定陶區仿山鎮馬王莊村村民。王學文數十年如一日,不離不棄,悉心照顧自己的堂兄弟王學項。今年75歲的王學項,父親在戰爭中犧牲,母親改嫁,自小跟著王學文和奶奶生活。但因體弱多病,王學項喪失了基本勞動能力,王學文主動承擔起照顧王學項的責任。1971年,王學文賣掉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才把王學項的骨結核病治癒。2014年,王學項摔了一跤,就此癱瘓在床,王學文和老伴就包攬了他平日裡所有的吃喝拉撒。去年冬天,王學文被診斷為早期心肌梗塞,醫生要求住院觀察,因惦記家裡的弟弟,他不聽醫生和兒女們的勸阻,硬是堅持回村裡的衛生室輸液治療。平時不能自理的王學項,經常會大小便失禁,都是王學文給他擦洗。經年累月,夫妻倆長期照顧堂弟的事,早已成為全村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街坊鄰居們無不為他們的行為所感動。

充滿激情幹老齡 傾注熱情孝老人

榜样!“山东省十大孝星”40名候选人事迹公示 快看都有谁?

姜壽慶,男,58歲,山東農業大學關工委副秘書長、離退休幹部黨委委員。姜壽慶曾獲“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榮譽稱號。姜壽慶的母親已90多歲,由於父親早年去世,他和妻子、兄妹三十年前就挑起照顧老母親的擔子。對於老母親的飲食起居情況,什麼時候吃藥、吃什麼藥,早上什麼時間醒,夜間起來幾次,每頓想吃什麼飯,他都瞭如指掌。山東農大現有離退休老年人1350多人,針對學校離退休工作事難、事多、事雜,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姜壽慶積極推進規範化、科學化管理,創造性地建立為老同志精準服務的信息系統和臺賬。他每年都要去醫院或老年人家中慰問看望老同志200多人次,每年為老年人妥善料理後事40多人次,每年為80歲和90歲以上老年人上門祝壽50多人次。工作多年,他始終與先進和優秀比工作、比奉獻、比業績,他從來不與別人比地位、比待遇、比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