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錦瑟》爲什麼大家看不懂還拚命說好?

鐵錘歷史


錦瑟

唐 •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呵呵,其實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拼命說好是因為這首詩的確很好,看不懂是因為裡面用的典故頗多,感情隱晦。有書君在此結合作者生平,典故以及文學潮流,個人理解作一個介紹,以期拋磚引玉,使我們互相交流,共同有所得。


一、作者生平

李商隱(約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正好處於大唐王朝(618~907)的夕陽時期,他亡之後不久,也就是二十年後,黃巢開始作亂,帝國從此崩潰。

義山先生出生於落魄宗室,年少就有雄心且具英才,十六歲即聞名於士大夫,得政壇巨頭牛僧孺集團的骨幹令孤楚所看中,聘入幕府,並加以培養。後來陰錯陽差之下,又成為了政壇大佬李德裕干將王荗元幕屬。王荗元愛其才,把女兒嫁給了他。

從此,他就陷入了殘酷的政治黨爭之中,一生鬱郁不得志,長期漂泊,也因此他的詩題材豐富,感慨萬千。他的詩歌寄託深而措辭婉,被後人稱為"義山體"和"玉谿體"與杜牧並稱"小李杜"。

《錦瑟》這首詩恰恰作者晚期代表作之一,李商隱一生鬱郁不得志,作詩喜用典故,據說感情也曾經歷波折,但未曾有人證實,所以這首詩有多種解讀,讓人覺得晦澀難懂。

二、典故及文學朝流

本詩用典故很多,不知道的話會覺得難以理解,有書君在此稍作提示,方便我們理解。

錦瑟無端五十弦,典出《史記•封禪書》等,大意是,世上的瑟大都是二十五絃,其實瑟本來有五十弦,黃帝讓素女鼓瑟,彈的是哀傷曲調,黃帝不想聽,素女偏要彈,於是黃帝大怒之下,改瑟為二十五絃。


莊生曉夢迷蝴蝶,典出《莊子•齊物論》,大概是說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醒來後不知道是自己變成了夢中的蝴蝶,還是夢中的蝴蝶變成了醒來的自己。

望帝春心託杜鵑,典出《說文•佳部》,杜宇是古蜀國開國皇帝,和他的相國的老婆淫亂,感到羞愧,就出走了,化為杜鵑。也有傳說,他出走之後,幾次復國失敗,死後化為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典出《博物志》,據說南海有鮫人,流的眼淚會變成明珠。

藍田日暖玉生煙,典出司空圖《與極浦書》中引用的戴叔倫的話。大意是說詩人所見繪之景,可望而不可及,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味道。

好了,說完典故,再談文學潮流。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也就是詞藻華麗、句子排比、壓韻對偶、語必出典、言必有故的文章。舉個幾個駢文名篇如《洛神賦》、《滕王閣序》、《阿房宮賦》等。文章真是好文章,但很難寫。很多人為了形式而丟棄了文章本身的意義,《錦瑟》恰恰是有文有義名篇。

後來在宋初,有一個西昆詩派,以李商隱為祖師,講求這種風格,在翰林學士中比較流行,用現在的話講,是屬於小眾的精英人士的遊戲,裡面的梗(詩中典故)差點兒的文人都領會不到,也因此被大眾文人所不滿。

後來,以歐陽修為代表的文人領導了新古文運動,才把這種詩體徹底打壓了下來,於是就有了唐宋八大家。

所以呢,駢文派喜歡這首詩,古文派也喜歡這首詩,雖然由於典故和背景不太明瞭,但是不影響一般人喜歡它,所以人人都說好。

三、個人理解

有書君比較喜愛李商隱的詩,特別是《錦瑟》、《無題》這個系列,曾在青蔥歲月專門為此買了《唐詩三百首》背誦。猶記得大四那年有一哥們兒曾問"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下一句是什麼。

有書君說了"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卻都不對,唯獨在經常掛在嘴邊的"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怎麼也說不出口。


彈指間已畢業十幾年,對此有書君仍耿耿於懷。在此呢,有書君把自己對這首詩的感慨分享給大家,這無關文學,無關典故,只餘心情而已。

錦瑟

錦瑟啊,為什麼不是原來的五十弦,

關我毛事兒。

但這弦弦悠然的聲音讓我沉迷,

讓俺想起,

俺在那明媚的春光中,

恣意蹉跎的青春年華。

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

醒來,

不知道

是自己變成了夢中的蝴蝶,

還是夢中的蝴蝶變成了自己。

唉,

人生如夢,我是誰,誰是我,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俺醉了。

失去了,再難回來,

杜鵑叫到吐血,

也難再現從前,

我可憐的青春啊!

茫茫大海上,一輪明月高懸,

似鮫人的淚珠,

那麼惕透,那麼曠遠。

(俺又想起了《春江花月夜》)。

藍田的豔陽高照,

美玉升騰起如真似幻的煙霧,

似乎

我又在白日做夢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李商隱的《錦瑟》,其主旨眾說紛紜,歷來解讀近乎摸象般五花八門,只能接近而不能抵達,但並不能由此界定大家都看不懂,頂多只能說大家都看不透。梳理各種各樣的解讀,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首詩的情緒是淡淡地悵惘、憂思、迷離,這種情緒在華美的文字背後,在某一瞬間的“共情”,給了讀者一種“吾亦有所思”的主觀合拍的感覺,這也是李商隱的詩歌的最大的魅力之所在。試看全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人們常說琴瑟和鳴,而此詩單表錦瑟,而琴之不見,這種感情顯然有一種求不得、愛別離的意味,與司馬相如直抒胸臆的《鳳求凰》不同,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的情感更撲朔迷離更幽深莫辨。

全詩以錦瑟起句,然後通過一系列繁雜蜂擁的意象疊加,駕輕就熟地運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等典故,就像照片多次曝光顯影一樣,一層層、一片片的反覆纏綿,

更像印象派的油畫一樣,一筆筆、一塊塊的往返塗抹,從而構築了一篇宏達而幻滅的意象,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的狀摹中,帶給人一種朦朧、飄逸、悽清的絕美的虛空感。而最終“只是當時已惘然”一句與首句呼應,這種渾然一體的妙境具有多重解讀的空間,是成林成峰還是見山見水在每個人的眼裡都是不一致的,而這種多樣性的謎之遐思才是這首詩的獨特的審美構成的重要特點。

我讀李商隱的這首詩,總是不自覺的想起張棗的《鏡中》:“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有時也會不由想起海子的那句詩:“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拿現代詩與李商隱的無題之類的詩比較著讀,你才會更加發現李商隱在詩歌的創作中的穿越般的天才光芒,這種煙花般的燦爛開闢了唐詩另一方幽深的表達空間,在久遠的歷史深處穿雲駕霧而來,現代詩的審美取向與之不謀而合遙相唱和,華彩斑斕而又曲徑通幽。

李商隱的一生,糾結而彷徨,左支而右絀,而這種人生、情感上的聚散分合,在他幽怨暗生的詩歌中浮光掠影地顯現出一種搖曳生姿的純粹的美,使其詩歌與生俱來的絕美風姿,歧義重生、暗礁密佈,但卻給人一種別樣的美學體驗和意象感悟。

既然無題,又何必鑽牛角尖去鉤沉出其中的微言大義。

只要是美的,哪怕無意義,哪怕不可言,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體驗。具象隱去,意象雲湧,而蘊含其中的情感表達多姿多彩,感悟到這種情感的潮湧,才是體悟李商隱詩歌美好的一面的“不二法門”,虛實之間,又何足道也!


吃素的穿山甲


李商隱的《錦瑟》乃晚唐一代乃至整個中國詩歌史上的名作,屬於李商隱“無題”詩系列最廣為人知的一首,連周星馳電影裡吳孟達都曾喃喃道出這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但這首詩也是著名的迷詩,它朦朧而不晦澀(起碼不如李商隱的《燕臺》詩),很多讀者喜歡它,能說出一點所以然的也是因為最後這句,因為它描述了人類情感的一個恆常狀況,那就是身處愛情時的“只緣身在此山中”,不曉得挽留和珍惜,日後細細追憶未免有悔,但這種惘然也是愛情迷人之處。

這時我們可以回看前三聯,如果這首詩只是直陳第四聯這個“結論”的話,它的感染力絕不會有這麼深,正是前面一連串的意象代替了說理,一首詩才能從心靈深處而不是邏輯上徹底征服我們。

且看《錦瑟》全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首聯一下子把我們帶到一箇中年人的況味中,五十弦的華年意味著他的回憶千頭萬緒,如音樂觸動,和鳴起來久久不能休止,此起彼伏,繁衍如煙海。

接下來連講四個典故,典故之中又包括了感官的通感(珠有淚)、歷史的無奈(望帝春心)、哲學的神秘(莊生夢蝶抑蝶夢莊生耶?)甚至自然的循環變易(日暖玉煙),“滄海月明珠有淚”一句的意象疊化最為複雜和現代感,月、珠、淚三個鏡頭相合相變,背景沒說出的是採珠的鮫女的悲苦身世。

這些典故大家未必都知道,不知道也能感受其中恍恍惚惚、明明滅滅的幻變不定,這不就是“當時已惘然”的感受呈現嗎?當然李商隱對應他身處的時代和自己身世均有所指,但因為它的朦朧而擁有讓讀者自由代入的可能性,這也是這首詩不覺中征服我們的原因,這種寫作方式千年後的新詩大量使用,李商隱不愧為現代主義詩歌的遠祖!


廖偉棠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本是李商隱的無題詩。而李商隱也最擅長寫這種讓大家猜測半天也猜測不明白的無題詩。有人說這首詩不是叫《錦瑟》嗎?那只是因為無題所以用前兩個字做題而已。

其實這首詩一出來,溫庭筠就說這第一句就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錦瑟明明只有25弦,怎麼會來50弦?這是溫庭筠沒有看懂無端二字。無端,就是說莫名其妙。所以,李商隱這首詩第一句就告訴你了,這是一首莫名其妙的詩。



那麼,大家都說詩言志,詞言情。既然你什麼都不言,你寫他做什麼呢?於是大家就開始各種猜。有人說這是寫給他一見鍾情卻沒有在一起的情人宋華陽的,也有人說這是李商隱的自況自序。總之各種猜測的版本交雜在一起,讓這首詩更加撲朔迷離。



其實,我覺得這些人真的是想多了。寫詩這事吧,其實很多情況就是莫名其妙的。詩人很多時候根本沒想那麼多,隨手一寫,隨心所欲,寫到哪裡算哪裡的情況多的是。幹嘛非要去言個情表個意呢?只要大家覺得這詩是美的,不就行了。


傅斯鴻


晚唐詩壇泰斗白居易說死後要投生做李商隱的兒子,李商隱也是賺了,而《錦瑟》就是他的代表作。


李商隱,晚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才情橫溢,據說前後四次科舉,歷經十年,公元837年終於進士及第,會寫詩的都這麼拼,給高考一族們樹立了個好榜樣。進入官場,又是一部官場沉浮辛酸史,得到恩師時任尚書的令孤楚賞識,親自教他寫文章,一路扶植,又娶了令狐楚宿敵王茂元女兒為妻,兩邊不是人,在牛黨之爭夾縫中求生,輾轉各藩鎮幕府當幕僚,潦倒一生,還被人罵忘恩負義,愧對師門。好在有幾首好詩亦足以流芳百世了。

《錦瑟》就是一張驚豔的封面。

1 多種手法運用。

以興起句:藉助其他事物來起句,先鋪墊,不謙虛點,拋磚引玉。

錦瑟樂器,名字好聽,五十根弦,瑟音悽苦,這首詩並非詠物,錦瑟起個句而已,感嘆的是華年,是一首悽苦的詩,華年風雨,悽苦難述。

中間用典:將典籍中故事或前人話語,為我所用。用典的詩人很多,但沒幾人能比李商隱用得唯美含蓄。據說李商隱寫詩時,遣詞造句,追求完美,將文獻古籍於桌上排成一排,時人笑他只會堆砌典故,但今人看來卻唯美得很,這也是李商隱鮮明獨特的地方。

連用四個典故,意思隱晦卻唯美。

莊周夢蝶,莊周化蝶還是蝶夢莊周,似幻似真,物我難分。望帝春心,蜀帝已死,但魂化杜鵑,啼叫不止,甚至口中滴血,執著悽苦,痴迷不悟。滄海珠淚,皓月當空,珍珠晶瑩,是珠光,是淚光?曠遠皓淨,孤清寂廖。玉暖生煙,日光生暖,美玉升騰煙靄,溫暖而美好。


結尾反問:結句,悵然一問,若有所思,言語無窮意無盡。

最後兩句迴歸現實,悲愴深沉,不禁一問,觸動共鳴,這樣的情感,難道留到以後來追憶,當時就惆惘不已了。

整首詩,簡言之,詩人追憶往事,有夢幻,有執迷,有血淚,有溫暖,現在年華已逝,徒留傷痛遺憾。

通感:感覺的相通運用,用客觀具體可看可感可觸的物象來表現抽象的個人經歷,個人體驗,個人情感,夢蝶,鵑啼,珠流淚,玉生煙,來表達人生悲喜愁樂,二者相似卻又說不清楚,隱晦朦朧,唯美迷離。本來人生曲折豈是文字所能說盡?

葉嘉瑩說:“義山乃借兩種不同的意象來表現人生中種種不同的境界和感受。”

2 意境: 唯美精緻,如夢似幻。

喜歡這首詞的,沒幾人在意它在講什麼,光是蝴蝶,春心,滄海,月明,藍田美玉,就讓人神往了。

3 主題:寫人生或寫愛情或亡妻,都給人一種虛度年華,錯失美好,追悔未及的惆悵與悽美。

“當歲月流逝,所有東西都消失殆盡時,唯有空中飄蕩的氣味還戀戀不散,讓往事歷歷在目。” ——《追憶似水年華》

寫人生,李商隱有太多無奈與屈辱,一個滿腹才華,積極入世的儒系少年逼成了委屈求全,苟且謀生甚至想出家為僧的佛系老頭,怎一個思華年概括?

愛情,有人說李商隱才情兼備,詩壇名氣不凡,迷妹眾多。與宮女相愛,與道姑談情,甚至說這首詩是寫給一個叫錦瑟的青衣,不管怎樣,無一善終。感情的傷,又有多少能說清楚?

悼亡,這是有史可據,妻子王氏出身大家,卻艱難困苦,不離不棄,始終陪伴,就算李商隱因為娶了王氏才受官場排擠,鬱郁不得志,但妻子的深情卻彌足珍貴,可惜相伴十餘年,妻子便離世了。這可能也是李商隱揹負罵名始終沉默的原因了。

官場失意,詩詞得意,這句話也適用於李商隱。帶著鐐銬跳舞,彈著苦瑟夢蝶,李商隱將人生之旅苦釀成詩,我們覺得美,就足夠了。


一綠浮芳



全詩就不在這粘貼了,考證它大概是晚年之作,為聽聞奏瑟聲時有感而發。若說"難理解",無非是在它闡述的立意和對象方面。下面附上自己的幾分淺見。錦瑟本應是二十五絃,而他始終都是舊時的五十弦,音色細膩,歷經新舊時光滄桑,一弦一年華,弦弦年年構成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他於"情"於"國"初心不改又心力交瘁。

附李商隱生平事——學道時與公主隨行清修的宮女"宋道士"仙夢初戀,以回宮收場。赴京趕考時,遇得粉絲——富賈家才女"柳枝"斷帶求約,因朋友從中戲耍,錯失良機,嫁作他人婦。與節度使家七仙女"王氏"相愛,貧苦相依為命,晚年別離早喪。

仕途上,李商隱一生因"甘為幕僚",成為黨爭漩渦的犧牲品,鬱郁終不得志。

所以我認為《錦瑟》有傷私情亦有傷國懷,命運不濟的哀不幸。層層加強遞進,所有生平盡在一首《錦瑟》,三者融合並不衝突。
題幹下半部分提到"為什麼大家說好",那就再說說它文學價值的"好"。

《錦瑟》運用的"比興"手法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倒也不算稀奇。只是錦瑟與大部分詩詞偶用"比興句"點題不同,全文短小精煉,簡直句句比興還是蠻絕妙的。

它藉助"表象事物",充分發揮了我們的各種感官作用,有畫面感。繞一圈,再回到它的不好理解,在於太"朦朧"。像在哀情又像在哀國還像在哀懷才不遇。所以,誰都不敢說自己讀懂了《錦瑟》,想想文字就是給人看引人遐想連篇的,讓你"模稜兩可"裡活動頭腦。這或許就是作者李商隱的初衷,不管你在什麼情景下讀來都有"共鳴感",也就達到了自己的寫作意圖。


同個人的心態也不是從一而終的,有時會哀嘆愛情有時會哀其家國。你的心態不同面對同一景色的解讀也會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你此時所理解的《錦瑟》或與往日不同,也與我今日不同。所以,沒有"看不懂",只是看到的不同罷了。

歡迎各抒己見……


洛洛文化


這首詩很多人講解過,但個人認為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對其中的典故掌握的不透徹而給人片面之解;或者,一些人唯恐自己解釋的牽強而被人攻擊,故而春秋筆之!


'錦瑟無端'是無奈無由不得做主的淒涼

辛棄疾的'五十弦翻塞外聲'說明了五十弦是曾經存在的,不管它合理與否。人生如弦,艱辛潦倒,此處的'五十弦'實指五十歲或者虛指都可以,命運如同在弦上弦下的翻飛,如履薄冰。'一弦一柱'說明華年都流落在了弦上柱裡,悲裡悽裡!如同流水之於人生,不堪回首,不堪追憶。

莊周夢蝶是作者化典而來的,借用其典故的部分寓意,即: 人生似真似幻,再回首已是百年,回想前塵,如夢似幻,難辯真假。這是作者從'思華年'處直接承接而來的對人生迷惑的反問和感悟,也是'真假不知何處辯,此時已忘言'的無奈和悽惶。但是,即便如此,作者仍一直堅持著內心的不捨,如望帝一般想要去守護曾經悉心呵護的一切美好過往,'杜鵑半夜猶啼血'是為何?只因為那些不捨,那些華年裡、似真似幻裡的內心堅持和不捨!所以,理解了莊周夢蝶和杜鵑啼血的內涵,就知道了這兩句一正一反,為的是襯托出作者的內心堅持和不捨!

堅持是什麼?是那時的滄海明月,是曾經的暖玉生煙。曾經,以淚對明月的悽苦相思;曾經,見藍田玉暖的朦朧約若。這兩種情境都是作者曾經的感情狀態和過往。而如今,所有的堅守已如同'莊周夢蝶'一樣不知真假,但作者仍堅信'半夜啼血'的杜宇故事,希望那些美好時光還可追回!這一聯寫的是回憶,作者仍使用典故和朦朧的手法,製造出空靈之境,意境疊生!如果不理解開始作者的'思華年',不明白'莊周夢蝶'和'杜鵑啼血'的典故,就無法理解這兩句中的往事繾綣!

但所有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終究是風流雲散了。哪怕心中再多萬千氣象,也不可能追回光陰重回少年時!所以,作者在最後發出悵惘而極悲的感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全篇起承轉合十分自然,不需要去看背景,也不需要去過度解讀典故的真假,只要掌握了典故的本質,加上了解排章佈局的手法,這首詩很好理解。


西山詩詞客


中文本就是最適合作詩的語言,因為中文的模糊性和發散性,所以中文做的是詩關聯不在於表達的意思,而在於語言之美,意境之美,格律之美。

比如說這首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如此簡單的語句,但仍然是最一流的詩歌,可見詩歌之美完全不在於意思是否表達清楚。

錦瑟這首詩,大家喜歡,並不因為懂了或者沒懂他的意思,這首詩的美在於意境,在於他說表達的朦朧和無來由的思緒。中國的審美一向都是如此,弄的太清楚反而無趣了,就如禪宗所言,最好的時刻應該是花未全開月未圓,這就是大家為什麼很喜歡這首詩的原因?


昭烈名臣


詩之為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錦瑟》一詩外張纏綿迷惘之情愛;內訴襟懷抱負之未果。

試想李商隱不世之才,四十七歲鬱鬱而終。其英年早逝,何言情愛之歡,吾儕才不及中人,尚懷痴念,盼有所成。大丈夫懷濟世之才,志意難舒,縱桃紅撲面,柳腰盈懷,何樂之有,其情也苦,其愁也深。是以解讀其詩,審其情而明其心,知其苦而弘其志。餘不作明析,謹和一韻!

錦瑟渾成五十弦

一弦一柱系流年

文章羽化蝴蝶夢

望闋痴心暗終南

翰墨龍庭詩含淚

投書汩水賦生寒

半生未解相思扣

一懷風月過山嵐



狼主1970


中國著名現代詩歌批評家陳超先生畢生執著於詩歌批評的“細讀法”,並將這一法則貫穿與當代詩歌批評的寫作中。

為什麼我要用現代詩歌的批評手法來寫這篇文章,李商隱的《錦瑟》明明是一首古詩?其實現代詩歌的界定最主要是從“書寫生命經驗”這個標準框定的。

李商隱的《錦瑟》無疑深刻地書寫了人生如夢這一亙古恆今的生命體驗,觸擊了情感生命薄薄的軟肋,是歷代詩人籍文字訴人生難以逾越的華麗高峰。

我們來看這首詩: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我們試著詩意再現:

天啊!我日日彈奏的古瑟,這二十五根弦的樂器,這一瞬怎突變為五十根了?因為這一弦就是一年。

我迷上這古瑟了,我成為這古瑟了,我就是這古瑟了。正如莊生迷上了蝴蝶,到最後究竟是是莊生夢到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莊生?還是莊生就是蝴蝶?

我管不了那麼多了,如若這古瑟就是我,那這古瑟上美麗的錦紋就是我美麗的逝去的年華,那彈奏的每一個音符就是我永遠逝去,再也無法追逐的流年。

假如我死了。我會不會像杜宇(望帝)一樣化為一隻鳥,一隻暮春時節戚聲悲切、嘔心吐血的杜鵑鳥?但即便我死後能化而鵑鳥,可昨日美好的年華亦不可再現了……

浩瀚無垠的宙宇,深邃廣袤的蒼穹。這一輪明月里長住的鮫人,如若祂也想到生命無常,祂會不會也一樣如我,此刻滾滾淚滴?

玉,是石也,亦人也。猶如寶玉生於藍田,吸天地之精氣燦若群星,人亦詩意地棲居於藍天之下,凝天地之精氣生而化人。

可是。人的生命卻如此短暫,短到轉瞬間我已過天命之年。天啊!人生竟如此匆忙,那倏忽的美好過往也只能回憶回憶了,而回憶就意味著永遠永遠回不去了……

評鑑:

《錦瑟》從古瑟、哲人、皇帝、鮫人、玉石談生命易逝,流水不復。詩歌史上第一唯一,李白不及,東坡亦差,再無來者。

《錦瑟》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漢字本身的特性。作為表意文字,漢字的模糊性塑造了詩歌的多重表意性,《錦瑟》是一個謎,正如漢字本身。

《錦瑟》是關於生命的詩歌,文字的表述。有文化者均可進入,祂是個立體的生命,任何人從任何角度切入,只要切入到內核,都發現了閃光的生命本身。

《錦瑟》是生命本體痛過李商隱之文而展現的極富個體生命體驗的生命之詩。生命不死,《錦瑟》不亡;生命日益新,《錦瑟》亦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