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女孩遇害案的「真兇」浮出水面,比我們想得更複雜……

這幾天,整個社會都被一件事情震動著,那就是“樂清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案”

滴滴順風車女孩遇害案的“真兇”浮出水面,比我們想得更復雜……

24日,浙江樂清的一位20歲女孩趙某坐滴滴順風車被司機姦殺。隨後,犯罪嫌疑人鍾某被警方抓獲,並對罪行供認不諱。

這個悲劇,距離“河南空姐被滴滴司機姦殺案”的發生僅3個月,暴露出來滴滴順風車部門以及客服部門嚴重的管理問題。

一開始,大家都在討論女孩到底要如何自我保護。

後來,當犯罪嫌疑人鍾某的家庭情況被曝光後,我們驚訝地發現,鍾某與3個月前殺害空姐的滴滴司機周某的生活經歷很相似——都是跟爺爺一起長大的留守兒童

有人反駁說:犯罪嫌疑人的童年經歷我們不想知道,我們就想讓他千刀萬剮,儘快伏法!

只是,如果我們只是把關注點放在如何防範壞人上,就難免陷入防不勝防的境地,我們的自我保護只不過是以卵擊石。

從犯罪心理學角度來講,防範犯罪最根本的手段是從犯罪源頭上尋找原因,

將危險消滅在搖籃裡,這才是社會進步的根本。

而對犯罪源頭的追溯,毫無懸念地落在了家庭教育上。

犯罪嫌疑人鍾某的成長經歷,就很具有代表性。

根據新聞採訪消息,我們可以給鍾某做一個簡單的人物畫像:

  • 四川人,27歲,在溫州開滴滴順風車。
  • 初中時,因成績差而輟學在家。
  • 談過多次戀愛,現任女友才16歲,是開滴滴認識的。
滴滴順風車女孩遇害案的“真兇”浮出水面,比我們想得更復雜……

  • 創業失敗迷上賭博。在做滴滴順風車之前,他做過很多種生意,除了賣水果掙到錢,其它生意都黃了。後來他心情不好,便開始沉迷賭博,以至於欠了二十多萬的賭債。(他的抗挫折能力很弱,一旦失敗,就傾向於選擇放棄和逃避。)
滴滴順風車女孩遇害案的“真兇”浮出水面,比我們想得更復雜……

  • 頻繁網貸,走上不歸路。過去半年,他在51個現金貸平臺有申請記錄,最近一個月借貸次數達31次。他借網絡貸款,不論利息,只要能借到就會借,並以此借貸還貸。
  • 他做生意和買二手車做滴滴順風車的錢都是從父母手裡要來的。鍾某母親說,他不僅花光了父母辛苦打工存下來的40多萬,還欠了幾十萬的外債。全家人(父母和女友)每月總收入一萬,絕大部分用來為他還債。
  • (他用錢大手大腳,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他卻用闊少爺的姿態去花錢。)
滴滴順風車女孩遇害案的“真兇”浮出水面,比我們想得更復雜……

而這些畫像的成因是什麼?

他曾是留守兒童,小時候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他是爺爺帶大的。

他是家中獨生子,父母比較溺愛,方式就是將自己打工掙來的錢無限制地給他花。

父母為了掙錢外出打工,很少有時間陪伴他,內心裡自然會產生一種愧疚感,於是想通過物質來補償父愛和母愛的缺失,所以對於他的經濟上的要求,他們統統給予滿足。

但是,物質絕對不能彌補陪伴的缺乏。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分析:

  • 在他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父母不在他的身邊,沒有建立起健康的親子關係,他學會的,只是通過索要金錢來控制父母的感情;
  • 在他最需要建立規則的時候,隔輩兒爺爺的溺愛,導致規則難以建立。規則感的缺失,最終讓他以身試險。
  • 同時,在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也不能在他身邊幫他疏通心理。

面對犯罪,我們無法容忍,相信法律的公平裁決!

面對犯罪嫌疑人,我們不得不深思一個問題:父母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性格與人格建立,有著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滴滴順風車女孩遇害案的“真兇”浮出水面,比我們想得更復雜……

然而,鍾某隻是幾千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員。

據2014年全國婦聯發佈《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數據顯示:

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佔農村兒童37.7%,佔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五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

研究數據表明,父母缺失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人際交往能力欠缺,有更多的行為問題,諸如較高少年犯罪的危險性、同伴關係不良、適應困難、逃學、婚外孕、反社會行為等。

而且,城市裡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隱性留守兒童”。比如:

父母親都在孩子身邊,卻盯著手機、電腦,而不能和孩子進行心與心的溝通;

每天早出晚歸,經常出差,見到孩子的天數屈指可數;

平時忙著掙錢,很少和孩子溝通,一溝通就問成績,一溝通就罵罵咧咧甚至大打出手……

任何不注重建立情感鏈接的親子關係,都可能給孩子的人格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① 父母缺失的孩子多自卑、自暴自棄

“留守”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感情脆弱,自暴自棄,性格內向,有事自己默默承受,總覺得低人一等,性格孤僻,人際交往差,很難與人溝通。

一旦情緒和情感的疏洩通道被堵塞,那他們很容易通過不好的途徑去發洩,比如偷竊、打架鬥毆,抽菸、酗酒,甚至是殺人。

比如,這次滴滴順風車事件中的鐘某,他的親戚都說他性格內向,不喜歡跟人說話,這是留守兒童最典型的表現。他們把負面情緒深藏在心裡,不斷湧積,潛意識中正在尋找一個發洩的出口。

曾讀到過這樣一則新聞:

爸媽離婚後各自成家,安徽9歲男孩小林(化名)跟著外公外婆生活。一年春節,聽說在外打工的母親(已兩年未見)今年又不回家過年,小林情緒低落,晚飯後,便用編織網兜的塑料繩懸樑自盡了。

兩年來,爸爸沒給過小林生活費。小林去要,爸爸說等他滿18歲後一次性給。

在父母缺失的家庭中,留守兒童成為了一群“心靈孤兒”——爺爺奶奶照顧得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愛,親情缺失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

對於孩子來說,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如果你的孩子無奈“留守”,希望你能做到:

  • 爭取多跟孩子見面,多抱抱他們,親親他們。
  • 如果實在見不了面,就多打電話,或者在網上聊聊,問問他們高興或不高興的事,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家的溫暖。
  • 如果寒暑假回不了家,可以考慮把孩子接到身邊小聚。

② 只用物質滿足去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的霸道、極端

有一則曾經震驚所有人的新聞:

母親三次易嫁。不管日子多麼艱難,對兒子總是百般溺愛,養成了他任性、自私、懶惰、暴戾的脾氣。

後來,兒子頻繁向母親要錢,甚至發展到要不來錢就毆打母親。終於有一天,借不到錢的母親羞憤交加,把命賠給了他……

母親服毒自盡後,16歲的少年哭得死去活來,但全村沒有一個人同情他,而是自發湧到村委會,要求把他送進公安局。

年幼的孩子最開始的各種任性、自私,其實更多出於來自家庭變動引發的不安、憤怒。可惜,母親一味用物質去滿足、討好孩子,卻卻未能從情緒、情感上“看見”孩子,從未與孩子進行過真誠的心理上的交流。

所以,這位母親,親手養出了一個魔鬼,最後又死於魔鬼之手。到底誰是兇手,誰能說得清?

用物質去溺愛孩子,在留守兒童的父母身上也比較常見,比如這次的滴滴順風車案件。

出於缺少陪伴的內疚,父母往往企圖通過金錢上的滿足去彌補孩子。然而,這種物質上的寵溺只會慣壞孩子的“胃口”,扭曲親子間的關係,讓孩子認為父母和自己不過就是“供給和索取”關係。長此以往,不僅會毀了孩子的人生,父母也脫不了干係。

③ 對留守孩子行為問題的過度干預,有可能激發青少年犯罪

留守兒童在靠近青春期之時,各種問題往往接踵而至。

比如不好好學習、亂交朋友、混社會小團體、喜歡撒謊等問題。這些孩子的行為問題在剛出現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激起父母的緊張和過度批評指責。

可惜,父母越是批評、指責或者妄圖懲罰孩子,孩子的行為問題可能就越嚴重。

因為留守兒童原本對於“父母不陪自己”“拋棄自己”內心早有經久積累下的創傷。父母的不包容行為只會愈發激起孩子的憤怒和反叛。

如此,孩子就會下意識地朝著父母所貼的標籤方向去發展。而被貼上了不好標籤的孩子,很容易為了尋找認同和自我價值感而聚在一起,形成“亞文化群體”,常常做出一些違反社會規範的事來,嚴重的就形成了犯罪。

所以,當留守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已經出現一些行為問題,父母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但是行為上需要謹慎處理。

請減少立刻說教、說服或者壓制孩子的做法,不輕易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我們需要做的,是多陪陪孩子,聽聽孩子心理的想法,多去看孩子身上的優點。嚴重的問題,有必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的支持。

美國犯罪心理學家特拉維斯·赫希曾提出“社會控制理論”

個人與家庭、學校、宗教等傳統社會制度之間的紐帶,可以保證個體不會實施犯罪行為,而在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因素——如果一個人具備良好的家庭依戀關係,他會對違法犯罪具有良好的免疫力。

所以,經營好你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減少留守兒童之殤,尤其是男孩家庭,才是減少暴力事件、犯罪行為最根本的辦法。

千萬不要有“我生了男孩怕什麼”的想法。我們都知道,女孩是父母的貼心棉襖,比起男孩,她們更容易和父母保持好的親子關係。而且,男孩遇事更容易激動,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來。

所以,如果你生了男孩,請更加註意親子關係的維護。

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長大,每個孩子都能一生平安。

為了這個目標,讓我們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