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加快城市國際化打造開放新高地

山东威海加快城市国际化打造开放新高地

日前,首列“齊魯號”中亞班列從山東威海港啟程,開往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唐克攝

記者管斌楊忠陽

山東威海市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等七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激發產業新活力。

威海通過加快城市國際化,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提升

登上劉公島,極目遠眺,海面上一艘艘滿載貨物的商船,從威海港揚帆起航,駛向世界各地。“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威海與北京、瀋陽、武漢、貴陽、西安等22座城市名列其中,成為山東省繼青島之後又一個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對我們既是鼓勵,更是鞭策。”山東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海波表示,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通過加快城市國際化,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把威海打造成我國對外開放新高地。

雙輪驅動激發產業新活力

走進威海威高集團展廳,心臟支架系統、聚碸膜血液透析器、膜式氧合器……一件件高科技醫療器械展現在眼前。“這是我們正在研發的生物降解心臟支架,植入兩年後能在體內自動降解並融入血液裡,省去了病人長期用藥的痛苦。”威高集團企業管理部董建西告訴記者,以前國內的心臟支架全部依賴進口,價格每支4萬多元,“通過自主研發,威高在2003年成功研製出屬於我國自己的心臟支架,一舉打破了美國強生、波士頓等公司在我國市場的長期壟斷,把價格拉低到了1萬元左右”。

這家始建於1988年的民營企業,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堅持自主創新,一躍成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2017年,威高集團銷售突破378億元,其中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達到80%以上。

高科技產業在創新中不斷突破,傳統產業也在開放中奮力躍升。在迪尚集團樣品中心,記者巧遇來自日本大阪服裝公司的谷川順子和大林俊介,他們正在和公司第32事業部業務經理谷志斌等人商談一批服裝的設計與製作。谷川順子告訴記者:“公司與迪尚集團合作已有多年,現在業務量越來越大。”

“全球採,全球銷”已成現代產業發展一大趨勢。“現在我們的一件產品很難說是某個國家單獨生產,往往是多國聯合設計製造。”在公司4樓樣品中心,迪尚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張詩哲拿起一件風衣,“你們看,這件衣服的面料和紐扣來自日本,裡料來自韓國,裡襯來自土耳其,皮帶扣來自意大利”。

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如此分工合作,有什麼好處呢?“無論是成本控制,還是質量水平,乃至技術選擇,這樣做都會因其選擇性更強,能夠實現資源和效率提升,增強產品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張詩哲說。目前,集團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服裝出口企業和引領國內國際服裝時尚的大型跨國集團,在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建有品牌和設計公司,去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增長15%以上。

產業結構彰顯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18.88億元,增長7.3%,反映出經濟韌勁較足,動能充沛。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必須深度融入國家開放戰略,高水平利用國際市場、資本、人才等資源要素,全面激發產業新活力,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張海波表示,目前威海市正在集中力量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醫藥與醫療器械、先進裝備與智能製造、碳纖維等複合材料、海洋生物與健康食品、時尚與休閒運動產品、康養旅遊七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力爭3年內每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都培育起1家至3家過百億元企業。

軟硬並舉強化城市支撐力

“小米淨化器,一臺,客戶來自韓國首爾市松坡區。”李鬆鬆在後臺用鼠標一點,又一單跨國網購進入發貨流程。李鬆鬆是威海泛亞國際貨運有限公司職員,她告訴記者,每天公司平臺成交量都在千單以上。

據威海泛亞國際貨運總經理助理於京濤介紹,2015年公司就開通了跨境電商出口業務,打造出了一條“海運成本、空運速度”的中韓物流高速通道。目前,泛亞已成為以貿易為龍頭、倉儲為支點、貨運物流為依託、軟件技術為支撐的綜合性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不僅極大方便了海外消費者,也為全市乃至全國中小企業走出國門帶來更大機遇。“去年,公司成交50萬單;今年上半年,成交已超過去年總數。”於京濤感慨,“如果沒有威海市良好的軟、硬件環境支持,我們的跨境貿易就不可能發展得這麼快”。

港口,是海濱城市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目前,威海已開通3條威韓陸海聯運通道,中韓掛車每天均可通過陸海聯運通道實現常態化運行,開通5條對韓海上客貨班輪航線。

海運拓展了,公路升級了,鐵路誕生了,“空中走廊”也架起來了。2017年,威海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在2020年之前,威海還要構築1小時城市生活圈。金猴集團董事長柳富林對記者說:“我們企業就是伴隨著威海的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化。”

“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國際化城市,不僅需要良好的交通作為基礎,還需要一系列軟硬環境支撐。”威海市商務局調研員叢龍海表示,威海是一座開放的城市,但距離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城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全市正在深入實施城市國際化戰略,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力、包容力和吸引力。

在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方面,威海市參照世界銀行評價體系和山東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全市營商環境評價,找不足、補短板。

在優化提升投資環境方面,威海市加大山東省投資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與市政務服務平臺的融合力度,實現兩個平臺的信息互通,項目審批一網通辦。

在全面推進信用建設方面,推動政務領域信用應用,對無失信記錄的主體,實行非關鍵性材料“容缺受理”,對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的主體,實行“現場領證,事後檢查”的便捷化服務等。

“城市的國際化,離不開國際化人才。”威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運說,威海市委、市政府在推動城市國際化發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過程中,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按照“定位高端、精準引才、統籌各方、提升平臺”的思路,不斷強化人才工作的產業導向,走出了一條以產業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領產業的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威海市已建成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83家,科技型企業數量達到152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到40%。

劉運表示,如今威海市人才隊伍建設迎來密集回報期,一支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在培育威海國際競爭新優勢,塑造城市開放新形象中,釋放出前所未有的澎湃動能。

原標題:山東威海以新視角謀開放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