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部队属敌后武装?原来国军也打游击战,结局有三种

一谈到敌后战场,很多NC果粉就会跳出来说,敌后抗日是游而不击,他们不知道的是,国军其实也打敌后游击的。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在装备精良的日军猛攻下,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大片国土沦陷。

楚云飞部队属敌后武装?原来国军也打游击战,结局有三种

图:八路军敌后抗战形势图

同时,敌后战场,平型关、雁门关、奇袭阳明堡等胜利一个个传来,老蒋也发觉了这一特点,要求适当改变战法。

他在1938年1月召开的开封军事会议上提出:“我军战法,应于硬性之外,参以柔性。务在交通要线上,配置有力部队,使任正面阻止战斗;同时以军队联合有组织训练之民众,施行游击,以牵制破坏敌之后方。前呼后应,敌如攻击我正面,则游击队由各方进攻;敌如攻击游击队,则不与决战,以收长期抗战之效。

说白了,就是要打游击。

楚云飞部队属敌后武装?原来国军也打游击战,结局有三种

图:在敌后训练的国军

在这种情况,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应运而生。蒋介石亲自兼任主任,汤恩伯兼任教育长(后由李默庵接任)。此外,当局特地邀请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担任副教育长,并聘请大量八路军干部前往游干班传授游击战术、战略等。

1939年1月14日,冀察、鲁苏两个游击战区正式成立。

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我党的敌后抗战,也以这两个地方为主,只是结局大不一样。

楚云飞部队属敌后武装?原来国军也打游击战,结局有三种

图:《亮剑》中的晋绥军楚云飞,属国军敌后武装系列

对于这两个游击战区的任务,在当局1月7日颁布的《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中作了明确:“鲁苏及冀察各战区,应增强军民力量,建设并保持游击根据地,积极展开广大之游击战,袭击敌人后方,分别指向重点于津浦、陇海及平汉各要线,尽量牵制消耗敌人”。

想象美好,现实骨感。这两个游击战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牵制消灭敌人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以下三种状况。

第一,被击溃

日军第110师团主力以及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各一部,在伪军华北保安队的配合下于1939年2月1日对冀察战区辖境发起全面进攻。

面对日军的攻势,鹿钟麟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上游击战区刚刚开辟,根据地没有巩固,所属各部之间沟通不畅连遭败绩。在之后的四个月里,冀察战区总部居无定所,所属各部也是各自为战,自成一系。

第二,当伪军

1940年,冀察战区副总司令兼第39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开始秘密与日军接洽投降,被部属高树勋侦知,便设计于1940年12月将石氏诱杀。

第39集团军经此内乱分为两派,一派在新任第39 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的率领下于濮阳继续抗战,一派则在第69 军教导师师长文大可的率领下投降日军,当起了汉奸。

楚云飞部队属敌后武装?原来国军也打游击战,结局有三种

图:孙良诚投降后参加日军阅兵式

第三,搞摩擦

先是第97军军长朱怀冰与第69军军长石友三联合袭占八路军控制的冀南三个县,随后又在侯如墉游击第4纵队的配合下占领赞皇。当然,最后被八路军教训得惨兮兮的。

楚云飞部队属敌后武装?原来国军也打游击战,结局有三种

图:朱怀冰!!不是李云龙

当然,国军的敌后游击也不是没有成果的,比如苏鲁战区的于学忠,联合山东地区的罗荣桓元帅部,也取得了辉煌战果,但国共出现裂痕后,情况急转直下,失去群众基础的国军游击队陆陆续续被日军分割围歼,或者投降当伪军。

游击战的根本在于群众,没有当地人民的支持,完全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败在情理之中,但他们为抗日作出的贡献,值得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