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英文:Chengdu class frigate),即01型/6601型護衛艦,在20多年的服役期內一直作為解放軍海軍的主戰艦艇,在完成海軍的各種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更具意義的是經過翻譯複製本型護衛艦等轉讓艦艇的資料,以及施工建造和試驗試航等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設計和建造各類艦艇的專門人才,奠定了艦船科研設計機構和造船工業的基礎。這些初等技術人員,積累了經驗,在以後自建護衛艦、驅逐艦等艦艇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1950年代初中國向蘇聯購買了包括護衛艦在內的5種型號艦艇的全部技術圖紙和一批材料、設備。1957年依靠這些設計資料和設備,根據中蘇海軍訂貨協定裝配製造的蘇聯里加級(Riga)(b1)火炮護衛艦設計製造01型護衛艦。1955年到1958年在上海滬東造船廠裝配製造,共完成4艘。1957年4月服役。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艦艦名"昆明"號、舷號505。

成都號、舷號506。

貴陽號、舷號507。(外媒也有稱萍鄉號,以官媒為憑)

衡陽號、舷號508。

武器配備:

主尺寸:長91.5米,寬10.1米,吃水深3.12米,排水量:1389噸

動力:20000馬力,航速:28節,航程:2000公里,編制:190人

導彈:上游-1型(SY-1)雙聯裝反艦導彈1座

火炮:100毫米單管火炮3門;61式37毫米雙管火炮2門

火箭:65式250毫米5管反潛火箭2座;64式432毫米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成都級前後共完成4 艘,至1994年全部退出現役。20世紀70年代初,隨著"上游"1 號艦艦導彈和相關係統設備的研製成功,為增強在役主戰艦隻的遠程作戰能力,適應當時艦艇導彈化的趨勢,6601型進行了改裝,拆除三聯裝533 毫米反艦魚雷發射裝置,改裝一座國產雙聯裝回轉式"上游"1 號艦艦導彈發射裝置,加裝了與導彈配套的雷達和控制系統。此次成功改裝代表了我軍護衛艦主戰武器由火炮嚮導彈的轉變,為我國自研的第一代對海型導彈護衛艦的研製提供了寶貴的數據資料。01型護衛艦是我國根據蘇聯的設計,自行建造的第一種中型水面戰艦。為我國後來自行研製大中型水面戰艦積累了經驗、鍛鍊了隊伍。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65型護衛艦(英文:Type 65 Frigate,北約代號:Jiangnan Class Frigates,中文:江南級護衛艦),是中國自行設計、全部採用中國產設備、材料建造的的第一型護衛艦。20世紀50年代,中國從蘇聯獲得授權制造了01型護衛艦(即6601型護衛艦),中國海軍有了一型實用的主戰裝備,中國造船工業也開始有了建造現代大中型水面艦船的能力。但是,因為只有上海江南造船廠能夠建造護衛艦,而臺灣海峽又被美國和臺灣國民黨海軍封鎖,使得已服役的新型護衛艦,均無法進入南海海域裝備中國海軍南海艦隊;另一方面,進入60年代後,由於南越在南海地區頻繁挑釁等原因,南海地區形勢日益緊張,只有一艘老式護衛艦"南寧"號(原為日本海軍第一型-丙型-海防艦)的南海艦隊,急需一種火力強、航程遠、適航性好的水面主戰艦艇,擔任南海遼闊海域的巡邏任務。由此,研製一型新護衛艦的任務,提上中國艦船工業的議事日程。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實際上,1958年中國海軍已經提出過一型新的護衛艦計劃,代號022。但在"大躍進"風氣的影響下,軍方要求新艦排水量800噸以內,航速達到45節(至少為40節),採用燃氣輪機動力,裝2門100毫米炮、3門57毫米炮、4座8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因為燃氣輪機等一系列關鍵設備無法落實的條件下,這一計劃於後來被迫下馬,但它為此後的護衛艦研製工作定下了一個基調--選用現有設備,採用成熟技術,以保證進度,滿足急需。1961年12月,為了加強南海艦隊的實力,海軍提出利用現有材料設備設計建造護衛艦,在1965年前,造出首艦("65"艦的代號也是由此而來),並在"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內造出4艘。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65型火炮護衛艦,是中國首型自行研製的千噸級以上中型主戰艦船,在研製過程中克服了資料不足、配套設備匱乏等極大的困難,根據既有的條件,不斷優化艦隻的設計,使該艦的實際使用性能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水平,經受了風浪和實戰的考驗。該型艦的研製成功為中國大中型水面作戰艦船從仿製到走向自行研製奠定了基礎。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65型護衛艦,是中國造船工業第一次自行設計建造的一型中型水面戰鬥艦艇,它不僅給造船工業提供了實踐的機會,而且在艦艇設計中體現了非常明確的針對性,在整個工業基礎有限的情況下,既保證軍艦的性能,又保證交船日期,使艦艇的成本、時間、性能等幾方面的關係取得良好平衡。而且,"萬事開頭難",僅為了一個空調系統,設計人員就收集了南海各港口的氣象資料,中國艦艇電源從直流電改為交流電,也是自此艦開始。種種開創性的工作,使這型軍艦在中國軍艦發展史上,佔據相當重要的地位。

053K型護衛艦(英文:Type 053K Frigate,北約代號:Jiangdong Class Frigate,譯文:江東級護衛艦),是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自行研製建造的第一型防空導彈護衛艦。60年代初期的中國海防也並不安寧,敗退到臺灣的國民黨海軍經常出動艦艇對中國東南沿海進行襲擾,而南海地區的形勢也危機四伏,新中國海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海防壓力。此時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型國產火炮護衛艦--65型護衛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缺少中型水面作戰艦艇的問題,但從60年代開始,世界海軍強國普遍開始對護衛艦實行導彈化,艦艇作戰能力有了極大提高。中國海軍也認識到護衛艦的這個發展趨勢,在設計65型護衛艦的同時,用導彈裝備水面作戰艦艇也正式提上議事日程。053K型護衛艦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 。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本級艦共建造2艘:531鷹潭艦和532艦,532艦因種種原因最終在1986年退役。531艦參與了1988年3月14日在南海與南越海軍進行的"314海戰",並參加中國軍隊收復南沙永暑礁等六島礁的軍事行動。現已經退役,為青島海軍博物館永久藏品 。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HQ-61B型近程低空艦對空導彈雙聯發射器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祖國海疆系列之01、65、053K級護衛艦

37mm雙聯自動艦炮

053K型護衛艦,第一次裝備了艦空導彈,新型全自動100毫米主炮、全自動37毫米副炮,三座標雷達、摺疊式減搖裝置、18E390VA柴油機等一系列新裝備。053K型護衛艦雖然沒能成為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艇,在設計上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對中國海軍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053K型艦是中國海軍第一種將眾多新型武器裝備集成在一個平臺的護衛艦,比起當時海軍裝備的只有火炮和反潛武器的65型護衛艦和6601型護衛艦,它無論哪方面性能都有質的提高,已具備了現代意義上的導彈護衛艦特點,跟上了世界導彈護衛艦的發展趨勢。該型護衛艦在上世紀70年代初中國當時的工業基礎上,如此大量的使用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幾乎是與艦體同時開始的研製工作,再加上研製時間正好與"文化大革命"重合,已經決定了這型艦本身將會遇到眾多的困難。但這是中國海軍現代護衛艦的第一次嘗試,是經驗、技術上的積累,雖然並不算是一型設計成功的護衛艦,但其建造卻在不經意中帶動了國內一系列雷達、武器系統的研製和發展,如艦上裝備的"紅旗"61艦空導彈,全自動中小口徑艦炮,三座標雷達等都在改進後成了新一代驅、護艦上的主戰裝備。

053K型護衛艦在電子設備方面有較大缺陷--沒有電子戰裝備,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被動干擾器材,這雖然是設計時代決定的,但的確大大降低了它的生存性,尤其是這型艦應該會經常作為編隊防空核心使用,這種缺陷此時更顯得明顯。053K型護衛艦,作為中國第一艘防空型護衛艦,與同期服役的國外具有防空能力的護衛艦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