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災」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紀實

受颱風“溫比亞”影響,壽光市遭遇罕見強降雨和上游水庫超大流量洩洪,彌河、丹河等水位暴漲,大面積出現溢壩,大棚、農田、道路過水嚴重,全市15個鎮街園區均遭受不同程度災害,防汛抗洪救災任務十分艱鉅。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災害,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迅速行動、衝鋒在前,24小時嚴防死守,並積極開展捐款捐物,到受災村幫助群眾恢復生產,以實際行動構築起一道衝不垮的“紅色堤壩”。

——迎險而上,爭做抗洪救災“先鋒隊”

8月19日,上游水庫開閘洩洪,彌河瞬時最大流量達到2250方/秒,彌河、丹河、桂河等形成幾十年以來最大洪峰,沿途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汛情就是命令,一線就是戰場”。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分赴各鎮街區,安排緊急搶險事宜,全面指導調度防汛搶險;各鎮街區機關黨員幹部全員上陣,晝夜不息,一線奮戰。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也組織力量奔赴抗災現場。哪裡有險情,他們就出現在哪裡;哪裡需要人力,他們就奔赴哪裡。廣大群眾也積極投入搶險自救。整個過程,共有5萬多人直接參與一線救災。

「抗洪救災」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紀實

▲壽光市洛城街道機關黨員幹部全員上陣,築壩抗洪

紀臺鎮丁家村靠近丹河,地勢低窪,一旦出現溢壩,村莊將全部淹沒。19日晚8:00,面對水位上漲出現溢壩危險的情況,鎮黨委迅速組織百餘名機關幹部緊急馳援,村黨支部一邊組織黨員通知群眾轉移,一邊組織力量全力搶險,200多人在河邊集中奮戰。當河水漫過堤壩、出現缺口時,鎮主要領導當機立斷,把3輛裝滿砂石的車輛堵在缺口;當完成堤壩加固、確保安全時,黨員幹部爭相留下巡視,讓群眾回去休息。在不同的抗災現場,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當洛城街道谷家齊村出現排水口封堵不住時,村黨支部委員谷傳明、穀子福、63歲的老黨員谷向茂帶頭跳入河中堵漏。天亮時,當群眾看到新修的一條一米多高、一千多米長的防洪壩時,每個人都忍不住熱淚盈眶。而此時,整晚上奮戰一線的黨員們卻疲憊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抗洪救災」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紀實

▲壽光市洛城街道谷家齊村黨員帶頭跳入洪水中堵漏洞

——主動向前,擔起防洪抗災的責任擔當

當面臨這次來勢迅猛的洪澇災害時,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衝在最前面,用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災情就是動員令。8月19日晚,當接到防汛指揮部的通知後,不僅所有鎮街幹部全部衝上最前線,還有所有市直部門、企業和社會組織迅速組成300多支黨員先鋒突擊隊、搶險服務隊和愛心服務隊,有組織、有秩序地奔向防洪抗災一線。

災情發生後,所有市直部門和企業組織黨員幹部迅速成立了道路、供電、預警、通訊等專業搶險救援隊伍,深入受災鎮街區,主動參與搶險救災,組織疏散救援群眾。上口鎮黨委組織全體機關幹部24小時堅守崗位,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分組入村,包戶到人,全部勸離口子村養殖小區86家養殖戶193人,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抗洪堡壘。”當災情到來時,廣大基層黨員幹部衝鋒在救災第一線,以“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勇敢向救災最前沿衝鋒,成為壽光市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的“主心骨”。

「抗洪救災」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紀實

▲黨員幹部堅守在抗洪一線

——堅守最險處,做生命財產守護者

風急浪高,大雨滂沱。一名名黨員組成堅強的抗洪隊伍,在最艱險的地方和最危急的關頭,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成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強後盾。

8月20日0時28分,彌河最大洪峰抵達孫家集街道,轄區派出所黨員輔警孫超及同事魏澤坤,不顧自身危險前往營救被困群眾,不幸被洪水捲入河中因公殉職。羊口鎮任家莊子村黨支部組織了20人的搶險突擊隊,用半天時間築成了900米長的臨時堤壩,保住了村內絕大多數房屋和農田,村黨支部書記任振一卻無暇顧及自家的蔬菜大棚和鹽場,僅大棚受損便達90多萬元。談起此事,他一點也不後悔:“人命關天,當時只能舍小家顧大家,再讓我選擇一次的話還會那樣 。”上口鎮廣陵一村黨支部書記董文傑,在村莊面臨洪水淹沒的危難時刻,組織挖通溝渠把洪水引向自家的養雞場,最終村莊平安渡過洪災,但是15萬隻雞一夜之間全部溺亡,直接經濟損失200多萬元。“錢沒了可以再掙,人沒了家就毀了,我想他們會理解的”,面對哭成淚人的妻子,董文傑滿是愧疚,但是卻毫無悔色。

「抗洪救災」壽光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抗洪救災紀實

▲黨員幹部帶頭連夜搶險救災

哪裡災情最嚴重,哪裡群眾最需要,哪裡條件最艱苦,哪裡就有共產黨員執著奮戰的身影。面對滔滔洪水,壽光市各級黨員幹部擔當在肩、衝鋒在前,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中共濰坊市委組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