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存款150萬,買銀票一年利率12%好還是借給個人年利率48%的好?

小布丁好物推薦


個人理財和投資雖然有不同的偏好,有的人喜歡風險性投資,有的人喜歡投資安全,但是有一條必須堅持的原則,必須合法合規。這是所有的家庭理財投資必須堅持的原則,不管你是什麼樣的風險偏好。

第一,在上面的問題中,直接答案是:首先要明確借貸給個人年利率48%是非常不可取的:

一是年利率48%的個人借貸已經屬於高利貸的範圍,借貸行為不受法律的保護

目前的法律雖然並不認為民間借貸非法,但是超過36%屬於高利貸的非法借貸,只有在24%以內的借貸利率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超過36%是明確的非法高利貸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

所以,你即使以年化利率48%借出,最多也就只能得到36%的利率,正常情況下只能得到24%的借貸利率。

二是民間借貸容易產生借貸糾紛,而且違約的概率較大,因此你的48%年化利率的借貸有可能本金難以收回

民間借貸的風險極大,容易形成違約。而違約以後雖然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追償,但是如果對方沒有可執行的財產那麼追償的比例會比較低。有可能最終會本金無歸的地步。

三是如果是借貸給民間借貸的個人,那麼則有可能陷入非法集資,風險就更大。

因為民間借貸如果以別人的資金進行借貸則屬於非法集資,是目前政策上重點打擊的目標。

能夠以年化48%進行借貸,本來就缺錢的人和機構更是加大了借貸資金成本,能夠歸還的可能就更小了。

第二,另一個答案是:12%的銀票投資可取嗎?也不建議這樣做

所謂的銀票只是民間一種通俗說法,標準的說法是銀行承兌匯票,主要是各銀行機構為企業背書出具的票證,理論上沒有什麼風險。但是也有一些農村信用社、一些企業財務公司出具的銀行承兌匯票,則風險比較大,所以銀行承兌匯票並不完全是銀行開具的、也當然並不由銀行來進行承兌的。

另外,一般情況下,收款企業拿到銀行承兌匯票以後要麼進行機構轉讓、要麼到銀行進行貼現,無論是轉讓還是貼現,利率都不會太高,畢竟有銀行的信用在裡面背書。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各行利率有差別,6個月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年利率為5.04%至5.4%左右,正常情況下不會超過7%。

如果按照月利率計算,則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匯票面值 × 月貼現率y% × 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月數;

如果按照天數來計算的,貼現計算公式為:匯票面值-匯票面值 × 年貼現率x% × (貼現日-承兌匯票到期日)的天數 / 360。

不管怎麼說,購買銀行承兌匯票年化12%的利率都是比較高的。那麼只能有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一些風險程度比較高的銀行承兌匯票,如一些農村信用社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另一些可能是財務公司開出的銀行承兌匯票。這兩種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另一種可能是一些所謂的公司通過以購買銀行承兌匯票的名義吸引投資資金,這種方式某種意義上講,跟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情況接近,不過是一些平臺是以貸款和投資的名義吸收資金,而這些公司則是以投資和購買銀行承兌匯票的名義投資,其風險都是不可控的。

所以,以12%的年化利率購買銀行承兌匯票也是不可取的,建議慎重選擇,以免血本無歸。

第三,最後對於你的150萬元的投資建議:

如果你是是一個風險投資偏好的人,那麼可以進行風險係數比較高的風險投資;如果你是一個風險保守偏好的人,可以進行一些風險係數比較小的理財投資。

一是用50萬元進行基本無風險的理財投資。如購買國債、銀行的大額定期存款等基本沒有風險或者風險程度比較低的保本保息產品,年化收益率大約在4—4.5%之間,雖然收益水平比較低,但是風險程度低,可以為你的家庭提供基本保障。

二是用50萬元可以投資一些收益相對比較高的理財投資,但是也有一定的虧損風險。比如購買基金,有的會有8—15%的年化收益,當然也可能會有一定的虧本;也可以購買一些信託理財產品,收益在8—12%,但是也可能會出現延遲兌付等風險。但是相對收益都比較高。

三是如果你有投資經驗,可以用50萬元進行股票投資,雖然目前的股市形勢不太好,有的人甚至血本無歸,這裡絕對沒有忽悠你入市的意味,因為你入市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是股市是一種常規的高風險投資方式,像期貨市場一類的投資雖然可能會暴利但是並不建議增參與。如果你對股市的瞭解不多,可以投資銀行股,畢竟一些銀行股每年有5%左右的分紅,已經高於銀行理財收益率了,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我留言說,去年投資一家銀行股分紅收益達到了5.5%,而且中了兩次新股,綜合收益到了15%。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收益越高的投資風險越大,這是一個經常學最基本的定律,因此,在你進行投資時一定要先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足夠高,那麼你可以進行任何投資,只要你具備了完全虧損掉本金也無所謂的程度。


財經文化評論


實在忍不住了,作為在金融圈摸爬滾打了十年的我,怒答一次。

我覺得要看情況,我給你設計一個價值500萬方案吧。

我先解釋下你這兩種業務。銀票,也就是銀行承兌匯票,也就是銀行承諾到期見票按票面金額付款的紙。通俗講就是你把這個東西到期了,拿給銀行,讓銀行給錢。

借給個人,也就是民間個人借貸。今天把本金借給別人,到期別人連本帶息還給你。

站在投資角度,任何投資,都要講究收益和風險。任何想獲得最大化收益,都要進行投資組合(有個美國經濟學家發明了一個投資組合,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這兩個投資的收益不用說,肯定是個人借貸高。現在再看看風險分析




銀票的風險點:1.銀票的真實性風險,目前的銀票很多事紙質版的,可以從圖中看到開票人和承兌行都需要加蓋相關的章,而這些章很容易造假。

2.銀票的合規性風險,意思是銀行兌付的條件是很嚴格的,尤其是票據上的章的蓋法,以及金額,日期。甚至填寫的字體都要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銀行以不合規拒付。

個人借貸的風險點:1.信用風險,意思是借款人耍賴不還錢了。不管是多親人的親人,朋友都可能,借錢你是大爺,還錢他就是大爺。

2.法律風險,雖然目前法律是允許民間借貸的,但只保護年化24%以內的利息。但是現在政府的政策風險變了,不允許職業放貸了。很可能你放出去,借款人不還錢,你告不到他。



價值500萬的方案如下:

1.如果你對銀票熟悉,或者你認識銀行的朋友,你用100萬去買銀票,親自去銀行驗票,同時用一個公司主體去接票,持有到期,妥妥的收益12%。

2.如果你對借款人比較瞭解,能知道他住的地方,知道他工作的地方,知道他借錢的目的,那你可以把50萬借給他,讓律師寫好借款合同,去公證處做一個合同公證,這樣你就妥妥的收到48%的收益。


<strong>


康康讀書


不好意思題主,按照你所說銀票12%和個人借款48%都還是太貪了😂。

首先,銀票就是承兌匯票。而承兌匯票,目前正規可靠的掙錢手段是貼現。貼現,打個比方,我手裡有一張承兌匯票,在未來半年才到期,但是我現在急需用錢,而你現在正好有現金不著急用,那麼我和你會協商貼現手續費。一般我會以損失本金5-6%的代價,拿到你的現金。但是12%的收益率,在我看來就是特別罕見,這其中肯定有問題。

承兌匯票又分兩種,一種是銀行承兌,一種是企業承兌。看起來都是承兌,但是風險有天壤之別。銀行承兌是特別搶手的,因為有銀行背書,尤其是大銀行,風險很低,但是貼現手續費也低,很多銀行內部的員工就基本兌完了。但是企業承兌,就是以企業信用背書,這和企業經營狀況有很大的關係,其實,用上了承兌的企業,我個人認為日子都不太好過,不然也不會缺錢到這個地步,所以企業承兌由於風險高,收益也會高一些。

我認為,題主所說銀票,要麼就是風險及其高的承兌,要麼就是還有很長時間到期的,要麼就是不準備兌了哦,小心人家看上你的本金,我的親。

借給個人年利率48%?如果摺合成等額本息到每個月,一年期月利率都已經到了3分左右了。這明顯的高利貸,你認為什麼樣的企業能達到這麼牛的盈利能力?我真的很佩服題主的勇氣。

提出這個問題,可以看出題主應該沒有幹過實體,現在能達到這個收益的只能說是非法集資的龐氏騙局而已。表象上就是承諾高息、分期給利、上級拉下級的資金盤。一個真敢借,一個真敢說。😂

鑑於以上兩個投資都不靠譜。我建議,題主要去正規的銀行,分散投資,選擇適合自己的短期、中期、長期理財產品,並且要儘量的投入到貨幣型基金,而不是股票型基金。

另外,鑑於題主本金比較大,如果投入到大額存單裡面,享受超低風險的低收益率,大概在4.18%左右,肯定也不甘心,所以,我建議題主去存一個銀行信託,這個收益率能達到7-9%左右,我認為這樣,在可控範圍內的收益率已經頂尖了。

在存銀行信託的時候,一定要考察好該行信託產品的投資方向、有怎樣的增信措施,做到全面瞭解,才能萬無一失。


王小雷


先說答案:兩個都不建議,不過一定要二選一的話,那麼買銀票!

銀票

什麼是銀票呢?銀票全稱為銀行承兌匯票,是企業向銀行申請的,由銀行承諾,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舉個例子:A工廠向M工廠購買一批原材料,價值150萬元,由於自有的資金不足,就像銀行申請開立一張150萬元的承兌匯票(如下圖所示),然後把這張票據給M工廠,M就同意發貨了,那麼為什麼M願意發貨呢?因為這張票據是銀行的承諾(如下圖中行的公章蓋章處寫著:本匯票已經承兌,到期由本行付款),所以到期後,M拿著這張票據到銀行就可以直接領到150萬元了。由於是銀行的承諾的,那麼信譽肯定遠遠高於A工廠,這也是M工廠願意在收到票據後發貨的原因。

但是票據是有期限的,M工廠在未到期是無法拿到款項的,比如上圖的票據,開票日期為2008年7月21日,到期日為2009年1月21日,期限是半年,銀行只有在到期日才會付款。那麼如果在這期間M著急用錢怎麼辦?一種是去銀行貼現(損失點貼現費用,比如150萬元,提前支取金額為145萬元,剩下的5萬元算銀行收取的手續費);第二種是背書轉讓給他人,銀票是可以轉讓的,到期銀行是付款給持票人的(這個持票人沒有要求一定是最初票據上的額收款人)。

如果可以轉與M工廠有往來的企業那麼最好了,不用損失,直接當做貨款,那麼如果沒辦法呢?那隻能轉給你這種票販子了。

不過現實中銀票的利率不會這麼高,如果即使是一年期的,畢竟12%已經比不少銀行的貼現利率還高了?如果這樣的話,企業還不如直接去銀行貼現。因此一定要十分注意這張票據是否存在瑕疵,存在瑕疵的票據銀行是不付款的,你必須整改,要是背書過很多手了,那麼整改極其麻煩,也只有這種情況才有可能達到12%的利率。

48%的年利率

根據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目前國家支持你追償的利率部分只有24%範圍以內的,24%-36%的你們自己協商,超過36%國家不管。所以雖然名義上的利率是48%,但是你最終實際能拿到的往往就在24%。固然24%比銀票的12%高,但是銀票是銀行承諾付款的,而你這個是個人承諾付款的,兩者的信譽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之上,個人違約的概率遠遠高於銀行。一旦個人不歸還,你起訴的流程手續等麻煩度不低於銀票存在瑕疵的情況,再者起訴成功了,也不一定能拿得到錢,還得看借款人有無可被執行的資產;反之銀票的瑕疵質押整改完畢,銀行肯定會無條件付款。

總結

綜上所述,顯然選擇銀票的風險比直接貸款個人的風險大大的降低了,再者12%的收益率目前來說也不算低了,所以建議選擇12%的銀票。


鯉行者


都不是很好,能給你12%收益率的銀票本金有損失的風險,而你放給個人的貸款年利率為48%算高利貸,收益也沒保障。


一、銀票

我們來區分三個概念:銀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銀行匯票是付款人先把錢存入銀行,銀行才開票,銀行匯票的出票人是銀行,是見票即付,不需要承兌,基本上等同於現金。而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是企業,是即使付款人存入的錢不足以支付票面金額,銀行也會先對收款人足額支付,再向付款人去追償。

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都屬於商業匯票,如果是銀行作為承兌人的被稱為銀行承兌匯票;如果是工商企業作為承兌人的被稱為商業承兌匯票。一般情況下銀行承兌匯票的信用和支付效率要遠優於商業承兌匯票。因為大家都認為銀行比較靠譜,但是也並不完全一樣,比如說一張某某地的農商行開具的銀行承兌匯票,和中石油或者是一家大型的上市公司開出的商業承兌匯票,誰的信用高。我告訴你,當然是後者。


那麼你說的銀票顯然不是銀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的可能性也不大,我估計是商業承兌匯票,而且是資質比較差的商業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的收款人或者背書人應當在匯票到期日將本市承兌的匯票送到存款銀行託收,在其他地方承兌的匯票應當在匯票到期日前五日內送到存款銀行託收。逾期匯票應當自匯票到期日起十日內送到存款銀行託收。逾期的,銀行不得承兌。付款人應當在商業承兌匯票到期日前將匯票全額存入其存款銀行,到期日銀行應當將款項轉給收款人、背書人或貼現銀行。


那麼貼現率是多少呢?貼現率在再貼現率的基礎上提高百分點,貼現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率一般高於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但不超過同期貸款利率。比如招商銀行300萬以下3.8%,300萬以上3.5%,今天的具體利率多少還沒出,每天都是不一樣的,但都差不了多少。


現在我們知道一個正常合規的銀票其貼現率並不高,你怎麼能做到12%呢?必然是去做一些資質較差,存在承兌風險的商業承兌匯票,那麼就有可能你的匯票銀行不予兌現,自己的本金風險極大。


二、放貸

個人對個人顯然是民間放貸了,利率48%早就是高利貸範疇了。

首先你的利率超過36%就會被法院強制返還,24%以內是保護的,24%到36%之間是可以協商的。


有沒有風險呢?我們知道現在的經濟處於換擋時期,生意不好做,別人為什麼用這麼高的利率借錢呢?必然是極度缺錢,而且沒有低利率融資的渠道。進一步想,為什麼低利率的融資渠道不借錢給他呢?必然是風險過大啊。


借了錢幹什麼,很難有一年賺48%的生意吧,如果他做生意虧錢,你別說利息,本金能要回來就不錯了。強行催債是不行的,很容易涉黑。


綜合你的兩種理財方式,個人感覺有三點,第一,很貪心,第二,風險意識不足,第三,思維還很傳統,對於股票,外匯等理財方式不懂,還想走以前的老路子,這已經行不通了。


貧民窟的大富翁


不過不著急的話,我建議先等等,分析分析,做個比較。

12%的銀票,有一定的可能性;

目前一般的理財產品能達到4%~6%就非常不錯,正常的大銀行都有幾款類似的產品。風險也有,比如最近被託管的包商銀行。所以選擇時最好選國有四大行,其次招商、華夏、平安都還可以,起碼規模都非常大,抗風險能力也相應強一些。

12%的收益率也不是不可能,這裡提的是銀票,一般現在指的承兌匯票。這種方式在現在的經濟來往中也非常普遍,能達到這樣的收益率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說,12%年利率的收益,相對於下面的個人借貸利率來說,還是比較靠譜一下的。

48%的個人借貸利率,大概率被騙。

先彆著急否定我,我想知道您說的這種年利率48%的個人借貸該不會是那種借150萬,借款人到手78萬,年底再連本帶利還出借人150萬的情況吧?

如果這種情況,更是大概率要不回來。

現在一般超過36%的利率,就算是人家借款人不還,出借人去起訴,法院都不一定支持。

因此說這種超過36%年利率的情況基本都不可信,借款人基本不肯最終支付利息,甚至更是有可能本金都無法收回。

之前一段時間的分享中,在針對於大家建立自己交易系統的方針中談到了基礎部分的一步選股問題,很多朋友在疑惑,選出的個股太多怎麼樣才能從中挑選中我要操作的個股,畢竟不能把所有富含指標信號的個股全部買入,眾所周知,那是一個絕大的工程。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從中剔選出用於實戰操作的個股呢?

股市這一條道路上,輔助工具存在指標、戰法以及選股器。種類的確是數不勝數的,大家都知道分享的主升浪指標以及買點確認信號是我個人創立的,另外在指標的同時,我個人也創立了吻合系統操作性的選股器。

大家在股市稍微有一點經驗的都知道,選股最佳的時間段是放在集合競價時間和尾盤半小時這兩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剔選個股的優質程度會比通常情況下盤中的模糊影響要好很多,以下是上一個交易日我剔選出的個股情況

這樣挑選出的個股會有二次操作裡的,單詞操作力的,短線能力和長線能力的,那麼在這樣少量的個股中如果找到操作的個股呢?這就是操作中“盤感”的重要性了,大家有對於盤感認知比較模糊的可以諮詢到我。

接下來我們溫習一下指標:

主圖與副圖指標同時出現操作信號指示,既是最佳的買入時機。

大家可以看到,同時出現主副圖指標買入信號的時候,個股漲幅是多麼恐怖,在高點還會提示撤退信號,是新手不可多得的入門指標。實戰:

關於實戰,今天同樣也有一隻票出現類似的走勢,但是害怕大家盲目的去介入導致被套

今天的技術分享就這裡,希望大家能夠有好的收穫。股市之路坎坷卻也可以尋其道,只要你潛心研究,相信也一定可以在這個市場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謝謝大家的支持!


問答大師


看了這個問題,我感覺你的路子很野!

有些人可能連這兩種理財方式都不知道,因此也無從判斷,我來給您解釋一下。

所謂的銀票業務就是指的票據理財,包括銀行承兌匯票,也有商業承兌匯票,通過未到期匯票貼現獲得收益,一般能夠達到半年6%左右的收益,全年12%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業務比較小眾,知道的人不多,而且風險也不小,風險主要來自於假票據,專業人士有時候都很難分辯,一旦出現假票,也會血本無歸。

所謂借給個人,就是民間借貸,也就是俗稱的“高利貸”,年利率達到48%,已經超過了最高院司法解釋“36%”的法理支持標準,是名副其實的“高利貸”。

對於民間借貸,我不排斥,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借貸關係,但是對於非法的“高利貸”,必須徹底遠離,否則害人害己,由於其利率畸高,必然帶來履約困難,說白了,借錢的人借的時候可能就沒想還,借出的人可能也知道風險非常大,彼此都缺乏誠信,這樣的投資風險無法控制。

因此,這兩種理財方式來說,第一種銀行票據理財還可以做為一種理財方,但是必須控制好風險,年化12%也不用強求;第二種不用解釋,根本沒有投資的必要。


互金直通車


我看這兩個選擇,都會讓你的存款化為烏有。都不用考慮利息高低,這兩個金融產品的高風險就承受不了。

1.銀票一年利率12,如果對於專做銀票的金融人士來說,一般年景下能達到。但是對於不懂銀票操作的外行人士來說,基本上很快錢就回不來了,剩下就是苦哈哈的去打官司。



2.自已拿錢出來,去做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賺取貼現利息回報。聽上去風險很小,銀行蓋過章。但是你知不知道,發生過哪些悲慘的事?

當你對某些銀行承兌匯票貼現之後,想回籠資金進行轉貼現,其他銀行是不收某些銀行票據的。

有些銀行承兌匯票,是需要附上真實貿易背景和合同發票的,銀行發現作假,是可以拒絕承兌的。

有些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兌付時,如果發現開票企業申請方無錢支付剩餘款項時,會想盡辦法拒絕兌付的。

更不用說市場上那些假票橫飛的慘重案例。

錢出去了,換了一張無法再變回錢的匯票或者假票,我相信那時候腸子都悔青了吧。

3.什麼樣的民間借款能給48的回報?可以說只有兩種人可以給:

一種是從來也沒想過的騙子。

一種是確實想還,但就是沒錢的可憐人。借的錢拿去救急了,再也拿不回來了。

4.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普通人,都是不喜歡冒險的理財人。如果想謀取高一點的理財回報,那就不要去夢想著:

可以不費自己的努力付出,去學習要投資的產品到底是什麼鼕鼕,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回報?

可以不用自己的知識儲備,跨越到其他領域去投資。

或者別人去幹,自己輕鬆享受著,就拿到回報。

總結一下:

題主提的兩個選擇都是極高風險,不僅回想本金損失,而且有可能會涉及各種麻煩,包括涉及到刑事案件中。

投資理財,自己辛辛苦苦幹,有可能比別人回報高一點。如果自己無法辛辛苦苦幹,那就謀求正常的回報就好了。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將專業變得通俗。

如果覺得好,關注我,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朋友的問題是目前手裡有150萬存款,是買銀票的一年12%利率好,還是放給個人收48%好?

我的答案是這兩個選擇都具有非常大的高風險,不建議選擇!

銀票的利率有12%那麼高,太嚇人了!

我們要知道銀票基本上包含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的信用風險更低一點,基本等同於現金了,而商業承兌匯票的風險相對比較大,因各類企業的經濟實力而定!

目前六個月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年利率是4.3%到5%左右,所以說如果朋友買的銀票一年利率達到12%,肯定是不屬於銀行承兌匯票了,應該屬於商業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企業能否按期兌換,既然企業能夠給出如此高的一年期利率,那麼說明該企業還是十分缺錢的,但是為了獲取資金,不得不推出如此高的利率,那麼這麼高的利率對於企業來說也是有很大壓力的,風險也比較大!如果企業不能夠按期兌付的話,那麼對我們個人來說,損失是比較大的,這點尤其要注意哦!

個人放貸有48%簡直是高利貸!

目前我們法律已經對個人放貸利率方面有所規定,在24%以下是屬於法律所承認的,放貸利率在24%到36%之間,屬於灰色地帶,超過36%的放貸利率,法律是反對的,也是無效的,這一點朋友一定要知悉!

所以說朋友將自己辛辛苦苦賺到的150萬存款,以48%的利率帶給個人的話,本身超過36%利率的部分是不被法律承認的,也是無效的,如果借債人不還超過的利率部分利息,那自己也是沒有辦法的!

其次,放貸利率有48%,還是相當高的,屬於比較高的高利貸,雖然自己會有較高的收益,但同時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如果借債人跑路,那麼對於自己來說是屬於人財兩空了,這一點也要額外注意一下!

綜合來說,朋友不管是選擇銀票的一年利率12%,還是放貸給個人的48%,都是屬於高危行為,我非常不建議!建議咱選擇較為安全的利率,在法律承認的範圍內的一些商業行為會比較安全一點,藉此額外說明一點,千萬不要只注重收益,而忽視了本金的安全問題!這方面血的教訓有很多哦!😂


王老師教財商


現在存款150萬,買銀票一年利率12%好還是借給個人年利率48%的好?

個人借款48%的年利率,作者直接目瞪口呆,這個社會還真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麼高的利率你也敢往外貸款,不懂法真的會害死人。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年利率超過36%的借貸行為屬於高利貸,法律是堅決予以禁止禁止的,換句話說借款人不還利息你也拿他沒轍,告到法院也是最多隻能還24%的利息,而且這還只是理論上的可能性,拿不拿得到得看自己的造化。其他諸如暴力催債的歪門邪道更是想都不用想,某某數字平臺就是最好的例子!


倒手銀行承兌匯票雖然也有一定的風險,但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只要你能證明這張票是真的,那到期以後承兌行是必須無條件付款的。更令人振奮的是,現在都是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安全性和真實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收到期時間近的銀票最划算,不嫌麻煩的話多倒幾回,一年賺個12%的收益是十拿九穩的。

綜上所述,年利率12%雖然只是年利率48%的四分之一,但勝在安全穩定,而且也不犯法,投資有風險我們可以理解,也可以承受,但投資違法的事情那可真的是棒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