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生不生,農民「誰愛生誰生」,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超生”已經隨著歷史長河遠去,現在更多的是講究“多子多福”“傳宗接代”,“超生”的概念已經蕩然無存了。受人口老齡化、人口出生率低等因素影響,現在人口過快式增長不僅會給我們帶來鉅額財富,而且日後不會使自己家庭貧困潦倒。

到底生不生,農民“誰愛生誰生”,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但是,從心理上分析,人們的想法已經改變…

有專家提倡鼓勵農民生育二胎,然後給予不低於3萬元的獎勵。可是這種利好卻沒有得到農民們的熱情回應,據統計,目前較多農民已經表示不願意養育二胎。

“有錢也不要了,誰愛生誰生”終究原因,只能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農民收入低,養娃成本高,所以思想上已經掙脫傳統觀念”。

或許真的是這樣,因為孩子生下來後,需要很大一筆開銷,而農民大多數只能考慮遠離他鄉,到外處打工謀生,於是就形成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格局,誰來養育孩子。更何況有的婦女已經是高齡產婦,生產可能面臨一定風險,“胎位前置”“大出血”“張力不足”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到底生不生,農民“誰愛生誰生”,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與之產生矛盾的,就是90後發至內心的心聲

“就我自己一個,我已經撐不下去了”獨生子女因為他們的任何需求都容易被滿足,所以骨子裡都是習慣被別人包圍著自己,到最後卻不得不接受“一個人養活多口人”的局面,他們總會抱怨“爹,媽,如果當初再生一個就好了,我就不用那麼大的負擔了!”

說句題外話,假若晚婚晚育小孩,那麼他們生育二胎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但90後也有一個缺點,就是越來越多年輕一代喜歡拖延,他們從心理上就已經選擇了晚婚,我問你,今年2018單身人口有多少,答:2個億!這是第四次單身潮,皆因這種拖延的“婚戀觀”使然。

到底生不生,農民“誰愛生誰生”,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其實人體很早就成熟了,無需再找藉口

鄰國日本已經將合法婚齡下調到18歲,這種做法用生理學的角度分析是合理的,因為人的生殖系統雖然是最晚發育,但也總晚不過18歲,人體最好的時期在18歲到20歲,此時第二性徵已經成熟。

所以說,有切實需要兩個孩子的,趕緊結婚吧,別再拖,父母都等著呢。

到底生不生,農民“誰愛生誰生”,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農民:“誰愛生誰生”;

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這是個“有趣”的話題,見仁見智,感謝您的閱讀。

到底生不生,農民“誰愛生誰生”,獨生子“已經撐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