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三年內建百個「人工智慧+X」專業,你對人工智慧了解多少

教育部:三年內建百個“人工智能+X”專業,你對人工智能瞭解多少

日前,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簡稱《計劃》),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重視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形成“人工智能+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能+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計劃》指出,人工智能正引發可產生鏈式反應的科學突破、催生一批顛覆性技術,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根據《計劃》,到2030年,高校要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人才高地,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計劃》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創新,完善學科佈局,加強重點領域應用,推進智能教育發展。

根據《計劃》,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適當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標;探索建立以高校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國家級創新平臺、省部級創新平臺等為支撐,強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模式;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加大向人工智能領域優秀人才的傾斜力度。記者張爍

教育部:三年內建百個“人工智能+X”專業,你對人工智能瞭解多少

智能AI即將迎來爆發期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它是屬於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可以近一步瞭解“智能”的實質,並且可以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以上就是極為簡單的智能AI的含義,那麼這個智能AI加入到手機之中後,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廠商加入到了“AI”大軍之中,而且一般都會為用戶灌輸一個思想:由於我的手機加入了AI,所以能力會更加強悍。這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手機的攝像頭方面,宣傳看多了之後我們容易形成一個觀點:AI的作用,就是增強。AI能夠普遍增強手機和應用的能力,這當然事實。但這種敘事策略用多了之後,我們很可能會忽略另外一個可能:作為一種門類繁多,負載各種解決方案的技術,AI完全可以作為基礎條件,讓開發者去創造一種今天我們不熟悉的,甚至完全沒有概念的手機應用。而恰恰只有當這種“未知能力”流行起來,AI在手機中的價值才會是不可替代的。

由於科技研發技術有限,目前手機AI的主流技術就是日常的拍照,通過AI去識別拍攝物體是什麼、智能自動調節相機參數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