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日地距離比現在遠5000萬公里地球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南楓路安喬


1.單位:距離:一個天文單位,也就是一AU,也就是地日距離,在這個距離上面基本上可以生存,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測量外星系的行星,前提是質量和太陽差不多。

2.拉長地日距離:如果我們拉長的地日距離,整個地球將會被冰凍,成為一顆冰凍星球,其上面的所有水資源都將以冰的形式存在,雲層裡面的水蒸氣,將會因為凝結重量增加全部降下去,只有一層薄薄的大氣層,猛烈的暴風雪把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折斷

3.地球自轉與磁場:地球的磁場強度正好可以抵禦太陽風,而當我們遠離太陽的時候,太陽的拉扯力就會明顯降低磁場變慢也會隨之減慢(磁場與自轉相關)

4.別的星體的引力影響:因為別的星體的引力影響,可能地球不會再被太陽拉進,而是會被木星和土星的引力拉出,甚至成為一個長/短週期的類彗行星,或者是沒有周期性的,要麼就會被木星和土星抓去,變成他們的衛星,溫度也會因為地球和它的主行星

的朝汐力加熱

5.重新回去:地球可能重新回去,或者是被太陽進一步拉扯,這些我們就不細究了,因為遠離的這個距離,太陽的引力已經不是主體了。


o花花與三貓o



首先要普及一下什麼叫日地距離?日地距離指的是日心到地心的直線長度,通常我們稱之為太陽距離。

地球繞太陽運行是個橢圓形軌道,太陽是太陽系的領導星,從整個銀河系來看所處的位置在一個G焦點上,其長度大小約149,597,870,700米千米。其實最先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哈雷,1716年哈雷提出利用不同地點觀測金星凌日就可以測量出日地距離學說,在1771年時,


法國天文學家拉朗德首次算出了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大約為 1.52~1.54億公里,與現代科學家們的測量值1.49597870691億公里基本接近。149,597,870,700米,在天文上正式把這個長度確定為1AU,即一個天文單位。

日地距離對地球的生命而言非常重要,地球太靠近太陽,溫度會很高。

比如金星,每天都處在400℃-500℃的烤箱中,這還是全真空,不要說高級動物,就連細菌也無法生存!如果地球的距離在現今149597870700米的基礎上再加5000萬公里,地球的質量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它的公轉速度肯定會變,目前地球繞太陽1周是365天,如果增加5千萬公里,地球對太陽的公轉至少在700天以上。且地球和太陽之間引力會變小,地球氣候會變冷,可能就沒有了四季這種變化了,應該是終年積雪,地球上根本就無生命可言!不過,也可能和火星一樣,冰蓋下的水裡可能有生命動態(最近炒作火星冰蓋下可能有生命),當然,冰蓋下到底有沒有生命這個還需科學家們去進一步的用證實。


希望d田野


太陽系的引力系統在改變,甚至銀河系。會只有一個季節特別熱,熱的要死,而且夏天過得很快,冬天會更冷,直到引力系統恢復,四季正常。很難說。


拉普拉斯獸寶寶


那樣地球就不在太陽系的易居帶上,地球將會是一顆冰冷的星球,也不會有任何生命存在,地球圍繞太陽自轉和公轉會減慢很多,地球上一年的時間會長達數千個自轉週期。


潘志祥7


設出這假設,可惜是假的。我告你,你現在活70歲,你假設成功,可能會活140歲甚至200歲不一定呢。為什麼呢?用你現在曆法記年365天,曰地距離又遠了那麼多,圓的周長加長,是700天,1000天繞太陽一週,壽命不加長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