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華爲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智東西9月5日消息,今天,華為在國內首次展示了其年度旗艦終端手機芯片——麒麟980。五天前的8月31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曾經在德國IFA消費電子展上發佈過麒麟980,今天則是麒麟980的國內“首秀”。

麒麟980是全球第一款7nm手機芯片,集成了69億個晶體管,相比前一代產品麒麟970,它在製程、性能、能效、以及AI能力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升級。

除了基本參數之外,華為Fellow艾偉還在現場介紹了更多基於麒麟980的AI能力及應用,比如實時視頻姿態識別、遊戲/視頻響應提速等。艾偉還提到,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Mate 20發佈時,華為HiAI的應用合作伙伴將會超過1000家。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華為Fellow艾偉

在麒麟980國內發佈期間,智東西也與少數媒體參與了對華為Fellow艾偉的專訪,針對大眾關心的NPU性能提升、5G產品成熟度、以及Mate20的AI能力“劇透”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這幾大AI功能麒麟980搞定

麒麟980是世界首款7nm手機芯片,搭載AI專用計算模塊“雙核NPU”,採用2超大核+2大核+4小核配置CPU,基於ARM Cortex-A76打造。

其GPU同樣基於ARM Mali-G76打造,基帶方面做到了全球第一個Cat 21,同時也可搭配巴龍5000 5G基帶芯片成為“5G Ready”計算平臺。

在現場,我們也看到了麒麟980更多的性能展示,比如通過麒麟芯片底層圖形加速技術,用圖形管線優化、AI調度提高手機在遊戲、視頻等大型負載應用時的速度;通過視頻實時AI分析人體姿態、動作;通過新一代雙核ISP提升手機拍照速度核拍攝性能等。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麒麟980 NPU性能提高一倍,視頻AI應用前景可期

上一代麒麟970芯片在單核NPU的“加持”下,能夠完成自動識別拍照場景、識別食物卡路里數、語音識別及翻譯等等AI應用;

在採訪中,艾偉告訴智東西,這一代的麒麟980在AI方面同樣有著大幅提升,雖然延續了上一代NPU的架構,但是這次升級成了“雙核加持”,除了讓AI計算性能有超過一倍的提升之外,還首次將AI能力拓展到視頻方面,做到用AI進行視頻內容的實時檢測、實時編輯處理。

在過去的一年裡,短視頻可能移動互聯網領域是最火的話題,沒有之一。抖音、快手等頭部短視頻APP開始大規模“侵入”手機用戶生活,一大批伴隨著短視頻而來的AI需求自然也應運而生。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在現場,華為也展示了麒麟980如何通過視頻實時AI分析人體姿態、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艾偉專門提到,短視頻的出現不僅對傳統視頻應用進行了衝擊,還深度改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對手機跟芯片都提出了新挑戰。

此外,艾偉還提到,隨著攝像頭技術的進一步完備,複雜光線下圖像質量的提升,以後AI+AR可能會成為新的AI應用爆發點。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低功耗、高性能、全球首款7nm芯片

據華為內部統計,以前重度手機用戶一天的“亮屏時常”大約4個小時,今年這個數據變成了5-6個小時,因此芯片功耗跟電池續航的壓力都加大了。

艾偉說,“有時候你覺得手機電池變得不夠用了,其實不知不覺間你的使用習慣變了。”

為了保持艾偉口中“用戶以前用Mate 10不需要帶充電寶,我們希望他們用Mate 20依舊不用帶充電寶”的用戶體驗,華為不僅在CPU、GPU的能效比上花了大功夫提高,還為了提升性能+降低能耗而斥巨資投入研發7nm技術,讓麒麟980成為全球第一款7nm的手機芯片。

艾偉沒有具體透露7nm的研發費是用多少,但是在回應“華為在7nm技術上研發投入3億美元”的傳聞時,艾偉給出的答案是“遠遠超過3億”。

根據臺積電數據:使用7nm工藝的芯片和10nm相比,芯片性能可以提高20%,能效比提高40%,邏輯電路密度是原來的1.6倍,也就是說能夠在更小的芯片面積裡塞下更多的晶體管。

華為從2015年就開始投入7nm技術的相關研發,2016年開始進行麒麟980這款芯片的IP儲備、2017年開始SoC工程驗證、2018年開始量產,歷時三年。

而之所以要提前三年那麼久,是因為隨著芯片工藝製程從14nm、10nm朝著7nm、甚至5nm、3nm進發,製造工藝幾乎逼近了硅基芯片的物理極限,先進芯片製造工藝的難度越來越大,投入越來越多,承擔的芯片量產失敗風險也越來越大。

艾偉說,“我們最大挑戰,不是哪個單點的技術,而是我們三年前定義的技術現在是否能量產。”

因此,只能通過大量的測試、大量的研發投入、以及更早的提前佈局來控制芯片量產風險,才能保證跟上、甚至引領每一代芯片的新技術。不過,未來手機芯片高端工藝製程的玩家將會越來越少,因為所需要的前期投入越來越大,但市場總量沒有增加。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5G已經在路上,但還要等等

正如智東西在( 華為高通殺紅眼,蘋果三星猛發力,5G血拼戰打響!)一文中提到,自從今年6月5G標準正式確立推出後,全球設備商、運營商、芯片商、手機商統統坐不住了,行業蓄勢待發迎接5G。

在前兩天的德國發佈會現場,餘承東表示麒麟980已經可以和MWC上發佈的巴龍5000基帶芯片匹配,打造一套“5G Ready”方案。

艾偉在採訪中更詳細地向智東西介紹了這套5G Ready方案,麒麟980可以配套5G芯片巴龍5000,可以支持運營商的5G外場測試和友好用戶商用測試——這幾乎是5G大規模部署商用前的最後一關重要“驗收環節”,不過普通手機用戶現在還是無法體驗到5G。

對話華為艾偉:Mate20 AI功能全劇透!麒麟980深度解讀

結語:前沿技術衝擊芯片產業格局

通過麒麟980的國內展示和與艾偉的深入交流,我們看到了麒麟980的眾多性能提升,也看到了華為在過去三年間源源不斷的技術積累與創新。

隨著去年華為以搭載了專用AI模塊的麒麟970芯片打響了“手機AI芯片”的名聲,也憑此成功打入了全球一流手機芯片陣列。如今,AI、5G、工藝製程等這些新技術、新工藝正在迅速對芯片產業格局帶來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