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布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9月3日,第17期“陸家嘴互聯網金融+沙龍”暨第9期“金融科技海上夜話”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活動由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陸家嘴金融城發展局、上海金融業聯合會、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上海市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陸家嘴互聯網金融協會、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上海市各地在滬企業(商會)聯合會金融分會聯合主辦;由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字經濟與區塊鏈研究中心學術支持;由光明乳業、國泰君安、翼勳金融、策道科技、有魚普惠、龍品控股特別支持。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芝麻信用創始人 戴慶祝

活動特邀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做題為“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的主旨演講。

戴慶祝,Hashfund合夥人,EVCC區塊鏈投融資平臺首席顧問,鏈大榮譽校長,芝麻信用創始人。曾任支付寶首席分析師,帶領團隊創立支付寶徵信體系,開創業界第一套互聯網信用評分體系——芝麻信用。2013年任蘇寧金融高管,2014年進入區塊鏈行業,任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所比特幣中國COO。分佈式商業與通證經濟思想倡導者。

致辭環節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學位項目助理主任 張瑋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學位項目助理主任張瑋簡單介紹了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的概況。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是由復旦大學聯合黃浦區政府共同支持,泛海集團進行資金的資助而成立的。作為新成立的金融學院,復旦泛海有這個義務作為金融科技業的領先者和領軍人。

她介紹,學院自2017年6月開辦以來,已經成功組建了43人的教授團隊。MIT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宋思齊教授是金融課程的主持,同時也是復旦泛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聯繫主任。同時復旦泛海也邀請到了全世界商學院有名的客座教授和金融業的領軍人物比如說巴曙松先生為特聘教授。

在智庫研究方面復旦泛海成立了金融科技中心,更與斯坦福研究院共同成立復旦-斯坦福中國金融科技與安全研究院。

她表示,復旦泛海金融MBA和EMBA項目都在公開招募中,最後一批的申請時間是10月7日。學院希望第一年招生能招募到最好的學生,也同時把最優秀的獎學金政策給到學員。現在復旦泛海已經跟威斯康星大學簽訂了戰略協議。作為復旦泛海的學生在錄取上不但有很多的優惠,四個月的時間在美國就讀更可以同時拿到復旦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房地產管理的雙學位。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副總裁 張鳳明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副總裁張鳳明在致辭中說,區塊鏈是一個新技術、新行業,是近年來金融圈和科技圈討論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今年以來我們中心就舉辦了七場有關區塊鏈的講座,廣受業內人士好評。

他認為在這個逐漸成長,頗有前景的領域,蘊藏著較大的機遇,當然也很可能潛藏著不穩定的因素和挑戰,甚至是陷阱。2016年工信部發布了區塊鏈發展白皮書,到去年9月4日七部委發佈公告對區塊鏈開始整改,再到前不久五部委對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開始嚴監管,政府的每一次動作都將區塊鏈推向了風口浪尖。從每項新技術的發展進程來看,新技術的推廣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關鍵是大家要保持學習、摸索和不斷完善的心態,就會迎來良性發展的春天。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在高校中較早推出金融科技的專題研究,並列入必修課程,這就是為社會進一步的培養人才,對區塊鏈的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張鳳明介紹說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是新華社和上海市的戰略合作項目,依託新華社在政治、品牌、渠道、信息、網絡、人才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既服務於打造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同時也服務於新華社打造國際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訊社的戰略目標。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背後一定也是知識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流中心,同時也是一個創新創造的平臺,希望大家能夠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這個平臺共同分享成果、交流經驗、促進業務、共同成功。再次感謝大家的到來。

演講實錄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芝麻信用創始人 戴慶祝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主要探討了以下幾點,一、如何理解區塊鏈;二、Token;三、分佈式商業;四、區塊鏈的投資現狀;五、區塊鏈行業投資機會;六、行業落地;最後是幾點建議。

一、如何理解區塊鏈

區塊鏈是幾種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個新技術,區塊鏈裡成熟的技術組合在一起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迸發出全新的思想,全新的光芒。從技術層面來講,分佈式存儲、點對點通信、加密算法,再設置共識機制就形成了供應鏈。在供應鏈上有很多結點,這些節點共同記帳,每個交易都存儲在每個結點上,每個結點就相當於一個帳本,每筆帳會在多個帳目上記錄,這個是分佈式存儲。這些結點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但他們又需要協同,所以區塊鏈上需要建立點對點通信機制。加密算法是為了讓數據變得安全,從比特幣開始就有加密算法,這樣才能讓技術支撐金融的安全需求。共識機制,就是區塊鏈上的結點需要遵循統一的規則,在看起來沒有人統一指揮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良好的協同。

區塊鏈的最下面的是節點服務器,往上是分佈式存儲,點對點網絡,加密算法,再往上是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最上面是通證經濟模型。這四層基本上構成了完整的區塊鏈。

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在這個時代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互聯網是一種工具,它可以改變溝通方式、提高溝通效率、提高協作效率。人工智能提升了我們的心法,區塊鏈是陣法,改變了組織形態、協作方式、生產關係。所以區塊鏈確實會改變商業的形態以及玩法,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改變,還會帶來技術的提升,比如提升數據的安全性和真實性。

區塊鏈能做很多事情,歸納起來主要是這三件,第一保障數據的真實性,第二保障數據的安全性,第三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分佈式商業。

二、Token

Token的兩大特質是高可信度和強流通性。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跟Token相對比,比如股權登記,三個人做一個公司,每個人股權的多少登記在工商,這個登記是可信的,但流通性很差,股權轉讓需要走完整的政府的流程。再比如房產證,行駛證等各種證書,這些證書也是為了證明權益,跟Token做的事情類似,但很多證書可以偽造,而且證書做變更、過戶也需要政府程序,流通性很差。所以Token非常特殊,它契合了很多業務的核心需求。

Token可以分為工具類,結算類,證券類。工具類用來證明某種會員身份。Token能夠做什麼呢?Token可以代表各種權益,比如收益權、所有權、決策權、時間權、信息權等。Token是做這幾件事情最好的工具,沒有之一。

三、分佈式商業

互聯網時代所提到的互聯網精神是分享,開放,平等,快速,協作,去中心,自組織,非商業。如果追溯互聯網精神可以發現,互聯網精神和商業精神是一脈相承的。但所有的商業基本上都是中心化的商業,最典型的形態就是公司制、收費站的模式。這叫中心化商業,中心化商業存在時間長,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距離互聯網精神,距離社會進步的方向表現出越來越的缺陷。

中心化商業之後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共享經濟”,比如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經濟是說把自己的一些閒置的資源拿出來的交易,在這個過程當中,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角色是融合的,我既是消費者,還提供了車輛,所以我也是服務的生產者。當然我們所看到的“共享經濟”是借用了這個名詞,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公司提供的,真正意義上是租賃業務。

可以說區塊鏈時代將是分佈式商業的時代。分佈式商業的特點,第一所有權,在分佈式商業裡沒有股東,團隊做供應鏈項目,完成以後供應鏈屬於社區,不屬於這個團隊。所以供應鏈分佈式商業是沒有所有權的。第二組織邊界,在供應鏈系統裡面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及所有者的角色不再分離,是融合的。大家更廣泛的參與,因為有利益在裡面。對於分佈式商業來講,每個參與者都成為股東,都有動力為這個社區貢獻自己的力量和資源,他會有更強大的參與度,更強的黏性。第三組織形式,分佈式商業整個組織是自組織,自治,去中介化,開放式,分佈式。第四信任基礎,區塊鏈的信任基礎靠的是智能合約,共識機制。第五協作方式,是一種遠距離的,開放式的,平等的協作關係。第六決策模式,在供應鏈生態裡,決策是分佈式的決策,比如說Pow,Pos,Dpos都是共識機制。第七激勵利益分配,在分佈式商業裡面,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行為,針對不同的決策設立一些獎勵規則,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比如挖礦、分紅、市值、交易、決策等。第八系統自治,全數據代表經驗,規則代替人為,代碼代替法律,客觀代替主觀。所以分佈式商業會讓壟斷變得更難,讓整個商業變得更加平等。

分佈式商業的價值和優勢,一是基於代碼的信任會帶來信任的成本降低。二是角色融合會帶來更大範圍,更深層面的參與。三是開放協作,這種協作是全球範圍的。四是利益分配會更加平等,更加分佈式。在分佈式商業裡,每一個結點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些個體未來會逐漸成為小而美的結點。所以區塊鏈精神就是互聯網精神加商業精神,區塊鏈技術讓商業精神和互聯網精神真正落地。分佈式商業是離不開Token的,所有分佈式商業如果沒有Token,它的很多環節都無法運轉。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芝麻信用創始人 戴慶祝

四、投資現狀

區塊鏈的發展可以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8年到2015年的創世階段,最大的特點是區塊鏈技術誕生,比特幣誕生,大量數字貨幣湧現,極客玩家參與其中。第二階段是2016年到2017年的創新階段,幣價暴漲,ICO、代幣、公鏈興起,創新試錯,百花齊放,華爾街等金融圈進場。第三個階段是2018年的公鏈階段,公鏈進入繁榮期,面向各個行業的公鏈大量湧現,為後面的應用搭建基礎設施,互聯網從業人員進場。第四個階段是2019年的應用的階段,基於公鏈的應用不斷落地,改變各行業的組織和協作方式,深刻改變整個社會的運行方式,普羅大眾、各行各業進場。

目前現狀是空氣項目難以為繼,一夜暴富的機會也不會再有了,但是選擇一個項目持有5年到10年,成長几百倍,幾千倍這樣的機會完全存在。靠的是這些項目真正能夠落地,大家真正願意去用它,這叫真正的迴歸價值,而不是去吹一些概念。公鏈投資的熱潮已經逐步消退,因為這些項大部分在2017年,2018年已經融資完了,現在已經陸陸續續開發了很長時間,在2019年就開始慢慢的投入到應用了。現在要做的就是應用落地,迴歸到價值投資,基於公鏈逐漸的做一些有價值的應用,跟行業相結合,讓區塊鏈去提升這些行業的服務效率,服務質量,讓它們能夠在商業形態上變得更先進,讓用戶得到更大的實惠,這就是走應用的路線。

五、區塊鏈行業投資機會

從區塊鏈能夠結合到的行業來說,基礎設施的機會不多,但是也不代表絕對沒有,建議還是去考慮應用。現在行業落地有兩條線在走,DApps和鏈改,兩條路徑都可以幫助行業進行落地。DApps相對比較新,鏈改是新的互聯網業務階段,2008年以後開始出現大量的互聯網+,什麼行業都可以跟互聯網結合,,未來的趨勢就是區塊鏈+。很多行業和區塊鏈結合,結合了以後可以讓原先的行業變得更好。從這兩條路線可以發現,現在的區塊鏈+已經開始了,這個比原來互聯網+來得早。互聯網在中國做了十年大家才開始做互聯網+,但是區塊鏈+很多人一開始就做了。如果在區塊鏈行業做投資,這些是需要大家關注的。

六、行業落地

如果用區塊鏈做金融是絕配,因為金融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信用的成本,一個是流通。通過區塊鏈,通過Token可以解決這兩點。Token能夠降低信任的成本,提升流通的效率,所以金融業務和區塊鏈結合是最佳搭檔。比如支付,人民幣如果用數字貨幣做支付的話,除了支付寶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做以外,還可以追蹤到每一分錢的脈絡,可以反腐敗反洗錢。比如理財,基於區塊鏈做理財可以讓帳目變透明。用區塊鏈可以讓財務全部透明化,在公鏈上全部可查詢,而且無法篡改,會讓理財變得透明。透明對於理財來講是最最重要,就不會出現所謂的暴雷。

政府也可以大量的應用區塊鏈,比如公證處,為了證明合同的真實有效,如果後面的協議合同全都在智能合約上做,就不需要公證處了,因為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同一定是真實的,有效率的。而且這樣的合同到期以後會自動執行,不需要人來決定。如果有分歧,靠代碼決定,這樣無法干預就無法違約,就不需要打官司了。用區塊鏈解決,可以打大降低這個行業的信任成本。比如稅務,用區塊鏈做的稅務系統就可以保障這個系統是靠譜的,徵信也是一樣。所以區塊鏈保障真實性,在政府的很多部門都可以用到,能夠對於政務有很大的提升,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更多的行業,比如房地產,如果把房地產用Token來做證券化,一套房子價值一千萬,可以發行一千萬了Token,這一千萬個Token代表這套房子。你可以持有這個Token,相應獲得這個房子的部分收益權,作為房子來講,它的產權就可以被無限切分,可以有無限的人參與,或者是這個大廈租戶都可以買他的Token,有一些持有Token的人也更願意租這個地方,因為覺得租的是自己的地方,他會讓一個不動產具有超高的流通性,因為Token化了。

十年以後95%以上的項目都會做區塊鏈,有一些行業會更適合用區塊鏈落地,有一些行業會慢一些,所以會有一個節奏。投資區塊鏈的時候需要在不同的點看不同的行業落地的時間節奏,這樣可以抓住不同次的機會,如果現在投一個十年以後才能落地的項目,那麼就要等十年才可以看到收益,如果現在去投一個金融的項目,可能明年就可以看到效益。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活動現場

七、建議

最後戴慶祝髮表了幾點建議,一個是關注應用落地,不要再去過多的關注公鏈協議虛的東西。包括公鏈本身,通用公鏈最後可能沒有幾條能夠活下來,公鏈要深入到行業去,因為公鏈要更好的支持應用。需要有場景上的匹配,我們舉個例子,公鏈可以比作操作系統,Windows用到電腦上非常合適,用在手機上就不合適。安卓用在手機上合適,但用在物聯網上就不合適,所以要考慮深入到行業的應用。大家要非常謹慎通用公鏈,一個公鏈不能夠解決很多場景的問題。二是把握落地的順序;三是關注互聯網項目的鏈改;四是關注一些小而美的團隊。

芝麻信用創始人戴慶祝:分佈式商業時代的區塊鏈投資

主持人: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施渝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