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这是滴滴出事以后,我们首次发声。

不站队,仅中立讨论。

2018.8.24, 乐清女孩乘滴滴顺风车被奸杀,一时间舆论哗然。

2018.9.4,女孩出事的第10天, 滴滴又炸了。

只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别人,而是滴滴本身。

滴滴在舆论的督促下,甩了一篇声明,宣布 【9月8日至15日暂停深夜服务】。

一直在等待说法的网友们,瞬间炸了。

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从头到尾,大众的态度,主要还是以骂滴滴为主。

以前骂滴滴不规范,影响大家人身安全;现在骂滴滴耍脾气,影响大家日常出行。

好吧,我们先中肯地来分析一下这次声明,有两种可能:

往好了想:

滴滴是真的在认真整改。

要这是真的,站在滴滴的角度想一下,还挺委屈的。

滴滴现在下线了晚上的业务,大家加班打不到车了。

大众:为什么只下线晚上的业务?司机想要强奸你还分白天和晚上?

我们可以试着推测一下。

滴滴如果下线白天的业务,晚上正常运行,方便大家加班:

大众:你们滴滴是何居心?明知道晚上犯罪率更高,还不下线,这是要当犯罪行为滋生的温床吗?你们的嘴脸和杀人犯一样可恶!

OK,那滴滴全天下线,全力整改:

大众:你们看,滴滴公关这一手多厉害,直接断粮,让大众去呼吁没有滴滴的生活多不方便。就不能白天晚上分批整改?

同理可得。

整改顺风车。

大众:快车出事怎么办?

整改快车。

大众:专车出事怎么办?

如果滴滴不下线,而是只添加功能整改······你们自己脑补吧。

如此,滴滴真的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希望滴滴的公关们都能活着撑过2018年的中秋节。

往坏了想:

这就是滴滴的公关

滴滴现在很知道自己的优势。

毕竟滴滴在110天的时间里发生了两起性侵被杀事件,闹得人心惶惶。

但是之后,有很多人都口头喊着要卸载滴滴,呼吁其他人不要再使用滴滴,然后自己继续担惊受怕地用着。

很像是优等生的赌气。

一个优等生犯了错,被老师批评。于是就赌气,那我不来上学了呗。

心服口服,这一招还挺高明的。

昨天通告一发,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反应都是:

卧槽,我以后熬夜加班怎么回家?

然后开始抱怨:

滴滴这是干啥啊?甩手不干?赶快上线吧,晚上加班没车打了。

这也就给了滴滴闹脾气的底气。

你骂我,却离不开我,那我还不能耍耍小性子了?

这样的滴滴讨厌吗?

可讨厌了。

聪明得让人看不惯啊。

你这么聪明,不去改变你的产品设计为大家提供安全,天天拿来做公关干啥啊。

恨得牙痒痒啊。

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现在一味地骂滴滴,都是没什么卵用的。

如果是前者,那大家不如静观其变,关心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如果是后者,那大家的抱怨只会让他们更膨胀。不用就不用呗,不能有点骨气吗。你一边骂他还要催他上线,它怎么如你所愿滚出市场啊?

换句话说,一味地骂滴滴,是完全没有深度思考的表现。

滴滴成立6年,几乎垄断了整个网约车市场,有点飘了,企业文化偏了,产品设计漏洞也显现了出来。

整件事情滴滴是有责任的,这它跑不了。

但它到底是不是千夫所指的元凶,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

不如我们倒回去看一下这件事。

为什么现在全网都在骂滴滴?这个节奏是谁带起来的?

大概是这样的:

滴滴事件一出,各路媒体迅速跟进,很多大号先带头开骂。

甚至不清楚被害者的名字,先来一句“滴滴你这是在吃人血馒头”,“永远不用滴滴了”......

而后一批号为了数据,跟着乱带节奏。

接着媒体跟着疯狂煽动民众情绪,让事件迅速发酵。

如此热闹的事件,自然也少不了部分明星亮出自己的态度。

他们纷纷晒出自己卸载滴滴app的截屏,还会帅气地配上一句文案:再也不见!

用以表达自己坚定的决心。

下面的评论也是一片赞誉声,爽!给力!有态度!

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你们仔细想想。

一部戏赚几百、上千万的片酬的明星们,三四辆跑车轮班开着,买个菜都恨不得保姆车加身。

他们用个锤子滴滴啊?!

是不是卸载的时候,用户都没登录啊?

这你们也信吗?

在这场发泄情绪的战役里,媒体煽风,明星点火。

好不热闹。

发泄完以后呢?

“卸载”完滴滴的明星,转身开着自己几百万的小跑去喝酒了。

你呢?

你骂完滴滴准备回家,打开滴滴,原来深夜打车服务已经暂停;又开始抱怨“哎呀这也太不方便了吧我可怎么回家呀?”

你骂爽了,有用吗?

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那我们除了骂,到底能做什么呢?

其实有很多。

我们能思考的问题也还有很多。

难道滴滴事件,我们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吗?

明显不是啊。

小时候找答案抄作业挺利索,现在这种能力是时候用起来了。

滴滴在国内被轮骂的同时,太平洋彼岸的老大哥Uber日子也不太好过。

2014年,Uber被曝出司机性侵26岁女乘客。

更可怕的是,他3年前就已经被指控涉嫌性侵女性。事情一出,舆论哗然。

2016年,受舆论影响,Uber年收益额损失惨重。

Uber最终低头,主动支付了2850万美元的赔偿金。

2018年,美国14位受到过Uber司机性侵的女乘客发起联合诉讼,要求公开审理;

随后CNN披露的一份报告更是骇人:103位Uber司机在过去四年中被指控性侵或强奸乘客,

而这个数字前面,用词是“至少”。

看到这,你可能还有点侥幸。

跟几乎每月一起性侵事件发生的Uber相比,滴滴和谐多了啊!

接下来的信息你再去进行对比,更巧了。

Uber在发生性侵案后,第一反应是推脱。

那个26岁被性侵的女孩Sophia,提到:

“我跟客服的通话不超过五分钟,他们答应会处理,但客服并没有同情心”。

于是挂了电话的她选择了报警。

刚离开警察局,她马上又接到了Uber打来的电话。这次他们态度不一样了,亲切地询问现况,严肃地表示他们已经开除了这个司机。

这些,和滴滴的第一处理方式相似吗?

整改期间,Uber首先迅速增设了“安全中心”这一功能,与美国911合作;

滴滴迅速发表声明,设置“一键报警”。

相似吗?

之后,Uber同时要求乘客将每次坐车信息,直接同步发送到家人手机上;

滴滴在这次声明及软件更新中,推出“紧急联系人”部分。

相似吗?

此外,Uber还承诺会重新进行司机背景调查,每次打车都会有GPS追踪,研发最新技术使用户能准确识别车牌和车辆信息,绕路时发出警告等等;

相信滴滴马上也会这么做的,是吧?

滴滴从头到尾,走的都是Uber的老路子。

那我们作为大众,又能在Uber的事件上学到些什么呢?怎样做才是有意义的呢?

一,愤怒前先问自己,我们到底在质疑什么?

在今年九位女性联合状告Uber案中,她们的质疑是:

一个三年前就性侵女性的保释犯,Uber公司怎么能允许他从事这项每天会与女性接触的工作?

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强奸犯,怎么能成为uber的一名司机?

而在国内我们一般质疑的是什么?

是“为什么一个司机,会成为一个滴滴的强奸犯?”

是不是挺扯淡的。

明确了质疑点,马上就清楚自己在愤怒什么:

你Uber从2014年开始征收“安全乘车费”,用来做司机背景调查。

然而你们的背景调查,轻松地通过了一个有案底的强奸犯?

所以,我们也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疑惑点:

1,为什么在空姐遇害案后,滴滴重新修改了隐私设置?使得车主再一次能看到乘客的头像及个人信息,可进行筛选?

2, 为什么在前一天已经被投诉性骚扰的情况下,没有直接对司机进行处理,导致他第二天继续开车上路,最终犯罪?

3,为什么客服完全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是不是公司的内部结构,顶层设计存在严重问题?

4,针对司机的背景调查是否完善?有人可以通过非法手段洗白自己的身份,滴滴是否能针对这样的状况进行筛选?除了两次大事件中的罪犯之外,是否还有更多有问题的司机在上路?

二、明确了疑惑点,我们怎么办?

在记者的调查中,那位26岁的受害者Sophia反复提到:

“我们唯一的有效解决办法就是状告Uber,我们要让我们的案件被公开审理”。

同国内私下解决一样,Uber也想采用私下调解的办法。

而Sophia说:

“私下调解剥夺了一名受害女性向陪审团说明的权利,同时还提供给Uber一条后路,让他们能躲过司法体制的仲裁,躲过媒体和群众的监督”。

因此,受害者要公开联名上告,才有机会帮助更多人不受到伤害。

那么在滴滴事件中,已知存在了两名被害人、两个破碎的家庭。

我们做得够好吗?社会够包容吗?我们有给他们足够的力量让他们可以不惧人言上诉吗?

我们要做的是受害人的后盾。

我们要努力鼓励他们联合诉讼,要相信公开审判的巨大力量。

只有公开,才可能震慑到那些隐藏起自己心理龌龊蠢蠢欲动的人。

三、滴滴平台我不敢用了,其他平台我就能相信吗?

滴滴现在是国内网约车平台的大哥,垄断了网约车市场。

以后,如果我们不用滴滴,能用什么?

我能相信某汽约车吗?我能选择神州x车吗?

有关部门怎么能让滴滴解除对市场的垄断?

有关部门是否要督促市场进行整体的大整改?

这些问题,是需要有人回答的。

但回答的人一定不是滴滴。

你总不能指着滴滴站出来说“为了解除我们自己对市场的垄断,我们决定扶持美团专车”吧。

四、其他国家对有污点的企业和普通人均零容忍,我们呢?

这是一个人文的道德难题。

企业方面。

美国对Uber, 谷歌高额罚款,并随时监督。

我们呢?出事了还在继续用不是放纵吗?我们要继续放纵这样的企业为所欲为吗?

在人的方面,我们一直倡导包容。

倡导尽管犯过罪,也还是有权利重新来过,追求普通生活。

可是强奸犯真的有重新来过的权利吗?

他们重新来过成了司机,女性乘客安全谁又来保证?

抹杀一个人的未来不人道,把千万女性的安全用作赌注就人道了吗?

最后

其实在这件事情背后,根本就不是滴滴一个企业的问题。

有太多更大的问题,关于社会、关于人性。

我们要去追问和思考的,不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时代的问题。

所以,问责滴滴或许能有点成效。

但从头到尾只知道骂滴滴,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讲真,不要再骂滴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