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李雲龍被降職當伙夫士兵都不怕,爲什麼怕去被服廠?

居源月穎


在那段歷史中的士兵,每個人都是槍林彈雨中走出的,李雲龍窮苦出生,能夠混到一個團長說明他非常厲害,事實證明,李雲龍這個人的確是不怕死,能拼敢幹。不管電視劇中的他,或者是真實歷史中的他,都是一個天生為了打仗而生的人,在軍隊中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去了其他地方,他這個性格可不行。

說句老實話,按李雲龍這個性格,也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靠著自己的拼勁混到團長的位置上,不得不說的是,李雲龍也是有缺點的,在電視劇剛剛開頭,講的就是李雲龍不服從命令,即使大獲全勝,依然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其實李雲龍是不怕罰的,通過這部劇大家也能看出,他不怕罰他,可是他怕被趕出部隊。

在李雲龍被調去被服廠之前,他有過兩次降職處罰,他都無所謂,即使當伙伕或者馬伕,他都是大大咧咧的無所謂,可是當他被罰去被服廠的時候,他是真慌了,這是為什麼呢?在被服廠裡他還不用打仗,官職也不小,為什麼李雲龍這麼害怕去呢?

其實李雲龍自己也說過,這是逼張飛繡花。李雲龍是為了打仗而生的,他很會打仗,打起仗來不怕死敢拼,他去了被服廠等於是廢人,在這之前,他被降職可人依然在軍中,因為個人魅力的緣故,士兵們打心眼裡就認為他是自己的團長,可是去了被服廠可就真的只是個廠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歷史原因,那時候人們的觀念還未改變,大家都認為被服廠是女人乾的活,李雲龍要真去了那裡,他的同僚估計要笑死他,他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受不了這一點。而且把他調去女人幹活的地方,等於是變相罵他打仗不行,也就只能去幹女人乾的活,李雲龍當然怕去被服廠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依李雲龍的性格,只要讓他留在老部隊,哪怕是在炊事班當個伙伕,他在團裡也是大爺。只要待在前線,立功的機會就多,官復原職的希望也大;

如果調到被服廠去當廠長,那就是在後方工作了。一個大老爺們帶著一群婦女同志,整天悶在小屋裡繡花,哪有什麼前途?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這就是折磨啊。

李雲龍被調到被服廠當廠長之前,有兩次被降職的經歷。第一次是長征時,縱兵搶劫藏民糧食,被全軍通報批評,降職為營長(電視劇稱降成伙伕);第二次是抗戰早期,因槍斃日軍戰俘,被降為副團長。這兩次降職,對於李雲龍來說,就是不疼不癢的處分。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李雲龍第四次降職就明白了。因為替魏和尚報仇,李雲龍從團長降為了營長。但是總部讓趙剛兼任團長,並沒有調新團長來。李雲龍在獨立團,名為營長,實際享受的還是團長的待遇。

所以,李雲龍的前兩次降職,肯定跟第四次降職一樣,也是原單位降職。哪怕是由團長降為伙伕了,對李雲龍來說也無所謂。

他能當這個團長,靠的是能力,不是溜鬚拍馬。只要還留在戰鬥單位,特別是他帶出來的老部隊,李雲龍就不怵,提拔回去是遲早的事。誰讓他有那個本事呢?

李雲龍的這個情況,總部肯定也是知道的。如果只是將李雲龍原單位降職,新一團的老大不用想都知道,肯定還是李雲龍。降跟不降意義不大!再調一個新的團長過來?把誰調過來能管得住李雲龍!除了那幾位大首長之外李雲龍他服誰?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李雲龍調走,讓他離開新一團。既然他馬伕和伙伕都幹過,那就調到被服廠繡花去吧。

李雲龍不是能耐嗎?不是不聽指揮嗎?現在讓你去被服廠!總部不用你,看你能怎麼辦?同時也是讓其他部隊看看!這就是違抗命令的下場。


被服廠是後勤單位,比得是繡花技巧,沒有李雲龍的用武之地。以前降職了,還能等打仗立功再升回去。現在調被服廠了,沒仗打。李雲龍就等同於被打入冷宮一樣。

事實也證明,這招還真的很管用。李雲龍扛了十幾年槍,突然不讓他再摸槍了,這比槍斃了他還難受。不讓他打仗,就好比不讓五星大廚顛勺,讓大廚專門幹一些切菜掃地的活,太憋屈了。


——————手動分割線——————

我看有不少人說,李雲龍怕調被服廠是因為不想屈居於後勤部長張萬和之下。這個就有點太牽強了。李雲龍是什麼人?他的

皮比山還厚,他怕丟臉?

李雲龍怕的是沒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自己打了十幾年的仗,突然讓他休息,這種心理轉換是需要時間的。而對於李雲龍來說,第一反應肯定是抗拒啊。


Mer86


原因很簡單,就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就是降職也喜歡在自個團裡待著。,再個李雲龍是個不甘願平靜和寂寞的人,當伙伕起碼跟前線部隊靠得近一點。如果到了被服廠人不熟,也不是自己的地盤,而且還要聽別人的,這個人就是後勤部部長張萬和。

你想李雲龍在獨立團,獨立團,獨立團,是團長,土皇帝一樣。他一般在團裡都橫著走,說什麼是什麼,而且都是熟人,手下人也使著順手。



有一次李雲龍不是殺了一個即將歸降土匪頭嗎。被上級降了職,當起了營長,還不是照樣在團裡呼風喚雨,橫著走,趙政委當時還說:沒降職是個團長,這降了職還有了師長的架勢。朋友多了路好走,人熟好說話。


李雲龍本身也覺得自己是個打仗好手,一員猛將,非常自信,去被服廠自認為大才小用,從他說的話裡就可以看出,:去被服廠就是逼著張飛繡花。

關注我。 歡迎評論 點贊 後續更多分享!


牛頭馬面兩鬼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亮劍》中李雲龍被降職當伙伕士兵都不怕,卻怕去被服廠主要有以下原因:

1、李雲龍作為一個久經戰場的老兵,看著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隊伍實在是有感情,捨不得離開自己的隊伍,把這些弟兄們交給別人指揮他也覺得不放心,作為團隊的首領,他了解自己手下士兵的脾氣秉性,擔心換了別人管不好隊伍。





2、李雲龍是鬼主意多,愛犯錯誤的人,用旅長的話說就是愛尥蹶子,由於當兵的時間早,錯誤也是沒少犯,李雲龍挨處分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他過去在長征的時候就犯錯誤背過行軍鍋當過伙伕 ,所以讓他回去幹伙伕當士兵他不覺得有多丟人。









3、李雲龍之所以怕去被服廠,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是娘們兒繡花的活計,他一個扛槍拼刺刀殺鬼子的戰士去幹娘們兒們乾的活,他實在是覺得丟不起那個人。











再者用他自己的話說,這回撤職自己是冤枉的,自己明明打了大勝仗還被撤職去被服廠繡花,他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證的處罰,所以他要發發牢騷,向上級表達一下不滿,其實讓他去哪反省他都不在乎。














總叨叨


李雲龍這人,骨子裡硬得很、傲得很。把軍人的榮譽看得比命還重要。

不管是伙伕還是普通士兵,都是戰鬥部隊,處在抗戰的最前線。再怎麼說,也算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專打小日本的純爺們!沒什麼丟臉的。

但是被服廠就不一樣了。被服廠屬於後勤部門,在被服廠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女同志。讓李雲龍去被服廠,就等於說他打仗不行,不是個男人,像個女人一樣,不能去前線打仗。這樣一來,豈不是要被人看扁了,豈不是要被老戰友們笑話死了。李雲龍的老臉往哪擱?

李雲龍害怕去被服廠,怕就怕在這裡。


上將噯福斯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不聽旅部的命令,率獨立團主力從齊裝滿員戰鬥力旺盛的日軍坂田信哲聯隊正面突破,一炮幹掉了大佐聯隊長,竟然奇蹟般地率部突圍成功。

此舉,因為李雲龍違抗軍令,被八路軍副總指揮一擼到底,從獨立團團長位置,降格到服裝廠工作,李雲龍發牢騷說,我連馬伕伙伕都當過,只要讓我留在部隊就好,這不是逼著張飛繡花嘛。


其實,在紅軍時期,作戰勇猛創,常打勝仗的李雲龍就已是紅軍主力團團長了,但就是因為屢次不服從命令,被數次撤了職,擼到馬伕、伙伕崗位待過,但畢竟是塊打仗的料,上級又很快將其重新復職。

本次,李雲龍被副總指揮打發到服裝廠待著,讓李雲龍難受死了,馬伕、伙伕好歹還在主力部隊,說不定打仗時,操起傢伙老子又是一條好漢,依然有打仗的機會,且在自己團裡,儘管降格當馬伕、伙伕什麼的,但誰敢不給老李面子,老李講話照樣喉嚨很響。

但在服裝廠,那就不一樣了,且不說要整天和布料打交道,象個娘們似的做衣服,老李的心窩裡還不是被貓爪撓癢癢似的難受;最主要的是窩在服裝廠,就不再由李雲龍說了算,張萬和部長管服裝廠,從李雲龍向張部長討手榴彈可以判斷,兩人級別差不多,李雲龍是個不甘寄人籬下之人,自然不願去服裝廠、怕去服裝廠了。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李雲龍以寧可降職伙伕不去被服廠為的是在藉機跟上頭談條件,以被服廠一事諷刺上級用人不當,藉機為自己不按要求突圍尋藉口,因為他抗命突圍也是因為上級指揮不當,一旦上級承認調他去被服廠是錯的,他就可以扶牆直上去為自己戰場抗命找藉口,李雲龍鬼精得很!好在陳庚旅長也不是好糊弄的,一頓鞭子抽了他的胡思亂想。

亮劍裡,李雲龍即便被撤職去被服廠了,依然沒有認為自己在突圍戰中抗命是錯的。這一點可以從他跟丁偉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來。他認為打勝仗了就是對的,而方法可以不用考慮!這一點我們如果仔細去想看,上級對李雲龍的處罰其實很合理!比如,後來的打平安縣城,這完全就是李雲龍自己心血來潮引發的一場戰爭,雖然最後結局打贏了,可是很可能會破壞了上級總部的作戰規劃!比如,假如打平安縣城是發生在百團大戰爆發前,李雲龍的行為可能使得八路軍總部的作戰意圖暴露,大戰將被迫提前進行,到時候李雲龍有幾百個腦袋都不夠槍斃了!

所以,徐副總指揮的話很對,功是功過是過,只要不服從指揮,就是槍斃日本天皇也得照樣懲處!


優己


戰將離不開沙場,比如巴頓將軍,二戰結速後,沒戰場了,巴頓就覺得活著沒意思!

李雲龍就是在戰場上打造出來的戰將! 沒有按照指揮部的預訂計劃部署突圍,雖然大勝,但是戰場上違抗軍令這就是罪。

還不錯,沒殺他李雲龍,不過李雲龍不在乎官職,只要還在“新一團”,就是干連長、幹士兵都無所謂,在李雲龍看來,只要是打小日本幹啥都一樣!

李雲龍過高的估計了形勢,總部首長把李雲龍新一團的團長撤了,竟然讓他去被服廠!


按照李雲龍的話說:

打了勝仗不給記功也就算了,哪怕讓俺當個連長、或者士兵也行,去被服廠還不如讓俺李雲龍死了算了。

李雲龍的軍魂就是戰場 像李雲龍這種軍人,首先是意志堅定、忠於信仰、有凝聚力、有號召力,哪怕把他放在士兵的位置上,他在全團也是靈魂人物。

軍令如山,李雲龍不得不執行命令。可是面對接替他團長職務的老戰友丁偉,李雲龍有些無奈了,在組織團部歡送他的場面上,李雲龍高興不起來!


老戰友丁偉說:放心吧,總部首長不會忘了你,像你這樣人會讓你閒著。

不過丁偉的這一句話一句話讓李雲龍又來了精神:

送你一個騎兵營要不要?

原來萬家鎮駐紮一個營的騎兵營,是丁偉看著老戰友李雲龍的“失落”才告訴李雲龍的。


再評戰將李雲龍

按照李雲龍的邏輯,一個合格的軍人就應該在戰場上拼殺,去被服廠這不是讓李雲龍去死嗎?

不過: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即使李雲龍有一百個不願意也得服從。 事實證明不久李雲龍就被啟用了,任獨立團的團長。

可是來了個政委趙剛,還需要磨合一陣子,因為李雲龍在軍事指揮上是及其霸道的,不過李雲龍高興!(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日堯居k古史


其實李雲龍在當時和來接替他的丁偉聊天時就道明瞭原因。李雲龍原話是:哪怕讓我當個連長也好,為什麼要讓我去被服廠,我連馬伕伙伕都當過,只要讓我留在部隊就好,這不是逼張飛繡花嘛!

(李雲龍與丁偉聊天)

一、這段故事是在《亮劍》電視劇的開頭,當時李雲龍不聽從上級的指揮,正面率領新一團跟坂田聯隊硬碰突圍。雖然剷除了坂田聯隊立了功,但由於不聽從指揮,沒得到獎賞還是被罰。

這一罰罰的夠狠,直接去了被服廠,老李一臉不情願,因為立了功還被罰。但李雲龍確實不怕被罰,只不過他害怕被罰出部隊。

(李雲龍當廠長)

二、李雲龍想留在部隊,部隊才是他應該呆的地方,因為他只想打日本人、趕跑侵略者,他的職責就是打仗,畢竟他是軍人。

即使是當伙伕、士兵,他依然是在部隊,還是可以打仗的,所以他不怕。但被服廠不一樣,在被服廠當廠長遠離戰場,英雄無用武之地,豈不痛哉!

當然李雲龍如果真在部隊當伙伕、士兵也是假的,因為李雲龍的部隊只聽他李雲龍的,即使當了伙伕估計還是團長,這也是他不怕當伙伕的原因吧!


(李雲龍吹牛)

三、老李愛面子,而且不是一般的好面子,老李歷來喜歡在下屬面前吹牛皮,在他看來在被服廠工作是女人做的事,在被服廠工作是“逼張飛繡花”,他幹不來,也不願幹,要是他在被服廠幹活的事傳出去了,他老李的臉往哪擱啊!!


夏目歷史君



根本原因有三個:第一、在李雲龍看來真正的軍人寧可血染疆場、馬革裹屍,而不是躲在後方;第二、擔心永遠的離開自己的老部隊,那可是他的命根子;第三、戰友深情,尤其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難以割捨。

下面圍繞著這三點詳細說明。

第一、第一、在李雲龍看來真正的軍人寧可血染疆場、馬革裹屍,而不是躲在後方。

冰雹也曾是一名老兵,能體會到李雲龍的那種心情,只可惜冰雹未能參加過戰爭,這或許是一種幸運吧,但是當過兵的人都會有一種心理,那就是如果能參加一次戰鬥該多好,這才是真正的軍人生涯,即使流血犧牲,相信這會是每一名老兵的心理真實的想法。


第二、擔心永遠的離開自己的老部隊,那可是他的命根子。

軍人最懂得珍惜,因為相處的時間是最好的時光,一招分離或許終生難見。李雲龍的心理一定是忐忑不安的,離開意味著可能真的就永遠告別這支自己出生入死帶出來的優秀的部隊,這裡才是他引以為傲的家。

第三、戰友深情,尤其是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難以割捨。


軍人情節最重要的構成就是戰友情深,戰爭年代尤其如此,一起流血犧牲,歷經種種生死考量的戰友才是你一生最為信賴的朋友,李雲龍不願離開更是無法割捨這份深情厚誼和鮮血寫下的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