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美國在中東失勢了,以色列將會怎樣?

wuxin21


等美國在中東失勢那天,可能俄羅斯這個國家都不存在了、伊朗可能也變天了。甚至以色列自己都可能都成為中東霸主了。木叔說這些不是給以色列臉上貼金,而是從現實出發作出的一些判斷。


在分析過程中,穿插講幾個故事,1300字吧,大家看看。

第一,美國失勢的話,意味著美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全面衰退。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沒有針對美國的大動盪或者大變化,這個過程可能持續數十年之久。

在這數十年裡,美國要是發生變化的話,俄羅斯和伊朗難道就靜止不動了麼?當然不是,根據這兩個國家的內生動力與外部關係判斷,他們的變化和動盪可能比美國還要劇烈。

特別是伊朗,作為全球少有的神權治國的國家,伊朗普通人不可能長期受到這種制度的約束而在幾十年裡還沒有任何的表達慾望。而俄羅斯如果經濟實力長期得不到增長,普京離開總統寶座、該國沒有一個比較強硬繼承人的話,該國的再次衰退甚至分崩離析也是可以預見的。

而伊朗的變局以及俄羅斯實力的衰落,對以色列而言是好事。在這幾十年裡,儘管美國衰退,但俄羅斯和伊朗的衰退比美國對以色列更有價值。

以色列作為中東小國,目前的局勢也不錯,無論政治、經濟、軍事發展在中東已經拔得頭籌了,如果按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實力增強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即使沒有美國的特別保護,以色列自身也不會有太多致命的安全挑戰。

第二,其實現在以色列也沒有被美軍特別保護,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與美國與日韓的關係完全不同。以色列獨立性特別明顯。

木叔舉個例子,比如以色列越境襲擊伊朗問題上,美國並未插手,但樂見其成。


以色列常年越境打擊敘利亞,昨天公開說襲擊了200次。這些其實都不是美國主導的,完全是以色列根據本國利益作出的決定。

而且即使做完了,大部分也不用通報美國。為什麼?一是沒必要,這就是以色列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舉措。二是美國人也不願意聽,這本來就是以色列的事情,幹嘛老和美國說?

要是換成日韓看看,能發生這樣的事情麼?沒有美國的允許和支持,韓國敢打北方?日本敢襲擊NK?

所以,以色列對美國的關係,遠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獨立。打擊敘利亞,就是這種獨立關係的一個縮影。


木叔再舉個例子,和美國與日韓的關係也可以比較一下。

儘管外界看來,美國與以色列兩國關係如此之好,但其實一個很讓人吃驚的情況是——美國在2017年12月才在以色列設立軍事基地,此前雙方建交的70年裡,竟然美國一直都沒駐軍在以色列。

以色列的環境要遠比韓國日本差多了,也比歐洲盟友差多了。美國在這些國家都成千上萬的駐軍,但是對打了5次中東大戰的以色列,美國人竟然沒有駐紮一兵一卒。這本身就說明美國對以色列軍事能力的放心,也說明以色列自身條件的優秀。更說明以色列外交特別是軍事的獨立性。

而且,2017年底,美軍雖然有了以色列軍事基地,但這個基地設在以色列軍事基地內,美軍只有100來人,主要是科研人員。美國都沒單獨建立自己的基地。所以這個所謂的基地,只是個點綴罷了。

因此只能說,以色列很有能力,美國很放心。甚至伊朗人在以色列身邊,美國人都不擔心,畢竟猶太人軍事力量足以讓波斯人膽戰心驚了。

所以,根據以上兩點,木叔判斷,就算有一天美國人衰落了,以色列該幹什麼還什麼,沒太大影響。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木春山


大家都知道中東以阿拉伯國家為主,信奉伊斯蘭教;而以色列雖在中東立足,卻是個猶太國家,信奉猶太教。所以以色列自立國以來,就在中東混得很艱難,一直受到周圍伊斯蘭國家的排擠。

當然國際社會當初支持以色列立國,今天肯定會支援以色列在中東發展,當中而出力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美國支持以色列說白了就是為了在中東下一顆棋子,他日可以以此介入並影響中東局勢,實際上也做到了。但是即使有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支持,以色列在中東的日子還是不好過。那麼如果有一天美國放棄了以色列,以色列又將何去何從呢?

如果以色列失去美國支持,那麼其他阿拉伯國家會第一時間想到吞併以色列。但是如今的阿拉伯世界山頭林立,各自為戰,不可能聯合起來圍攻以色列。以中東國家的實力和戰爭內耗,一兩個阿拉伯國家的力量是不可能擊敗以色列國防軍的。畢竟以色列成長於戰火中,軍事力量相當不錯,而且在美國的支持過程中,給予了以色列一系列軍事支援,其中就包括美式武器和美式軍事化訓練。不然以色列就不會立國數十年,依然屹立於中東了。

最重要的是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國度,而猶太人又是一個優秀的民族,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建國立國的信念。猶太人早在數千年前就已存在,是個古老的民族,世代居於中東地區。後來經歷了戰亂與他國的征服,猶太人被迫背井離鄉,遠離中東。然而散居於歐亞的猶太人由於宗教信仰的緣故,遭受迫害,被視為異教徒而不被遷居地的主流社會接納。但是猶太人沒有忘記自己的民族,他們一直想復國,回到中東的家鄉。直到近代,漂泊千年的猶太人終於回到中東,復興了國家。

歷經千年的苦楚才復興的國家,猶太人會放棄嗎?絕對不會。所以即使失去了美國的支持,猶太人在阿拉伯國家的群起圍攻中,都不會倒下。雖然以色列會燃起戰火,但是猶太人是不會退出中東的,要知道他可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他們不會再次流浪,不會讓歷史重演。


利刃軍事



如果有一天美國在中東失勢了,以色列也不會從這個地球上被抹去。現在總有些人因為立場而漸漸失去了底線。在評論巴以衝突時總是帶著美國的印記,僅僅因為美國支持了以色列,對以色列的憤恨程度便以幾何倍數增長,有的甚至抬出了希特勒。這是極其危險的,希特勒之所以能夠窮兵黷武,皆因在戰前其國內的民粹主義已經達到了頂峰。德國落得個直到現在還在懺悔,還在道歉,總理需要一跪謝罪,難道僅僅是希特勒的錯嗎?那時的德國民眾自覺的將民粹主義推到了巔峰難道沒有錯嗎?警惕啊!民粹主義終究會害人又害己!


以色列到底可恨到了什麼程度需要有些人將希特勒拉出來呢?首先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巴以之間的衝突。巴以之間是生存問題引發的衝突,而不是種族滅絕問題。巴勒斯坦需要建國,以色列需要和平,這其實都是生存問題。在巴以之間,從力量上說,巴勒斯坦顯然是弱勢一方,但1948年的以色列難道是強勢一方?如果說以色列是以屠殺為目的,那它為什麼還要勞民傷財的修建隔離牆呢?以現在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如果它沒有節制的話,請問,巴勒斯坦會怎樣?在巴以衝突中,以色列過度使用武力,造成了巴勒斯坦平民的傷亡,理應被譴責。但哈馬斯不該被譴責嗎?在最近幾年的巴以衝突中,以色列為什麼不去轟炸代表著巴勒斯坦的正規安全保衛部隊,而唯獨總是轟炸哈馬斯呢?如果哈馬斯能像巴解組織的部隊那樣守規矩,以色列會轟炸它嗎?按有些人的國家利益“立場論”來說,哈馬斯實際上就是在破壞巴勒斯坦的國家利益。我還要問,哈馬斯如果不是出於襲擊以色列的目的,為什麼要在敘利亞建立營地和基地。而在平民抗議以色列的時候,是誰扮成平民向以色列軍警投擲石頭和燃燒彈激起了矛盾,擴大了衝突規模?所以,在巴以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中,並非都是以色列的錯。

如果美國有一天在中東失勢了,以色列會怎麼樣?我認為以色列仍然能夠自保。因為以色列不僅在制度上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潮流,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程度,將會使以色列越來越強。現在已經到了科技噴發時代,可仍然有些人在用土地、人口、規模來衡量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間的實力對比,動輒就是有一天會對以色列怎麼這麼樣?那種狠勁巴不得將以色列從地球抹去。我想問一下,以色列怎麼你了?以色列對不起你了嗎?你是在做上帝的使者嗎?做上帝的使者也可以,但你必須做到辯證的看待巴以之間的問題。更不能帶著先入為主的立場。其實,立場下面發出的已經有了些許的民粹之音,所以,還不配做上帝的使者!


人生觸底反彈


以色列國土面積2.5萬平方公里,人口850萬,看起來是個小國。可問題在於,這個小國的GDP足足有3500億美金,人均GDP也達到了40000美金,也擁有非常強大的科技實力,是個貨真價實的發達國家。要知道,以色列的鄰居埃及,國土面積有100萬平方公里,是以色列的40倍,人口有9500萬,是以色列的11倍,但GDP卻只有3300億美金,只達到了以色列的百分之94。中東大國伊朗,國土面積為164萬平方公里,是以色列的65倍,人口有8100萬,是以色列的9.5倍,其GDP也只是比以色列多個1000億美金。這也就意味著,以色列這個小國的實力,基本上可以與中東大國持平,這還是隻是考慮到經濟方面。

在軍事方面,以色列基本上可以碾壓絕大多數中東國家。有人說以色列人少,軍隊數量少呀,在打仗的時候不就處於劣勢了嗎?這個問題想的太簡單了,在中東地區,軍隊的數量從來就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戰鬥力。對於以色列來說,戰鬥力也不是最保險,最關鍵的還是打勝仗的能力,那麼要論打勝仗,恐怕中東所有大國加在一起,也不一定打得動以色列。

以色列常備軍有17萬人,看起來確實不多,但要知道,以色列的軍隊是一支現代化軍隊,擁有大量尖端武器,比如說第四代戰鬥機,這在中東國家裡面就是數一數二的。雖然像沙特等國也裝備了F-35,可他們的戰鬥力,能和以色列比嗎?以色列同時也是全民皆兵的國家,無論男女,都要進入軍隊服役,這就使得以色列在戰爭時期可以動員100萬左右的軍隊。大家想想,一支現代化的百萬大軍,是個什麼樣的概念?以當下的情況判斷,即使全部中東國家加在一起,也不一定能夠幹滅以色列。

以色列還有個大殺器,那就是傳說中的核武器。當然了,以色列是否擁有核武,這還是挺有爭議的,但在大概率上,以色列應該是擁有了核武,而且數量也不少。因為以色列時常面臨亡國之危,核武器反而可以讓周圍國家投鼠忌器,玩一把以色列逼急了,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更關鍵的在於,以色列不只在理論上擁有核武器,而且擁有精確打擊的能力,既可以使用戰術核打擊,同時也能進行戰略核打擊,是帶有進攻性的。

僅核武器這一項,就足以讓中東敵對國家的軍事優勢全部喪失。即使中東的大國動員了1000萬軍隊,是否就可以打得動以色列?估計還是夠嗆,核導彈一發射,百萬大軍就報銷了。以色列的空軍優勢並不是吹的,獲取制空權將是大概率事件,中東大軍豈不是要被當成靶子打?最終很可能是一邊倒的屠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0年的海灣戰爭,當時伊拉克自詡為“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可短短1個月,就死傷10萬多,而多國部隊僅陣亡223人。但是,中東的那些大國,空軍普遍是弱項,同時還需要明白,有先進裝備,不代表能用好先進裝備,而以色列不僅有先進裝備,而且能夠用的出神入化,就連美國人也佩服的五體投地。

綜上所述,以色列的實力在中東可以稱得上是第一,即使美國真的不管了,中東國家也不敢招惹以色列。事實上,正是因為有美國的壓制,以色列才沒有表現出太強的擴張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假使美國撤走了,真正要害怕的恐怕不是以色列,而是其他中東國家。


圖維坦


以色列必須另找一個強國結盟,否則將非常危險。

以色列常常給人以軍事大國的假象。其實以色列是站在美國這個超級大國肩膀上的國家。如果這個肩膀不存在了,以色列必然會“矮上一大截”。

從以色列建國以來,歷次戰爭中,美國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目前,以色列關鍵裝備,尤其是空軍裝備,以美軍裝備為主。如果沒有美國的飛機,做到絕對的制空權優勢,那以色列面對的軍事壓力是災難性的。

以色列的優勢是經濟發達,財力雄厚,科技水平發達,能自制部分軍事裝備,軍隊訓練水平比較高,紀律和戰鬥素養好。

以色列的劣勢是:國土狹小,缺乏戰略空間,沒有戰略縱深。資源匱乏,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人口數量少,軍隊規模有限。這些劣勢導致其不能支持長久的消耗戰。必須把潛在的威脅消滅在國門之外。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以色列強硬地先發制人,一旦不能先發制人,以色列就會陷入危險和被動。

以色列面臨的周邊形勢是:周邊全是敵人。好在這些敵人都非常非常弱小,且在英美等國聯手操控下,四分五裂。

如果美國在中東失勢,以色列可能會有孤立無援的危險。出路是找第二個“美國”結盟。這是最好的辦法。以色列有財力,有技術去另外找強國結盟。但如果找不到有影響力的盟國。中東問題美國到了插不上手的“弱勢”。以色列的苦日子就來到了


仁觀天下


1.美國在中東失勢,以色列將舉目皆敵。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等組成的什葉派聯盟,是目前中東反以色列主要力量;2003年,埃爾多安擔任土耳其總統以後,與以色列關係也日益惡化,因此前美國遷館引發的巴以衝突,土耳其與以色列已經互相驅逐外交官;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因為美國的關係與以色列關係尚好;為了每年13億美元的援助,埃及也暫時停止了對以色列的公開敵視。一旦美國在中東失勢,伊朗為首的什葉派木、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土耳其、埃及都會集體反對以色列。以色列再強大,F-35再先進,恐怕也難以與全體中東國家抗衡!也許,依靠100枚核武器,以色列能夠保住政權,但是絕對難以保持如今的超然地位,肆無忌憚的空襲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

2.美國在中東失勢,以色列國內穩定不再。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據,以色列總人口已經超過850萬,其中75.3%為猶太人、20.5%為阿拉伯人。也就是說,在以色列國內有超過170萬的阿拉伯人。因為以色列的立國精神是猶太人的民主國家,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比較受到歧視,相對於猶太人在就業、經濟收入方面有較大差距。但相比巴勒斯坦境內的阿拉伯人,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生活條件又相對交好。一旦美國在中東失勢,以色列陷入四面皆敵的境地,也勢必影響以色列境內阿拉伯人的態度。一旦有阿拉伯民族主義在以色列境內阿拉伯人群體復興,以色列國內恐怕要亂成一鍋粥。


以色列境內阿拉伯人舉行反對政府抗議遊行

所以,以色列在中東霸道與強勢,其根基是美國人在後面撐腰。一旦美國人在中東失勢,以色列生存都是難題,只剩下100枚核武器的底牌!


美國觀察室



毋庸置疑,以色列在歷次戰爭和重大國際事務中,從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諸多層面,都得到了美國的鼎力相助,以色列在這樣的支持之下,大多時候也都能在該地區的爭端中取勝,於是,“以色列的強大離不開美國”,長期以來就成了人們的某種思維定式,這種思維慣性,恰恰讓人們忽略了實質性的問題,那就是以色列本身!

表面上看,以色列的強大,美國功不可沒,但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以色列自身不努力,不要說美國,可能連上帝都愛莫能助,

兩千年的流浪,幾乎被滅族的屠殺,讓猶太人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不振作,沒人替你堅強!從五次中東戰爭中我們看到,除了美國對其的大力支持,以色列自身的強悍與智慧,以及應對戰爭的態度與決心,也在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很多時候,要不是美國攔著,以色列的戰車停都停不下來,特別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聯軍被打得潰不成軍,南線以軍度過蘇伊士運河,埃及軍隊幾乎全線崩潰,根本無法阻擋以軍的攻擊,北線裝甲大軍直逼敘利亞,毫不誇張地說,以色列如果再努一把力,埃及和敘利亞很可能有亡國的危險,如果不是美國站出來即使叫停,歷史很可能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連年的戰爭與衝突,並沒有拖住猶太人探索與追求現代科技的腳步,以色列雖然在軍事上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但深刻的憂患意識也讓他們深知,如果沒有獨立的軍事工業,將處處受制於人,即使有美國的幫助,但自身強才是真的強,但由於其幾乎沒有軍事工業基礎,只能維修,改造和更新從西方國家進口的飛機,坦克和火炮,並從輕武器的研發入手,不久即設計出了性能優異的烏茲衝鋒槍,投入軍火市場後,馬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品,小小的衝鋒槍,為以色列軍工企業提供了急需的啟動資金,

通過幾十年的努力,以色列不但擁有了強大的空軍,而且也具備了卓越的戰機研發能力,性能優良的梅卡瓦坦克,預警機,無人機,機器人巡邏隊,“箭頭”導彈系統,“鐵穹”反導系統,小型偵察衛星等等,足矣應對最高級別現代戰爭的武器裝備,並擁有了紮實而成熟的軍工體系,成為排名靠前的武器出口國,更為關鍵的是:以色列很早以前就擁有了核武器!

但以色列並不是個窮兵黷武的國家,國家在軍事工業產值佔45%的基礎上,其在生物技術產業,海水淡化,旅遊業,奶製品等產業的支持下,逐步成長為中東地區工業化程度最高,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

如今的成就,絕不是單靠美國支持就能達到的,現在的以色列,即使脫離了美國的支持,其也具備獨立發展的所有條件,

反觀以色列當年的強敵,豐富的石油資源,讓本就不求上進的阿拉伯人更加的不思進取,除了石油,其沒有更加完備的產業體系,很多國家根本談不上對科技的探索,反正有的是美元,包括武器裝備,所有的一切都是買買買,這種根深蒂固的怠惰思想,沙特的現狀就是這種惡性循環的典型,即使擁有全世界最優秀的武器,他們也打不贏一場小規模的戰爭,,,

目前的以色列,雖然還是天天打仗,但仔細算一下,其真正的死敵也只有一個伊朗,但憑伊朗當前的軍事力量,根本不足以抗衡以色列,由於伊朗的野心同時也威脅著眾多阿拉伯國家,現實的需要,讓他們不得不與以色列“化干戈為玉帛”,敵對情緒早就淡化,甚至在軍事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合作,,,


中東為什麼這麼亂,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其因為民族,教派,利益之間的互相排斥而不能夠團結一致,統一思想,如果他們真有協作精神的話,早在60年前可能就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了,相比起當年,現在的阿拉伯世界更是一盤散沙,如果要爆發一場戰爭,被圍攻的很可能是伊朗而不是以色列!

題目說“美國如果處於頹勢”,並沒有說美國徹底“衰落”,也就是說,即使美國處於頹勢,其為了中東利益,對以色列的支持仍會繼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仍然沒人喊惹,

更為關鍵的是,以色列是個遇強則強的國家,他們從一片白地上走到現在的強盛,依靠的恰恰就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只要精神不倒,以色列只會越來越強,


冷兵器TILLLINDEMANN


【如果有一天美國在中東失勢了,以色列將會怎樣?】對此“大正”認為無論美國在中東失勢還是不失勢,以色列都會屹立在中東。

很多人都認為以色列就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沒有美國的幫助和支持以色列早就不存在了,會被中東阿拉伯國家滅掉。誠然以色列崛起和美國脫不開關係,也獲得美國巨大幫助,如今以色列在中東扮演的角色也是美國的打手,一直挺招人恨的。

但不能否認以色列的努力和求生存的精神,也可以看一下以色列立國後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打的多次中東戰爭,根本沒有獲得美國直接出兵的幫助。在立國之初美國對於以色列也不是想象的那麼積極,也不看好以色列,以色列獲得最多的幫助是來自於美國猶太財團巨大的財力支持,而且是在以色列早期創始團隊求爺爺告奶奶的拉來的資金,包括早期美國猶太財團對於以色列能夠在中東立足都是持懷疑態度。

打鐵還得自身硬,以色列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中東戰爭勝利,打敗多次阿拉伯國家聯軍的圍攻,並且一度佔領埃及的西奈半島、控制著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以色列表現出強大的戰鬥力和生存力,獲得美國青睞,美國人認為以色列有利用價值,是美國在中東的助力,才願意和以色列結盟。

其實蘇聯都挺欣賞以色列的,這就是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其他世界強國高看以色列一眼,完全是以色列打出來的,而不是靠其他國家憐憫而來。倘若以色列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以色列就活該被滅,也沒有國家可憐他,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其實真實世界就那麼殘酷,所謂的同情、憐憫根本改變不了弱肉強食的國際生存法則,以色列未來只能靠自己,事實證明以色列通過了考驗,成為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國。

所以“大正”認為美國即使全部撤出在中東勢力,徹底失勢了,對以色列影響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大,只要以色列保持憂患意識和現有的軍事優勢,依然會屹立在中東不倒。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大正看世界


若果這樣,以色列還是那個以色列。

美國偏袒以色列,這點事實不假。以色列立國之後,就巧妙運用策略,遊離於大國之間,並傍上美國這棵大樹,從而使它獲得較好的外部環境。

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並不佔優,而利用阿拉伯國家間的矛盾,利用國際關係等爭得先機,進而戰勝阿拉伯聯軍,穩獲獨立安全環境。

現在,它的軍事實力,穩坐中東頭號位置。軍事研發水平,居世界前列。而且,還可能擁有核武器。與周圍的埃及、約旦、土耳其已經建交,與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關係較好。

倘若美國在中東失勢,以色列還是中東一霸。它,還是那個它。


憤怒野虎



如果美國失勢,那就不僅僅是中東了,必然是全球性的權力格局洗牌,實際上就是美國在全球政治的話語權的弱化甚至是喪失。

其實我們不用擔心以色列的未來,在美國失勢前它已經變得足夠強大,得罪人的事情也完成的差不多了。像這麼一個優秀的袖珍小國,能夠在軍事、政治上取得這麼巨大的成功,其外交能力自然不會弱。


以以色列的精明,即便美國失勢,它會在世界權力交替過程中立即向新的力量集團示好,成為新的權力中心的知心朋友。無論以色列有多小,只要他具有部分自保能力,再加上有絕對實力的大國為他託底,就沒有誰能夠將它滅國。

我個人淺見,以色列能夠從80多萬人,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立國至今,堅韌的紮根於中東心臟,人口已經增加至十倍有多,而且越打越強,只要他在外交上順應時局,世界主要大國沒有讓他滅國的需求和慾望,它將始終屹立於中東,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把它“從地圖上抹去”。



實際上,以色列雖然緊抱美國大腿,它在外交上對其它世界主要大國私下裡也保持著交往,發展關係。比如在巴以衝突問題上,我們一直站在公道立場上,維護著國際正義,這樣做實際上就傷害了以色列的利益,但是以色列並沒有在外交上對我進行報復或指責,還是互通有無,保持交往,甚至進行軍事技術交流。


即便是近期在敘利亞跟俄羅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以色列也沒有跟俄羅斯怒懟到底,而是適當時機訪問俄羅斯,協調立場,軟化兩國關係。這就是他外交上的高明之處,不與世界主要大國、強國發生直接衝突,始終為自己留有餘地,這也就是它能夠在中東大打出手,卻始終不會遭到國際干預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