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探索「3456」畜禽養殖治汙工作法

(記者 李帥 通訊員 郭美娟)自畜禽糞汙治理工作啟動以來,分界鎮在堅守紅線的基礎上,探索出“3456”防汙治汙工作法,一週一考評,全程動態監測,既保護了合理養殖,又落實了防汙措施。 9月5日上午,位於分界鎮趙莊村的九龍生豬養殖場內,幾名日常監管測評人員正依次檢查養豬場區內部環境,並根據檢查情況綜合打分。 據瞭解,分界鎮以網格為單位,建立環境報告制度,落實鎮、村、組、戶環保責任制,實行網格化+實名制+公示欄,對養殖戶日常管理、技術指導等全程動態管理,實行每週一考評,接受群眾監督。 分界鎮是傳統農業大鎮,全鎮規模養殖戶共計19戶,非規模養殖戶557家。2017年以來,分界鎮立足實際,把農民增收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不搞“一刀切”。通過探索實踐,制定“3456”畜禽養殖防汙治汙工作法,即建立3大體系:完善對養殖戶的日常管理體系、鎮村監督體系、考核考評體系;明確4項標準:明確無直排、無異味無擾民、無舉報等“4無標準”;強化5項措施,落實6個嚴禁:嚴禁新增、嚴禁出租、嚴禁收好處、嚴禁說情打招呼、嚴禁充當保護傘、嚴禁不擔當不作為等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目前,分界鎮已經形成操作性強、實戰性強的養殖場長效管理工作機制。今年先後關停規模養殖戶3家,非規模養殖戶6家,整治256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