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建築時代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了,隨著白銀時代的到來,產能過剩,需求減少對比材料、人工、管理成本的提高,建築業對於資金的需求也來越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壯大,全球化的節奏已然越來越快,簡單的勞動力如果不能配合好技術和資本,勞動力的優勢可能就會變成一種負資產。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反觀汽車界的本田,豐田在美國就有好幾家場,產能佔據了汽車領域的半壁江山,但是這裡的工人全部都是美國本地人。

其實中國的建築業公司,同樣也在開拓美國的市場,並且已經取得了相當了不起的成績。比如中建美國,營業額能排到美國的前五十名。在美國完成了跟多優秀的項目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紐約萬豪酒店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南卡大學會議中心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紐約洋基體育場火車站

那為啥中國承包商為什麼沒有在美國市場遍地開花呢?原因其實有很多。

由於市場結構的不同,美國的建築施工市場是一個極其偏向小公司的市場,市面上大量的小公司規模都是20人以下,正所謂船小好調頭,做個小活大家容易知足。

根據ENR工程新聞紀要的統計,在美國所有從事非住宅項目的建築公司裡面有85%的公司員工都不到20人,只有2%的公司的員工多於100人,像那種大於500人的公司就更少了。這只是註冊在數據庫中的數據,你要知道低於10人的游擊隊更是比比皆是。

中國承包商之所以能走進美國,是因為一般都是規模較大的項目,即便如此,因為美國有工會組織,中國承包商習以為常的一些成本優勢就難以在美國的市場中得以實現。通過美國勞工部官網的數據分析來看,工會員工對於薪資的不滿往往會導致薪資上調,而每次上調薪資都是以1000$/week。(美國建築單位的工資很多都是週薪2000-3000$)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不光是中低端的競爭不過自由小公司,就連美國的高速公路,鐵路,橋樑等高端市場中國企業也一樣不好吃。因為美國的基礎建設採用的是一種PPP模式,什麼是PPP呢?簡單的說PPP模式就是從設計——施工——融資——運營——維護(DBFOM)一條龍服務模式。在這種基礎建設的模式下,中國承包商作為PPP裡的private的一方,法律定位就比較模糊,這些中國承包商,事實上是中國國企,而國企這種經濟體在美國是不存在的。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PPP模式

如果合同一方是美國政府,另一方是中國企業,那也就是中國政府運營的資金來源可能是屬於中國納稅人的,如果施工維護運營一套龍,出了任何形式的糾紛,該找誰?法律主體是誰?如果是中建美國負責的項目出現了問題是不是應該找國資委呢?如果公司不履約,難道要起訴國資委(仲國政付不知道會不會被河蟹)難道強制執行中國納稅人的錢嗎?

對於這種情況,無論是甲方還是乙方都有顧慮,所有在美國,很多類似的項目都是由歐洲一些主體明確的公司在承接項目的。

既然中低端搶不過地頭蛇,高端的又不被信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幹嘛不去非洲尋找新大陸?別忘了咱們剛開完中非論壇峰會,這53個國家都非常歡迎我們前往非洲去建設。

這53個國家分別為: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布隆迪、佛得角、喀麥隆、中非、乍得、科摩羅、剛果(布)、科特迪瓦、剛果(金)、吉布提、埃及、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加蓬、岡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肯尼亞、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裡、毛里塔尼亞、毛里求斯、摩洛哥、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尼日爾、尼日利亞、盧旺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塞舌爾、塞拉利昂、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蘇丹、坦桑尼亞、多哥、突尼斯、烏干達、贊比亞、津巴布韋

中國建築在美四面楚歌,這53個國家直言:願意與中國共建未來

中非論壇所有領導人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