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臥鋪乘坐30小時和高鐵8小時,你願選哪個?

微西寧


說來也巧,本人經常從重慶前往安徽的省會合肥,而重慶到合肥所花的時間就剛好是高鐵8個多小時普通列車將近30個小時,而這兩種交通工具我都嘗試坐過。

首先從價格來說,重慶到合肥的高鐵一等和二等座分別是六百多和四百多,普通列車的軟臥硬臥下鋪則是五百多和三百多,價格上差不了多少,高鐵還稍稍貴一點。

那麼,個人選擇高鐵的主要原因是高鐵比普通列車速度快舒適而且比普通列車準時,高鐵時刻表上什麼時間到就什麼時間到,基本是上不會晚點的。而且坐高鐵時間短得多,坐8、9個小時也是可以的承受的。

再說說臥鋪車廂,我們拿更舒適些的軟臥來作比較吧,確實,旅客在軟臥上可以隨便躺著休息,比高鐵上坐著舒服,而且軟臥還是個相對私密的空間,裡面只有四個人。但個人覺得就是這個相對私密的空間是最折磨人的,就拿上次從重慶坐軟臥去合肥的經歷來說吧,我當時是下鋪,對面上鋪是個年輕婦女帶著兩個很小的小孩子。小孩子很小不用買票,就和他們的媽媽擠一個鋪位,說實話那個年輕女人是很明事理的,但小孩子實在太小了,而且有一個是第一次坐火車,那次30個小時的行程就幾乎哭鬧了一路……白天我們還可以在火車上到處走走,在儘量遠離包廂門的地方坐坐,到了晚上就實在是遭罪了,包廂門一關,小孩子的哭鬧聲,乘客們的鼾聲,火車車輪的轟隆聲,再夾著煙味汗味腳臭味,那一趟旅程真是受夠了罪啊,後來只要有通高鐵的地方,個人寧願坐高鐵也決不坐臥鋪了!

說到煙味,國內的高鐵動車是全程禁菸的,而臥鋪車廂好像沒有禁菸,旅途中如果碰到幾個“大煙槍”和你同一個包廂,那也是一件尷尬的事情啊……何況現在高鐵還有動臥,和普通列車的軟臥一樣,都是包廂也都可以躺著休息,所以高鐵確實要比普通列車的軟臥性價比高太多了。






寰駑齋主


如果坐火車去往一個目的地,高鐵需要8小時,臥鋪需要30小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要我肯定選8小時的高鐵。主要考慮到以下三個方面:

1) 時間成本:

8小時對火車旅行來說並不漫長,基本上屬於朝發夕至,至少是同一天內到達。舉例來說,從北京西到廣州南的G79次,全程2298公里,上午10點開車,傍晚18:01分就到廣州南站了,簡直就是神速。而30小時的火車臥鋪對出行者來說則相當於要花費1天半的時間。對於出差公幹的人來說,影響了工作效率。對於旅遊度假的人來說,讓寶貴的假期縮了水。

2)舒適度:

中國高鐵的舒適度是很高的。列車行駛非常平穩,幾乎沒有晃動。座椅靠背可以自由調節角度,座位前還有小桌板,無論是看書、小食、操作筆記本電腦等都很方便。如果是復興號列車,還有免費的WiFi,上網看電影都不卡。列車上的洗手間、茶水房等基礎設施也非常不錯。還可以網絡訂餐,餐食選擇餘地很大,質量有保證。旅客的人員素質相對也高一些。上上網、看看書、吃點小食,時不時起身活動活動,8小時的旅程很快就會過去。而我對臥鋪旅行一直不太感冒。軟臥環境相對還好些,硬臥的話由於沒有密閉空間,私密性很差。白天,如果是下鋪,床時常被中鋪和上鋪的人坐著,沒法好好躺著。如果是中鋪和上鋪,坐著還直不起腰。晚上根本睡不好,列車的晃動、頻繁的到站、周邊其他旅客的噪聲、甚至還有難聞的氣味,以及擔心財物被盜,你根本睡不踏實。一夜臥鋪下來,整個人的狀態很不好。

3)價格因素:

高鐵票價相對要高一些。還是以8小時的北京西到廣州南的G79次為例,二等座票價862元,聽上去不算便宜。但北京到廣州的單程機票一般要1600-1900元,雖然飛行時間僅需3.5小時,但算上機場提前的1.5小時,也要達到5小時,再加上兩頭的機場一般都比火車站遠,以及航班有可能的延誤,飛機在時間成本上優勢不算大,價格又貴,相比較高鐵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普通臥鋪火車票價則便宜的多,以北京西到廣州的硬臥為例,票價456元,便宜了約400元,但如果考慮到多耗費的時間和火車上的餐飲,綜合起來優勢並不大。當然,這也是因人而異,對於時間充裕、價格敏感的人群,普通火車臥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以上的理性思考和比較僅適用於平時,要是趕上春運等特殊時期,以上一切考慮通通放一邊,只考慮一種因素:哪個能讓我走得了,我就選哪個。


悠遊四方


這個要非情況。

假設臥鋪的30個小時,高鐵的8個小時,在出發和到達的時間都是比較好的情況下(9:00--20:00):

在趕時間的情況下,我會選擇高鐵,不趕時間的情況下,我會選擇臥鋪。


1、在價格上,30小時的臥鋪價格通常是高鐵價格的一半。

我們以成都到南京為例,高鐵的售價是800元,時間是10個小時,普通火車臥鋪的價格是400元,時間是32個小時。

那麼如果不趕時間的話,20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們可以省下400元,這超過多數中國人一天的平均工資了。


2、對於長途旅行來說,做普通火車更有旅行的感覺,因為時間長,那種一點一點抵達目的地的感覺,更像是在旅行。而坐高鐵太快了,感覺就像串個門。

另外在臥鋪上,可以另用這“無用”的20個小時,來做一些平時沒法集中精力做的事,比如找一本書一次性看完,做一個手工,寫一點隨想等。


3、臥鋪火車可以躺著睡覺,舒適性也不比高鐵差。在臥鋪火車上,因為速度慢,也可以更好的看風景,而高鐵的窗外就是匆匆掠過。

所以一般出去旅行,不趕時間的話,我是優先選擇綠皮(普通)火車的臥鋪車廂的。


小川叔


有句話說的很好,有錢人省的是時間而窮人省的是錢。

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肯定還是選擇八小時的高鐵。一是高鐵速度快,耗時短,如果是早上坐車的話,八個小時下午就能到了,而臥鋪需要三十個小時,也就是一天半的時間。不敢說節省下來的這二十二個小時能夠做多麼有意義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外出公談的話,多給自己留些準備時間肯定是沒有壞處的。二是高鐵比臥鋪環境要好,覺得連坐八個小時太累的也可以選擇商務座,那樣舒適度會更高些。臥鋪的話人群密度要高,環境也要差一些,畢竟總是有人走來走去,車廂封閉,有抽菸的就會更加烏煙瘴氣。

高鐵也好,臥鋪也好,都是要根據個人實際需求和經濟條件來選擇的。


共同富裕帶帶我


先不論是否有急事,或者其他原因而做出的抉擇傾向,就單論舒適度來說,我個人會選擇8小時高鐵。理由如下:

1:臥鋪30小時屬於慢折磨,而高鐵8小時是快折磨,我說句難聽的,我喜歡一刀而不是凌遲。而且現在在高鐵上,也不是說坐著了就不能動,不會像大巴車那樣一坐生根。所以8小時的體驗,總體來說就是總時長長了一些,但從體驗上來看,並不會特別的辛苦。我坐過動車最長時間也是在7小時,而這一趟對於我來說,就比較的輕鬆。甚至在車上我還可以用電腦完成一些不用上網的工作,非常方便。

2:高鐵的舒適度不比臥鋪差。當然我們在高鐵上不常見臥鋪,那是因為一般乘坐的時間不會太長。但高鐵的每個座位,之間的距離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每個乘客可支配的空間是比較充足的。還有就是,高鐵的椅子是可以調節角度的(和飛機上一樣),即使不能躺下去,但如果自己帶著靠枕,也能舒服的進行睡眠,休息,調整!這些都是比起普車的優勢所在。而且高鐵在行駛的過程中,穩定性是明顯優於普車的。3:時間長,會讓人感覺到煩躁。人都是有一個喜新厭舊的過程,如果長時間的壓抑在一個空間,或者他身邊的環境沒有過多的變化,他會產生厭倦。所以30小時,即使環境再好,對於乘客體驗來說,都比不上那8小時的快捷來的直接。還是那句話,8小時,即使再痛苦,再辛苦,也就那麼一會兒,忍了就過了。但30個小時,我覺得這個付出的努力就會更多一些。


老黃帶你去旅遊


轉眼還有兩週就要春節了,大家是否已經買好了回家和返程的車票了呢。每當學校放假和春運都是火車運輸的高峰,這時候可謂一票難求,尤其在一些大城市,人流密集,春運期間人們返程回家時間又較為集中,很多人都在感嘆回家的票,點進12306就被秒殺完了。這種時候可能就已經無法來選擇高鐵和臥鋪,搶到票就是萬幸了。

而在平時我們出行的時候,30多個小時的臥鋪和8小時的高鐵,我們考慮的可能有以下幾點:

時間長短

首先我們可以注意到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時間長短,一個是30多個小時,一個是8小時。30多個小時意味著一天多,如果你出門旅行一共5天,也就意味著你有將近2天的時間在火車上,剩下的時間才是你的旅行時間,這樣的話可能就有點因小失大了。但是如果時間足夠寬裕不著急,選擇臥鋪還是可以的。

價格

高鐵和臥鋪的價格差異較大。

首先是車票的價格,高鐵的電力系統、通訊系統、車廂成本均高於普通列車,所以高鐵的票價也比臥鋪的票價要高,並且很多相同城市之間高鐵的價格比臥鋪高多二倍以上。

以下是北京到廣州的臥鋪與高鐵的對比。

▽ 臥鋪 ▽

▽ 高鐵 ▽

高鐵的價格是不變的,但是機票價格是有升降的,有時候特價機票的價格與高鐵不相上下或更低的情況還是存在的。

再就是高鐵和臥鋪的餐食價格

很多坐過高鐵的人都遇到餐食解決的問題。高鐵上推買零食的小車裡沒有泡麵一類的主食,而在高鐵上詢問盒飯時常被告知已經沒有列車普通餐盒,只有價格在30-60元的餐盒,價格稍高。導致很多人坐高鐵的人們都選擇在上車前或下車後解決餐食的問題。

而臥鋪,經常會有推車賣泡麵等一些可以替代餐食的主食,還會有早餐的推車、水果推車等,火車上也有餐車。臥鋪的餐盒價格也相對較低,15-20元。

時間點

在相同的兩個城市之間的出發時間在一天範圍內的高鐵和臥鋪的車次比較。以2月26日北京到廣州的車次為例

K開頭的快車和Z開頭的直達,帶有臥鋪的列車一共有4趟,而D開頭的動車和G開頭的高鐵一共有11趟。我們可以看出高鐵的時間選擇很是廣泛,可以滿足很多人們的出行時間需求。

從這兩張圖我們同樣可以看出,很多城市臥鋪和高鐵的發車車站和到達車站是不同的,乘客也應按照自己目的地的和車站的距離來選擇。例如如果夜間到達,車站在城市較為偏僻的地區坐車打車的難度也會有所升高。

舒服度

首先是躺和坐的區別。很多人在火車上都會因為疲倦而睡著,這時臥鋪的作用就很大了。而高鐵,雖然座椅是可以調整的,但是坐著睡還是會脖子痠痛,如果趴著睡會壓的胳膊痠麻,睡覺的舒適度較低。

在高鐵上每一個人都會有個小桌板,方便人們可以用它擺放物品零食或者看書看劇。而在臥鋪上,桌子都是共享。除了下鋪旁邊的桌子外,就是車廂走廊的桌子,基本是一個車廂對著一張小桌子和兩個相對的椅子,但是一個車廂有六個人,可能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大件行李放置問題。大件行李的放置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乘客。在臥鋪上,大件行李可以放到下鋪的下面或者下鋪旁邊的桌子下面。在高鐵上,兩個車廂之間會有一個大件行李放置處,但是首先是兩個車廂共用,能否搶到位置基本看運氣,二是行李放置處離乘客距離較遠,會存在拿錯或丟失的風險。

對於很多睡眠質量不高的朋友來說,臥鋪列車存在噪音過大影響睡眠質量的問題,以K開頭的列車一般途徑站較多,晚上也會有人到站下車,臥鋪列車上早上六點多就會有列車員開始賣早餐和零食,白天有人推銷,並且無法保證車廂內的人都會按時休息,可能都會影響到睡眠。30多個小時的車可能會出現睡眠不佳影響精神的問題。

對於選擇30多個小時臥鋪的人來說,一定會有早上起床的時間段,就有了洗漱的問題。臥鋪空間狹小,取放行李較為不便。洗漱過程中存在物品安全保管問題。例如,早上一個車廂可能都想洗漱,車廂內空間有限只能使一個行李箱打開取洗漱用品,取完後是否應先將行李箱放回原處讓其他乘客方便打開行李箱。若一個人出行,洗漱期間貴重物品的存放問題也是應當考慮的。

娛樂問題。很多人會選擇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出行,長時間的旅途,娛樂問題也會隨即而來。高鐵一排相連的座位可以坐2-3人,出行人數較少時,可以選擇一起看劇等,但人數較多時,一起聊天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臥鋪可以,臥鋪一個車廂6個人,並且娛樂項目也不再只是一起看劇這麼單一,我們可以選擇一起打牌玩遊戲等。

以上是小駝總結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選擇高鐵和臥鋪有時候也不單單是時間長短一個因素,應該結合自身特點綜合考慮選擇哪個出行方式。

還有兩週就是春運了,你準備好了嗎?


去哪兒攻略


簡單的答案是:有錢選既快有舒服的,沒錢就座便宜的但費時間的。

但是,細究題目來說,其中兩個關鍵字:時間交通工具類型。同時,還有一個隱形的出行因素,就什麼人在什麼時刻的出行,即出行境遇。


舉個例子,大學的我,每年寒暑假,需要從石家莊到西安坐車,特快12多小時,100多元(硬臥是200元),而高鐵4個小時400多元。高鐵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省了8個小時,免除了12個小時帶來的車馬勞頓,但卻多花300多元(相比硬臥多花200元)。如果在大學時代,因為沒有參加工作就沒有收入,也就是說沒有創造價值,所以個人時間成本比較低,就買特快的車次。

而現在不同了,參加了工作,有自主的經濟來源,也就是說自己創造著價值,也就願意去買高鐵。同時,之前回去是和自己的父親母親姐弟團圓,心裡不是那麼急切。
而現在,除了自己的父母在等待,自己也已經身為父母,家裡妻兒都在等待,多等一分鐘的親情成本相對較高。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以外,特殊原因(大家都懂得)越快越好,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所以說,對此問題,從時間軸上來說,所處境遇不同,選擇的依據不同,答案不同。


小陳家奇異果園


30小時的臥鋪和8小時的高鐵,主要的區別,基本就是時間、價格和舒適度這三方面,所以看自己對這三點的權衡,來決定乘坐哪種比較好。如果我選的話,會是8小時的高鐵。

拋開舒適度不說,先來看時間和價格,通常時間越長的價格越低。如果這個事情是發生在大學期間,一群同學、好友相約出行的話,可能會選擇坐30小時的臥鋪。那個階段,大家的主要想法通常是一起出去玩,雖然要在車上待30小時,但也是在一起的時光,聊聊天打打牌,吃零食侃大山,感覺會像春遊一樣快樂。而且畢竟那時候還都不賺錢,靠父母給的零用錢出去玩,大多希望能儘量節省一些。雖然乘車時間多了24小時,但是一來可以很歡快的度過,二來可以節省不少費用。現在工作了,再沒有上學時候的無憂無慮,時間成為了最貴的成本。臥鋪比高鐵多出的整整一天時間,是票價差無法補上的。

另外再說說舒適度。也許有人會覺得高鐵坐8小時時間有點長,會不會還不如在臥鋪,雖然時間長,但是能躺著會舒服一些。但其實坐高鐵,和坐火車硬座還是差挺多的。硬座給人留下的印象通常是泡麵味、臭鞋味,擁擠的過道,和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來腿讓一下,總之各種髒亂差。但高鐵不存在超售的現象,而且座位比硬座要寬,乘坐時會舒適很多。另外8小時雖然聽著有點兒長,但其實和正常的上班時間是一樣的。現在很多車上都有插座,辦辦公、看看書,坐累了起來溜達溜達,也就不覺得長了。


超級小包子


這要看乘坐人的性格,有些人坐個車就不耐煩了,總希望快點到達目的地,他會選擇坐八小時高鐵,其實高鐵的座椅並不比火車臥鋪差,可以調整靠背,讓人感覺更舒適,而我不是這種人,我能吃能睡,在火車臥鋪上美美睡上一覺,這選擇挺好,睡醒了欣賞窗外風景,再說現在時間特快過,三十小時眨眼睛就過去了,又舒服。



中華孝子哥


乘坐30小時的火車臥鋪和高鐵八小時,兩者的區別是一個省錢,一個省時間。所以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太猶豫著這樣的選擇,有錢人、趕時間的人肯定會選擇高鐵,相對於貧窮多一些的人來說那毫無疑問的選擇火車。只要經濟條件一般介乎於這樣一個價格。比如說上海到成都高鐵二等座932.5元,普通K字頭火車臥鋪450左右,價格差450左右,對於月薪上萬的人大多數人是不在乎這450元的,而如果是三四線城市、能力略低的人,或者剛剛畢業的學生,拿月薪2000-3000來說,930元的票價已經佔了薪資的三分之一了,這類群體在購買的時候可能會糾結如何選擇。


記得我大二的時候從合肥去西安,我一個大學生並沒有什麼錢,我和朋友買火車硬座17個小時去西安的,然後從西安坐火車15小時到銀川。不急不趕,在火車上欣賞沿途的風景,而回程的時候去看了一下機票,3000元。那時候沒有高鐵、沒有app給你購買特價機票,我當時立刻選擇乘坐30小時的火車回合肥,而且是無座,不帶猶豫的,因為那時候的自己沒錢,我只能選擇乘坐火車回合肥。再後來的旅行,我也都是乘坐火車慢慢的到達目的地,然後隨著自己的收入多了,也多年沒有坐過火車了。

所以我認為,根本自己的實際收入和時間成本來選擇,如果不著急,躺在火車上慢慢的,欣賞欣賞沿途的風景、和車上的人聊聊天,不帶歧視的觀念來說,如今坐火車的人大多數應該是交通不便利不直達的地區或者經濟拮据的人們了,現在許多農民工都會選擇高鐵回家,所以,乘坐火車的人,我相信他們有著自己的故事,不妨找他們聊聊天,瞭解不同職業的生活狀態也挺好。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乘坐高鐵,一路上舒舒服服的,很快到達目的地,路上你不會和旁邊的人聊天,你會自己低頭玩著手機,不時的看看窗外風景。不同的選擇不一樣的感受,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人生也是這樣,看你喜歡什麼樣的方式,看你適合什麼樣的方式。

如果你有錢,偶爾嘗試一下火車那也未嘗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