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西部中心城市,西安爲什麼與周邊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

抬頭笑笑咯J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曾回答過幾個關於西安的問題,西安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大城市,經濟可以說穩居第一位,但是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裡面西安先後被周邊省會城市超越,原因個人覺得有多個方面,今天藉此機會談談自己的一點理解。

我國產業轉移的順序東部——中部——西部

對於我國產業經濟發展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一直是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和南方城市,以“三來一補”來吸引世界各地的企業來中國辦廠。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南方部分城市和沿海地區基本上已經到了(已經開始轉型)產業轉型的時候,過去的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產業已經不具備優勢了,好在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很多沿海城市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往內地遷移是必然。也就是說我國產業轉移的順序是東——中——西,這個大家應該明白吧。西安雖然基礎條件不錯,但是無奈處於西北地區,不屬於優先轉移的地區範圍,沒有產業過來,經濟發展緩慢也就可以理解了。這點可以從國家戰略方面看出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產業轉移除去位置外,重要還是基礎配套如何

或許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些東部的產業不直接到西部地區呢?對於地理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西部基本都屬於我國的大後方,我國兩大河流、長江和黃河都是發源於此,西部可以說在我國生態環境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我國提出西部大開發這麼多年,一直不敢像中部地區進行大拆大建的重要原因。本身西部地區就有生態環境脆弱,恢復不易的特點,所以基本上西部地區都是以不危害環境的代價進行發展,自然在基礎配套和產業配套上比不過中部這幾個省份了。

從東部地區轉移過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幾個需求需要滿足:第一、交通配套要好(便於產品出口);第二、勞動力人口充足(畢竟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工人要求很高的);第三、有一定的工業產業基礎;不可否認,歷史時期我國中部省份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具有相當的工業基礎,可以說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加上中部幾個省份都基本屬於我國的傳統交通樞紐,本身勞動力又不缺,所以中部是這些轉移產業的最佳承接地。這也是為什麼中部幾個省份這些年來經濟發展要比西部(陝西)發展要好的原因。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註定會打破這種平衡

本身在2000年之前,互聯網還不算非常發達的時期,我國產業轉移的順序從東到中到西的順序,估計能夠安穩發展個20年(甚至30年)問題不大,但是後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徹底打破了這種平衡,使得很多企業不得不提前轉型,很多地區不得不加入扶持和吸引互聯網行業的大軍。這種平衡被打破之後,註定會使得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目前簡單的例子就是,成都和重慶地區已經吸引了大量的互聯網企業入駐,使得該地區的產業直接越過了工業化時期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帶來的經濟增長是沒有人能夠準確預估的,包括西安與抖音合作等等都是在不斷探索經濟發展的路子。可以說互聯網帶來不確定性的同時,也給很多城市翻身的機會,尤其是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城市。

個人來看,目前我國處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東部地區向中部西部地區轉移時期,也處於互聯網快速發展時期。可以說一個地區能夠得其一就能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如果能得二那麼就得飛起來嘍。

綜上,個人覺得過去西安經濟發展不如周邊主要是因為地理位置限制了其交通樞紐和產業發展;不過隨著被支持建設國家級中心城市,交通樞紐、政策扶持下西安經濟實現騰飛是必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記得點贊轉評哦,喜歡的話可以關注勇勇雜談壹貳叄。


勇勇雜談壹貳叄


要說2010年以前,西安沒有周邊的成都,鄭州,重慶發展的快,這是事實。

但2010年以後,西安的經濟還是發展的比較快。

首先是GDP總量的排名上,位次不斷地在前進,2018年有可能進到前20位。

其次是人均GDP,2017年西安是84576,重慶是63968,成都是87258,鄭州是95412。幾個城市之間差距並不是很大。

最後是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西安32597,成都33217,重慶24152,鄭州30556。

從這三方面看,2010年以後,西安和周邊幾座城市之間的差距沒有出現越來越大的情況。


理性生活029


西安為什麼落後許多周圍城市?倒底是為什麼?且不說與北上廣深有天差地別,與重慶,成都,武漢,杭州,蘇州 等地也相差很大。其中根本的原因在於傳統文化東遷造成的曾經的長安盛極一時後失落而歸的廢退陰魂不散,逐漸沉澱在陝西人的文化基因裡。曾經優秀的東西時過競遷成為新文化新時代的阻力。

西安人不可謂不優秀,西安人不可謂不勤勞勇敢,面對大創大立大變革的大時代,西安這塊傳統文化厚重的土地承載著太多歷史記憶和文化情感,當那些盛世榮耀漸漸消去時,歷史的腳步大舉東征,長安只留下遺失的美好和回不去的記憶,隨著傳統文化由農耕文明的盛世向工業文明和商業文明的演化,西安就已經與東部城市拉開了文化背景上的距離,隨著近代沿海城市向藍色海洋文明靠近,手工業和商業文化土壤正在快速形成,而封閉的黃土地八百里秦川遲遲無緣與沿海城市同步向藍色海洋文明發展。鴉片戰爭是中國的災難也是中國的覺醒,沿海城市的通商口岸打開了封閉落後愚昧的中國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在反帝反封建民族獨立運動中,東部國民的覺醒與革命意識比西部來得更早更快更猛。處於工業漸起商業萌芽時期的沿海城市形成本能的求變創新意識,與西安乃至西部城市的封閉保守固執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是近代地緣政治文化差異化發展的必然結果,非人力所為,短時期文化基因上的差別很難消除。所以就形成了地域特色。西安無疑就是黃土地黃河文明的典雅之城。同時改革開放,破舊立新大變革時期,沿海城市又一次成了時代的寵兒。西安再次失去走出歷史與文化超強糾纏的困撓,沿海城市疊加著原本的工商文化基因與優先的經濟改革政策如魚得水快速發展,藍色海洋文明快速拉大了與黃土地黃河文明的城市間距離。西安與北上廣深的差距是兩種文明兩種文化的差異發展的結果。

2017年西安發生了文化基因突變,又是“一帶一路”和國家中心城市名片及國際大都市高端定位讓千年古城鐵樹開花。西安從骨子裡開始脫胎換骨,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因為西安看到自己的價值和潛力。教育,科技,文化,旅遊,現代軍工和現代農業是陝西實力的巨大潛力,搶抓來自不易的歷史性機遇,迅猛改變自己的劣根和頑疾,發奮圖強,只爭朝夕。多重利好激勵西安夢想重回大唐榮耀,再現長安輝煌!不知誰說的,放在風口上,豬也會飛!何況西安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塵封的不是舊夢,而是氣貫長虹的激情!西安在抖落灰塵,壯志凌雲,展翅高飛,騰達四海,威震五洲的時間還會很遠嗎?





龍行世明


周邊城市是指哪幾座城市?蘭州?鄭州?武漢?成都?

彆著急,西安現在也已經是國家中心城市了,新定位下的西安,和成都,鄭州,武漢一樣,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17年西安的GDP達到7469億元,位居全國第21位,雖然與成都,武漢,鄭州等"周邊城市相比還有差距,但西安的名義增長率達到19.37%,百強城市排名從去的第26位上升到第21位,發展有目共睹。



古都西安煥新顏(圖片東方IC)

看到差距,更要看到機遇!2月7日,西安收到新年大禮包。2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中城市群發展規劃的通知》,國家級城市群關中城市群建設大力推進,作為西北地區中心城市,關中城市群龍頭城市,西安,將建設成國家中心城市,大力推進西鹹新區,西安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西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將為西安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助推力。



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將打造成西部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內陸開放高地,文化高地,一帶一路核心城市,打造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安擁有發達的交通優勢,擁有以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為代表的眾多高等院校,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去年更是吸引了26萬各類人才入戶,有人才就有未來,曾經的十三朝古都,新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正闊步走來,加油,大西安!


關中城市群(本圖源自網絡)


途蟲的百味人生


一是關中平原留不住水,氣候條件差。二是物產欠豐富,使西安發展缺乏後勁。三是人的思想欠開放。


紅劍A6


我有個漢中朋友酷愛實木傢俱,自已辦了廠,一點不造假,但是很堅辛。但是他始終堅持貨真價實,南方有許多人要和他合作,前提是必須加其他材料,均被他拒絕。這在西安有一定的代表性,西安人死板。包括政府有些機構辦事,特別認真,一是一,二是二。一個大秦嶺,硬是幾十年未開發,現在有人叫好,但是丟了商機,丟商機是秦人的家常便飯。不知道這是優點還是缺點,反正發展慢是硬道理,秦人認死理是大局勢,官不大管的嚴,吃著民工飯,操著老闆心。哎噓一一,面對發展是硬道理,秦人秦風,是落後了,你咋就不會騙騙人呢?


老閒事主任


西安憑藉兵馬俑,鐘樓,大雁塔等歷史文物不可一世,還在在睡夢中自我陶醉!我是13朝古都,我有秦磚漢瓦,我有城牆!我很好了,你們沒有,我很優秀了!就在這個時間段正值西部大開發時期,重慶、成都,鄭州,武漢,合肥,等等省會城市都在奮勇前進發展經濟,而西安高傲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中!在睡大覺!重慶的發展與崛起只用了10年時間!而西安白白浪費了這10年,國家西部大開發機遇與西安插肩而過!西鹹一體化又發展的不倫不類,讓人心痛!瞅瞅西安的工業,汽車製造,電腦計算機,電子信息產業你會流淚的!西安有什麼東西拿的出手中國🇨🇳製造!少的可憐😣!軍民融合!!!!!


jiahebin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c956aa9c16e031a29405a17f0ecbbd3\

中華第一古都長安


提問者本身就是先入為主,有偏見。另西安不是與周邊鄭州、成都、武漢等差距越來越大,而是與個別周邊領先城市在縮小,與其它城市相比在超越!!!從不久的將來看,西安一一這一歷史重鎮必將成為繼京、上之後的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從綜合影響力上看,其必在廣、深之上,況周邊城市乎?

其發展的底氣來自:一是中央戰略定位的強力支持;二是西安猛醒之後的追趕超越;三是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等自身優勢。


蘇煦惠


出這個提問問題的人,動機是什麼?能否告訴大家!

再說了,是事實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