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018上半年巨虧40億,補貼高達百億,爲什麼壟斷網約車市場的滴滴還會虧損呢?

科技泛海


根據滴滴最新發布的財務數據來看,2018年上半年虧損急速擴大到40.4億元,比2017年全年虧損的25億元還要高出61%。滴滴在2018年上半年,在乘客補貼和司機獎勵方面投入了117.8億元,這一數據也超過了2017年全年的65%。



滴滴從成立到如今五年的時間裡,通過17輪融資獲得了超過200億美金的資金儲備,憑藉燒錢模式搶佔了國內網約車市場,很快趕超快的和Uber,成為國內的龍頭,幾乎壟斷網約車行業。但時至今日,發生的一系列事故是滴滴虧損的重要原因。

時隔一百天,滴滴順風車發生兩期惡性事件,相關整改使其喪失很大一部分營收,因此無法彌補部分虧損。“樂清順風車事件”發生後,滴滴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出面道歉,並且宣佈將無限期下線順風車。



另外,滴滴在與美團打車的激烈競爭中,也耗費了大量的資金。雙方競爭的方式,與曾經的滴滴與快的、Uber中國無異,主要是燒錢。在今年3月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大會上,美團CEO王興便透露,美團打車業務已經取得了南京、上海等城市的1/3的市場份額。



前兩天滴滴出現的,加上之前的惡性事件,把滴滴推向了風口浪尖的位置,如今又爆出虧損的局面,滴滴未來的發展讓人感到擔憂。




首席發言者


眾所周知,滴滴近來傳出的負面消息不斷,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了這麼多事,滴滴依然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補償用戶是自然,還有滴滴平時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優惠。

我們來看看滴滴的“錢都用去哪了”:

首先,財務數據顯示,滴滴2018年上半年期間,在乘客補貼和司機獎勵(衝單獎)方面的投入高達117.8億元,這一數字已達到2017年全年181億補貼的65%。而補貼的增加,也離不開和同行的競爭。美團在南京和上海運營了打車業務,這勢必催生雙方的補貼拉鋸戰。



其次,虧損也和滴滴的國際化戰略有關。今年1月,滴滴收購了巴西99;2月,滴滴宣佈與軟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進軍日本網約出租車市場;4月,滴滴正式進入墨西哥;5月,滴滴又進入了澳大利亞市場。這樣的大擴張也意味著投入不少資金。



另外,滴滴對於研發的投入也挺大的。不僅自己在做地圖,還有支付、服務器運維的成本也挺高。

目前來看,滴滴還是先整頓好平臺自身,挽回信譽,再去考慮其他的吧。


AI視界


成為風口浪間,帶來更多人的質疑和不確定因素,現在人們對App更多是平臺帶來的體驗,體驗不好,難於成為習慣,每天的負面消息有那麼多(典型的每個城市政府要約談滴滴)這樣的損失不是靠補貼能換回的,and公司每天還要正常運轉,所以虧本是必然的


騎豬去兜風3038


說那麼多,歸根結底還是在擴展市場

才剛剛站穩,就想學著跑,百度花了多少年才佔領了大搜的半壁江山

跟著時代發展,應運而生,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也要知道哪頭輕哪頭重,什麼才是你發家致富的資本!

磕磕絆絆的走些捷徑去盈利,那根本不可能,要讓大部分人群去認可你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得定

那些個大數據我是不太瞭解,但是我知道人性化,安全,服務這些基礎做好了,得到大家的認可才是王道。

就不配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