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黑科技裝備,是忽悠?還是真實有效?

漁具市場很有意思,每過段時間,就會有相關產品被髮明、製造出來,解決釣魚人垂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滿足釣魚人的個性化需求。逛展會是很多釣魚人的愛好,除了以優惠的價格購買心怡的產品,更可以去探奇,發現一些好玩的產品。

釣魚人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感謝生產、製造商,不斷的追求創新,釣魚人才會有更好的垂釣體驗。當然,商業的本質是逐利的,所以釣友們會遇到一些虛假宣傳,甚至是“邪門歪道”之類的產品。信息化時代,市場是最好的過濾器,必將遵循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如下聊聊幾款“有意思”的產品,僅表個人意見。

釣魚黑科技裝備,是忽悠?還是真實有效?

「魔盒」

釣具市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產品命名都帶有魔幻色彩,神、魔、鬼、怪、妖都已出現,深受“西遊記”文化的影響。魔盒的原理很簡單,將餌料、魚鉤塞滿盒子,拋入水中,入水之後,餌料會變得鬆軟,再利用魔盒底部的彈簧,將餌料和鉤子,一起擠出盒子,形成一個餌堆。魚在吃餌堆的過程中,會將魚鉤一起吞食。原理上類似於爆炸鉤的使用方法。

商家的創新精神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在使用魔盒的過程中,會發現出現各種意外。使用起來對餌料霧化要求高,餌料開硬了,入水之後,彈簧無法將餌料彈出盒子之外,魚只能吃到外面一層餌料,無法接觸到鉤子。軟了,由於彈簧力度過大,在裝填的餌料過程中,可能就將其彈出,需要反覆去調試。另外拋投過程中,與水面的撞擊,也極易造成彈簧將餌料彈出,入水已是空鉤。其實,爆炸鉤來得更為方便,加了一個盒子,反而成了雞肋。

釣魚黑科技裝備,是忽悠?還是真實有效?

「極速彈射鉤」

從名字之中,釣友也能猜出八九不離十,原理上也很簡單,利用彈簧機關,魚在咬鉤下拉時,觸發機關,彈簧彈開,刺魚。

理念上感覺可行,但是牽扯到彈簧作為主要的控制部件,已經失去靈活的操控性,應對釣魚過程中的複雜情況,無法對靈敏度做到精確把握。而且在拋投過程中,與水面的撞擊,也極易造成彈簧彈開,入水之後,魚無法吃鉤。而且彈簧裝置已有3g重,需配備一款大漂,失去釣靈的可能性。此款產品在於抓口時機的把握,但由於操控性太差,只適合探探奇了。(小編偷偷搜了一下某寶,銷量還不小,看來釣魚人都有一顆好奇心,哈哈)

釣魚黑科技裝備,是忽悠?還是真實有效?

「重力感應浮漂」

聽名字已是滿滿的黑科技感,喜歡夜釣的釣友或許已經聽說過,或者已經在使用。市面上也已有幾款重力感應漂,價格在幾十元,到一百多不等。原理也是很簡單,在原有的電子夜光漂中,加入了重力感應裝置,有頓口的時候,浮漂將由綠色變為紅色。

夜釣看漂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對於那些視力不好的釣友。重力感應浮漂給出的信號是不是能讓釣者,準確的抓口到不一定,但是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變紅說明有口,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浮漂上,抓住信號。此類產品也剛進入市場不久,在續航能力,信號靈敏度問題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在實際的夜釣過程中,需多備用幾塊浮漂電池。目前只針對夜釣使用,預測隨著硬件成本的降低,及技術的成熟,或許不久將來,不需要看漂,可直接“盲釣”了。

釣魚黑科技裝備,是忽悠?還是真實有效?

「釣傘風扇」

顧名思義,就是掛在釣傘上的風扇。炎炎夏日是搏大物的好時季,豔陽高照也阻擋不了釣魚人對水的嚮往。但是酷熱,也是降低釣魚幸福指數一大難題。市面上各種便攜式風扇也不少,但是大多數無法適應做釣時的環境。釣傘風扇貼心創新,是可以直接固定在釣傘之上,不會對作釣產生負影響。但是在風力,和續航能力上還需要加強。(如果能配備太陽能電池板,那麼離釣傘空調扇就不遠了,哈哈哈)

釣魚黑科技裝備,是忽悠?還是真實有效?

幾款產品有缺,也有優,實際使用效果,有好奇心,有經濟能力的釣友可以嘗試之。有想法,並付諸行動的人是值得去尊敬,他們為“更好的釣魚”提供了一種可能。

垂釣生涯中,你又遇到哪些好玩的產品了?歡迎各位釣友在評論中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