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擁有合理依據嗎?

巴哈利亞精英馬穆魯克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並不是合理的。

歷史上,儘管克里米亞也曾經長期作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但是在1954年的蘇聯時期,蘇聯將克里米亞由俄羅斯交由烏克蘭管理,當時俄烏之間都是達成一致的。並且在1997年,即蘇聯解體6年以後,俄羅斯與烏克蘭簽署協議,明確克里米亞為烏克蘭所有。

因此,從蘇聯解體到現在,雖然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對於克里米亞存在多次爭議,但是在1997年,這個爭議就已經截止了。從此,克里米亞無可爭議地歸屬於烏克蘭。


而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無論從聯合國方面,還是從獨聯體方面來看,都是缺少法理支持的。儘管克里米亞是舉行公投以後,先成立為一個國家,再併入俄羅斯的。但克里米亞公投的性質,以及拋開原宗權國烏克蘭的做法,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不過,克里米亞位置非常重要,是俄羅斯凸向黑海的一顆楔子,是俄羅斯控制黑海,突破地中海,走向大洋的前沿陣地,關乎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命運。俄羅斯重新吞併克里米亞,雖然做法在國際上站不住腳,但是百年以後,這個爭議也將成為歷史。


當然,如果烏克蘭不倒向歐美國家,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不致受到威脅的話,克里米亞事件也許不會產生。

雖然倒向歐美是烏克蘭自己的內部事情,但是造成的結果,烏克蘭自己也要負有一定責任。強大才有話語權,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一個國家,自強才是根本。


蘇綻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顯然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俄羅斯雖然是友好鄰邦,但是俄羅斯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全都正確的,如果不講規則、沒有原則的“跪舔”俄羅斯,早晚也會受俄羅斯沙文主義之害。

克里米亞在歷史上歸屬俄羅斯的時間並不長

克里米亞歷史悠久,俄羅斯還只是一個大公國的時候,克里米亞汗國就已經從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欽察汗國中分裂出來。克里米亞汗國衰落後,1478年到1777年長達三百年的時間,克里米亞汗國是奧斯曼帝國的一個附屬國。1512年,克里木汗國主動進攻莫斯科,在大肆掠奪後撤軍。1572年,克里米亞汗國又趁著俄羅斯對外戰爭之機,一度攻陷了莫斯科。

俄羅斯對黑海的出海口覬覦已久,俄羅斯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衰落,連續發動俄土戰爭,1774年俄羅斯迫使奧斯曼帝國承認克里米亞獨立。1777年,克里米亞汗王宣佈附屬俄羅斯。克里米亞貴族還曾經起義反對歸附俄羅斯,7萬俄軍在克里米亞進行殘酷鎮壓,終於在1783年將克里米亞徹底納入俄羅斯的版圖。現在的克里米亞之所以一邊倒的親俄,只是克里米亞人在俄羅斯的近200年統治中已經被清洗的差不多了,現在的克里米亞俄羅斯族佔絕對多數而已

可以說,直到18世紀末期,克里米亞都沒有屬於過俄羅斯,更談不上所謂的歷史淵源和民族認同感,如果非要從歷史維度尋找克里米亞的歸屬,克里米亞更應該屬於蒙古、屬於土耳其,至少不能用歷史淵源證明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


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是俄羅斯承認的自主行為

1954年5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在赫魯曉夫的主導下,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正式將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州劃歸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克里米亞隨即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隨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羅斯簽署的獨立國家聯合體協定,再次確認了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承認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疆域和邊界。1997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簽署的俄烏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再次確認克里米亞半島歸烏克蘭所有。

可以說,在國際法層面,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是沒有任何爭議的。正是基於這一共識,烏克蘭才最終放棄了擁有的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現在俄羅斯食言自肥,吞併克里米亞,當然不會得到包括安理會另外四個成員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和支持



允許克里米亞獨立公投與俄羅斯反對的科索沃公投一樣惡劣

推行所謂的民族自決或者公民自決,是冷戰之後巴爾幹半島等國際動熱點地區動盪不安的首要原因。在美國推動前南聯盟科索沃地區舉行民族自決的公投時,俄羅斯的態度也是堅決反對、不予承認。俄羅斯自己堅決反對的美國人的一套做法,博取自己的利益,不僅讓美國這樣的敵人鄙夷,也難以說服自己的盟友

事實上,在歷史上,俄羅斯憑藉實力推動所謂的全民公投、民族自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世紀20年代,俄羅斯一手策劃了蒙古公投、隨後又策劃了所謂圖瓦共和國全民公投,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現在俄羅斯實力不濟,尚且可以利用俄羅斯族在少數地區的佔比優勢,推動克里米亞、南奧塞梯等俄羅斯聚居區的獨立,將來俄羅斯實力恢復,再搞一些假公投、假自決,繼續分裂鄰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現在你贊同別人不講道理,將來早晚會吃別人不講道理的虧。



衝擊時評


有合理的依據,但是不夠充分。

簡單說,合理的依據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原來都是蘇聯的一部分,而克里米亞在自蘇聯成立到上世紀50年代早期都屬於蘇聯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54年恰逢烏克蘭和俄羅斯統一300週年,當時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一高興,就把克里米亞劃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劃入了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所以這樣做,我認為有兩個理由,一是赫魯曉夫出生地就挨著烏克蘭,二是他早年和後期兩度在烏克蘭工作,成績卓著,對那裡有感情。

那個年代當然劃歸也就劃歸了,沒聽說有什麼反對意見。但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了兩個完全獨立的國家時,問題就來了。因為克里米亞的居民多為俄羅斯族,自然他們不願意自己一夜之間就變成烏克蘭國民了。二是當時,克里米亞半島上還有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所以,在1992年時,克里米亞半島宣佈過獨立。俄羅斯介入進行調解的結果是,克里米亞成立一個自治共和國,還是屬於烏克蘭。同時,俄羅斯租借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一部分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

但2013年末至2014年初烏克蘭親俄和親西方兩派力量的衝突,導致了這個國家的政局不穩。於是,克里米亞的親俄軍人佔領了國會,選出的總理向俄羅斯求援,俄羅斯於是派軍隊進駐了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國會通過提案要加入俄羅斯,並在隨後的公投中獲得了97%的支持率。這樣,自治共和國就宣佈變成了新的克里米亞共和國,準備加入俄羅斯。普京當然不會錯過這樣送上門的天賜良機,隨即批准了克里米亞共和國加入的請求。由此,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理由不夠充分的一點是,根據烏克蘭憲法,任何國界或領土的改變必須經由全國性的投票。這也正是西方國家不予認可克里米亞公投的理由,因為克里米亞實在是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了。如果它依然屬於烏克蘭,則對西方遏制俄羅斯非常有利,反之則非常不利。而西方的這個理由也說得過去,因為畢竟國家的憲法至高無上。

但現實往往都很具體,我的看法是,確實是因為歷史的原因,造成了克里米亞居民對俄羅斯的歸屬之心強烈,才有了4年多以前的這一結果。西方除了制裁,其他也奈何不了俄羅斯。一是,畢竟俄羅斯不是靠入侵和戰爭得來的克里米亞,二是,克里米亞要求加入和迴歸俄羅斯在先。所以,說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吞併”這兩個字勉強可以,但這個“吞併”是你情我願的,並沒有強加的成分。


人稱黎叔


如果說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有合理依據的話,那行!我領一幫人衝到別人家,把他家裡能殺得殺,能攆得攆,等他家沒什麼人了,如果有人問我:這是誰的家?我當然說是我的,因為這所房子裡全是我的人!


從歷史上講,這個半島最早的定居者是凱爾特人,後來先後被羅馬人,哥特人,匈奴人,拜占庭帝國和金帳汗國佔領,蒙古後裔在1430年就在這裡建立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克里米亞汗國,而實際上屬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附屬國,但仍然以韃靼人居多,連“克里米亞”這個名字都來自韃靼語,從17世紀開始,崛起的沙俄就因為其佔據黑海出海口的優勢,在此後200年的時間裡,通過11次的俄土戰爭,搶佔了土耳其大片的領土!1783年,由於奧斯曼土耳其與奧匈帝國的爭端,汗國被併入沙俄!本身就是“贓物”,居然被葉卡捷琳娜女王驕傲地比作“帶給俄國的嫁妝!”

10月革命到1921年,克里米亞先後被改了兩次名字,最終成了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成員,1944年5月,斯大林以克里米亞人“私通納粹”為名,將大量本土居民遷往烏茲別克斯坦沙漠,並遷入大量俄族人,,,


如果不牽扯歷史,領土佔有原則按照二戰之後的新秩序來劃分,也行!請往下看:

1954年,赫魯曉夫主導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克里米亞就成了烏克蘭鐵定的一部分,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毫無爭議地跟隨烏克蘭主權,脫離了俄羅斯主體,但一些俄羅斯政客又開始叫囂:1954年的決議不算數,那是赫魯曉夫喝醉了以後送給烏克蘭的,,,

2014年的全民公投,從結果來看,有96%的民眾支持“脫俄入歐”,普京根據“公投結果”宣佈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問題是,這些民眾大都是俄族人,這也就是我開文所舉的例子:原住民都沒有了,外來者當然會說:這是我們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國際公約中,被認可的全民公投必須有三項條件:一,根據國家主權原則,主權國家只有在通過明確方式表示同意後,主權方可讓度,二,全民公投必須是出於自由,真實的本意來決定領土的去留,三,全民公投必須在聯合國的監督,由相關國家的獨立觀察團參加的情況下進行!,


如果按照聯合國的三項條件,通過“公投”將克里米亞劃歸俄羅斯版圖,沒有絲毫的法理依據,第一,烏克蘭沒有一條國內法規定,領土問題可以通過地方性全民公投解決,當時的烏克蘭政府本身就是俄羅斯扶持的傀儡政府,整個過程中,幾千名俄羅斯駐軍虎視眈眈,烏克蘭政府領導人根本無法親臨現場,第二,公投期間,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遍佈克里米亞“維持秩序”,而實際上是為了阻止反對者“破壞”公投,傀儡政府通過秘密會議強行通過全民公投,所有反對者都被排除在外,公投委員會的構成,選票發放數量均屬於不透明狀態,甚至連必要的宣傳和辯論環節都沒有,第三,公投期間,根本沒有國際組織的監督,觀察員大都是俄羅斯代表團,其他幾個國家的監督也都流於形式,,,!

這樣的公投,合法性在哪裡?國際社會當然不會同意!想想看,克里米亞公投與外蒙的獨立公投何其相似?更諷刺的是,制定戰後新秩序的《雅兒塔密約》,就在克里米亞的雅兒塔皇宮裡進行的!

俄羅斯用“槍桿子加公投”的方法,拿走了鄰國多少領土?170000000平方公里,有多少是祖傳的?如果這樣的“全民公投”就可以划走一個主權國家一塊地方,某個國家的少數民族省份,只要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完全可以通過這樣的“公投”脫離祖國,如果這樣的公投能夠堂而皇之地合法使用,那好,我們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手段,從北方拿回失去的大片土地呢?



觀點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陣營,但如果因為立場而毫無原則地“響應”,不但被本國人民所不齒,可能連其“崇拜者”都看不起這種奴性!

冷兵器TILLLINDEMANN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在整體國際上是不被承認的,絕大多數國家認為俄羅斯是非法吞併克里米亞。但是從克里米亞的超過95.5%的克里米亞人要求加入俄羅斯上來說,又無可非議。只過這還是美俄博弈的結果。



自從2014年烏克蘭爆發危機前後,政府不斷更迭,導致烏克蘭前後國內政治混亂。親西方政客上臺,不斷上演刺激俄羅斯的行為。這也是導致克里米亞加速分裂的主要原因。


克里米亞在2014年3月11日宣佈獨立公投。當天議會以81票當中的78票贊同,通過了克里米亞獨立宣言。定於本月16日克里米亞得全民公投將決定克里米亞的最終歸屬。而11日烏克蘭政府要求美,英等國承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16日克里米亞舉行了全民公投決定獨立,並要求加入俄羅斯。而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關於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的法令。承認克里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市擁有主權。


而美國於17日下午,美國總統奧巴馬直接和俄羅斯族總統普京通電話,強調克里米亞的公投結果不會被美國和國際社會所接受。並指出俄羅斯的行為違反了烏克蘭的國家領土完整。而且美國準備聯合歐洲國家準備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4月27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的多數通過了一項決議,克里米亞的獨立,加入俄羅斯破壞了烏克蘭的領土完整,違反了國際發,這是一次違法的公投。雖然聯合國大會,不如安理會決議更有法律約束力,但是以100票贊成,11票反對,58票棄權就已經看出國際上還是主要不承認這樣的結果的。

作為俄羅斯只不過就是擁有克里米亞擁有58%以上的俄羅斯族人,近80%以上克里米亞人說俄語的優勢。再加上克里米亞的公投結果,可是國際社會並不認同這個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別管整個克里米亞在歷史上與俄羅斯有多大的糾葛,但是至少之前的整個國際社會還是承認克里米亞歸烏克蘭的。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極為不利的,但是俄羅斯也根本不在乎這些,這也是俄羅斯霸氣的一面。
普京與克里米亞簽署加入俄羅斯的協議


所以俄羅斯為了保證自己在黑海的利益,尤其是黑海艦隊的駐紮地塞瓦斯托波爾,更是俄羅斯絕對不能失去的位置。那麼美國指使的烏克蘭想要帶著克里米亞遠離俄羅斯,俄羅斯怎麼可能讓自己的黑海艦隊無家可歸呢?克里米亞無論哪國是否承認,對於俄羅斯來說根本無所謂。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也謝謝朋友們的點贊!!!


淡然小司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方以不了了之。這是成都市新都寶光寺的一副門聯。國家有法律,軍隊有軍紀,和尚有戒律等,所有的法和律都是給人類定規矩。讓每個人,每個集團都在條條框框內規矩行為。法律就像一把鎖,防君子,難防小人。所以違反條條框框的就是犯法。
俄羅斯為什麼要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為什麼忍氣吞聲?美國西方為什麼不去幫助烏克蘭收復失地?克里米亞的歷史地位曾經換過多位主人。最後一次是在1954年由蘇聯以俄烏友好300年而劃歸烏克蘭。克里米亞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蘇聯的黑海艦隊常駐那裡,和塞瓦斯托波爾港口一起都是被蘇聯租用,作為海軍的搖籃蘇聯一定愛如掌上明珠。


即使蘇聯解體,烏克蘭作為獨聯體的存在,俄羅斯依然認可克里米亞的屬於烏方。要不是發生了 “顏色革命”烏方堅決要改嫁,克里米亞現在還是烏方的領土,俄國人每年照樣給成一億租金。也不會有俄羅斯不斷強迫烏克蘭歸還280億美元的借款,也不會有俄國人經常威脅“斷氣”。
截止今天,俄烏兩國貿易200多億美元,相比歐盟多了一倍,俄羅斯還是烏方的機械配件的大客戶,逆差國。世界第三大重工業國家。有著讓美俄都畏懼的巨大潛力。但是剛獲得獨立的烏克蘭沒有做大國的抱負,只想平平庸庸的好生活。手中的優勢籌碼成了急於甩掉的包袱,連續幾任的領導目光短淺,貪腐成性,民眾更好收買,幾百萬美鈔就擺平。


全世界都想和平發展。只有美國想亂,把各國都搞亂。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美國的戰略就是亂中取勝!至於烏克蘭這個棋子,隨時都可以成為“棄子”!最近美國不是說了:克里米亞本來就是俄國人的!這話讓國際社會還要說什麼?讓美分們情何以堪?

國際法,仲裁法都是人為訂立,也可以解釋,也可以修改,也可以不遵守。法律可以修改完善,只有狡猾人才不認死理!美國人才是製造法律這把鎖的設計者,當這把鎖鎖不住別國的時候,就退群了。俄羅斯重新收回了克里米亞,除了西方偶爾嚷嚷,剩下的只是美分們在馬後炮,喋喋不休的國際法。

誰是土地的主人,不是由國際法律固定。自古以來土地由拳頭大小決定!由一國的硬實力延伸來決定。烏克蘭曾經抱著金娃娃睡覺,如今蛋打雞飛,實在令人可憐可悲又可恨。怪罪於俄羅斯是推卸自己的無能,一副好牌打得稀爛。還在指望美軍來幫助,是的,美國人的援助就是炮火和武器。等到,天上掉餡餅了。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謝謝。


老遊59


這個問題問法已經預設某些立場。持平來說,應該問’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是否有合理依據?’而簡單的回答是,西方與俄國各說各話,端視立場。不過,意大利政黨北方聯盟(Lega Nord)黨魁,同時也是意大利國家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 近日的一席要求認可’克里米亞獨立公投’(Referendum on the Independence of Crimea)倒是引發了一波的動盪,分析者開始關注他的對俄態度。在此之前,薩爾維尼已多次因為其關於難民以及種族的言論而引發爭議。

薩爾維尼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SPUYNIK)的報導,薩爾維尼的這番言詞是在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採訪時提出的。薩爾維尼指稱,許多西方國家正要昧於現實,加上媒體推波助瀾,而誤導了民眾觀點。實際上,當年的公投是正當的,而且當地多數民眾是投票贊成加入俄國的!

薩爾維尼認為,克里米亞與俄羅斯具有相當緊密的關係;當地瀰漫的俄羅斯文化與傳統也絕非是憑空捏造。從這些點來說,”[克里米亞]正當地屬於俄羅斯聯邦”。

克里米亞2014年舉行獨立並加入俄羅斯公投

薩爾維尼斥責西方媒體以及其周圍以及西方所支持的2014年的烏克蘭廣場革命,認為背後存在相當複雜的原因。他主張歐洲應當撤銷對俄羅斯的制裁,並認可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而這些─都將有助於意大利對俄羅斯的出口以及改善義俄關係。

克里米亞主權問題餘波盪漾,西方自此制裁俄羅斯至今

一般分析,這位極右派色彩濃厚的政黨領黨人打出”意大利優先”為政見,正迅速地獲得民眾支持率。然而,其多項爭議的言論,也讓觀察家為之憂心。因而,薩爾維尼的這番認可俄國對克里米亞主權的主張會否未來進一步影響意大利的對俄政策,恐怕也會影響歐盟對意大利以及對北方聯盟的態度。

答題人:吳宗翰 歐羅萬象 (微信公眾號:EuroScope) 團隊成員


歐羅萬象


合不合法是次要的,實質才是最重要的,俄國人覺得合法就行了,就像美國人在全世界動手動腳一樣的道理。

克里米亞問題的表現形式是克里米亞要脫離烏克蘭國家,自己搞獨立或者加入俄羅斯,而烏克蘭和克里米亞身後各自有幕後老大支持,他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而根據國際標準動作,這種事情得雙方協商解決,然後全世界各國理解並尊重這個協商下的結果,任何單方面的行為無法得到大多數國家的認可。

就俄國收下克里米亞這個事情,形式上因為是單方面行為,所以烏克蘭不認可,大多數國家明裡暗裡不認可,但實質上俄羅斯已經控制了這個地區,並進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轄,這個是不可逆的現實了,俄國不可能把克里米亞再吐出來,1億多俄國人民的感情會受不了,普京會立即失去執政基礎。但用戰爭來強行改變這個現實也不可能發生,反正就這樣了。

參考冷戰後的一些國家的領土變遷,比如捷克斯洛伐克的解體,這是大家和平分家,國際社會都承認,塞爾維亞和黑山的最終分家,雖然一方不同意但最終也沒辦法。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阿布阿茲和南奧塞梯從格魯吉亞獨立,這些都是很有爭議的單方面行為,受損國和烏克蘭一樣,都是人微言輕的國家,除了在聯合國開大會的時候訴訴苦,也沒別的辦法。什麼尊重領土主權完整之類也就過往雲煙算了。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烏克蘭在1994年簽訂《1994年布達佩斯備忘錄》,俄國人要“尊重烏克蘭的主權、獨立和現有國界”,不過所謂的國際協議也是要建立在實用主義的基礎上的,沒用的時候,不認就是不認,奧巴馬這2年的心情是極壞的,他的8年業績、各種籤的協議被特朗普像丟垃圾一樣丟的差不多了。

其實克里米亞的獨立模式,之所以不被國際認可,主要是克里米亞決絕地單方面行動,如果像南蘇丹獨立那樣,和中央政府有商有量,在中央政府認可後進行獨立公投,然後再獨立,那老美歐洲也就無話可說了,只能說,俄國在這個事情上做的沒那麼精細,還是沿用了戰鬥民族一貫的簡單粗暴。


雲中史記


當然有,克里米亞入俄的依據是極為可靠,合乎常理的。

首先是歷史依據,俄羅斯擁有對克里米亞的主權。在18世紀以前,克里米亞是遊牧民族韃靼人的範圍,他們的首領明格汗建立了克里木汗國。後來,克里木汗國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從17世紀開始,逐漸近代化的沙俄帝國向奧斯曼帝國發動多次戰爭,最終在葉卡捷琳娜時代,克里木汗國被沙俄征服。葉卡捷琳娜高興得將克里米亞半島稱為對俄羅斯最好的嫁妝。而在葉卡捷琳娜女皇以後,不管是沙俄還是蘇聯,都將克里米亞納入俄羅斯的行政管轄範圍。

而同一時代,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烏克蘭的民族形成是模糊的,烏克蘭語也是俄語的一種方言,就連烏克蘭現在的國土也是俄羅斯軍隊用刺刀拼下來的。赫魯曉夫的酒後協議並沒有多大意義,更何況,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
其次,克里米亞的人口和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也是偏向俄羅斯。克里米亞只有一部分克裡米亞韃靼族和少數烏克蘭族,俄羅斯族佔70%以上。當地的俄羅斯人一直收看俄羅斯的電視節目,認同俄羅斯文化。他們不像烏克蘭那樣進行大規模的反對CCCP痕跡活動,也沒有反對莫斯科。克里米亞的許多戰爭遺蹟和歷史遺留都讓當地居民認為自己應該與俄羅斯親近,而不是認可烏克蘭。

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人曾經在烏克蘭,俄羅斯和獨立建國的三條道路上搖擺。最終,烏克蘭以豐厚的條件和自治權換取了克里米亞留在烏克蘭。但在2014年廣場革命後,從基輔瀰漫出的反俄情緒,以及威脅取消克里米亞自治權讓克里米亞人非常擔憂。
再次,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來說懸在天邊,而俄羅斯卻近在刻赤海峽的一邊。跟著烏克蘭混下去明顯對克里米亞的居民不是好事。雖然克里米亞在入俄後遇到了因烏克蘭施壓而造成的各種困難。但只要看看廣場革命後烏克蘭各地的慘狀,你就會明白,克里米亞比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好多了。要是繼續跟著烏克蘭,克里米亞會窮很多,治安也會變差。

更何況,克里米亞人對基輔已經失望透頂。在廣場革命後,不乏有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嚷嚷要南下收拾克里米亞的俄族人。克里米亞人擔憂烏克蘭一旦完全倒向西方,腳下的土地就會變成西方部署反導系統,建設軍事基地對抗俄羅斯的前沿基地。所以,當俄軍到來時,他們當然是夾道歡迎。
最後一點,那就是克里米亞人早就是翹首以盼。不少克里米亞人早就等著俄軍打過來了,克里米亞的老人更是激動萬分,認為自己活著看見回到俄聯邦是三生有幸。所以俄軍一來,克里米亞居民是又帶路又送禮,群眾基礎相當好。

可以說,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活動,以及克里米亞入俄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烏克蘭還真沒有辦法對付俄羅斯。


朱興子


克里米亞問題也是近些年國際問題的焦點。

2014年,俄羅斯趁著烏克蘭國內亂局出兵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而後克里米亞居民進行公投,正是併入俄羅斯聯邦,成為俄羅斯一部分,當然肯定有人質疑俄羅斯肯定在公投裡作弊,強逼著克里米亞人偏向俄羅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烏克蘭都一致這樣認為的,所以西方國家加大了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力度。

這幾年俄羅斯經濟相繼出現很大困難,就和西方制裁有關,側面說明俄羅斯雖然是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但抗風險能力太差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拜託靠賣資源支撐經濟的日子。

其實克里米亞公投倒不是一定是俄羅斯作弊 當然俄羅斯軍事佔領肯定會起到很大影響,克里米亞居民中,俄羅斯人佔有總人數一半以上,達到近60%,對於大部分克裡米亞居民來說,併入俄羅斯相當於迴歸,公投也正式讓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有理有據,符合國際法。

如果克里米亞問題放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克里米亞半島本來就是蘇聯在1954年從加盟國俄羅斯聯邦劃入另一個加盟國烏克蘭,之後蘇聯解體,各加盟國紛紛獨立,形成的克里米亞被烏克蘭帶走的格局,今天克里米亞半島再次被俄羅斯佔領,無非是俄羅斯要回來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

其實以上說的論據都很虛,都是一些看似很正確,其實都經不起推敲,克里米亞真正歸屬整個俄羅斯歷史也就只有幾百年,非常短,真的沒有自古以來就是某某領土這一說,一直處於變動之中。用拿破崙那一句話最好解釋“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內”,俄羅斯能夠奪回克里米亞控制權說明自己的大炮過硬,烏克蘭只能認倒黴,而俄羅斯因此被西方國家制裁,也是應該付出的代價。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