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突然卷入“性侵”案,为何公众舆论没有一边倒谴责?

刘强东突然卷入“性侵”案,为何公众舆论没有一边倒谴责?

刘强东

撰稿|浑水调研助理研究员 赵子祥

刘强东因“性侵”被抓?听到这个消息全国人民都炸了。京东是国内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第二大电商,刘强东是叱咤风云的商界名人,这不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之类的爱情故事,而是“性侵”,按照一般情况,肯定会被公众一致谴责和唾弃,对受害者抱以深切同情。

但是对刘强东,吃瓜群众们的态度,却值得咂摸一番。

事件发生后,浑水调研一直在观察刘强东“性侵”事件的舆论风向,但令人费解的是,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虽然抨击的网友是主流,但是仍然相当一部分力挺刘强东的声音,即便是谴责的观点,其激烈程度也要远逊于同类事件。

刘强东突然卷入“性侵”案,为何公众舆论没有一边倒谴责?

网友热议

刘强东突然卷入“性侵”案,为何公众舆论没有一边倒谴责?

网友热议

当然,这种“力挺”并非是支持刘强东去性侵,而是对他的行为表示谅解,鼓励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阴谋论,是大多数人为刘强东站台的一大理由。

同样是涉嫌性侵,为什么到了刘强东这里,就截然不同了呢?公众舆论为什么会出现双重标准?

浑水调研觉得,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案件的真相到目前为止还不明了,很多细节尚未披露,之前疯传的受害人“艳照”,得到当事人回应:是假的,没过多久,新闻里得知:强东已经回来了。公众对整个案件的详细始末并不清楚。

刘强东突然卷入“性侵”案,为何公众舆论没有一边倒谴责?

网传受害者

刘强东突然卷入“性侵”案,为何公众舆论没有一边倒谴责?

网传受害者

另一方面,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刘强东在人设一直是颇为正面的。

作为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的公共形象一向来不错,此外,在一些公开场合里,刘强东经常会说一些暖心的话,从“员工就是我兄弟”到“退休后要回家乡定居”,再从响应国家号召精准扶贫到参与多项公益事业,刘强东作为一名企业家,时刻注意着对于社会的正面积极影响。身体力行的去回馈社会。

因此,大家都觉得“刘强东不像是那样的人”。

浙江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当时,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刘强东出席了大会,在会上,他发言道,如今这么富裕的情况下,中国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地区,这是中国富人的耻辱。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

紧接着又表示,三十年前说要让大家富起来,先富帮后富,富到现在有人赚一个亿成为了小目标,富到了有人一个月赚几十亿觉得非常难受,富到中国人到全世界买买买,却还有这么多贫穷的人,这是我们这些先富起来的人的耻辱。

看到这里,明白的网友已经会心一笑了,这番话明显是刘强东在直接怼先前的两位商业大佬的言论。

不像马云说自己挣钱很痛苦,也不像王健林把挣一亿当做小目标,刘强东从来不装逼,他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即使娶了奶茶妹妹,他还会谦虚的说一句:“我脸盲,根本分不清美丑”。

但是人设正面不代表做了“坏事”就一定会被原谅,有无数名人因人设崩塌,再无翻身之时,刘强东为什么是个特例。

浑水调研认为,主要是公众对刘强东“性侵”案的细节了解不够,此前大肆流传的受害人身份存在严重瑕疵,导致公众的认知颠倒,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刘强东是被下套了,他才是受害人。

但是最根本来说,正是刘强东这种接地气的人物设定,大大提升了他在群众眼中的印象分,所以公众对其犯错的容忍度也很高。加上此事并未水落石出,因此公众普遍抱有“宁信其无,不信其有”的态度。

就在最近发生的“劣质疫苗”事件中,刘强东是为数不多的呼吁严查的商界大佬,赢得了公众的一致赞扬。即便是前一次卷入澳大利亚派对“性侵”事件,刘强东也顺利过关,并未受到公众发难。

所以奉劝各位富豪,平时多做善事,不要脱离群众,对社会疾苦不要麻木不仁,多攒公众印象分,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

但是我们要清楚,只要是犯罪,就必须要收到法律的惩罚,舆论的倾向不能影响法律的公正,如果性侵真的坐实,那么不排除公众会会瞬间粉转黑。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刘强东的形象会彻底崩塌吗?

你认为刘强东的行为值得原谅吗? (单选)
0
0%
道貌岸然,不能原谅
0
0%
事未查清,难下结论
0
0%
罪不掩功,可以原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