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突然捲入「性侵」案,爲何公衆輿論沒有一邊倒譴責?

劉強東突然捲入“性侵”案,為何公眾輿論沒有一邊倒譴責?

劉強東

撰稿|渾水調研助理研究員 趙子祥

劉強東因“性侵”被抓?聽到這個消息全國人民都炸了。京東是國內僅次於阿里巴巴的第二大電商,劉強東是叱吒風雲的商界名人,這不是“霸道總裁愛上我”之類的愛情故事,而是“性侵”,按照一般情況,肯定會被公眾一致譴責和唾棄,對受害者抱以深切同情。

但是對劉強東,吃瓜群眾們的態度,卻值得咂摸一番。

事件發生後,渾水調研一直在觀察劉強東“性侵”事件的輿論風向,但令人費解的是,並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情況,雖然抨擊的網友是主流,但是仍然相當一部分力挺劉強東的聲音,即便是譴責的觀點,其激烈程度也要遠遜於同類事件。

劉強東突然捲入“性侵”案,為何公眾輿論沒有一邊倒譴責?

網友熱議

劉強東突然捲入“性侵”案,為何公眾輿論沒有一邊倒譴責?

網友熱議

當然,這種“力挺”並非是支持劉強東去性侵,而是對他的行為表示諒解,鼓勵其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陰謀論,是大多數人為劉強東站臺的一大理由。

同樣是涉嫌性侵,為什麼到了劉強東這裡,就截然不同了呢?公眾輿論為什麼會出現雙重標準?

渾水調研覺得,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案件的真相到目前為止還不明瞭,很多細節尚未披露,之前瘋傳的受害人“豔照”,得到當事人回應:是假的,沒過多久,新聞裡得知:強東已經回來了。公眾對整個案件的詳細始末並不清楚。

劉強東突然捲入“性侵”案,為何公眾輿論沒有一邊倒譴責?

網傳受害者

劉強東突然捲入“性侵”案,為何公眾輿論沒有一邊倒譴責?

網傳受害者

另一方面,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劉強東在人設一直是頗為正面的。

作為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的公共形象一向來不錯,此外,在一些公開場合裡,劉強東經常會說一些暖心的話,從“員工就是我兄弟”到“退休後要回家鄉定居”,再從響應國家號召精準扶貧到參與多項公益事業,劉強東作為一名企業家,時刻注意著對於社會的正面積極影響。身體力行的去回饋社會。

因此,大家都覺得“劉強東不像是那樣的人”。

浙江烏鎮的互聯網大會上,當時,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劉強東出席了大會,在會上,他發言道,如今這麼富裕的情況下,中國還有幾千萬人生活在極度貧困的地區,這是中國富人的恥辱。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

緊接著又表示,三十年前說要讓大家富起來,先富幫後富,富到現在有人賺一個億成為了小目標,富到了有人一個月賺幾十億覺得非常難受,富到中國人到全世界買買買,卻還有這麼多貧窮的人,這是我們這些先富起來的人的恥辱。

看到這裡,明白的網友已經會心一笑了,這番話明顯是劉強東在直接懟先前的兩位商業大佬的言論。

不像馬雲說自己掙錢很痛苦,也不像王健林把掙一億當做小目標,劉強東從來不裝逼,他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即使娶了奶茶妹妹,他還會謙虛的說一句:“我臉盲,根本分不清美醜”。

但是人設正面不代表做了“壞事”就一定會被原諒,有無數名人因人設崩塌,再無翻身之時,劉強東為什麼是個特例。

渾水調研認為,主要是公眾對劉強東“性侵”案的細節瞭解不夠,此前大肆流傳的受害人身份存在嚴重瑕疵,導致公眾的認知顛倒,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劉強東是被下套了,他才是受害人。

但是最根本來說,正是劉強東這種接地氣的人物設定,大大提升了他在群眾眼中的印象分,所以公眾對其犯錯的容忍度也很高。加上此事並未水落石出,因此公眾普遍抱有“寧信其無,不信其有”的態度。

就在最近發生的“劣質疫苗”事件中,劉強東是為數不多的呼籲嚴查的商界大佬,贏得了公眾的一致讚揚。即便是前一次捲入澳大利亞派對“性侵”事件,劉強東也順利過關,並未受到公眾發難。

所以奉勸各位富豪,平時多做善事,不要脫離群眾,對社會疾苦不要麻木不仁,多攢公眾印象分,關鍵時刻還是能派上用場。

但是我們要清楚,只要是犯罪,就必須要收到法律的懲罰,輿論的傾向不能影響法律的公正,如果性侵真的坐實,那麼不排除公眾會會瞬間粉轉黑。

那麼問題來了,你認為劉強東的形象會徹底崩塌嗎?

你認為劉強東的行為值得原諒嗎? (單選)
0
0%
道貌岸然,不能原諒
0
0%
事未查清,難下結論
0
0%
罪不掩功,可以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