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怎麼辦?有哪些方法可以根除?

用戶72784531131


眾所周知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誘發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需不需要殺滅幽門螺桿菌要看以下兩種情況,不能一見幽門螺桿菌陽性就用藥,畢竟藥物都是有副作用及不良反應的。

1.在未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和消化系統症狀(反酸、噯氣、噁心、嘔吐、上腹飽脹或疼痛、消化不良)者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只要注意糾正不良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避免損傷胃粘膜的行為是不需要用藥物殺滅清除幽門螺桿菌的。

2.當已知患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或以上消化系統症狀持續反覆發作,合併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者就需要正規、足量足療程應用三聯或四聯療法殺滅幽門螺桿菌,其根除率可達90%以上。並繼續治療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直至痊癒以免反覆發作引起穿孔、出血等併發症或誘發胃癌。

常用的藥物有以下3類:

1.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

2.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左氧沙星、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環素或多西環素、呋喃唑酮等。

3. 胃黏膜保護劑:果膠鉍、次碳酸鉍、枸櫞酸鉍鉀、鋁碳酸鎂顆粒等。


臨床常用的三聯及四聯療法:

1.三聯療法: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或一種鉍劑+兩種抗生素,療程兩週。 2.四聯療法: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一種胃黏膜保護劑,療程兩週。

小克認為殺滅幽門螺桿菌只能依靠經過多年臨床驗證有效的三聯或四聯療法,而不是某一食物或保健品。


小克醫學


幽門螺桿菌的檢出,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在胃痛、反酸燒心、消化不良、腹脹早飽等症狀出現時,做胃相關檢查查出來的;第二種是在無任何症狀時,正常健康體檢時查出來的。所以基本上有一半的人攜帶HP但卻是無任何症狀的,甚至終身都無症狀。

查出來,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根除幽門螺桿菌?目前也未達成一致的意見。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幽門螺桿菌可能處在與人體共生的狀態,也可能發揮部分好的作用。甚至有研究報道稱,徹底清除了HP之後,反而出現嚴重腹瀉、胃部不適的症狀。

上面也提到,不是所有攜帶HP的人都有症狀,甚至如果不體檢,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攜帶有HP。所以如果無任何不適症狀,又沒有家族性的消化性潰瘍史、胃炎以及胃癌家族史的話,根除不了也基本沒有問題。

但是大家被HP引發胃癌嚇怕了,如果有診斷明確的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增生息肉,或者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等,再或者就是經常性的胃痛、反酸燒心、胃脹等問題,還是建議積極治療一下。

如何根除?

誰都不敢保證說用了藥就能把HP根除了。這裡要注意一個問題,說的是根除,而不是清除。但是有些原則和共識,在這裡提出來,供您參考:

1、 四聯療法的根除率顯著高於三聯療法,而且更推薦14天的治療方案,這有助於提高HP根除率,注意必須聯合用藥,不得使用單一抗菌藥治療,也不得自行選購抗菌藥治療。

2、 抗生素耐藥,是造成HP難以根除的最大障礙。所以有條件進行藥敏試驗,然後一鼓作氣的用足療程。

3、 任何檢測方法都有一個最低檢測限,HP陰性了並不代表就徹底根除了,那也有可能是清除了絕大多數HP,剩餘的HP低於檢測標準而呈現陰性。所以,停用殺菌藥物後,立即複查結果,得出來的結果並不能反映根除情況。

4、 治療過程前,一定要告知醫生既往使用的抗菌藥情況,以及藥物過敏史。治療過程中,吸菸、飲酒均會對治療造成巨大幹擾,影響清除HP的效率。

5、 有研究表明,治療HP的同時,服用益生菌,可能對提高治療效果有明顯的作用。因為Hp治療後腸道會有不同程度的菌群紊亂、耐藥菌株的生長情況。

6、 口腔作為Hp的第二聚集地,可能是根除失敗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議配合使用具有殺菌作用的牙膏和漱口水提升治療效果。

【不藥不藥】簡介

此博士哥哥藥學出身,卻也立志做一名優秀的營養師,人帥不帥不知道,但內容一定很帥!


不藥不藥


在檢出幽門螺桿菌感染並且有指徵進行根除治療的患者,目前按照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專家共識意見,建議四聯療法,14天治療。鉍劑(枸櫞酸鉍鉀)+質子泵抑制劑+2種抗生素。



枸櫞酸鉍鉀一般建議220mg,每天2次餐前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等。建議選擇藥物相互作用較少的,受CYP2C19酶影響較小的如蘭索拉唑、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也是餐前服用。


2種抗生素有7種推薦方案,分別是: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環素;四環素+甲硝唑;


四環素+呋喃唑酮;一般來說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作為首選,可用於第一次根除治療失敗的補救方案。因為發現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已經達到20%-50%,耐藥率較高。抗生素餐後服用。


由於我國不同地區對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都有耐藥現象,所以在選擇這些藥物的時候,有必要的話可以行藥敏試驗,選擇最佳藥物。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更多的人。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