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出幽门螺杆菌怎么办?有哪些方法可以根除?

用户72784531131


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诱发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需不需要杀灭幽门螺杆菌要看以下两种情况,不能一见幽门螺杆菌阳性就用药,毕竟药物都是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

1.在未引起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和消化系统症状(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饱胀或疼痛、消化不良)者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只要注意纠正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避免损伤胃粘膜的行为是不需要用药物杀灭清除幽门螺杆菌的。

2.当已知患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或以上消化系统症状持续反复发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就需要正规、足量足疗程应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杀灭幽门螺杆菌,其根除率可达90%以上。并继续治疗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直至痊愈以免反复发作引起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或诱发胃癌。

常用的药物有以下3类:

1.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

2.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沙星、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环素或多西环素、呋喃唑酮等。

3. 胃黏膜保护剂:果胶铋、次碳酸铋、枸橼酸铋钾、铝碳酸镁颗粒等。


临床常用的三联及四联疗法:

1.三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或一种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两周。 2.四联疗法: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一种胃黏膜保护剂,疗程两周。

小克认为杀灭幽门螺杆菌只能依靠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有效的三联或四联疗法,而不是某一食物或保健品。


小克医学


幽门螺杆菌的检出,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胃痛、反酸烧心、消化不良、腹胀早饱等症状出现时,做胃相关检查查出来的;第二种是在无任何症状时,正常健康体检时查出来的。所以基本上有一半的人携带HP但却是无任何症状的,甚至终身都无症状。

查出来,怎么办?

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必要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也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可能处在与人体共生的状态,也可能发挥部分好的作用。甚至有研究报道称,彻底清除了HP之后,反而出现严重腹泻、胃部不适的症状。

上面也提到,不是所有携带HP的人都有症状,甚至如果不体检,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携带有HP。所以如果无任何不适症状,又没有家族性的消化性溃疡史、胃炎以及胃癌家族史的话,根除不了也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大家被HP引发胃癌吓怕了,如果有诊断明确的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增生息肉,或者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等,再或者就是经常性的胃痛、反酸烧心、胃胀等问题,还是建议积极治疗一下。

如何根除?

谁都不敢保证说用了药就能把HP根除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说的是根除,而不是清除。但是有些原则和共识,在这里提出来,供您参考:

1、 四联疗法的根除率显著高于三联疗法,而且更推荐14天的治疗方案,这有助于提高HP根除率,注意必须联合用药,不得使用单一抗菌药治疗,也不得自行选购抗菌药治疗。

2、 抗生素耐药,是造成HP难以根除的最大障碍。所以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然后一鼓作气的用足疗程。

3、 任何检测方法都有一个最低检测限,HP阴性了并不代表就彻底根除了,那也有可能是清除了绝大多数HP,剩余的HP低于检测标准而呈现阴性。所以,停用杀菌药物后,立即复查结果,得出来的结果并不能反映根除情况。

4、 治疗过程前,一定要告知医生既往使用的抗菌药情况,以及药物过敏史。治疗过程中,吸烟、饮酒均会对治疗造成巨大干扰,影响清除HP的效率。

5、 有研究表明,治疗HP的同时,服用益生菌,可能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因为Hp治疗后肠道会有不同程度的菌群紊乱、耐药菌株的生长情况。

6、 口腔作为Hp的第二聚集地,可能是根除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议配合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牙膏和漱口水提升治疗效果。

【不药不药】简介

此博士哥哥药学出身,却也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营养师,人帅不帅不知道,但内容一定很帅!


不药不药


在检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有指征进行根除治疗的患者,目前按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专家共识意见,建议四联疗法,14天治疗。铋剂(枸橼酸铋钾)+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



枸橼酸铋钾一般建议220mg,每天2次餐前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等。建议选择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受CYP2C19酶影响较小的如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也是餐前服用。


2种抗生素有7种推荐方案,分别是: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环素+甲硝唑;


四环素+呋喃唑酮;一般来说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作为首选,可用于第一次根除治疗失败的补救方案。因为发现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已经达到20%-50%,耐药率较高。抗生素餐后服用。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都有耐药现象,所以在选择这些药物的时候,有必要的话可以行药敏试验,选择最佳药物。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