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如今經常有人調侃道我們的生活被土味所侵佔,各種土味視頻,土味情話等等

“小姐,你有打火機麼?”

“沒有”

“那你又是如何點燃我的心的。”

沒想到下一步竟然把這土味往文物,佛像上延伸!

前兩天,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NixUx 發佈文章,講述了四川安嶽地區古代佛像的保護現狀,十分堪憂。

安嶽地區的石窟佛造像大多建於唐宋兩朝,現在卻被當地文物部門“修舊如新”,變成了動畫片裡的既視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這修復後的色彩,小編真的不由得想吐槽這審美,是用美圖秀秀修復的麼?

吳冠中曾說,“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把原本飽含這歷史色彩的佛像愣是變成色彩飽和度這麼高的巴拉拉小魔仙特效!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網友們也紛紛感到不滿,這到底是在修文物還是毀文物?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還有四川廣安摩崖造像

這難道不是老年版七彩葫蘆娃歡聚一堂的場景麼?

高能預警!

前方一大波土味佛像來襲

非戰鬥人士速速撤離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抱歉讓這些“農家樂”審美的修復嚇到了你

從千年佛像到“葫蘆娃”

本該被欣賞傳承的文物

卻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彩虹糖!

是修復,還是再造?

是保護,還是摧毀?

我們是沒有能力來修復這些麼?

答案顯然是不!

2016年年初,一部網紅紀錄片引起了大家對那堵圍牆之內的好奇,這部紀錄片就是《我在故宮修文物》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修復前後的青銅卣

整個紀錄片的中心是什麼呢?

“工匠精神”

這些修復師剛加入的時候,往往需要花費一年半載的時間去重複一個動作,只有等到熟練了,師傅才會教授下一個技能。

而我們看到的那些辣眼睛的修復中,甚至還有過農民自發來修復的!

為什麼人們總有力量把自然又莊嚴的文物改造成巴啦啦小魔仙,葫蘆娃呢?

老藝術家嚴肅地說,這是因為民間對文物常識的匱乏

那為什麼小編要說松江守得這一份淨土呢?

說到大松江的古蹟

大多數人都會說方塔、醉白池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位於永豐街道的徐氏當鋪

是松江區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古代當鋪建築

如果你曾在2014年前去過徐式當鋪

凌亂的電線,自建的廚房,擁擠且雜亂

終於經過長時間的設計規劃

到目前為止整個修繕工程已經完工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在修繕過程中都特意將屋內的老物件

作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白牆黛瓦,蜿蜒走廊,將近6米高的圍牆之上

還鑲嵌著一個大大的繁體“當”字

讓人彷彿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西林塔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西林塔舊照)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修繕完成的西林塔)

西林塔的建造年代很模糊,但經考古專家考證,西林塔的主體建造材料基本上是明朝的。

西林塔在民國以後因戰事頻繁,日趨式微。

尤其是1963年,因損壞嚴重,將六層以下的殘破塔簷全部拆除。

文革期間,更是屢遭磨難,因塔底下已經空無一物,總算萬幸逃過一劫。

現在修繕完成後,雖說不能完全還原塔本身的一些工藝和技法

但是將塔原本的古樸表現了出來

雲間第一樓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千年古城樓“雲間第一樓”在抗戰期間被日軍破壞,僅存殘架。

後又毀於1951年臺風,僅剩樓的殘磚碎瓦和臺基。

在20世紀末,重新仿造新樓。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雲間第一樓”門樓的建築風格取我國傳統的雙重簷歇山頂式

古樓清水磚牆,翹角飛逸,古色古香,與宋代張擇端繪製的《清明上河圖》中的樓閣式建築相仿。

再現了清代順治年間雲間第一樓的雄姿!

唐經幢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上海地區唯一保留的唐代建築—松江唐經幢。

解放前,經幢無人管理,近一半埋在土中,幢身殘損剝蝕。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經幢經過整修,雄偉秀麗,各層配置及雕刻的圖案都煥然一新,更顯出造型的優美和諧以及雕刻技術的洗煉圓熟、細膩生動,顯示了盛唐的藝術風格。

土味審美席捲而來,松江又如何守得這方淨土?

對比上面那些毀容式的修復,看到我們松江這樣清新的修繕結果是不是頓時耳目一新。

同時也感謝參與修復過程中的人,是他們重新展現了松江原本的歷史風貌,而不是讓我們這些後輩看到一個農民審美般的土味修復!

修復這不僅僅是一個磨性子的工作,更是與歷史對話的工作。

修復文物的過程是去了解文物的歷史和過去。

法律顧問:上海尚簡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