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上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和沒有的孩子長大有什麼不同?

馥秀


老杜嘗試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前幾天經過思考,寫了一篇原創文章,分享給大家!

“從小上興趣班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孩子有什麼不一樣?”這是最近玩問答時遇到一個問題。這應該也是許多家長在給孩子報興趣班時心裡想的問題,到底要不要上興趣班、長大後真得不一樣嗎?

請允許老杜先給大家講四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老杜在籌建某市青年藝術團時遇到的。按照上級要求,當時要選拔一批青年藝術人才成立藝術團。其中,有一個劉某某,美聲唱的非常好,其實他並非專業出身,只是小時候學過,當時的身份是某市屬國有企業的辦公室副主任兼團委書記。受益於文藝才能,他非常受領導器重,經常陪著領導出席各種活動、宴會,聽說最近發展很不錯。

第二個故事是從網上看到的。去年曾有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說的是香港一位明星,培養出了三個優秀的孩子,都進入了哈佛大學。她在介紹育兒經驗的時候,有一條就是“不報興趣班”。

第三個故事是老杜去臺灣考察青少年校外教育時所見所聞。當時與新北市家長協會有個交流,老杜專門瞭解了臺灣地區中小學生的情況,發現他們也是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內容與大陸也沒有太大差異;晚上到市中心溜達時,發現一個路口,有一個大廣告牌和一棟樓的燈箱廣告,全是各種輔導班的信息廣告。

第四個故事也是從網上看的信息,真實性有待核實。香港《文匯報》調查發現,香港有六成受訪小學家長會為子女報讀興趣班及補習班,其中一成人更會報5個或以上的興趣班。

老杜一口氣講了四個故事,其實只是想說明兩點:一是,不管大陸,還是香港、臺灣,在整個大中華區域,上興趣班、輔導班都算是一種普遍現象;二是,如果以世俗的成功理念來衡量,上過與沒上過輔導班的孩子,都有可能會取得成功。

老杜,你是不是跑題了?不是要討論有沒有必要上興趣班、長大後有什麼不一樣嗎?

萬事皆有因。今天的興趣班亂象,只是果,不是因。究其根本,就是我們的教育理念出了問題。

所有的家長都非常焦慮,都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中國式的教育焦慮,讓原本的興趣班變味了!其實,老杜想說的就是,報不報興趣班真的不重要,也不會決定孩子未來事業成功與否,但是如果家長不能樹立正確的觀念,將會害了孩子一生。老杜有以下四點建議:

一是莫讓“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碗有毒的雞湯害了孩子。

優質教育資源,永遠都是稀缺的。許多家長給孩子報各類興趣班,不過是為了給孩子積累將來升學的資本。誰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先人一步,能一路領先。老杜媳婦也天天跟打了雞血一樣,給大寶選擇各種課程,規劃各種學業和人生路線。不過,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一碗有毒的雞湯。

二是莫讓興趣班變成競技場,興趣班給不了孩子成功,但是可以讓孩子未來的生活更有趣。

都希望自己孩子小時候聰明伶俐、多才多藝;都希望自己孩子長大點後可以上一個好中學、上一個好大學;都希望自己孩子成人後能選擇一個好的職業,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優渥的物質生活。可是,各位家長有沒有想過,這就是我們給孩子規劃的人生道路嗎?我們有沒有期望過孩子將來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不管將來物質生活富裕與否,都可以過得幸福自在?在將來遇到壓力的時候,有很好的紓解壓力的方式?

三是要想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累,不報興趣班會更累。

如果不給孩子報興趣班,只要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一定的視野,也完全可以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完全可以通過經常帶孩子看展覽、聽音樂會、到處旅遊、親子閱讀等方式實現。不過,一般家長真的做不到。為什麼?因為這會對家長要求更高、付出更多。其實,給孩子報興趣班,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花錢偷懶的行為,不過這種偷懶有時也是無奈的選擇。老杜的媳婦是學習數學的,本想自己來輔導大寶的奧數,可是自己教了一段時間就發現,一是自己很累,二是孩子根本不聽,還不如給她報個奧數班效果更好。

四是千萬不要讓興趣班,特別是藝術教育變成了技能訓練。

現在有一種非常不好的趨勢,一說上興趣班,就讓孩子參加各種考級。孩子會素描,跟孩子具有較高的美術審美能力並不相同;會自己畫一點畫,與能看懂梵高的畫、理解後現代主義等,也不是一回事。不過,有時確實也需要取得某種平衡。老杜家大寶學鋼琴五年多了,也在參加鋼琴考級。為啥?因為如果沒有一個考級,對於普通人來說就很難衡量教學成果,孩子也缺乏持續努力的動力。凡事過猶不及,反對變成技能訓練,不是不允許考級,只是不要只是想著考級,要把重點放在素養提升上。

杜圖圖,用心做美育!


杜圖圖大美育


說說我身邊的實例。

我在北京上的大學,大學同寢室6個人,除了一個北京姑娘,其餘5個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外地生。這個北京姑娘不得了,5歲時開始學舞蹈,初中、高中包括大學,一路憑藉跳舞特長生保送。

上大學時她和普通生的不同之處在於:

第一、從小練跳舞,身材真的很好,氣質真的很棒,這些當然都是加分項;

第二、當普通生只能通過學習去爭取嶄露頭角的機會時,她在新生晚會的一支獨舞幾乎全學院的老師、學生都認識她了。大學四年幾乎每年的寒暑假都隨著舞蹈團代表學校四處參加各種比賽,這些演出自然也給她帶來了很多機會和殊榮。

第三、畢業時找工作,當普通生只能通過專業或者大眾技能去找工作時,她可以通過自己的跳舞特長去拓展就業範圍。

沒有白吃的苦;

沒有白流的汗;

每個人曾經過往的持續付出、堅持努力,

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予回饋。

時間看得見。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職場資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眾號“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從小就參加興趣班,有特長和愛好的小孩子長大的,那種與生俱來的自信,就是最好的財富

而如果這些機會,經常坐在觀眾席的小孩子,容易在遇到大挑戰、大機遇的時候膽怯。

我覺得,前者的那種自信,是後者一輩子都在追趕的方向。

我對這一點就深有感觸。

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媽媽常年在外打工,和爺爺奶奶生活長大,跳舞唱歌,畫畫彈琴,那些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都似乎不是我這個世界的。

每次學校有演出,有節目,老師想到的,一定不會是平平無奇的我,我也是很自覺的都坐在觀眾席鼓掌👏吶喊……

但我的一個另朋友就不一樣。

從小就學習彈鋼琴的她,手指纖長,他的父母還要求他去上形態舞蹈課。

幾乎每個學期演出,都有她的影子。

我一直覺得和她的差距好大,幾乎無法跨越。

直到讀大學,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

我讀的是,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校,小學教育專業,而她在另一所學校學經濟管理。

有一次,我告訴她,我學校裡在舉行英語演講比賽,她幾乎脫口而出的說,我覺得你應該去試試。

但我當時的反應是,不行,我英語說的還不夠好~

她當時很認真的說:要是等你完全準備好,恐怕都已經八十好幾了吧。你看我什麼時候怕過呢?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正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足夠的鍛鍊,導致我長大以後,明明有很多機會在我面前,卻不敢伸手抓住。

於是,我開始認真準備,結果真的不差,從那以後,大家幾乎都認可了我“英語學霸”的標籤

可謂是越擅長,越自信。

慢慢的,我竟然也在大學,鼓起勇氣報了拉丁課,也學了兩年,現在的我雖然好久沒有跳,但我知道,只要我願意重新學,我就一定可以學好,至少,能拿上臺面。

別看這小小的一個對自己能力的認可。

都是我們這些從小就沒有特長愛好的人,經過多次打擊或萬般糾結之後才逐漸內化的

所以,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小孩子選一個最感興趣的領域去學一學的。

他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從生疏到熟練的感覺。

也會慢慢接受剛開始笨拙的自己。

他們在遇到困難或障礙的時候也總會有技可施

希望我的經歷能夠給更多的人帶去一絲啟發吧。

如果還有什麼其他問題,特別是英語方面的,歡迎留言告訴我哦。

Mindy,95後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精彩,不要錯過


Mindy與橋上彩虹


一般來說,經常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自信心更足,更容易通過在各種活動中展現自己而獲得一些特殊的機會。但這並不是說沒有參加活動的孩子就一定會有相反的表現。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存在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早慧,才智被髮掘得早,所以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表演。但有的孩子小時候卻可能表現得十分平常,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積極性和上進心逐漸被激發出來,也有可能做出不一般的業績。

我覺得,是不是參加各種表演活動,與長大後的表現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反倒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態和表現至關重要。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媽媽,女兒從小就報了各種興趣班。而且,為了讓女兒參加活動,媽媽辭職專門陪著孩子到處比賽。因為全家的希望都壓在了這個孩子身上,父母的情緒就很容易因為孩子的表現而發生波動。當孩子的比賽成績好的時候,一家人興高采烈,但當孩子的比賽成績稍不如意,一家人就會對孩子各種數落。後來,孩子的逆反心理十分嚴重,老是與父母對著幹,什麼比賽也不願意參加了。說起這些,母親都會表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一家人的生活沒有因為孩子的天賦而變得更幸福,相反,卻因為父母過於關注而扼殺了孩子的積極性。

由此看來,不管孩子能不能被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樂觀開朗向上的性格。這樣,即使孩子沒有參加各種表演活動,也不會阻礙孩子們成長的腳步,他們也同樣可以獲得精彩的人生。


親子溝通如何說


從小上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和沒有的孩子長大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我想我比較有發言權,我女兒現在12歲,從五歲開始學習舞蹈,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小學六年的歷程,一路看她走來,我認為小時侯學習興趣班,孩子會受益終生。



我女兒小時膽小、內向。見人是向後縮的。最初送她學習舞蹈、鋼琴的初衷,是鍛鍊膽量,陪養興趣,讓她長大後生活豐富多彩一些,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做一個快樂的人。

她從五歲時開始學習舞蹈,在六週歲幼兒園畢業時,參加了兩個舞蹈的領舞,同時擔任學校畢業晚會的主持人。從那時開始,人的自信表現出來,同時身邊集結許多朋友。性格越來越開朗,膽子也越來越大。



升入小學後,學校各種社團招聘,每次參加面試,都會入選。健美操隊、籃球隊、舞蹈隊、小主持人班在低年級時都曾入選,這對她自己也是種肯定;四年級,粵劇社成立,兩輪面試後入選,並擔任主演;同時,入選學校足球隊,主力隊員,並在年級聯賽,最佳射手、優秀運動員稱號;學校健美操領操員及學校鼓隊主力鼓手。因此學校的各種大型演出活動,她都參與。

雖然參加了這麼多的興趣班,但是她的文化課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她每天在學校過的很充實,樂此不疲,孩子沒有覺得累,她上完文化課,再去上興趣班,覺得那是換一種方式在玩耍。



我以一位親身經歷的家長角度總結學習興趣班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耐力的培養

臺下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事情,只要堅持做下去,總會有好的結果。學習舞蹈和鋼琴、踢足球都需要堅持練習,培養了孩子堅韌、做事有始有終的性格。

二是自信心的培養

學校的文娛活動,積極參與,而不是做一個旁觀者。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

三生活的趣味性

每天的生活,不僅僅是學習,而是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她的時間,看起來很緊湊,但是她卻過得很充實,而且做每一件事時都很專注,每一件事都完成的很好。

四 做事的規劃性

她的事情比同齡或同班的孩子多,從而養成了她從小做事,懂得按輕重緩急來分配時間,做事有規劃,有條理。

五 減少手機、電腦的玩樂時間。

有許多家長不送孩子去上興趣班,讓孩子在家玩,現在的孩子和我們小時侯不一樣,只要在家,一般都會玩手機或電腦遊戲,我想這是現在的普遍情況。有浪費在手機、電腦遊戲的時間,何不讓她們去學些有益的興趣班呢!

不論什麼才藝,只要用心學習,對個人成長都會有好處。當然,也不能逼迫去學習,這就需要家長的情商來調動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挖掘出孩子的潛力,引導孩子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

總而言之,一個有著堅韌品格、懂得時間規劃、開朗自信人,未來的人生應該不會很差。


漸行漸遠的花兒


確實有很多的不同。從小上過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登上舞臺展示才藝的孩子大多眼界開闊,充滿自信,在眾人面前落落大方,在關鍵時刻不怯場。

多才多藝的學生特別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在人際交往中有一定的優勢。

因為要參加表演和彩排活動,經常會耽誤下午的自習課,孩子可以憑這個正當的理由被減免繁多的作業,令其他同學羨慕不已。

古語說:藝不壓身。從小掌握一些才藝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有的興趣愛好可以相伴終生,讓生活多些樂趣,給生命增添色彩。

我小的時候沒有機會參加興趣班,心中十分羨慕有才藝的同學,這是童年時代的一個遺憾,只好把希望寄託到下一代。

我有兩個女兒,在她們很小的時候開始學習各種文藝、體育技能,兩個孩子在學習和鍛鍊中開發了潛能,培養了頑強、樂觀、自信的性格。


遠方老師在美國


個人感覺有差異,但是差異不大。在一個單位裡工作,站穩腳跟,關鍵是自身的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和學業有關,和家庭環境培養,也和個人的性格和氣質有關,和參加興趣培訓班沒啥關係。

我們都在社會各個領域就職。除了專業藝術單位,你們看到哪個單位裡因為某個人才藝出眾而受到重視的,哪個單位一年到頭有才藝表演,舉辦各種晚會的。都忙著完成各種業務工作。單位裡的工作都要解決現實問題,落到實際的。沒有才藝能力,有很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照樣可以在社會中如魚得水。

報一些興趣培訓班是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未來人生變得多姿多彩,而不是非常乏味。如果把這種興趣培養和未來事業掛鉤就有點不夠理性,想入非非了。


科壇春秋精選


孩子參加更多的群體性活動,走上講臺,走上舞臺,在和一群同學朋友一起為某件事訓練,付出的過程中,孩子收穫的是自信,是分工合作,是膽量,是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特別是在和高手過招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所以,如果有機會讓孩子走上講臺,走上舞臺,多為孩子創造這樣的機會,對孩子的一輩子來說,都是好事。

這也就會延展到除了興趣班之外的,家長和老師如何相處的問題,如果有可能,為自己的孩子多去爭取各種機會,需要讓孩子的老師瞭解孩子更為全面的特點,包括學習,興趣,個性等等。

在學校,一些鍛鍊機會,很多時候是家長為孩子爭取來的。這點很多家長意識不到,要知道一個孩子在上學期間,敢走上講臺說話、講故事、唱歌、表演,這過程真的要克服很多的事情,很多家長當眾演講也還會打磕巴,孩子也一樣,只有多鍛鍊,才能從緊張恐懼變的自然。

而當孩子能夠變的更自然,他們在過程中就會收穫很多。這份自信和勇敢,會伴隨孩子的一生,這份分工協作會影響孩子未來和人交往時的態度,更會影響孩子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的自我價值實現。

so,有機會,多創造機會,讓孩子去鍛鍊,沒壞處。不管是不是興趣班,特長班,在學校有很多這樣的機會。故事大賽,演講比賽,班級年級之間的pk賽,學校的各種校隊等等。

家長要鼓勵,支持,不要害怕這些訓練的時間會耽誤學習,要知道在訓練過程中學到的本領,書本中絕對沒有呢!


九鬥學生心理


肯定是有不同的,拿我自身的例子來說,以前上學的時候除了學習以外父母給我報的不是不是英語就是數學補習班,到了大學才發現身邊的同學不是會吹拉彈唱,就是歌舞表演的,幾乎每個人都身懷絕技,而自己什麼都不會,挺自卑的。所以等兒子上學的時候,我在興趣班的培訓課程裡,根據兒子的自身情況和喜愛給他報了名,一直堅持下來,現在兒子寫得一手好字,上次還得了一個硬筆書法獎,班級裡有什麼活動,基本上都是他和同學來組織策劃主持,現在不論做什麼都挺自信的,我覺得興趣班不光培養孩子的興趣,也同時給他們勇於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兮兮闌珊


雨媽認為,有很大的不同呢,就拿我的成長曆程來說,我的一個發小,從小能歌善舞,經常被學校挑選去參加舞蹈表演,一般家長會認為去表演啥的會影響學習,其實不然!

沒參加表演的我也沒考上好大學,而我的發小則是考上護士學院,據我總結,從小經常參加表演的孩子有這幾個特點:

第一,特別自信,無論什麼時候,發小都是那麼自信,即使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她也是那麼積極,從來也沒抱怨或是沮喪。

第二,特別開朗,走到哪裡都能迅速融入團體,容易交到朋友,而且很討人喜歡。

第三,特別自律,因為除了學習,她還需要排練,她總是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當然,這個還需要大人的幫助和引導,因為單單隻靠一個孩子是辦不到的。

第四,有興趣,少煩惱,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被興趣佔了很多時間,自然而然沒時間去多愁善感,而且興趣也是發洩生活煩惱的一種方式。

第五,生活更有情調,去發小家裡,感覺她把自己的房間打扮的特別精緻,總是會讓我羨慕一番,即便是在外租房工作,她的小屋也是那麼的精緻,這就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試想,每天回家面對一個精緻的屋子和一個亂糟糟的屋子,心情總會不一樣吧。

所以,發現孩子興趣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事,我家寶也4歲了,我打算來年就鼓勵孩子去參加一個興趣班,這倒不是非得讓孩子學出什麼成績,就是想讓孩子能活的更精彩。

等她長大了,不需要學習的時候,還能知道,生活除了學習,還可以有情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