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深夜跳樓自殺,母親得知兒子生前有玩過"吃雞遊戲"後,將責任全部推給遊戲,你認爲這樣對嗎?

黃洪平3


我認為,孩子的母親可能對於“主觀”和“客觀”、“外因”和“內因”的區別有什麼誤會。既然你不懂,我就一一給你說明一下。


第一,母親認為,兒子的死是因為沉迷遊戲“吃雞”。

既然你也明白,他的死跟沉迷遊戲有關,所以你就把責任全部推給遊戲嗎?作為遊戲該多委屈!

你怎麼不想想,是你兒子選擇了遊戲,而不是遊戲選擇了你兒子。他自己主動、願意玩那個,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遊戲不是什麼好東西,對於自制力不強的孩子來說尤其是,但不能因此說遊戲就“有罪”。你應該明白,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遊戲也沒有強迫他。


第二,不該把責任全推給遊戲,那就是孩子自找的嗎?

我也不認為是這樣。遊戲很容易讓人上癮,多少成年人還沉迷吃雞不可自拔呢,更何況一個孩子呢?其實,不讓自己沉迷遊戲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現實生活裡有更好玩、更有意義的事情吸引注意力,讓自己的真實生活過得精彩。有事做了,有事比遊戲還吸引人,誰還玩遊戲呢?


但很顯然,徐天賜沒有找到。一個孩子,自己能給自己找到多少有意義的事做?他可能不懂。知道遊戲不好,少玩點?他可能也沒有這種領悟和自制力。總之,從遊戲裡解放出來,孩子自己很難做到。


第三,不是遊戲的錯,不是孩子的錯,那到底是誰的責任更大?

是家長。是這位兒子出事了還一心認為外因(遊戲)是罪魁禍首,而完全沒有反思精神的母親。

未成年的孩子,家長是監護人,是引導者、教育者、陪伴著。只是,這些角色沒多少父母做好,即使父母在身邊,角色缺失的也多了去了。

而這家人呢,我們來看:父母在南非做生意,孩子在舅舅家住——留守兒童。誰關心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呢?也正因如此,父母可能對他心有愧疚,於是“天大的事情,父母都不會來說他的”——溺愛、縱容。想問這位母親,溺愛就是愛嗎?縱容就是愛嗎?天大的事也不會說他就是對孩子的好嗎?你這樣想,真的有點悲哀。


家庭教育的悲哀。多從主觀和內因找問題吧,它們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遊戲?呵呵,即使不是遊戲,你家孩子也可能被別的東西所吸引。


智匯魔方服務號


男孩模仿遊戲內的人物操作,深夜跳樓?

臨近開學,本來應該背上書包上學的13歲男孩小徐,卻再也睜不開眼。

當天,小徐是住在舅舅家的。之前舅舅帶著小徐在外面吃飯、看電影,遊玩,回家後小徐在房間休息。可是之後,小徐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凌晨突然從高樓跳下,被發現時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在後續的調查中發現,小徐徐天賜在凌晨墜樓之前,一直在玩一款遊戲,就是當下十分火熱的"絕地求生"遊戲。

在遊戲中,玩家操作的人物可以直接通過跳窗墜樓的方式前進,並且不會受到嚴重的傷。因此,大家在推測小徐跳樓動機的時候,懷疑是被遊戲迷惑,模仿遊戲內的人物操作,深夜跳樓。

對於這樣的結果,小徐的家長接受不了,他們認為害死小徐的元兇是遊戲,表示將通過法律的手段起訴這家遊戲公司。

事件分析

在這起事件中,家長可以起訴遊戲公司追責嗎?遊戲公司是否有責任?

筆者認為,家長很難在法律層面追究遊戲公司責任。

在證據層面,沒有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小徐是因為玩了遊戲,而有衝動跳樓的想法與舉動;在邏輯層面,小徐雖然是未成年人,但年齡已達到13歲,屬於法律上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一定的邏輯思考和判斷能力,可以區分現實中的跳樓和遊戲中的跳樓行為,將跳樓直接遊戲掛鉤,有點勉強

但是,遊戲公司一點責任都沒有嗎?有!!很明顯,該遊戲在對未成年人的防止沉迷的監管上,存在過失。尤其是這樣一款涉及危險動作的遊戲,雖然並不是針對未成年人開發,但是更要防止未成年人沉迷與模仿。遊戲公司在這些舉措上不僅受到政策法規監管,更要有自身的社會責任。

同時,對於家長監護人來說,並不能把責任都推給遊戲,遊戲可以做的是通過技術手段例如實名制等形式,防止未成年人沉迷,而家長才是孩子接觸遊戲的第一道關口,家長的監護職責不可推卸。

點擊頭像關注我,遇到法律問題可以在線諮詢


法律顧問家


我們都為這個孩子的離世感到可惜,但是卻不能把責任完全推到遊戲上去,父母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不可否認,眼下很多遊戲已經滲入了很多不健康的內容,暴力、色情、搶奪等環節吸引著青少年用戶。許多孩子為此荒廢學業、盜刷父母銀行卡、甚至走上了刑事犯罪的道路。這一類不健康的遊戲被視為“精神毒品”,嚴重危害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但是如果只是通過打擊遊戲來制止這種現象,恐怕不能根治問題。

青少年本身對遊戲的理解、對時間的管理就無法控制,如果這個時候父母、老師不做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就會走上“歧途”。

“吃雞”遊戲只是一種娛樂形式,本身不具備任何傷人性命的可能性。但是由於很多青少年在接觸這個遊戲之後,不會合理安排時間,迷遊戲無法自拔,導致精神恍惚,做出跳樓等傷害自己身體的事情,父母的責任也是不可推卸的。

事件還原:8月30日深夜,海門市區某小區發生一起墜樓事件,13歲少年徐天賜從舅舅家四樓墜落,第二天早上被發現時已經沒有了氣息。。

墜樓男孩母親表示“警方報告出來,在11點46分,他就在玩遊戲,12點多鐘就跳樓,而他玩的遊戲,叫“吃雞”遊戲,裡面叫你小孩跳樓,沒關係的,出一點血人又會活過來”,他沒有什麼自殺理由,除非他的大腦還沉浸在這個遊戲,他試著嘗試去看看遊戲裡所說的,跳下去是不是能活過來,我兒子絕對是遊戲害死的,絕對不會是其他原因的。我不希望後面的孩子再像我兒子那樣沉浸於網絡,然後發生跳樓,自殘。”

我們理解父母的心痛,也理解孩子去世之後沒有任何人來承擔責任時父母的氣憤。但是說句良心話,一款遊戲的誕生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既然能夠通過審核,是不是表示該遊戲還是可以被廣大群眾接受?

遊戲畢竟是遊戲,不是現實,如果連這個都分不清,出了事一味讓“遊戲”背鍋,那家長的責任就不用追究了嗎?

社會只要在發展就一定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誘惑”,父母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

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正確看待網絡遊戲,而不是一味的追究遊戲的責任,一款遊戲被告“破產”,另一款遊戲也會誕生,父母不可能通過一場一場的悲劇來制止遊戲的傳播,來提高社會的安全性。

同時,也提倡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控制各種網遊的質量,避免再造成悲劇!


北京冠領民商律師團隊


理解這名母親的心情,但是客觀的說作為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啟蒙人,自身應當擔負起更多教育的責任,而不能在事發後將責任全部推卸到遊戲一方。當然作為遊戲製作人也應該考慮到孩子年紀的問題,對於一些危險動作予以提醒。

死者徐天賜在8月30日凌晨0點47分墜樓,墜樓前一直在玩一款叫做"絕地求生"的遊戲,也就是玩家口中的"吃雞"。徐天賜的母親說:“他玩的遊戲叫‘吃雞’遊戲,裡面叫小孩跳樓沒關係的,出一點血人又會活過來。”在"吃雞遊戲"中,玩家可以通過跳窗的方式,從房間中出來,且僅僅會受一點傷,並不危及生命。

目前,警方已經排除了徐天賜他殺身亡的可能,但不排除孩子由於沉迷網絡遊戲,做出了不理智行為而導致跳樓。

至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死亡已經排除他殺,所以主要矛盾點就是集中在:

1、究竟是不是因為遊戲的原因,導致孩子自行墜樓身亡?

2、如果不是遊戲的原因,孩子為何會墜樓?

從目前的結論來看,顯然更傾向於認為孩子的死亡是因為模仿遊戲造成,但是這也僅僅是一種推測,所以孩子的母親想要依據這一點去起訴遊戲出品方來索賠,估計難以得到支持。

其次從孩子的教育出發,孩子的教育我認為最根本的第一負責人應當是孩子的父母。不能因為忙於工作就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然後放縱孩子去玩遊戲,出了問題又怪罪於遊戲。作為家長應當更多的從這件事本身出發,去思考自己教育的缺失,而不是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求得心裡上的安慰。


麋鹿說法


我認為家長是對的!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如果整個社會都在絞盡腦汁開發遊戲,整個社會,如果三五步一麻將館,五六步一網吧,沒有圖書館,沒有運動場,中國的孩子太可憐了,學習學習,沒有時間玩,沒有場地玩。

在學校裡很多都放棄了體育課,放棄了做操,天太冷了不鍛鍊了,要不就是霧霾,還是在教室吧。這還是在堂堂帝都的重點小學!!

放學,家長不敢離開半步,生下來打毒疫苗,喝毒奶粉,長大了吃地溝油,造假的大米,食品安全完全是玩笑!要不就是被人販子騙走,被老師羞辱。

中國的家長陪著孩子做作業的段子,受老師羞辱的段子,傾家蕩產尋孩子的報道……

明明是7歲8歲學的東西,3歲就要學,美其名曰競爭!那些所謂的教育產業,貪婪,利用家長對孩子的愛賺錢,完全不懂教育的規律!國內對小孩子的教育已經可以用倒行逆施來形容了!

國內的家長,拿著自己的一個孩子去和所有鄰居家的孩子比,張三鋼琴10級,我的孩子也要學鋼琴,李四家畫的好,我的孩子學畫畫,王五家孩子奧數厲害,我家的孩子也要學奧數,趙六家孩子英語好,我家孩子要報英語班!!!我就想問問你們這些家長,馬雲成了富豪,你是不是也給兒子臉整成馬雲那樣!身高壓成馬雲那樣??!!——-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社會太浮躁了!!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大環境?這孩子明顯是得了心理疾病了!如果孩子天天只能玩遊戲,他的真實世界就是虛擬的網絡!可憐的孩子,可憐的媽!

我們學過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拼死要移民離開中國!孩子的食品安全可以保障,孩子的健康可以保障,孩子有地方可以玩,有圖書館可以去而不是網吧,麻將館!最主要的孩子身體,心理健康!!!!!!


易水禪纏


這件事今天剛剛爆出來,具體的前因後果還不是特別清晰,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家長採訪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71c2d2cfcc6da13c9a76c4f67bd1ea9\

金小主666


大家好,我是一張過去的CD,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大家踴躍參與討論,歡迎大家積極留言,您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事件回顧:今天(9月3日)是開學的日子,然而南通海門市初一新生徐天賜,卻再也不能上學了。8月30日凌晨,海門東洲中學13歲新生徐天賜從舅舅家四樓墜樓身亡。因其性格開朗、溫和,學習一般,但家人從來不給他壓力,家長認為孩子不可能是自殺。而其墜樓前一直在iPad上打“吃雞”遊戲,所以孩子的母親認為兒子的死是因為沉迷遊戲“吃雞”,有可能是在遊戲結束後仍沉浸在遊戲中,於是便嘗試跳樓,看看是不是像遊戲裡所說的,跳下去還能活過來。在把全部責任推到遊戲上以後,徐天賜的母親決心告遊戲公司,並稱其一定要將遊戲公司告到破產。

小徐的母親堅決表示小徐墜樓的原因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吃雞這個遊戲。玩過吃雞這個遊戲的人都知道,大家為了撿裝備節省時間都會直接從窗戶跳下。而小徐的母親以前看到兒子一直在平板電腦上打“吃雞”遊戲,就經常聽到遊戲中別的玩家都會喊夥伴跳窗,而不走正門出入,在遊戲中跳樓並不會出現生命危險,有時候最多是失一點血,臨時再補上就可以了。小徐幾年前就沉迷於電腦遊戲,小徐的母親認為此次小徐的死因和玩吃雞遊戲有直接關係,因為小徐長期長時間沉浸在遊戲中,當時還沒有完全走出來,為了試驗是否真的和遊戲中跳樓不會死亡,所以小徐才會從四樓墜下。

小徐的母親表示現在很多青少年沉迷於網絡遊戲,希望國家重視網絡遊戲害人的情況。而且小徐母親也堅決表示會一直告吃雞遊戲公司,直到告到公司破產。小徐的悲劇,也確實會引起很多人的深思。在小編身邊的小朋友沒有一個不會玩吃雞,甚至連三歲多的小朋友都玩得非常溜,網絡遊戲對青少年的損害確實非常大。

這裡給大家劃兩個重點:

一、徐天賜父母沒什麼時間陪孩子(父母在南非做生意,但是他暑假卻一直在南非的姑姑家)

二、徐天賜的家人對孩子玩遊戲的事情處理方式很極端(父母發現其玩遊戲以後就直接收走了他的電腦,也沒有給他買手機等電子產品,但是暑假期間他卻一直在姑姑家玩遊戲)。

自己沒什麼時間陪孩子,不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平時完全不讓孩子接觸網絡,暑假卻讓孩子一直玩遊戲。孩子出事了以後就把責任全部推給遊戲,這個鍋甩的好。

孩子沉迷遊戲從來都不是遊戲公司一方的責任,但是在中國家長的眼中,他們不需要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麼,它會不會造成近視,它會不會上癮,他們只需要一個背鍋俠, -一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現在它叫遊戲,十五年前它是早戀,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俠小說。


給你一張過去的CD


看到此事的完整報道,也看了一些視頻。首先對於孩子的意外跳樓感到惋惜,但是孩子母親直接把責任推給遊戲公司,那這個鍋遊戲公司不會背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即使這個孩子母親去告遊戲,也是告不贏的。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孩子跳樓跟遊戲有必然的聯繫。

在視頻裡面,我看到了一些細節,正是這種細節則說明,孩子跳樓,可能不僅僅是跟遊戲有關。

1.孩子家庭非常優渥,父母是在南非做生意,當時孩子是在舅舅家住。這一點可以說明,父母平常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父母都在南非做生意,哪有那麼多時間能天天陪伴孩子?孩子的教育自然會有問題!

2.孩子母親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有天大的事情,父母都不會來說他的。這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作為父母則過度疼愛孩子,甚至是溺愛。天大的事情都不捨得說孩子,孩子自然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再加上父母常年在國外做生意,缺乏陪伴,父母自然是想給孩子一些補償,而不管不問不說,就成了溺愛的理由。

3.孩子母親一口咬定是遊戲害死孩子的,卻不反省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也許遊戲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並不一定就是主因。孩子都13歲了,晚上11點多還都在玩遊戲,其在舅舅家住,舅舅應該對他這個習慣有了解吧?有阻止過嗎?晚上11點多有收他手機嗎?

所以,對於此事,個人猜測更多的孩子心理上遇到問題了,也許是遇到了一些挫折,就不願意面對了。有什麼事也不願意跟父母說,甚至他跟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都比較少。而父母能給他的,就是疼愛和物質上的給予,卻忽視了在這個年紀最重要的陪伴和教育。

關於此事,您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評論說說您的看法。


保險島島主


“吃雞”遊戲害死人?遊戲產業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去年的“王者榮耀”,今年的“絕地求生”,在如今全民手遊的時代,成了社會一大難題。

弄得家長們怨聲載道,不玩遊戲的人怒火狂噴:荼毒青少年的心靈,堪比毒品。


8月30日,南通13歲男孩,凌晨在舅舅家跳樓墜樓不幸身亡。墜樓前一直在ipad上打“吃雞”遊戲,也就是絕地求生。

此事一出,徐天賜的媽媽鬱禮花便推測兒子是因為玩“吃雞”遊戲,效仿裡面跳窗的情節,才會墜樓死亡。

幾年前發現兒子喜歡玩遊戲,就收走了他的電腦,也沒有給他買手機等電子產品。


而這個暑假,一直在南非姑姑家玩遊戲,無法自拔。

因此鬱禮花認為,兒子沒有自殺的理由:“他的死和“吃雞”有直接關係。”

“有可能是在遊戲結束後仍沉浸在遊戲中,於是便嘗試跳樓,看看是不是像遊戲裡所說的,跳下去還能活過來。

至於是否和玩遊戲有關,當事人已故,我們不得而知。

但若是一味地怪罪遊戲,向孩子施高壓,效果未必好。




物極必反,就是這個道理。

就像人民日報評論的:管孩子不是釘釘子,只管敲就行。

孩子也是有思想,有脾氣,有性子的。

家長若是沒想的這點,只是沒收“作案工具”,那和社會的某些現象也是一個道理。

取信於孩子,才是當務之急。唯有相互信賴,才能更好的溝通,才能解決問題。


許獄


小孩雖玩過不少雞吃米遊戲,但其父母把責任全推給遊戲機室,這又是近來荒唐判決帶來的"好處”。同學聚會一人無外因死亡,其餘同學負責,四人打牌,一人高興死,其餘三人負全責,在公園散步摔傷,公園負全責,偷人水果摔傷,樹主賠醫藥費,租房住,煤氣中毒,房東負全責,到醫院看病,病沒治好死了,醫院負全責,在商場買東西,自已摔倒,商場負醫藥費,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這樣下去,是非都不用辯了,不論黑白,在哪裡出事,就要那家倒黴蛋出錢。不管成人小孩,不論主次原因,出了事,就要那裡的人賠錢,問你怕不怕?還去聚會,還與老友小聚,還打牌,還租房與人。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