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

比如20歲的大二男生小駱,他在開學之前返校,本想提前向同學出售生活用品,賺取一些生活費,哪知道就在他和兩名同學準備出校門時,小駱被雷電擊中,不幸身亡。

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8月31日,這起發生在新洲陽邏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內的意外令人唏噓不已。據小駱的同伴以及東門保安王師傅介紹,事發時間是下午5點40分左右,當時天還沒下雨,小駱和一男一女兩名同學走在一起,小駱在中間,到了東門附近的廣場時,一道雷電閃過,3人均被雷擊。女同學感覺全身一陣疼痛,意識混亂後又清醒過來;男同學栽倒在地,隨後爬了起來,而小駱卻一動也不動,校方人員採取急救措施,也未能將他救回。

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為什麼是小駱?據小駱的同伴和王師傅回憶,小駱當時拿著手機在打電話。網友們紛紛猜測,雷雨天打手機容易引來雷擊。

問題來了:雷雨天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這個問題存在爭議。

站長檢索了一下,打手機遭雷擊的新聞還不少。比如,在2010年,廣州就有媒體報道,當地一名木工打手機遭雷擊身亡,同行的工友也受傷;同年,山西晚報也報道,定襄縣一名男子杜某和家人一起給其父親上墳,接聽電話時不幸遭雷擊身亡。

於是,有人得出一個結論,下雨打雷時不要使用電話和手機,容易招致雷擊。

支持“手機引雷”觀點的專家認為,打雷時雲層中積累了大量正電荷,地面產生大量負電荷,手機產生的電磁波,給它們之間提供了一個通道,讓正負電荷相接,引發雷擊;還有專家認為,雷電對金屬感興趣,手機含有金屬,所以容易招致雷擊。

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但是,也有專家提出質疑,除了手機,通訊站、轉播臺、雷達等都能發射電磁波,但遭受雷擊時,雷電都是擊在這些設施的避雷針上,並沒有擊中發射電磁波的設施。

對於手機的金屬引來雷擊一說,也有專家提出反對意見,他認為人遭雷擊,是因為其處於一個空曠的位置,人手中即便沒有手機,雷電也會直接從人的頭部接閃。

美國一檔名為《流言終結者》的節目,曾做過相關實驗,實驗數據表明,“在雨天打手機”並不會增加雷擊概率,反而是打固定電話容易遭雷劈。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研究所所長張義軍認為,並沒有一個非常確切的研究結論表明,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無線通信設備會引雷,也沒有任何科學實驗來支持這種說法。

所以,站長認為,對於“雷雨天手機引雷”這個問題不必過分焦慮,當自己所處的環境很安全,可以放心使用手機。如果是在空曠的野外,或者在沒有防雷裝置保護的地方,還是不要使用手機。

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那小駱遭雷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原湖北省氣象局防雷專家魯明響介紹,雷電“打高不打低”,遭雷擊的可能性跟人是否處在制高點有關,事發時小駱等3人位於空曠處,他個子比另外兩名同學高,更容易遭雷擊。

所以說,遇到到雷雨天氣,人千萬不要在空曠地方停留。萬一暴露在戶外,也不要站在高的地方、不要站在樹下,不要站在電線杆或者金屬物附近。

雷達站|大二男生校園內遭雷擊身亡,打手機真的會引雷嗎?


為什麼新洲多雷電災害?

站長梳理發現,新洲時有雷擊發生。比如,2013年3月,陽邏團山村一棟3層民房在雨中突遭雷擊,樓頂被雷擊穿,家中電器均被燒燬,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去年4月,舊街三河口村一戶居民家突遭雷電襲擊,家裡8盞日光燈被雷擊穿,掉在地上,2樓電腦也被擊壞,牆體多處受損;今年3月,邾城街易窯村一村民倉庫遭雷擊起火,30萬元貨物付之一炬。

據新洲區防雷中心專家不完全統計,2005到2016年間,新洲區共發生雷電災害事故140多起,死亡10多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千萬元。

上述專家認為,新洲多雷電,與境內地形起伏,地貌複雜有關。新洲區的雷電災害多發生在5條帶狀上,這些區域的土壤電阻率低,導電性能好,加上週圍有大型水體,容易發生雷擊災害。新洲區雷電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1、2、11、12 月相對較少,發生最多的是7和8月。

當然,隨著防雷設施的不斷增多,人們安全意識的逐漸提高,雷電災害所帶來的損失有望減少。

楚天都市報記者滿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