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些省的GDP超過台灣,哪些市的GDP超過香港?

丈量新世界


中國·臺灣省2017年度的GDP為3.72萬億人民幣,中國·香港2017年度的GDP為2.3萬億人民幣。而我國超越3.72萬億人民幣的省份有:廣東8.9879萬億、江蘇8.59萬億、山東7.2678萬億、浙江5.1768萬億、河南4.4988萬億。也就是說GDP超越臺灣的省份有5個。除上述以外超越香港GDP2.3萬億人民幣的還有:四川3.698萬億、湖北3.6522萬億、河北3.6萬億、湖南3.459萬億、福建3.2298萬億、上海3.0133萬億、北京2.8萬億、安徽2.7518萬億以及遼寧2.3942萬億。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經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不遠的將來也是能夠趕超世界第一大經濟美國。並且我國依然能夠以中高速的發展速度前進,趕超的時間也是指日可待。

當然,這裡的GDP發展不能單一而論,並不能說明更深層次的意義。比如香港地面面積小,常駐人口並沒有我國一些省份多,雖然屬於世界金融中心,但是權衡生產總值來看的話,弱勢還是有的。所以就需要分類來看,香港屬於特區,媲美北上廣深。其中更多的是以發展金融為主要路線。所以,在這樣的數據面前並不能顯示出各個地區的優勢在哪裡。

又比如我國臺灣,人口數量以及存在的其他原因,還是有些阻礙GDP的發展的。雖然依舊名列我國省份內的GDP排名前茅,但是後期存在被趕超的態勢。這裡很有希望的像四川、湖北、河北、湖南、附件、上海等地區,稍有努力便也是能夠超越我國臺灣地區。


炒股哥說


一、2017年五省GDP超過臺灣

2017年臺灣地區生產總值(GDP)為17.44萬億新臺幣,增長2.8%。2017年全年,新臺幣對人民幣的平均匯率是4.4635:1。按照該匯率換算,2017年臺灣GDP是39072億元人民幣。


2017年各省GDP,超過臺灣的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五省。

二、2017年三城GDP超香港

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大約摺合人民幣約21529.55億元,增速3.8%。

2017年各城市GDP,超過臺灣的有上海,北京,深圳。

2017年,廣州與香港,僅差30億,只有一步之遙。但廣州增速7.3,2018年,廣州肯定超香港。




………………………………………………………………

關注“財經大白史晨昱”,換個姿勢聊財經。


史晨昱


2016年全國各省GDP,臺灣排第六

根據2016年內地各省市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國統計局公佈的經濟數據,2016年全國31個省市中,GDP排名前六的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河南省和四川省。名詞相比去年變化不大。

臺灣地區2016年GDP增長1.4%,總量摺合人民幣約為3.7萬億元,居於河南省和四川省中間,全國排名第六。

2017年,深圳GDP或超香港

在剛過去的2017年裡,深圳的經濟表現搶眼,全市GDP或趕超香港地區。

2017年,深圳是GDP同比增長9%,預計將超過2.2萬億人民幣。2016年香港地區GDP為2.5萬億港元,2017年經濟增速約4%,考慮到港元兌人民幣匯率的持續下跌,2017年香港GDP約合人民幣2.2萬億,換句話說,深圳GDP將首都超越香港。


大貓財經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一直以來,港澳臺與內地的比較從來未曾停息,暫不提澳門,在幾十年前香港與臺灣在內地國人眼中是遍地黃金的地方,就像港臺的明星,在那時也是更高端的存在


而現在令我們欣喜的是,內地許多地方在經濟,文化,居民生活上有了極大的提高,一些地區在多個指標上已然與港臺持平甚至超越。


我們應題主的話,首先討論GDP:

臺灣2017年GDP,按照當年的匯率換算,總值摺合人民幣約3.9萬億人民幣。

香港2017年GDP約27000億港元,按照當年匯率折算,為2.3萬億人民幣


下圖是我國2017年各省市GDP總量:
一目瞭然的是,臺灣省在GDP在我國排名第六,遠遠落後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強勢經濟大省,且與河南省尚有差距。


對於香港的問題,我們繼續向下看:
可以看出,香港的GDP於我國總體排名第15,僅略強於陝西。


我們為祖國經濟的繁榮而自豪,國民生活在近幾十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港臺地區在國民心中高端的影響力逐漸的減弱


但我們並不能以此來直接判斷到底是港臺經濟好,還是內地經濟好。

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使港澳與內地經濟有著不同的優勢與劣勢,舉例內地的電商平臺發展絕對是港臺地區望塵莫及的,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臺灣旅遊娛樂行業的深厚根基也領先於內地。


最簡單的話便是,港臺窮人也不少,內地富人也不少,單純去論斷誰強誰弱是不嚴謹的,也是不明智的。

天天最希望的是港澳臺地區與內地地區加強交流與溝通,創造一個溫暖的大環境,讓所有炎黃子孫都能過上美好的生活。


首席投資官


臺灣2017年GDP為17.44萬億新臺幣,增長2.8%。按照新臺幣2017年的平均匯率4.46:1,2017年臺灣省的GDP總值摺合人民幣應該是3.9萬億人民幣。

2017年香港自治區本地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增長3.8%,按照2017年人民幣兌港幣平均匯率1.1552折算,2017年香港GDP為2.3萬億元。

2018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各個省份GDP(除港澳臺)排行中有14個地區(含北京和上海兩個直轄市)超過了香港;有5個省份GDP超越了臺灣省。

據統計,在1978年到2017年的40年間,廣東、福建、浙江經濟增長都超過了400倍,經濟貢獻比逐年增長。

其中,廣東自1989年接替江蘇成為中國第一大經濟省後,已連續29年位居全國第一。2017年,廣東GDP全國貢獻比達10.51%,相比1978年的5.3%幾乎翻倍。2017年廣東省GDP總量為8.98萬億元,是臺灣的2倍還要多;是香港的接近4倍。

同時我們也為我們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自豪和驕傲

2000年,突破10萬億元,超過意大利,全球排名第6;

2005年,超過法國;

2006年,突破20萬億元,超過英國,成為第4;

2007年,超過德國,成為第3;

2008年,突破30萬億元;

2010年,突破40萬億元,超過日本,成為第2;

2012年,突破50萬億元,並且第三產業佔比超過第二產業;

2014年,突破60萬億元;

2016年,突破70萬億元;

2017年,突破80萬億元。

改革開放後的40年,中國的GDP總量從世界經濟佔比1.8%飆升到15%,開創了一個時代的奇蹟。

說我們吃不起茶葉蛋,說我們落後,這些數字會讓他們閉嘴,這個數字可以把這些不實言論打的粉碎,未來我們越來越強大。


不立而立


2017年,中國臺灣地區的經濟總量為38702億元,位居中國各省份第六,僅次於:

廣東:經濟總量89879億元

江蘇:經濟總量85900億元

山東:經濟總量72678億元

浙江:經濟總量51768億元

河南:經濟總量44988億元



2017年中國香港地區經濟總量為23049億元,位居中國城市經濟總量第三,僅次於:

上海:經濟總量30133億元

北京:經濟總量28000億元



香港和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要遠低於內地這些省市的經濟增速,但是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是6.75,相對於2016年的6.64是有所貶值的,而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的貨幣匯率平穩,相對於人民幣是有所升值的。所以中國臺灣省和中國香港地區的經濟總量換算為人民幣就變得大一些。

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今年中國的四川、湖北和河南的經濟總量有望超過臺灣省。2017年這三省的經濟總量分別為:

四川:經濟總量36980億元

湖北:經濟總量36522億元

河北:經濟總量35964億元

而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中的廣州和深圳的經濟總量有望超過香港。這兩座城市的經濟總量分別為:

深圳:經濟總量22438億元

廣州:經濟總量21503億元



因為這些省市的經濟總量接近中國臺灣省和中國香港,而且經濟增速遠高於這兩地,如果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目前水平,上述省市的經濟總量就有望趕超這兩地。除此之外,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未來會有更多的省市經濟總量超過臺灣省和中國香港地區。但是在人均上,2017年中國臺灣省人均GDP是16.4萬元,而中國香港人均是30多萬元,所以在人均上,目前尚有較大差距,短時間內還是趕不上。


錦繡中源


截止2017年,中國大陸已經有8個省GDP總量超越臺灣省,並有2個城市的GDP超越香港

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兩個地區,也是亞洲7個發達經濟體之一,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都居於世界前列,是中國大陸地區各省、市、自治區趕超的標杆。

臺灣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首,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憑藉著西方向亞洲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到90年代末一舉躋身世界發達經濟地區。

在1990年時,臺灣的GDP總量一度佔到全國的近一半,遠超其他各個省份。但在之後,隨著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大陸多個省份漸漸完成了對臺灣的追趕和逆襲。

在2017年,臺灣全年GDP總值大約是3.5萬億人民幣,人均GDP14.96萬人民幣,這個成績能排到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的第九名。

(2017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8個省GDP均已經超越臺灣省)

(2017年,中國臺灣GDP總量排名世界第22位,有5653億美元,約合35335億人民幣)

除此以外,在2017年,大陸地區的上海市和北京市的GDP總量也高於香港。

其實北京、上海GDP早在多年前就已超越香港,去年人們關注的焦點是與香港毗鄰的深圳會不會超越香港。

由於港幣與人民幣的匯率波動,導致最後的計算數據不同,致使有的人說深圳超越香港了,有的說沒有超越。

這個問題一直爭論到2018年3月1日晚間才終於有了實錘。在3月1日當晚深圳統計局發佈官方回應稱,在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2017年深圳生產總值為22438.39億元。

而同期香港本地生產總值26626.37億港元,按照2017年港元兌人民幣平均匯率0.86565折算,2017年香港GDP為23049.14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在2017年,深圳還沒有超越香港,但是已經是相差無幾了。

(深圳)


千佛山車神


超過臺灣的省份

2017年臺灣省以38702億元的GDP總量位居全國34個省市區的第6位,佔全國GDP比重約為4.5%。經濟總量高於臺灣省的省份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5省,低於臺灣的有28個省市區,其中,四川和湖北省將於2018或2019年超過臺灣,屆時臺灣將下滑到第全國第8位。

如果把時間往前倒退10年到2007年,臺灣省經濟總量還是全國第二位,僅僅以微弱劣勢落後於廣東,遠遠超過江蘇、山東、浙江等經濟大省。

再把時間倒退到大陸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初期的1994年,臺灣省絕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經濟第一大省。該年臺灣GDP總量22098億元,相當於排在大陸第一到第七名(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遼寧、河南、河北)的省市總和。

23年過去了,臺灣以絕對的第一,下滑到第六。這種失落感,只有臺灣人民才能切身體會到箇中滋味兒。

超過香港的省市

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以23068億元的GDP總量排在全國省市區的第16位。在城市排名中,香港僅次於上海和北京,排在全國第三,以微弱優勢(630億元)力壓深圳。但2018年,香港和深圳排名鐵定易位。雖然香港的經濟總量快速慢於全國水平,但依然排名較前,尤其是香港的人均GDP。大陸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深圳,2017年大約為2.7萬美元,但和香港的4.8萬美元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紅谷新視界


1月份開始,上年度(2017)各項經濟指標開始進行統計,我國GDP總量首超80萬億,增速6.9%,而各省的GDP還未統計完畢(實際上是兩班人馬統計而出)。先看2016年我國其中31個省市區(臺灣省、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未列入表中)GDP排名如下:

臺灣省2016年GDP總量摺合人民幣約為37329.1億元,增長率為1.4%。加入全國榜單中後,將排名第六,在河南省和四川省之間。

如果按城市算的話,2016年GDP全國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香港、廣州、深圳。2018年1月11日,廣州宣佈預計2017年GDP為2.15萬億元,此外,有專家預測,樂觀估計香港2017年GDP也不會超過2.18萬億。

上面這張圖是深圳剛剛發佈的2017年經濟數據,其中預計GDP將為2.2萬億元,這意味著,2017年的城市GDP排名中,深圳很可能超過香港位列第三


藍藻能源


臺灣省GDP排名全國第十,香港位列全國城市第三

去年臺灣省GDP總量為3.43萬億,名次來說居全國第十位,從1990年佔內地四成比例,到如今的4%,差距縮水十倍。

廣東是內地最早實現超越臺灣經濟規模的省份,這也是內地經濟崛起的一個重要信號,在此之後,山東、江蘇、浙江等經濟強省陸續實現反超,隨著內地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省份經濟規模屢上新臺階,目前3-4萬億區間的6省份當中,只有福建略低於臺灣。

香港是世界級金融中心,經濟地位國內頂尖,經濟規模自然也是非常大的,2017年數值為23049億。傳聞深圳經濟體量超越香港,之後經確認並不屬實,目前深圳比香港還有600多億的差距,不過以雙方目前的增速差來計算,深圳大概率會在2020年之前完成經濟規模反超香港的里程碑。不過就目前而言,內地還只有上海和北京兩個城市在總量方面領先於香港,而人均GDP方面香港還是僅次於澳門位居全國第二位,依然非常強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