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鏡頭」「三遺」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8月2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紀檢人·鏡頭”欄目關注都江堰水利工程入選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中央紀委網站刊發文章截圖

一曲都江堰,唱醉兩千年。近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入選2018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世界自然、文化和灌溉工程“三遺”之城。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與這座和她同名的城市交相輝映,在歷史長河中愈發熠熠生輝,散發無窮魅力,吸引著世人目光。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水利工程歷久彌新

兩千多年前,蜀郡守李冰率眾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後世不斷維護完善,使之成為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渠首魚嘴“四六分水”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飛沙堰“排沙洩洪”

飛沙堰利用特殊地形,將魚嘴分來的內江水中裹挾的泥沙拋入外江,保證內江水質乾淨純潔。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寶瓶口“水旱從人”

寶瓶口的節制水流功用,幾千年來像一個嚴苛的守衛,在張弛有度之中,控制水流穩定流入灌區。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一江淨水潤澤千里

進入成都平原的江水一分為二、二分為四……截至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總面積1076萬畝,受益人口高達2300萬。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清明放水傳承精神

“當堰工砍開榪槎,清流破堰而出……”每年清明節,都江堰都會舉行放水儀式,以傳承和紀念李冰的治水精神。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薅秧歌兒放聲歌唱

“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說耕田”。千百年來,灌區人民在勞作中創作的“薅秧歌”,表達對水利工程的感激之情。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綠色灌區蜀韻悠長

都江堰地處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區,一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擁綠親水”營城理念,努力打造“公園城市”。

「纪检人·镜头」“三遗”都江堰 悠悠天府源

天府源頭繼往開來

“岷江萬派三分裁,天府千年一堰開。”隨著成都市綠道建設、都江堰精華灌區提升等工程實施,“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勝景正迎面而來。

(成都市紀委監委供稿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丹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