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錦衣王子到伏龍禪師,他經歷了怎樣的修行歷程?

從錦衣王子到伏龍禪師,他經歷了怎樣的修行歷程?

皆仁法師

順治帝有詩云:“黃袍脫換紫袈裟,只為當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當時的他是感慨身在帝王家而不能出家。但是唐代的時候,有位王子卻是生在帝王家而嚮往出家,最後也成為了一位有名的禪師。

他是誰呢?

話說唐僖宗的第三子,出生的時候有種種瑞相,生來眉目如畫,無比莊嚴,而且生性不喜葷腥。僖宗對他鐘愛有加,但是他一直都想出家,只是苦無機會。

到了中和元年,天下大亂,僖宗逃到了四川,而王室宗親也四散逃亡。

這位王子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落髮為僧,法名普聞。

他來到石霜慶諸禪師的道場,求請依止。

慶諸禪師仔細詢問了他的來歷之後,不由地感慨說:“你乘願力而來,卻生在帝王家,如今正好脫身前來依止我學禪,正如火中盛開的蓮花啊。”

有一次,普聞禪師向慶諸禪師求問祖師別傳之事,慶諸禪師對他說:“你看到窗外的青山了嗎?如果那山點頭,那我就告訴你。”

普聞禪師聞言大悟。

從錦衣王子到伏龍禪師,他經歷了怎樣的修行歷程?

開悟後的他,並沒有馬上離開恩師的身邊,而是又依止了數年。等根基牢固了,他才請示師父,外出遍訪諸山長老。

慶諸禪師對自己的這名弟子很是滿意,特地叮囑他說:“你這一去,逢幹即止,逢陳便住,明白了嗎?”

普聞禪師拜受了恩師的囑託。

於是,他就開始了漫長的行腳之旅,他穿州過府,路過昭武,抵達了大幹。

他遠望山頂處樹木鬱鬱蔥蔥,很是繁茂,而且風景秀美如畫,於是就問附近的鄉民道:“請問,那邊山頂是否有人居住呢?”

鄉民回答道:“那邊有位叫陳嗣的人,已經住在那裡很久了。”

普聞禪師突然想起恩師臨行前的囑託,於是就撥開齊胸深的亂草,來到了山頂處。

陳嗣見到禪師,很是欣喜,邀請他一同住下。

禪師向陳嗣乞討一斗的菜種,想在山中種菜為食。

陳嗣朗聲大笑道:“哪有要菜種要一斗的道理?”於是就給了禪師一合的菜種。

禪師開山耕種,從此安心在山中住了下來。

在谷口見過禪師進山的鄉民們,見禪師許久沒有出山,於是議論紛紛說:“那日問路的僧人,該不會被老虎吃掉了吧?”

於是他們組團前去茅屋附近觀望,只見茅屋邊一片綠油油的青菜,生機盎然,禪師正好端端地在種地呢。

鄉民們這才放下心來。

陳嗣和禪師相處久了,越來越覺得禪師不一般。

有天,他對禪師說:“我以前覺得這裡山水絕佳,在此住山已經多年,山中猛獸毒蟲之多,真是讓人苦不堪言。但是自從禪師你來了之後,這些猛獸毒蟲突然就絕跡了。可見禪師你的修行非同一般啊。這裡雖然是我先來建廬的,但是從這些日子看來,禪師你才是這裡的真正主人,定能化度天下。”

從此,陳嗣向禪師告辭,飄然入山,不知所蹤。

漸漸地,禪師的聲名遠揚,前來依止禪師的衲子們,不計其數,這裡的草廬,也慢慢變成了大叢林。

從錦衣王子到伏龍禪師,他經歷了怎樣的修行歷程?

有一天,有位相貌奇特的老人前來拜訪禪師。

禪師問他道:“老伯是哪裡人士?來此所求何事?”

老人一聽禪師問話,登時淚流滿面:“我家住此山中,求禪師救命!我不是人族,而是龍族,專職在此山中行雲布雨,但是因為一時疲憊而誤職司,所以上天要取我性命,願禪師慈悲,救我一命。”

禪師聽了老人的話,皺了皺眉,心中有了決斷,於是說道:“唉,你得罪了上天,我又能幫上什麼忙呢?這樣吧,你可以化形而來,我盡力救你。”

老人立刻就變成了一條小蛇,靜靜地待在禪師的座榻邊上。

禪師嘆息一聲,用錫杖把小蛇引入淨瓶之中。

當天晚上,風雷大作,電閃雨射,連山嶽都被震動了,令人心驚不已。

禪師靜坐了一夜,神色不稍動。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風停雨歇,雷電消散。

山中又恢復了本來的寧靜,只是山溪中突漲的溪水,還在提醒著人們昨天的風雨不是夢一場。

這時,小蛇從淨瓶中爬了出來,又化作老人的模樣,向禪師頂禮致謝說:“禪師慈悲,如果不是您法力高深,救護於我,我早已化作血泥汙穢此山了。我不知道您的救命大恩應該如何報答,後來想想,您這裡一定會變成大道場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水源又如何安眾呢?我在此供養您一眼泉水吧。”

老者所留下的這眼泉水,起先只是涓滴細流,後來水越積越多,變成了一個湖泊。因為這個湖泊是老龍所供養,所以大家把這個湖稱為龍湖。

龍湖中的湖水就算是嚴寒之時也不會結冰,大旱之年也不會枯竭,它汩汩流出,足以灌溉附近數百頃的田地。

從錦衣王子到伏龍禪師,他經歷了怎樣的修行歷程?

龍湖附近,有一座神祠,據說靈驗非常,鄉民們四時常用牲牢血食供養,苦不堪言。

禪師見此殺生之事太過,心中不忍,於是他拄著柺杖來到神祠中,和神人約定說:“如果你能從此吃素,持不殺戒,我們還可以當好鄰居。”

這天晚上,附近的鄉民們不約而同地都夢見神人對他們說:“我從今天開始受持禪師所授的戒律,不再吃血食,你們以後以素食祭祀就夠了。”

從此之後,鄉民們以素食祭祀,神祠依舊靈驗如前,護持這一方的百姓。

但是,據小道消息,禪師和神人相遇,還有另外一個不為大眾所知的版本。

據說禪師和神人商量的時候,神人起先並不服氣,於是禪師與神人用神通道力來分勝負,誰贏就聽誰的。正好神祠附近有棵千年古松,樹幹參天。禪師用神通舉手把松樹拗下拂地三下,而神人用盡神力,也只能拂地兩下,於是神人只好認輸,甘拜下風。

好吧,這個說法是小道消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就好。

在禪師將要圓寂的那天,他命人敲鐘集眾,然後跏趺而坐,對大眾說偈道:“我逃世難來出家,宗師指示個歇處。住山聚眾三十年,對人不欲輕分付。今日分明說似君,我斂目時齊聽取。”說完,禪師就閉目安坐,圓寂了。

他圓寂之後,弟子為他在山中建塔,他的諡號為圓覺禪師。

據說院前禪師常常安坐其下的那棵杉樹,至今還偶爾會盛開著奇異的花,彷彿在傾訴著這位從王子到禪師的僧人的不凡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