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屏手機只是個概念設計嗎?為什麼價格和產量都沒有批量發貨?

老唐呀


摺疊屏手機有批量生產啊,三星的fold和w20和flip三款都是摺疊屏手機,京東自營上賣了很多了。價格不便宜,只有某愛國品牌沒有實力量產,拿個5G概念摺疊手機秀智商


邊線發春


謝謝您的問題。我贊同您的說法,摺疊屏手機目前是概念化的手機。

摺疊屏設備的不成熟。在市場龐大的手機基數中,摺疊屏手機是小眾、高端產品,定位在最高端價位。主要原因就是,難以控制屏幕和鉸鏈的良品率,導致手機制造成本高。鉸鏈決定轉動的次數與壽命,就不展開了。目前不少廠商都在努力在屏幕上貼玻璃,增強手屏幕硬度,這可能也是未來趨勢。只有把屏幕很好的保護,才能將屏幕摺疊外露。


摺疊屏成熟的條件。摺疊屏的真正推廣,要等到手機屏幕、轉軸的良品率得到有效保障,柔性玻璃材質和性能要成熟,續航提升、軟件生態也要徹底解決。否則摺疊屏的概念意味還是更強一些。


摺疊屏的概念在創新中。摺疊屏手機的摺疊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三星、華為、聯想、柔宇科技率先推出了摺疊屏手機,其中華為Mate Xs是外折設計,三星Galaxy Z Flip是豎向摺疊設計。最近,TCL也推出了雲卷屏和三折屏概念機。隨著5G技術發展,用戶對手機屏幕功能性、便攜性、形態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柔性屏技術可能會帶來更多手機形態。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決定是否為概念的因素是什麼?


數碼產品這個東西,往往會在發佈後一個很短的週期內從概念產品走向量產的成熟產品,然後被一些廠商抓住機會超越大廠改變世界。那麼決定一款產品是否外概念設計的指標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題主所說的兩個緯度:價格和量產。

從2019年開始,全球的手機廠商中有三個公開發布了旗下的摺疊屏手機。一個是華為的Mate X,目前已經更新到第二代Mate Xs系列;一個是三星,從Galaxy Fold橫向摺疊屏手機,到今年剛剛發佈的Galaxy Z Flip縱向摺疊屏手機;還有一個就是小米的MIX Alpha環繞屏,雖然說不是摺疊的結構,但是本質上來說還是將屏幕進行了180度的摺疊。


先從價格上來看,華為Mate Xs的發售價是16999元;三星Galaxy Fold的發售價格是15999元;小米MIX Alpha的發售價格是19999元。對比起目前的手機價格來說,蘋果的iPhone 11系列目前的價格在5000元左右,iPhone 11 Pro的價格在8000元左右;三星旗艦Note 10和S20基本上也在8000元的區間;華為Mate 30系列的價格最高也不過7000元左右。

因此目前的摺疊屏手機價格,的確是虛高的。即便是一線城市的白領,也差不多需要一到兩個月的薪資才能夠購買,再考慮到我國即便是上海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過6000元左右。因此目前的摺疊屏幕手機,從價格來說是非常非常小眾的產品。

再從量產的角度來說。三個品牌,總共發佈了5款機型。但是真正開始在大規模發售的,只有三星家的Galaxy Fold和Z Flip,目前已經可以電商渠道正常預定購買,並且Galaxy Fold為了促銷不少經銷商還進行了降價促銷以及24期免息分期購買的活動。說明三星的摺疊屏手機是可以正常供應的。
但是華為的Mate X和Xs系列,從Mate X發售之後的市場表現來看,從原本的一萬幾千塊的價格,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被炒到了五萬左右的價格,翻了三倍。而今年發佈的最新的Mate Xs,上週價格一度被炒到了超過十萬元一臺。至於小米的MIX Alpha......小米說過2019年底開始發售,但是壓根就沒有正式開售過......基本上可以定性為PPT手機。



學過經濟的都知道,市場經濟方面,價格波動是依靠供需關係來決定的。如果說市面上只有100臺Mate X,那麼它的價格絕對會高於第101個人出的價格。因此綜合來看,無論是價格還是供貨量,摺疊屏手機依舊處於“概念產品”的階段。


摺疊屏手機有哪些技術難度?


摺疊屏手機,肯定是未來手機的常規形態。這就像是過去從鍵盤的功能機到觸摸屏手機一樣。未來我們使用的手機,無論是中端還是高端機器,肯定都會滿滿過渡成為摺疊屏的形態。但是需要給廠商一些時間,來解決技術上遇見的難題。最核心的難題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鉸鏈結構。摺疊屏手機顧名思義就是要實現機身和屏幕的可摺疊特性。那麼在設計上必然機身就會被一分為二。那麼鏈接兩邊機身之間的鉸鏈結構,就成為了摺疊屏手機的技術難點。網絡上很多吃瓜網友喜歡調侃:不就是裝一個門的合葉嘛......這種想法太過於天真。

鉸鏈結構的核心不在於鏈接兩邊的機身,最重要的是補償屏幕在開合過程中受到的應力。在開合的過程中,屏幕要麼被壓縮,要麼被拉扯,兩種方式都可能對顯示層留下不可逆轉的傷害,此時就需要鉸鏈結構在壓縮時補償屏幕被擠壓的空間,在拉扯時留給屏幕更多的空間。從目前的來看,只有三星和華為兩家廠商掌握了成熟的鉸鏈結構設計。

第二個方面是屏幕封裝工藝。三星在去年信誓旦旦發售Galaxy Fold第一批貨,結果還沒等到第一批預定的客人拿到機器,各個媒體拿到的測試機器就已經出現了大面積漏夜的問題。最後三星的結論就是屏幕的封裝工藝導致邊緣進入灰塵破壞了原有的顯示層,最終導致了漏夜。要知道,在全球的OLED柔性屏幕市場,三星是絕對的龍頭老大,老大哥嘗試大規模量產都翻車了,其他廠商可想而知。
目前三星在封裝上面改良了設計,在之後重新發售的Galaxy Fold鉸鏈上面加裝了防塵的密封部件;之後又在Galaxy Z Flip上面鉸鏈結構裡面設計了除塵結構,以及表面使用了柔性玻璃材質。但是目前從各個機構的評測數據來看,摺疊手機的屏幕依舊很脆弱,遠不如傳統的玻璃屏幕可靠。因此在大規模量產上同樣有問題。



第三個方面是操作系統適配。摺疊屏手機,本身在操作上就跟現有的觸摸屏手機不一樣。那麼在系統和軟件的適配上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也就是華為在EMUI上面做了分屏模式從系統層面解決軟件的適配問題。MIUI在環繞屏上面做了不少有意思的交互,但是幾次前往小米之家都只能隔著玻璃看手機,沒辦法真實體驗,因此效果如何並不知道,現在甚至在小米之間已經看不見這款機器了。

總而言之,在摺疊屏交互的問題上面,廠商依舊還是停留在照搬平板電腦的那套邏輯,我個人覺得這是有問題的,畢竟平板只是個放大了屏幕的手機,但是摺疊屏,後期的可摺疊性要大很多很多。就看哪家廠商可以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


因此綜合來看,摺疊屏手機要被大面積使用,最終價格降到5000元左右的區間,應該還有3年左右的時間需要等待廠商一步一步去成熟。實際上目前除了三星自己作為屏幕大廠在發力之外,華為Mata X採用我國京東方生產的柔性屏幕,小米MIX Alpha採用了柔宇的柔性屏幕。從某種意義來說,有助於緩解我國在OLED屏幕上面供應鏈薄弱的差距,避免未來三星再一次玩斷供的把戲


PM宋先生


摺疊屏手機不只是個概念設計,一般的概念設計很少拿出來出售的。目前三星、華為的摺疊屏手機都已發售,只是價格比較高,良品率低,銷量比較少。

消費者是否認可

摺疊屏手機是未來手機發展的一個方向,但是否能夠成為大眾消費品還不能確定,現階段也只是小批生產。目前出售的摺疊屏手機售價都在1萬以上,普通消費者還難以承受。再一個就是手機質量,摺疊屏手機的質量還需要進一步的市場驗證,消費者需要一個可靠的通信工具。


柔性屏技術

摺疊屏最重要的就是OLED柔性屏幕,目前有能力研發及批量出貨的只有三星、京東方以及LG。而摺疊屏需要反覆摺疊還要保證其顯示效果不受影響,這就對屏幕製造工藝及良品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摺疊屏手機的設計初衷非常好,既解決手機尺寸小顯示內容少的問題,又解決了平板尺寸大不方便攜帶的問題,但是想要出貨量增長和價格下降還需要整個供應鏈的努力。


黑蝴蝶168059524


去年摺疊屏幕手機的出現,是突破了我們對傳統物理屏幕的認知。可是說到實用性和價格,很多用戶是接受不了的。一方面是價格太貴,是普通手機的幾倍,另外則是屏幕使用久了以後,會產生摺痕嗎?

也有網友認為,摺疊屏幕手機就是一個概念設計。不過事實真的不是如此,首先摺疊屏幕手機的出現,是基於用戶的需求。大屏手機不管是玩遊戲、看電影都是非常的不錯,這就好比平板。

然而要想使用上大屏幕手機,光加大現有的屏幕肯定不行,到一定程度以後,你會發現手機無法裝進口袋。因此只有尋找新辦法,摺疊屏幕就是其中一個,隨時可以增大屏幕。

但要做到這一點,也是有兩種辦法解決的。一種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摺疊屏幕手機,通過展開後獲得更大的屏幕,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做到幾乎是沒有問題的。另外一種是虛擬投屏技術。

這說起來就高端很多,在很多的科幻電影裡面,都是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不過要實現起來難度很大。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摺疊屏幕手機的出現,只是一個過渡而已。那麼為什麼價格和量產都沒有批量發貨呢?

我們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任何科技的產品研發,它最終的目的是要面向消費者。價格如果太高的話,個人用戶根本承受不起。摺疊屏幕手機也是一樣,因為技術的問題,量產難度大。

同時價格又貴,自然買的用戶很少,又哪裡來的量產呢?如果再發展兩三年,估計技術成熟以後,價格自然會降下來的。我們再想想當初的大哥大,那個時候買一個多少錢,現在不是每個人都有了。

而且功能多,小巧,方便攜帶。你們對摺疊屏幕怎麼看的,如果價格合適,會打算購買嗎?


17看科技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摺疊屏是華為強帶節奏的產物。當年喬布斯發佈蘋果手機開啟了智能手機的大門,之後各種異型手機開始淪為歷史。直板手機成為大眾的一個規範,因為直板的便攜性以及方便的單手持握的舒適度問題,異型機很難被大眾接受。所以這是摺疊屏沒有量產的原因之一。其次是因為本身這個的技術只是華為為了搶佔市場資源的產物而已,我也經常看到網上在刷摺疊屏甚至把摺疊屏捧上了天,在經過運作一臺好幾萬。但是仔細想一下不難發現,摺疊屏真的方便嗎?真的是消費者需要的嗎?直板用著不好嗎?一塊手機屏幕解決不了日常所需嗎?在加上摺疊屏的摺痕問題華為在沒有能力解決的基礎上就拿出來賣,其用意很明顯了。所以摺疊屏短期不會量產,且庫克曾經說過現在還沒有到手機大的變革的時候。


太平洋數碼


摺疊手機已經發行了!像HUAWEI mate ,Samsung Galaxy fold都是摺疊手機




叫我王子鴿


不請自來,我是傑仔,很高興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有關於摺疊屏手機,是廠商們一種秀肌肉的產品,也是對手機未來發展的一種探索,比如三星的fold,華為的mate x,小米的環繞屏等等。

至於為什麼沒有大批量的貨?首先這種手機生產就會有一定的難度,良品率肯定不會太高,良品率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普通手機生產100臺,至少有90臺以上是合格的,可以出貨的。而這種手機的良品率可能到不了80%。

其次就是價格和消費人群的問題,上面提到的三臺手機售價都高達一萬以上,普通的人群不會去選擇購買這樣一種手機,只有一些大咖或者對這方面感興趣的人會購買,所以需求不會太多,產量也不會太多。

總結一下:這些手機相當於一種小批量生產的概念手機,產量也只針對一小部分人群,等到摺疊屏手機可以不那麼脆弱且價格穩定的時候,才是批量生產的時候。


傑仔評測


三星在去年年初推出了全新的摺疊屏智能手機——Galaxy Fold,幾乎是同時期,華為也發佈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智能手機——mateX,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Android手機廠商,這兩個手機品牌推出摺疊屏智能手機的意思很明顯——發力摺疊屏手機市場,佔據這個市場的先機。

不過三星Galaxy Fold在送測給媒體之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最後三星無奈召回全部機器,直到去年下半年,三星Galaxy Fold才正式開售,該系列機器上市之後熱度還算不錯,全球賣出了幾十萬部,但是沒有達到三星內部制定的目標——一百萬部,並且差距還比較大。

三星Galaxy Fold的價格非常昂貴,該機器的起售價為15999元,超過了絕大部分的智能手機;去年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11系列智能手機中,價格最高的是iPhone11 Pro Max 512GB版本,這款機器的價格為12699元;三星這款摺疊屏智能手機的價格,已經遠超最高配置的蘋果手機。

在去年年底,三星又推出了一款摺疊屏智能手機——W20,這款機器屬於三星W系列,該系列主打高端商務手機市場;這款機器升級了處理器,同時機身尺寸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不難發現的是,W20基本上就是基於Galaxy Fold進行改動,兩款機器採用的是一個模板。

至於華為mateX,這款機器在去年下半年也正式開售,該機上市之後一度供不應求,第三方平臺的價格甚至超過了五萬元人民幣,即便是如此,該機還是受到了消費者的搶購;當然,華為mateX的銷量是不如三星Galaxy Fold的,畢竟三星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遠超華為。

而在近日,華為第二代摺疊屏智能手機——mateXs正式開售,這款機器和上代華為mateX的設計風格基本上一樣,不過配置方面進行了升級;該機上市之後同樣供不應求,消費者都在瘋狂搶購,不過小宅預測,這款機器也僅僅是小批量放貨,華為並沒有大規模的量產。

摺疊屏智能手機目前還是富人的玩具,畢竟軟件對於摺疊屏還沒有做完全的適配,體驗也不是很好,但經濟實力較好的用戶,手上基本上有多款高端旗艦手機,摺疊屏手機是作為“玩具”補充的;摺疊屏手機想要真正“火”起來,需要廠商去降低成本,推出較為低價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