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撑不下去

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撑不下去

1

这几天,网上刮起一场名为1.76亿独生子女危机的焦虑风暴,身边发生的事儿也特别应景。

朋友A,多年大龄单身,好不容易找了对象,刚结婚三个月,就离了

理由难以想象,过不到一起,性格不合。

朋友B,家门不幸,亲妈出门买菜,把腿摔了,还没出院,公公又查出重病,来北京寻医问药。

小夫妻俩忙得晕头转向,攒下的积蓄所剩无几。

朋友C,中产不缺钱,给父母在北京买了房,每个月固定家用,绝对下半辈子都花不完。

可他爸天天往家买保健品,非说老年人不怕穷,就怕病,不能给儿子惹麻烦。

凑在一起,可以总结一句话: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撑不下去。

说起独生子女的成长路,不少人感慨良多:小时候得父母独宠,有求必应,长大后举步维艰,问题重重。

真是:小时候的蜜糖,长大后成了砒霜。

2

先说离婚。这几年,80、90后这代独生子女成为离婚主力大军。

2018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说:77.51%的夫妻是因为感情不和离婚

什么叫感情不和?

这个问题我问过刚离婚那个朋友,她跟我说了一堆,没有一件我能记得住。

但我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明白一个道理:她这种人,就适合自己一个人过。

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撑不下去

当初找对象的时候就各种挑剔,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条件不错的,她又觉得对方不懂得迁就。

都说好的婚姻都让人舒服,放在她身上就成了自己舒服就行。

按照她妈的话说,就是从小霸道惯了。

不难想象,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一种幻觉。

因为要求太容易被满足,她们习惯了别人围着自己。

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也就没有机会学习和人相处。

很多独生子女未必是嘴上的狠,而是骨子里的独。

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表面上和谁都聊得来,亲密关系却是各种问题。

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他们经常陷入一种纠结,一边渴望亲密,一边排斥亲密。

想要和对方亲近,又不希望被控制得太紧。

两难之中,孤独抑郁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曾经说过:人都是社会性动物,所以大部分心理问题其实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无法包容,不懂接纳,是独一代最大的困局。

3

当然,缺少感情的确很难受,但还有更让人难受的,就是:缺钱

如今,第一批独生子女大多挣扎在奔四路上,上有双亲,下有二胎,全家都是碎钞机。

只能从自己身上吃拿卡要,可能还不够,重点是千万别生病。

我有个大学同学,工作狂,恋爱不谈,逛街不去,生活重心只有工作。

口头禅就一句:何以解忧,唯有致富。

要说这样的人,迟早是中产的命。可父母一病,一招打回贫困户。

可是,你还会发现:没钱,还不是最可怕的。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了一张照片,差点没泪奔。

暖心什么呀,简直就是扎心。

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撑不下去

后来一查,这张《独生子》还得过奖。

摄影师张审军说,是2012年在安新县医院看护病人的时候遇见的一个病友。

当时,这家有两个老人同时生病,夫妻二人忙里忙外。

这种状态,真的不是只在照片里。

生活里有多少独生子女,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不赚钱养不起你,赚钱没人管你。

一个远嫁的闺蜜曾经撕心裂肺地跟我说:为什么父母当初没生个儿子,自己也就不用这么难以割舍。

4

说回朋友C,他是这几个故事里最离奇的,却也是最常见的。

儿子比不上骗子,据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前不久,“八旬老人带着七箱保健品住进救助站”的新闻引起热议。

孙爷爷独居武汉10年,经常被人拉去参加各种保健品推销讲座。

不仅花光积蓄40万,还因为找不到孩子电话,流落街头,最后被民警送去救助站。

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撑不下去

生活里,这种被保健品毁掉的家庭,比比皆是。

有个大学同学的亲爸,今天倒腾点古玩字画,明天买点灵丹妙药。

据说前段时间连P2P都玩儿上了,积蓄铁定是没有了,他还得负责还债。

说起自己这几年的忙碌,他就唉声叹气:早知道不回家看看这么贵,自己早就和父母黏在一起了。

其实,仔细想想,老人之所以成了骗子收割机,原因无非两个。

  • 一来是孤单,缺少陪伴。
  • 二来是害怕生病拖累子女。

谁都知道:防骗最好的方法,就是陪着爹妈。

可惜,和骗子相比,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太有限了。

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有人感叹:

父母老了,孩子还不争气,自己又处在半山腰,想往上爬,能力欠费。

单枪匹马,不得不活成一支队伍。

人活于世,每个人都不容易,可独生子女的日子,却显得分外难熬。

承载全部希望,肩负责任重担,身前千军万马,身后却空无一人。

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

毕竟曾经享过的福,迟早是要还的。

或许,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早点看见一个人的艰难,多赚点钱,然后撑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