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常常被忽略的併發症狀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人都患上了鼻竇炎這種疾病,鼻竇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而且不少鼻竇炎患者表示,鼻竇炎很容易反覆發作。鼻竇炎似乎在大家心目中的表現就是鼻塞、流涕等鼻子症狀,然而,鼻竇炎暗藏玄機,有時候它表現為其他非鼻子症狀時常常被忽略以及誤診!

鼻竇炎常常被忽略的併發症狀

鼻竇炎除了表現為鼻塞、流膿涕、嗅覺減退、鼻腔異味等症狀,還可以表現為以下隱形症狀,但常常被忽略,導致難以及時發現問題。

一、鼻竇炎的“下行感染”

所謂“下行感染”,其實就是鼻竇炎向下擴展。

(1) 咽部感染:膿涕流入咽部,可引起咽炎、扁桃體炎,以及同側咽側壁充血、紅腫、淋巴組織增生肥厚等。即為典型的“鼻後滴流綜合徵”。大量的粘液、膿涕被纖毛輸送到後鼻孔,堆積、流入咽部、刺激,引起了咽部尕那人。這類咽部的特點是長期聲嘶、不斷的咳嗽、清嗓、咽癢。

(2) 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可直接蔓延,或經淋巴循環流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如出現兒童及成人的頑固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等,免疫功能低下者還可引起肺炎。下行感染可有不動纖毛綜合徵,即患者的鼻腔、鼻竇、氣管及支氣管的粘膜纖毛上皮細胞缺乏活動能力,喪失了清除細菌的功能,因而,經常反覆發生化膿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炎及氣管、支氣管炎。

(3) 支氣管哮喘:為變態反應性病變,其過敏原可能為鼻竇炎的細菌所產生。

(4) 胃腸功能紊亂:因化膿性鼻竇炎的炎症滲出物及細菌下嚥入胃,刺激胃腸粘膜引起的。如膿毒被吸收,可出現食慾缺乏、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二、鼻竇炎引起中耳炎

鼻子與中耳的連接橋樑是咽鼓管,鼻竇炎也可引起中耳炎,表現為耳鳴、耳痛、耳閉塞感等中耳症狀,而治療的關鍵在於發現鼻竇炎,並治癒鼻竇炎。

那麼鼻竇炎是怎樣引起中耳炎的呢?

(1) 鼻竇炎和中耳炎都具有同樣的致病菌,表明中耳炎和鼻竇炎存在著共同的細菌學病因。

(2) 鼻的變態反應:過敏性鼻炎可導致咽鼓管功能障礙,引起耳鳴、耳閉塞感以及聽力下降等不適。

(3) 機械系阻塞:如鼻甲後端肥大壓迫了咽鼓管咽口,也可引起中耳炎。

(4) 鼻竇炎影響咽鼓管的功能:鼻竇炎引起咽鼓管圓枕、顎帆提肌出現充血、水腫,並在這些部位、咽隱窩出現淋巴組織增生,影響咽鼓管功能。急性和慢性鼻竇炎都可引起鼻竇分泌物排出的正常途徑發生改變,正常途徑是分泌物在鼻咽部繞過咽口排出。但是,過多或感染性粘液,則可以直接輸送到咽口,促進感染逆入中耳。

三、鼻竇炎還可引起頭痛

鼻竇炎引起頭痛特點:

(1)多發生在春冬兩個季節,頭痛呈持續性,不明顯的深部鈍痛,常侷限在額部,眶部和上頜部;

(2)多數為一側性,若為兩側,也以一側為重;

(3)頭痛大多為白天上午為重,夜間顯著減輕或緩解。

(4)頭痛與體位改變有明顯關係:向前屈身,低頭,身體突然晃動,搖頭以及胸腔壓力增高時頭痛加重。

(5)臥床休息或滴用血管收縮劑改善鼻腔通氣後,頭痛明顯減輕。

因此,鼻竇炎並非表現出鼻塞、流涕等症狀,鼻竇炎有時不表現為鼻部症狀,而常常被漏診。鼻竇炎下行感染引起的咳嗽、清嗓子、嘔吐以及中耳炎、頭痛等症狀常常作為“隱形殺手”,我們需警惕並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鼻竇炎。有鼻竇炎問題可以諮詢熱心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