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4.0快充技術問世已兩年,爲什麼新旗艦機還在用QC3.0?

前言:

QuickCharge(下文簡稱QC)是由高通主導的快速充電技術,如今已經發展到最新的QC4.0版本。雖然QC4.0有著更高的充電效率,但其普及的進程卻遠遠的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艱辛。

QC4.0快充到底是何方黑科技?

早在2016年11月17日,高通就已在紐約的驍龍技術峰會上發佈了新一代的快充技術QC4.0,這個版本將功率提高到 28W,並支持了 USB PD 協議。因為高電壓會導致機身發熱,效率下降,所以在 QC4.0 方案中,取消了 12V 電壓檔,5V 最大輸出電流 5.6A,9V 最大輸出電流 3A,電壓檔細分為以 20mV 一檔(對比QC3.0技術的200MV一檔),電壓調節更靈活,發熱更低。由於全面使用了type-c接口取代原來的MicroUSB接口,最大電流也提升到了3A,效率提升最高達38%,充電速度提升27%,發熱降低45%。並且 支持了 USB-PD 協議。

Qc4.0快充技術問世已兩年,為什麼新旗艦機還在用QC3.0?

QC4.0發展現狀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現在真正在使用的支持QC協議的手機,有幾臺是真正可以支持QC4+快充,並且能買到QC4+充電頭的?恐怕就只有錘子R1有吧?而且還是閹割了功率,只有18W的。

Qc4.0快充技術問世已兩年,為什麼新旗艦機還在用QC3.0?

支持QC4.0+標配QC3.0,逗你玩

今年發佈的不少新旗艦機都宣稱支持QC4.0+快充,但尷尬是隨機都只配備了18W的QC3.0充電頭。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努比亞Z17S就已經支持QC4.0+,並且有配套的26W低壓快充充電頭淘寶也可額外購買。今年努比亞新旗艦Z18居然都不敢提QC4.0了,只說是18W快充。發佈會只用了兩秒鐘匆匆帶過,彷彿說多一個字都怕打臉,OK,退一步海闊天空是吧?

Qc4.0快充技術問世已兩年,為什麼新旗艦機還在用QC3.0?

大家快看這裡有個老實人

​要知道,當初QC3.0從發佈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小米5發佈),僅僅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而QC4.0發佈至今將近兩年了,甚至都有了小幅度升級的QC4+版本。我們現在卻連一個QC4.0的充電頭都難買到。

快充技術必須要手機和充電頭,數據線同時搭配才能實現,而QC4+的手機芯片很早就發佈了,但支持它的充電頭,卻嚴重跳票…………這種痛苦,就好像你坐擁億萬身家,卻困在一座荒島。

為何QC4.0普及速度如此之慢?

  • 1. 充電標準的紛爭

2014年,智能手機進入大電池時代,3000毫安的電池成為常態,原有的5V2A 功率已經沒有辦法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然而,作為USB協議的制定者,USB-IF卻沒有給出快充解決辦法。這為後來的快充技術標準的混戰埋下了伏筆。高通利用自己的行業地位,開始力推QC2.0和改進版QC3.0。眼看著快充技術即將被高通一言九鼎,各家快充標準之爭不可避免地點燃了戰火

。OPPO,MTK,華為,TI等公司陸續推出了自己的快速充電標準,試圖分得充電標準市場的一杯羹。

  • 2. 分久必須合

試想一下,當充電器像手機殼一樣必須訂製,對於消費者、手機廠商、社會,都是一場災難。往小了說不方便消費者,往大了說浪費資源,製造更多的電子垃圾,不利於環保。這時候,一個各家通用的快充標準就顯得迫在眉睫。QC4.0+技術正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與其說是QC3.0的“小幅升級版”,不如說是融合了USB-PD協議的“一統江湖版”,戰略意義要遠遠高於實用意義

  • 3. QC4.0+在手機上的實際提升並不大

高通驍龍835就已經支持QC4.0了,但是由於目前手機電池太小,超過20W的快充由於發熱,實際充電體驗依然體現不出優勢。要想突破目前的手機充電速度,就得像OPPO超級閃充一樣,低壓大電流,再上雙電池,雙電芯。這麼高的設計難度,研發成本必將遠遠推高手機價格。對打著性價比招牌的手機廠商來說,

QC4.0+快充既然不能明顯的提高充電速度,又需要購買新的控制芯片,還要莫名其妙的為了一個不實用的PD協議交保護費(要知道不少人的電腦接口都是USB接口,沒有TYPE-C接口), 到頭來還是給別人做了嫁衣。你說它願意嗎?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用戶:“大爺,您知道QC4.0+嗎?充電快一點,發熱小一點”

手機廠商:“QC什麼啊?什麼4.0啊?4.0什麼+啊?不知道”

用戶:“行大爺,您好好休息吧啊”

手機廠商:“嗯,好嘞”

我只想說一句話:一個科技公司,應該以普及新技術為使命;不划算,不是你不進步的理由。

距離QC4.0快充技術發佈,已 22個月,手持18W充電頭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