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孔捷與日軍交手3次,一勝兩負,爲何上級還如此信任他?

尛萘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亮劍》作為一部優秀的抗戰劇,從2005年上映就掀起了一波波熱潮,直到今天仍然經久不衰。

在《亮劍》中,最引人矚目的除了李雲龍和楚雲飛這對冤家,就屬“晉西北鐵三角”組合了。

在晉西北,李雲龍的獨立團,丁偉的新一團以及孔捷的新二團,駐地擺成一個品字形,形成了一個堅不可摧的鐵三角。按照丁偉的說法,“三個團配合得當,可抵十萬雄兵”!

在鐵三角之中,相比於李雲龍和丁偉,孔捷的戲份相對較少,被公認為是“鐵三角”中綜合素質最差的一個。在電視劇《亮劍》中,孔捷和日軍交手三次,兩負一勝,“一勝”還是靠李雲龍的策略才成功的。

看起來孔捷綜合實力確實不行,但是為什麼上級還這麼信任他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孔捷並不弱

電視劇《亮劍》中,由於李雲龍、、趙剛、楚雲飛等佔據了太多的戲份,所以留給丁偉和孔捷的戲份並不多,尤其是孔捷。只在李雲龍對陣坂田聯隊前由張大彪講述孔捷敗給坂田聯隊的事情,這是孔捷的第一次敗仗。

第二次是孔捷出場時,正趕上山本特工隊偷襲大夏灣的八路軍總部,結果撞上剛換防到楊村的獨立團,結果獨立團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山本特工隊偷襲八路軍總部的計劃也宣被迫流產。

楊村阻擊戰之後,孔捷被撤職,獨立團被整頓。在李雲龍的請求下,孔捷作為獨立團副團長,參與了李家坡攻堅戰,全殲山崎大隊,這是孔捷取得的唯一一次勝利!

但是,這絕對不是孔捷抗戰的全部!

根據電視劇《亮劍》的背景交代,蒼雲嶺阻擊戰是1940年,小說中說李家坡之戰的時間是1942年,而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前後持續了14年,全面抗戰也有8年時間,孔捷不可能只和鬼子打了3次。

所以,孔捷的工作被嚴重忽略了。

作為李雲龍的老鄉,孔捷和李雲龍一樣,也是戰火中摸爬滾打冒著槍林彈雨走過來的,也是條鐵骨錚錚的漢子,這樣的人,不會比李雲龍差到哪裡去。

1942年,崗村寧次就任侵華日軍司令官,上任後,崗村寧次就對華北地區的八路軍武裝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包括李雲龍獨立團在內的武裝都遭到了傷亡過半的慘重傷亡。

此時的孔捷在李家坡攻堅戰中負傷,傷愈後就任386旅新二團團長。在崗村寧次大掃蕩中,新二團和獨立團一樣,也遭受到慘重傷亡。全團只剩下300多人,幹部只剩下一個副連長,這一點在旅部參謀和旅長的對話中有體現。

事實上,在面對日軍掃蕩時,鐵三角之後丁偉的新一團損失最小,依靠李雲龍攢下的家當,新一團連續突破三道封鎖線,一舉突出重圍。

這可以看做是孔捷的第三敗。但是,僅僅過了一年多時間,新二團就再次形成了戰鬥力,在協助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戰鬥中,孔捷在團部運籌帷幄,此時的孔捷手下已經有了三個營,加上騎兵連特務連,已然是一個擁有戰鬥力的部隊。

從這裡可以看出,孔捷的組織能力是相當優秀的!

在抗戰中,這樣的軍事幹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上級沒有理由不重視!

2、孔捷的失敗情有可原

孔捷給人的感覺比較弱,並不是孔捷真的弱,而是李雲龍和丁偉表現得太突出了。按照上級的說法,丁偉的部隊那是兩頭冒尖,打仗和搶奪戰利品一樣不差!而李雲龍部隊則是嗷嗷叫,所以才顯得孔捷的部隊太多乖巧。

關於孔捷的帶兵思維,靜夜史在先前的文章中曾有提及,對於晉西北鐵三角,靜夜史認為李雲龍、丁偉和孔捷帶兵思路各有千秋,總結起來就是:

丁偉以“智帶兵,比如在阻擊日軍增援平安縣城時,丁偉炸掉了防區內所有橋樑,有效遲滯日軍還減少了傷亡;

李雲龍以“勢”帶兵,比如在第一集蒼雲嶺阻擊戰中,李雲龍提著到站在陣地前給全團動員,一句“狹路相逢勇者勝”就將整個新一團的怒火點燃了,然後全團一擁而上,打得日軍節節敗退;

孔捷則是以“情”帶兵,比如李雲龍總結楊村阻擊戰失敗的教訓時,孔捷一句“你可以噁心我,可你不能噁心我這些兵”!從獨立團臨走前,戰士們還在團隊圍著孔捷不讓走,這充分說明孔捷是個講“情”的人,而且是一個以“情”帶兵的人。在槍林彈雨中的戰場環境中,這些“情”顯得尤為可貴!

所以不是孔捷太弱,而是另外兩個表現得過強!按照趙剛的說法:“孔捷可能會帶出一個模範團,但可能帶不出一支嗷嗷叫的隊伍,”但是靜夜史認為相比於程瞎子等人,孔捷的能力是優異的!

趙剛曾對馮楠說:“獨立團沒有政委可以,但是如果沒有李雲龍,可能連一個月也生存不下去”!這是對李雲龍的褒獎,相應的也是對孔捷的肯定,因為當時的晉西北,不僅有李雲龍,還有孔捷,不僅有獨立團,還有新二團!

另外,針對孔捷的失敗,靜夜史認為也不全是指揮的問題,比如第一次遭遇坂田聯隊,孔捷負傷,政委犧牲,這說明坂田聯隊本身戰鬥力就異常強悍。楚雲飛的副官方立功也說,坂田聯隊曾打垮過中央軍兩個師,並造成358團一小時傷亡近300人的慘重代價,這說明坂田聯隊異常強悍,孔捷的失敗並不算太過分!

另外,在反掃蕩中失敗,是因為大家都失敗了,新二團的傷亡也在所難免!

所以,不能僅僅以幾次失敗就否定孔捷的能力和作用。相反,正是因為孔捷和如此強悍的對手交過手,在心裡才憋著一股勁,這是孔捷越打越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晉西北赫赫有名的鐵三角中,

軍事能力排名:李雲龍>丁偉>孔捷,

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情商排名卻是這樣的:孔捷>丁偉>李雲龍。

其實看過《亮劍》整本書的人,應該發現,孔捷的命運是三人最好的。李雲龍被迫自殺,丁偉下路不明,唯獨孔捷卻是平平安安,而且他還收養了李雲龍和趙剛的孩子。


勝敗乃兵家常事

孔捷可以得到善終其實很大程度和他的為人處世,和他的性格有關。孔捷的隊伍是八路軍中非常平凡的一支,他代表了廣大的八路的實際戰鬥能力,畢竟像李雲龍這樣的部隊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孔捷敗給了精銳的坂田聯隊和訓練有素的山本特工隊一點都不稀奇,勝敗乃兵家常事嘛!

換句話說,電視劇為了突出和塑造李雲龍這個角色,孔捷當然不能喧賓奪主,如果孔捷戰鬥力很強,他李雲龍幹嘛去?給他當副團長嗎?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孔捷的失敗,是非常正常和平常的事情,他的失敗不會被領導抓著不放,很快就會被領導淡忘,那麼自然也不會給領導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孔捷相比丁偉和李雲龍顯得要更為穩重,做事更不會像李雲龍那樣激進,而且他服從上級命令,從來不打折扣,可是李雲龍呢!可是幹過戰場抗命的事情。對於孔捷,也許觀眾對他印象不深,喜愛程度也非常一般,但在領導眼中,孔捷可是非常招人喜愛的,因為這種人也許不會屢建奇功,但是卻能按部就班,不折不扣的執行你的命令。用起來真的是非常順手,這一點不像李雲龍,剛立個大功,就要惹個大禍,而且還時不時調動一下領導。


孔捷因為性格的原因受到領導器重,那麼他是不是就沒有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軍事指揮能力上,孔捷也許沒有李雲龍那樣突出,但他在某些方面卻要強過李雲龍。舉個例子,孔捷可是參加並指揮過抗美援朝的,你說領導對他器重不器重,面對這種大兵團作戰的指揮能力上,孔捷表現的還算優秀,他是一名合格的指揮者。可是李雲龍,大兵團作戰的指揮上,他不如孔捷,李雲龍在指揮師級戰鬥時,可就幹過突擊隊長的事情。

情商太高

孔捷可以得到領導的信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情商。在李雲龍,剛剛接手獨立團時,孔捷在面對自己部下時的真情流露,深深的打動了李雲龍,“你上哪找這麼好的兵?”


在李雲龍丁偉孔捷三人學習期間,常乃超組織學員討論二戰時的庫爾斯科會戰時,李雲龍帶頭起鬨了,搞得常乃超很沒面子。課堂氣氛被李雲龍帶偏了,其他學員跟著起鬨,吹噓自己,然而此時只有一人沒有說話,而是坐在角落安靜的看書,沒錯,那個人正是孔捷。

還有一次,在李雲龍對張白露產生好感的時候,身為李雲龍的老戰友,丁偉顯得毫不關心,反而是孔捷則數次提醒李雲龍,為此不惜和李雲龍翻臉。

好朋友是什麼?好朋友就是在自己犯錯誤的時候敢於直言相勸,所以孔捷一直都是李雲龍最信任的朋友,他在自己臨死前將自己的孩子託付與他。

總結一下

孔捷在三人中資質最淺,所以他從來不在別人面前賣弄,只是踏踏實實幹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對下級他愛護有加,對朋友他肝膽相照,對上級更是唯命是從,面對這樣一個人,領導不信任都難。


古今注


《亮劍》中晉西北的鐵三角三個團長全是好漢,就連晉綏軍358團楚雲飛,當時都是響噹噹的漢子。因為不是主角,所以孔捷戲份就少了許多,也基本上沒有孔捷的戰鬥場面。

一.從戰鬥力和戰術水平看

《亮劍》中孔捷和日軍交手不止3次,只有李家坡圍殲山崎大隊是表現出來的,孔捷是獨立團的副團長,團長是李雲龍。

第一次反掃蕩中孔捷團在雲嶺和坂田聯隊遭遇,團長孔捷負傷、政委李文犧牲。第二次是在在楊村遭遇山本一木的特工隊,山本特工隊的進攻目標是八路軍總部,誤打誤撞碰到了在楊村駐防的孔捷獨立團,其實是獨立團為總部擋子彈,否則,後果真的不堪設想。當時不僅獨立團對特工隊沒有認識,就是總部、師、旅也是如此。獨立團損失慘重、士氣不振還被總部首長稱之為“發麵團”,孔捷被從團長擼成了馬伕,是李雲龍向師長求情,才被留在獨立團當副團長。但孔捷不想欠李雲龍的人情,居然想剁兩個手指頭還李雲龍的人情,真不愧“孔二楞子”的稱號,挺有血性的一個漢子。

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楊村遇襲後孔捷的確不如李雲龍肯動腦子,李雲龍接任團長後能從分析敵人的彈殼入手判斷這不是一般的鬼子,這股鬼子不是衝著獨立團來的而是衝著總不來的;獨立團反應太慢,指揮不當,也沒有發揮出八路軍近戰夜戰特長;這時孔捷才想起繳獲的鋼盔也不同以往。

趙剛在赴任獨立團政委的途中救了和尚,從和尚那裡得知確有一支受過特殊訓練鬼子,使用戰俘進行徒手殺人訓練。趙剛判斷他們襲擊的目標很可能是總部,於是他們研究決定以獨立團的名義上報總部,引起總部的重視。

後來,經過抗美援朝,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孔捷就冷靜多了,思考很深刻,把戰爭實踐和軍事理論很好地結合起來,他的畢業論文就是很好的證明。

第三次,孔捷作為獨立團的副團長,在李雲龍的指揮下李家坡圍殲山崎大隊,在李雲龍的帶領下的獨立團變成了“野狼團”,李雲龍搭臺,讓孔捷唱了出好戲,一雪前恥。戰鬥中孔捷負傷修養,再出場時孔捷是新二團團長。

第四次,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孔捷是心領神會全力支援,命令所部全部投入戰鬥,全力阻擊,絕不讓鬼子過自己的防區,配合李雲龍打下縣城立了功。待李雲龍把活幹完後,命令部隊全線反擊,擴大戰果。

因此,孔捷團的戰鬥力還是很強悍,戰術水平的確不如李雲龍靈活機動。

二.從意志力和執行力來看

孔捷是老革命了,作風硬朗,軍事指揮經驗豐富。孔捷被擼當馬伕,獨立團戰士送別孔捷,那種依戀、深情、不離不棄,說明了孔捷的帶兵能力。在敵我頑勢力交錯的晉西北,面對敵人不停地掃蕩和鐵壁合圍,無論是獨立團還是新二團在孔捷帶領,從不言棄,不斷壯大,這就是他最大的功勞和最堅強的意志力。在抗戰最艱苦的時候有這樣的成績是很了不起的。任新二團團長孔捷乾得很出色,並接受住了鬼子大掃蕩的考驗。

嚴守紀律、堅決執行命令是孔捷最大的特點,相比丁偉和李雲龍顯得要更為穩重,這種人也許不會屢建奇功,卻能不折不扣的執行你的命令,既不會激進更不會戰場抗命,領導就喜歡這樣的人。不像李雲龍立功和受到處分一樣多,老是給領導戳紕漏。但孔捷也會靈活機動,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孔捷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是全力支援。

三.對現代戰爭的理解比李雲龍、孔捷都深

孔捷參加過抗美援朝並指揮過一個軍作戰的,他是一名合格的指揮者。能派到朝鮮和美軍作戰的都是我軍的精銳部隊。孔捷所認識到美軍是:美軍不是少爺兵、不是草包,經過二戰洗禮不僅戰鬥力強悍而且各軍種之間配合爐火純青;地空戰術高超、攻防轉換意識強等,志願軍一個師圍殲不了美軍一個營。當他把這些說給李雲龍、丁偉聽時,兩個人都沉默了。

朝鮮戰爭是我軍首次接觸全機械化、立體化的現代化戰爭,首次跟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直接對壘。經受了朝鮮戰爭的洗禮,他軍事思維和觀點有很大提升,成為一個具有現代戰爭視野的將領,在某種層次上,他已經超越了很多同時期的將領,他畢業論文是《戰略合圍與向心突破》。所以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時李雲龍等人“大鬧課堂”時孔捷沒跟著起鬨,也沒有吹噓自己,只有一人坐在那裡沒有說話。

這就是孔捷,軍政皆能,有情、有義、有勇、有謀、有擔當、有熱血、有資歷、有戰功,敢打硬仗、服從指揮、服從大局、作風優良,具有現代戰爭視野的將軍。


褚漢辰


孔捷與日軍的三次交手,應該是指與坂田聯隊的交戰、楊村被山本特工隊偷襲、李家坡之戰殲滅山崎大隊,表面上看是1勝2負。

但實際上,兩次所謂的失利其實也算不上是失利,早年與坂田聯隊的交戰,本來就是眾寡懸殊,坂田聯隊可是在忻口會戰擊潰過中央軍兩個師,險些殲滅楚雲飛的358團日軍王牌部隊,並且編制上又比八路軍團級編制要高得多,即便是隨後的蒼雲嶺之戰,李雲龍的新一團與坂田聯隊的交手也沒有佔到太大便宜,甚至被包圍險些全軍覆沒,好在李雲龍別出心裁地選擇正面突圍,並歪打正著擊斃了坂田聯隊長,才落了一個功過相抵,所以孔捷的獨立團與坂田聯隊交手遭受重大損失,也算不上敗仗。



楊村遇襲事件,可以算得上是孔捷參軍以來所受到的最大恥辱,甚至差點被八路軍總部撤職查辦,但隨後隨著情報的清晰,大家才知道這一仗打的也並不算丟人,畢竟對手是身份比較特殊的山本特工隊,隨後的掃蕩期間山本特工隊直攻八路軍總部,把八路軍總部打的被迫轉移,趙家峪襲擊戰,更是把李雲龍的團部一掃而光,這還是李雲龍事前有一定準備的情況下,對比後面這兩場敗仗,孔捷在楊村的那次失敗也算不上什麼了。

所以即便是相比較李雲龍,孔捷的戰績也沒有差到哪裡,最大的差別無非是在與坂田聯隊的作戰中,前者遭受重大損失,後者同樣也遭受重大損失,但卻意外地打死了坂田聯隊長,就這個區別而已。



雙方兩個人的戰績相差不大,但孔捷相比較李雲龍,指揮更加相對沉穩,政治頭腦也很穩重,軍事政治都玩的開,也是建國後最早與外軍交手的指揮官之一,因此深堪大用,後期不但在軍事領域頻頻派上用場,甚至也躲開了多個政治活動,成了晉西北鐵三角中唯一善終的人。


遼寧資深球迷


《亮劍》中,孔捷作為晉西北鐵三角之一,雖然他沒有李雲龍那麼勇猛,沒有丁偉的戰略眼光,但他絕對有實力。孔捷與日軍交手三次,一次是與坂田連隊交手損失了不少,一次是被三本的特工隊偷襲,一次是吃掉山崎大隊。我想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有輸有贏很正常。

先來看看孔捷幾次交手情況,最早與坂田聯隊交手,本來就以寡敵眾,坂田聯隊可以日軍精銳,中央軍兩個師都被打垮了,孔捷手裡就一個團,人數武器都不及坂田聯隊,戰鬥力本來就有所差距,雖然自己部隊損失了不少,但還是保全下來,相比較李雲龍是猛了一點,幹掉了坂田這個老鬼子,從包圍中打了出來,但他的部隊同樣損失慘重,也沒有對坂田聯隊造成多大損失。

在楊村被山本特工隊襲擊,可以說是孔捷有點倒黴,山本本來是要去八路軍總指揮部,卻打到了孔捷的防區,一個團被日軍打蒙了,差點自己撤了職,但總歸幫總部擋了刀,也不算沒有功勞,就算是李雲龍同樣在山本手裡吃虧,山本夜襲趙家峪,把李雲龍的團部都毀了。在這兩次的戰鬥中,孔捷雖然輸了,但輸了也很正常。

後來孔捷在圍攻山崎大隊的戰鬥中,親手砍死了山崎,讓他把前兩次戰鬥的憋屈都放了出來。上級為什麼信任他,個人是這麼認為的,雖然孔捷輸了幾次,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上級不會因為幾次敗仗就把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官棄之不用,孔捷可以說是最中規中矩的八路軍指揮官,指揮比較穩重,服從上級的命令,比較讓上級放心,像李雲龍那樣,兩天沒看就不知道在幹嘛,沒準又搞出什麼事情,真心不好管。還有孔捷一點,孔捷對手下是真心的,真的關愛自己的士兵,在楊村被襲擊後,李雲龍被調過來當團長,在看屍體的時候李雲龍吐糟了一下孔捷的兵,孔捷馬上就急了,瞪著眼睛對李雲龍說,我的兵沒有孬種!還有後來幾個人聊朝鮮戰爭的時候,孔捷說著眼睛就紅了,嘴裡說著對不起兄弟們!孔捷是有血有肉的真漢子!

孔捷的情商也很高,在爭吵中往往不會情緒化,懂得調解問題,謝寶慶搶了楚雲飛的物資,孔捷正好遇上截獲了物資,後來被李雲龍搞走了,楚雲飛副官找上門來,孔捷說的話就很有頭腦。就像在一個公司,孔捷這種員工,他能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又對下級真心對待,同時自身實力也不錯,雖然有過幾次失敗,但作為領導還是會用他,信任他!

這只是個人的一些淺顯的看法,如有不足請見諒!


傲骨遺風


孔捷打不過日軍不是孔捷的責任,從武器到人員素質上都比不過日軍,戰敗是情有可原的。只要盡職盡責,就沒有其他虧欠的地方了。

孔捷真正有指揮失誤的地方是遭遇山本特工隊的事,可是這事發突然,孔捷事出無備倒也情有可原,並且即便是李雲龍也吃了山本的虧。不能一杆子打倒人還不讓人爬起來。孔捷在李家坡之戰中戴罪立功已經贖回來了。

孔捷有個優點是李雲龍比不上的,那就是穩健不捅婁子,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將領。像李雲龍那種不可控因素就太大了。比如,打平安縣城,萬一被增援日軍包了餃子,那損失就是幾萬人了。而就算打贏了,也很可能打亂總部的其他計劃。

其次,孔捷還有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會做政治工作,孔捷有當政委的天賦,比如,收編黑雲寨的事,這也就孔捷能夠做出來。這是上級最喜歡的一種工作方式。


優己


不要過度解讀。

孔捷將軍,性如烈火,勇猛頑強。他帶領的獨立團,彪悍如虎、善打硬仗!無論在哪裡都能挑得起大梁、打得了硬仗。上級豈能不信任。

一,從戰績上來看,孔捷一勝兩負,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以當時日軍的戰鬥力、裝備和後勤給養的差距,能夠打出這樣成績的,整個八路軍有幾個?是不是非要全勝才算厲害?有些神劇過分地弱化了日軍,這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


第二,三場戰鬥,打勝的就不說了。

第一場鬥坂田,打得極其艱難,政委李文英犧牲,孔捷負傷。能夠正面硬槓精銳的坂田聯隊,並且毫無懼色,難得不值得肯定?李雲龍的新一團正面硬槓坂田同樣拿不下來。


第二場被山本偷襲,山本的特戰隊是精銳部隊,出其不意地偷襲,猝不及防,敗了又有啥?被老總罵一頓、撤個職,家常便飯。


軍事上有句話叫做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大方向沒錯,革命意志堅定,吃個敗仗算啥?

難道打上一場敗仗就永遠被否定?哪裡有這樣的道理。要是這樣算,只怕,呵呵!


第三,孔捷帶兵能力強悍。他帶的部隊,戰鬥力強、作風過硬,敢打善戰,沒有孔捷打下的好底子,他李雲龍能過得這麼滋潤?用參謀長的話說:能帶兵的幹部是個寶啊!


李雲龍是個寶,孔捷同樣是個寶。


領導不傻,上級不瞎,所以後來孔捷照樣當他的團長。


脂肪故事


紅軍在過完草地後,勝利會師的代價是巨大的。戰士犧牲了那麼多,已經無法去計數,而指戰員的損失也是巨大的,這些都給人民軍隊造成了巨大的困難。而八路軍的指戰員大部分都是經歷過長征洗禮的,不僅身體素質過硬,指揮能力也是一流的。

拿李雲龍來說,紅軍時期就是團長,說明能力很強。孔捷和李雲龍是老戰友,一定也差不到哪去。況且抗戰開始的時候,距離紅軍陝北會師僅僅過去三年,一線指戰員是極其缺乏的,所以每一個能打仗的指戰員都是寶貝疙瘩。這也是為什麼副總指揮這麼稀罕李雲龍而陳大將這麼喜歡罵他的原因。只不過李雲龍頂著主角光環,蓋住了孔捷的光芒。


淡淡荷花七里香


書中一勝兩負不是真的,編出來的,八路軍非要高級軍官指揮相當多的兵力才有可能和日軍對抗。鐵三角無論誰的一個團也就偷襲罷了,日軍巴不得和八路軍迎面相撞,然後利用整體優勢來碾壓。抗戰時期日軍對八路軍和新四軍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他們的主力,一旦找到了拖住了,也是跑不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