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的李雲龍,當年爲什麼非用上萬人去打僅有幾百日軍的平安縣城?

R


李雲龍用上萬人打縣城,看起來是動用兵力太多,但是卻是正確的選擇。

當首長和國軍聽到李雲龍敢打縣城的時候都大吃一驚。因為,當時打縣城簡直是個創舉。打縣城是攻堅戰。當時八路軍武器裝備是落後與日軍的。而且敵人又有城牆作為抵抗。

雖然人多,但是卻不好打。要知道,戰鬥一打響,周圍的日軍就會馬上增援。所以,縣城要用最快速度來打下,慢了就危險了。

在不能改變武器的情況下,李雲龍只能動用更多的人。一萬人剛好是他能調用的最多人馬。

當然了,李雲龍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想到自己能有這麼多人,直到知道自己的兵力後才放心。

要知道,八路軍說他可是一個給他一個師就敢打太原的人。打一個縣城如果不需要一萬人的話他也不會這樣大費周章。


愚兵遇到秀才


看了置頂答案的平安格勒戰役戰果統計,瞬間凌亂了。現在的網友太厲害了吧?虛構的事也能編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雲龍為什麼非用上萬人去打僅有幾百日軍的平安縣城?答案,全在小說裡面。(小說第七章)

因為山本特工隊的偷襲,導致李雲龍團部犧牲了五十多人,政委趙剛負重傷,老婆秀芹被擄走,斷後掩護的炊事員老王也犧牲了。這事讓李雲龍很懊惱,如果這次不報仇,當了縮頭烏龜,以後就沒臉在晉西北混了。而且山本沒有逃遠,快一點追,還能趕上滅了他。

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

山本呀,如果你逃回太原,老子拿你沒辦法,可你小子不知死,竟逃進了平安縣城。這晉西北是這麼容易來的嗎?既然來了就別想走了。——《亮劍》第七章


所以,李雲龍要打平安縣城,是他在趙家峪被襲後就打算好了的。

這個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手上有上萬人。他覺得自己有一個團,加上地方武裝,打縣城應該足夠了。

現在獨立團有多少人,李雲龍自己也不大清楚,全團撤出去時一千多人,現在按最保守的估計,也得擴編出兩幹多號人。一個獨立團加上幾個縣大隊、區小隊、民兵,也差不多了。——《亮劍》第七章

因為日軍的兵力,沒有秘密可言。日軍在每一個縣城的兵力配置都差不多。

縣城裡駐有日軍一個步兵中隊,一個日軍憲兵隊,加上偽軍一個大隊,兵力有一千多人。

其中偽軍沒有戰鬥力,排除掉幾百偽軍,李雲龍真正要面對的敵人,就是一個日軍中隊和一個憲兵隊。再加上二十多人的山本特工隊,幾百人而已

李雲龍覺得自己一個團應該有兩千多人,再加上地方武裝民兵,三四千人打幾百鬼子應該還是足夠的。


後來獨立團集中了上萬人打縣城,那是集結以後才知道的事了。比預期的兵力更多,也就更加堅定了李雲龍打縣城的決心。無所謂李雲龍非要集中上萬人才敢打縣城這個說法。

所以並不是李雲龍非要用上萬人打縣城,而是他本來就想打縣城,有沒有上萬人,他都要打縣城。



至於為什麼是上萬人打縣城,我覺得這個兵力是作者和編劇為了故事合理性,計算出來的一個打縣城的理性數字。人數多了不現實,人數少了又打不下來。

因為人數太多了,比如一兩萬人,這個就太扯了。畢竟分兵時只有一千多人,兩年時間主力部隊擴充了三倍,到五千人已經是奇蹟了。擴充十倍,主力上萬人,就有點像YY小說,太不現實。

而人數太少了,比如說一個團的兵力就想收復縣城,兵力又不夠。因為,根據現有的資料記錄,除非是日軍收縮兵力,主動放棄縣城。僅憑一個團,想硬打下一座有幾百日本駐軍的縣城,是不可能的。

比如1939年的桐鄉縣城收復戰。

日軍在桐鄉縣城的兵力只有一個小隊,不到五十人。這47名鬼子,以縣城東門和縣小學為據點。桐鄉當地人也覺得鬼子兵勢單力薄,主動聯絡國軍第62師,願意裡應外合,殲滅日軍。

收復縣城的國軍隸屬於湘軍,雖然武器裝備一般,但是士氣高昂,軍紀很好。聽說鬼子兵只有四十多人,從師長到團長都自認為是胸有成竹。便安排了一個團負責攻城,其他部隊負責阻擊日軍援兵。(這個兵力就是李雲龍打平安縣城的配置,而且日軍的人數更少。)

按照常理說,一個團打四十多個鬼子,兵力比至少是40:1。而且國軍還派了偵查員化裝入城,裡應外合夾擊日軍。所以這場仗,國軍並沒有輕敵。不出意外,桐鄉縣城必然收復。

豈料日軍的反應非常之快,在遭到襲擊損失了八個鬼子後,餘下的三十多個鬼子立即向後收縮。利用有利地形,在防禦死角用擲彈筒和重機槍,硬是頂住了國軍一個營的攻擊。國軍因為沒有火炮,無法直接摧毀日軍工事。只能使用步機槍對射,手榴彈也扔不過去,就是扔過去了,也沒有作用,難以有效掩護步兵。在激戰三日後,日軍援軍達到,國軍只能撤退。



(戰時刊物《戰地》報道,第62師攻入桐鄉城繳獲偽組織警察標識和照片等物。)

真實的抗戰就是如此殘酷。沒有重武器,幾十個日本兵就能把一個團的國軍纏住。而且這個團的國軍還不是軟柿子,是頗有戰鬥力的三湘子弟。



如果《亮劍》是一部抗日神劇,編劇可能真的就讓李雲龍帶著一個團就打縣城去了。

如果編劇編的再神一點,派幾個武林大俠去。這幾百日軍估計都不夠我們的大俠們“手撕”的。



然而《亮劍》並沒有這麼無恥,作者給了李雲龍五千多人的正規軍,三千多民兵。此外還很“貼心”的給李雲龍的部隊裝備了一門攻堅專用的意大利炮。

(沒有這門炮,能不能打下縣城,還不一定呢。最後也是因為這門炮,才轟開了城門樓子。)

然後,李雲龍就帶著這上萬人的兵力,就打縣城去了。

李雲龍分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帶領地方武裝打援,將縣城周圍五十公里內的道路全部封鎖。——《亮劍》第七章

按照常理來說,六千多人主攻,其餘的三分之一的兵力,也就是三千多人阻援。這個阻援的兵力是絕對不夠的。

但是此時作者又很貼心的給李雲龍找了一群援軍。周圍的友軍部隊都在幫助李雲龍阻援,等於打平安縣城間接投入的兵力高達十幾萬,李雲龍豈能不勝?



雙方投入的總兵力也達到30多萬。平安縣一千多守軍全部陣亡,山本特工隊全部玉碎,各路增援部隊也都傷亡過半,北同蒲鐵路被破壞成數截,整個晉西北地區日軍的有線通訊網被全部破壞。——《亮劍》第八章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一、李雲龍打縣城的想法很堅定,有沒有上萬人他都會打。

二、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只要日軍想守。打一座縣城,上萬人是不夠的。

三、實際投入攻打平安縣城的兵力並不止上萬人,而是高達十幾萬。

從歷史角度看,李雲龍打縣城屬於瞎編,歷史上沒這回事;但是從軍事角度分析,中國軍隊投入的兵力,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所以,李雲龍上萬人攻打平安縣城,沒毛病。


Mer86


認真說,這個題目毫無意義,我也很不願意回答,之所以咬牙回答一次,是希望從此不再有人用這樣的無聊問題來騷擾我,以及和我持相近觀點的朋友們。

首先,《亮劍》是一部小說,且這部小說的作者只是一個從未經歷戰火的再傳邊緣大院黨,而不是如《烈火金剛》作者劉流、《野火春風斗古城》作者李英儒、《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等那樣,本人就是經歷過戰火的抗戰過來人,也就是說,首先小說就允許虛構,其次作者因為並非親歷、也非歷史研究者,即便有意還原史實,事實上也要大打折扣。

簡單說,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的情節是小說及其作者虛構的,“為什麼”的理由也只存在於小說和小說作者的腦洞裡,要問也只能問他“你為什麼要寫出如此荒唐的情節來”,而不是問我們。

為什麼說荒唐?

首先,《亮劍》所虛構的平安縣城攻擊戰,發生在1942年“五一”反掃蕩剛結束(甚至不妨說還沒有結束)之際,這是華北敵後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有一部老電影《衝破黎明前的黑暗》對這種困難描寫得很寫實),由於日寇的囚籠政策,至1942年6月30日,華北根據地核心——冀中根據地喪失了所有縣城,日偽軍在根據地中設立碉堡、炮樓等據點1700多個,挖掘封鎖溝4000多公里,把根據地切割得支離破碎,八路軍大部分主官以“開七大”(原誤作“開八大”,感謝朋友提醒更正筆誤第一處)的理由赴延安,僅少數在位(如山東羅榮桓、冀中呂正操等),因為主力活動不便,不得不壓縮(解散大團,編組只有5個連的小團;把主力部隊地方化;精兵簡政),分散,這個過程直到1944年才開始扭轉,當年收復縣城11座(一說13座,不同數據應該是統計方式的差別,有的縣城收復後放棄然後再收復),已經被認為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於是,《亮劍》所虛構的時段,八路軍某部違反總部和中央戰略原則,不搞主力地方化,不搞精兵簡政,不搞保存自己消滅敵人,不搞“敵進我進”、化整為零的游擊隊和武工隊,卻集中上萬人去硬打日軍重點設防的縣城,這是八路軍還是星球大戰軍?當然,小說中的平安在晉西北,不在晉中,敵人弱一些,但晉西北的八路軍更弱,120師是抗戰期間發展最小的一個師(感謝兩位朋友的提醒更正筆誤第二處)

其次,日軍之所以敢在20世紀在中國戰場大搞類似日本戰國時代“支城”的炮樓,說到底就是欺負抗日軍隊缺乏攻堅能力,具體說就是缺乏平射炮、步兵炮,缺乏強力炸藥和掩護炸藥爆破的足夠機槍火力。不錯,八路主力部隊有炮,但迫擊炮不適合攻堅(直到1944年部分八路軍部隊才開始總結並推廣出迫擊炮平射戰術,且平射迫擊炮畢竟不如平射炮攻堅能力強),少數平射炮、步兵炮炮彈不足,且在大掃蕩環境下攜帶不便,很多時候八路軍繳獲了九二步兵炮之類日軍重武器,都是趕緊把炮彈打完然後拆散埋起來再說,興師動眾帶著大炮攻打據點,只能是44年大反攻階段才會出現的場景——即便44年大量非主力部隊也只能靠長圍久困、內應和“死狗陣”之類“茅招”攻破據點,欺負日軍深陷太平洋戰爭,兵力不足且士兵素質大幅下降(就更不用說縣城了)。像《亮劍》裡那樣拖著“意大利炮”為了救老婆去打縣城,別說八路軍,就是忠義救國軍也沒這麼敗家的。

第三,自1938年後八路軍重新確立了政委的最後決斷權,43年左右鑑於實戰中的慘痛教訓,改為戰時由軍事首長擁有臨機最後決斷權,但非戰時的最後決斷權仍然屬於政委,屬於黨委和黨支部。敵後根據地的八路軍部隊要分散、要遊擊、要有一定獨立性,但仍然要堅決服從上級黨和軍政機關的領導,“獨立旅”和“教導旅”、“警衛旅”甚至“炮兵團”只是40年之前為應付國民政府限制八路軍擴軍,而採取的變通番號,實際上“獨立旅”並不“獨立”,“炮兵團”有的甚至一門炮都沒有。像李雲龍這樣為了老婆拉上萬人打縣城、瞞著上級弄出上萬兵力(就更不用說在“五一大掃蕩”後的冀中怎麼養這麼多脫產士兵這個致命的破綻,以為玩“帝國時代”麼)的“獨立”,在八路軍部隊裡是絕不容許出現的?不同意?聽說過趙侗、單德貴麼?

順便說,《亮劍》開了個“獨立”的壞頭,此後許多所謂“紀實戰爭文學作品”,包括小說、電視劇等,都熱衷弄一個“獨立單位”,以滿足作者本人“開金手指”和“扮上帝”的惡俗,正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近幾十年來以戰爭年代為背景、由新生代作者創作的小說並不乏精品,但《亮劍》不在其例——不服?去看看《歷史的天空》先……


陶短房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靠的是氣勢;一支軍隊同樣如此,這才是亮劍精神的本意。

李雲龍在攻打平安縣城前,吃了大虧。團部基本被日本人連窩端,剛娶的老婆被日本人給捉走了,趙家峪幾百個鄉親被山本給屠殺了。

有仇必報是李雲龍的性格,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老子以後還要在這一帶混的, 丟不起這個人。

拿破崙小時候和高個子同學打架,被打的很慘,但他堅決和他們打到底。剛開始拿破崙朝他們衝過來,他們就打他。後來他們自己也怕了,問拿破崙到底想幹什麼?拿破崙說:向我道歉。那些大孩子趕緊向他道歉,馬上跑開了,再不願意和拿破崙打架了。

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李雲龍就是混起來不要命的主。

李雲龍就是敢於亮劍的人,碰上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敢於亮劍。就是這種一往無前的精神讓李雲龍在晉西北打出了自己名氣,積累了實力,塑造了軍隊的氣質。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李雲龍的部隊發展速度超快,達到了近萬人的規模。

李雲龍在決定攻打平安縣城後,召集了所有的部下,才發現自己發達了,基本上有了一個師的兵力,完全可以打一場大仗了。

而他決心要打的平安縣城裡只有幾百日本兵,外加山本特戰隊的殘部,更重要的是他的老婆也在那座城裡。

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和日本人對打需要有5:1的兵力,才有把握一戰。而八路軍就要差出許多,基本上要10:1或者更多。

從這個比例,我們可以看出,單純李雲龍的部隊攻打平安縣城是可以拿下的,只是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比較大。

攻打平安縣城的真實意義在於,警告日本人,不要覺得我們好欺負。你不是敢打我們嗎?我一定會打回去的,並且要讓你們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種精神可以激勵自己部隊的攻堅心理,也可以大大震懾對手,讓日本人從此以後不敢隨便找他李雲龍的麻煩。



更關鍵的一點,李雲龍不是愣頭青,他明白周邊的力量對比,他知道事態的發展方向是可以控制的,才敢於打這一仗。

此前他曾和孔捷和丁偉在一次老戰友吃飯聊天時,強調過他們這三個團正好是品字型佈局,互為攻守。對於任何一支敢來進犯的軍隊,都是要掂量一下輕重的。因此這三個團要加強在晉西北的合作,對敵人形成更大的威脅。

李雲龍最後還強調,不管是哪支軍隊要來襲擊他們中的一支,都要從其它防區經過。到那時候,不用通報,直接就打狗日的。

當平安縣城戰鬥打響後,日軍源源不斷向平安縣城進發,就遭到了孔捷部和丁偉部的強烈阻擊,保證了平安縣城攻擊戰的順利實施。

在這時,作為李雲龍的好朋友和戰友,晉綏軍358團楚雲飛部發對日軍展開了猛烈反擊,重創了來犯的日軍。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這場戰鬥,並不是李雲龍一個團在戰爭,而是整個晉西北的軍隊都被動攪進來了。

也就是說,日本人在中國,陷入的是全民皆兵、全國抗戰的泥坑,在人民戰爭的海洋中,日本人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中國人民連上百萬的日本人都能打敗,何況李雲龍面對的只是區區幾百日本兵呢?


新知傳習閣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啊!我們都說“衝動是魔鬼”,但是在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這件事來看,衝動讓李雲龍成了平安守軍的魔鬼!

關於李雲龍為什麼要用這麼多兵力攻打平安縣城,按照李雲龍的說法,就是老婆被搶了,趙家峪的幾百口鄉親們被殺了,政委還負傷了。

“吃了這麼大的虧咱們連屁都不放一個那還是個爺們嗎?——李雲龍。

所以,從必要性上來說,李雲龍必須要打,為了這口氣,為了尊嚴,為了血海深仇,這筆賬也一定要算!

不過,當時的平安縣城守軍只有幾百人,且基本都是保安部隊和二流子的偽軍,加雖然有山本一木的特工隊,但也只是幾十號被打殘的傷員病號,戰鬥力簡直不要太感人。

而李雲龍一方,則真正是相當唬人,除了李雲龍部的獨立團7000多人,加上縣大隊區小隊民兵的幾千人,李雲龍直接指揮的軍隊超過10000人。

而根據李雲龍之前和丁偉孔捷的約定,兩人在外圍也被調動,再加上楚雲飛的358團等人,實際上李雲龍一方的兵力超過了20000多人,

兵書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李雲龍一方的兵力,遠遠超過了平安縣城守軍。看起來是真正的“殺雞用牛刀”。

那麼,李雲龍為什麼要動用如此“龐大”的兵力呢?靜夜史認為:

1、獨立團集結倉促,事先並無計劃

關於獨立團具體人數的問題,李雲龍事先並不知情。

在團部突圍後,李雲龍在屋子裡抽了一天的煙,然後命令通訊班通知所有獨立團部隊集合,當時的獨立團已經分兵出去單獨作戰兩年多,李雲龍除了偶爾開個團級會議,並不清楚這兩年時間獨立團的各級幹部到底發展出多少兵力。

等到獨立團全團集結起來之後,李雲龍才發現這兩年時間各部發展迅速,滿打滿算獨立團已經有超過7000人的規模,這還不算縣大隊區小隊民兵等地方武裝。

可以說,因為事發倉促,李雲龍並沒有具體要集結多少部隊的計劃,只一句“獨立團全團集合”就把所有人喊了過來,所以人數大大出乎李雲龍的意料。

另外,在得知獨立團即將攻打縣城的情況後,周邊的地方武裝紛紛主動找到獨立團,請求幫助獨立團作戰。

除了主動上門的,李雲龍還派出通訊班通知周邊抗日武裝,邀請友鄰部隊一起參加圍攻平安縣城的戰鬥,最後連謝寶慶的黑雲寨也參加了阻擊平安縣增援日軍的戰鬥中!


不僅如此,在先前丁偉和孔捷路過趙家峪李雲龍團部時,三人曾約定三個團要組成“品”字形佈局,這樣一旦哪裡出現風吹草動,日軍肯定要從另外兩個團的防區經過,這樣兩個團即使沒有上級的命令也會自動投入戰鬥。所以李雲龍深知,一旦自己圍攻平安縣城,丁偉和孔捷兩部肯定會被李雲龍調動起來。

所以,調動上萬人不是李雲龍的本意,但是李雲龍卻又這個實力!

2、八路軍武器落後,但是志在必得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的武器裝備始終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在抗日戰場平均5:1的交換律的大環境下,八路軍也需要付出超過10:1的代價。

在獨立團集結的時候,各營的武器裝備大有改觀,其中二營長帶來了幾門日軍山炮,這些日軍陸軍的標配到了獨立團這裡成了寶貝,是獨立團攻堅戰的重要武器,不過炮彈只有17發,相當寒摻。

獨立團,在當時的129師屬於主力團,主力團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武裝就更上不了檯面了。在平安戰役外圍的阻擊戰中,一個區小隊用全部壯烈犧牲的代價,遲滯了日軍4個小時,為獨立團圍攻平安縣城贏得了時間。當時的區小隊使用的是獨立團等八路軍淘汰下來的老裝備,漢陽造膛線都磨平了,重武器竟然是光緒年間的土炮!

在小說中,作者都梁以樂觀的筆法描寫了縣大隊區小隊的裝備,除了土炮,還有清朝末年的“抬槍”,就是需要兩個士兵才能操作的笨重武器,但是在射程和精度上完全不能和二戰時期的武器相比。

小說也提到,為了阻止日軍增援,獨立團在通往平安縣城的必經之路上埋設了超過10000枚地雷。這種地雷主要是用民間土法制造,威力不大,電視劇中對地雷的威力有過演繹。

所以,圍攻平安縣城,看似人數過萬,但是火力水平可以說非常低下,攻堅能力非常差,再加上本來守方就比攻方有優勢,所以李雲龍調動上萬人並不算太誇張。

特別是想要保證必勝的情況下,李雲龍必須儘可能動員更多的武裝參戰!

3、李雲龍此戰立威,意在威懾日寇

在網絡上,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的戰鬥被調侃為“平安格勒戰役”,並將平安格勒戰役作為晉西北二戰史上的轉折點。

雖然有調侃的意思,但是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確實打破了很多記錄,也創造了很多奇蹟,比如:

開了八路軍圍攻縣城的先河,在《亮劍》中,八路軍由於裝備落後,在日軍的優勢火力下,不得不才有游擊戰的形式與日寇周旋。日軍則是佔據了城市、縣城等據點,依託鐵路、公路等組成封鎖網絡,對八路軍實行“囚籠戰術”。


但是李雲龍此舉打破了八路軍的游擊戰思維,主動對日寇發動了攻堅戰,對於日寇的心理衝擊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此時的背景是1944年,日軍在我國戰場上已經表現出明顯的頹勢,八路軍發動攻堅戰也意味著八路軍有了反擊日寇的實力,這在抗戰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另外,通過圍殲平安縣城內的山本特工隊,讓這支日寇精心培養的特工組織徹底被送入地域,從根本上杜絕了孔捷楊村敗仗以及八路軍總部被偷襲的可能!

李雲龍通過攻打平安縣城,不僅給了全團兄弟們、秀琴、政委趙剛以及趙家峪幾百口被殺害的鄉親們一個說法,更讓李雲龍在整個晉西北樹立起了崇高的微信,從此,無論是日寇還是晉綏軍,都不敢把獨立團怎麼樣!

最後,李雲龍也用圍攻平安縣城的勝利,避免了自己再度被撤職的危險,因為孔捷第一次被降職,就是因為楊村阻擊戰的失敗!

所以,圍攻平安縣城,一定要打,還要打贏!一定要動員更多人,而且越多越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如果沒有這上萬人,李雲龍還真的未必能打下來!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是臨時決定,並不知道自己的實際兵力

李雲龍為什麼要打平安縣城,因為李雲龍在結婚的大喜之日被山本特工隊給暗算了,不但團部被端了,政委受傷了,自己剛過門的媳婦也被搶走了,李雲龍作為中國傳統男人,並且代表了獨立團有仇必報的亮劍精神,當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山本跑了。

所以,李雲龍在突圍後一直在思考,山本會退到哪裡?獨立團應該如何報復?當副團長來告訴李雲龍山本由於車隊被炸,撤退到平安縣城之後,當機立斷,準備攻打平安縣城?

我深刻的記著,看這段的時候,我媳婦說,怎麼就幾十個人就把團隊給端了,八路軍太不抗揍了!這就要從亮劍剛開始的時候說起,由於百團大戰暴露了八路軍的實力,所以遭到鬼子的多輪掃蕩,八路軍損失慘重,為了打破包圍和增加實力,各部隊基本都採取了化整為零的戰術,也就是營連全部散養,發展和補給靠自己,所以,團部也就剩百八十人,能打仗的就是一個警衛排,而警衛排的人數也就幾十人,不會超過一百,再加上山本事先安插了內應,屬於裡應外合。



團部遇到這麼大的事,並且吃了這麼大的虧,是個男人都咽不下這口氣,於是李雲龍開始集結部隊,這一集結不要緊,連李雲龍都嚇了一跳,獨立團竟然集結了上萬人,這下更是非打不可了,所以,李雲龍是事先不知道獨立團有多少人,即使也就兩三千人,估計也得去打幾炮,彈藥打了了就走唄,反正這口惡氣得出一出。

李雲龍若沒有這上萬人,還真就未必能打下來

但是要說打下這個平安縣城,沒有這上萬人還真不行,實際上,李雲龍這上萬人也只是打了一個內部攻堅戰。



攻打平安縣城這場戰役之所以被廣大網友調侃為平安格勒會戰,首先從規模上來講並不是只有鬼子守城一千,李雲龍攻城一萬。

鬼子的防禦都是各個縣城之間都有聯繫,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就是說,即使只有一千人的平安縣城,根據日軍的機械化水平和騎兵速度,很可能攻城攻到一半,敵軍就趕來把你反包圍了。

在亮劍中,李雲龍攻打平安縣的時候,周邊至少趕過來三個聯隊,甚至還有未到場的師團,平安有難,甚至京東了太原的守軍,可見日軍的聯絡性有多好。

但是李雲龍的友軍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就是針對各個方向來的日軍進行阻擊,雖然作戰混亂,沒有多少聯絡,但是相互之間有共同的敵人,自然而然形成一種配合,與李雲龍的部隊一道形成圍點打援的戰役。



就這一萬多人,還多虧了二營長他孃的意大利炮,不然這平安縣李雲龍還真未必進得去!

亮劍之所以是一部抗戰經典劇,就是因為其符合歷史邏輯

前前後後,八路軍、晉綏軍、中央軍組成了十多萬的隊伍,這才是打平安縣城的隊伍,這才是符合歷史的劇本,沒有這些人,這個縣城不好打啊,任何一個方向被日軍突破,獨立團都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實際上,在歷史上百團大戰中的關家堖戰鬥中,八路軍曾以129師一萬多人的主力在一個關家堖的村莊對鬼子五百多人的臨時拼湊的大隊進行圍殲,然而,打了兩天,也未能做到全殲(我方記錄斃傷四百,我方傷亡兩千,日方記錄喪亡150人),反而被迫撤退。



所以,李雲龍的攻打平安縣城之舉是很厲害的舉動,當時國軍並沒有收復日軍佔領縣城的實力,能夠保持當前水平就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亮劍之所以成為抗戰經典劇,而不是抗戰神劇,原因就在於,即使很多歷史事件都進行了改編,有一些事情根本就是編造的,歷史上並未發生,但是完全符合情理,老百姓能夠接受,懂歷史的人也能接受!


史論縱橫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因為這是轉折點“平安格勒”戰役,李雲龍可不止上萬人打平安格勒,而是直接、間接地動用了數十萬人攻打平安格勒縣城(包含圍點打援的友軍)。李雲龍圍攻平安縣城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為了趙家裕犧牲的父老鄉親,為了獨立團死去的兄弟和躺在醫院好兄弟趙剛。山本偷襲獨立團之後,由於未得手,便將怨氣全部灑在老百姓身上,將趙家裕幾百人全部殺掉。這也是後來楚雲飛在將軍嶺截擊山本的重要原因。李雲龍是個非常重感情、有血性的大別山漢子。山本特工隊的偷襲,導致團部損失慘重,自己的好兄弟也躺在醫院生死未卜。對李雲龍來說,不幹掉山本是不可能的,剛好楚雲飛的截擊,導致山本的特工隊龜縮在平安縣城。

第二,為了救自己的老婆秀芹。

山本沒有擊斃李雲龍,卻收穫了意外之喜,俘獲了李雲龍的老婆秀芹。並且還是在李雲龍的新婚之夜得手,這對一個有血性的男人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在《亮劍》中,李雲龍集合全團部隊後,對手底下營長說的就是:打平安縣城救出你們的嫂子,就算是去彭老總那裡,也敢這樣去說。

第三,平安縣城守備力量不足,李雲龍力量強大。很多人說李雲龍不知道自己手上已經有上萬人,這怎麼可能呢?畢竟是獨立團的主帥,手上有多少人還是大概有數的,只是實際人數大大超出李雲龍預估的人數。所以才有那一句:這麼多人,啥時候鑽出這麼多人。李雲龍當時估計只會有幾千人。同時平安縣城只有日軍一個未滿員的大隊守備,山本的特工隊也才幾十人。李雲龍用上萬人去攻擊守軍不足千人的縣城還是能夠打的下來。並且李雲龍還有攻堅利器,也就是那門經典的意大利炮。


兵說


《亮劍》雖然是經過同名小說改變的優秀軍旅電視劇作品,但其中的故事情節和隱含的軍事思想是及其符合當時敵我態勢和實際的作戰模式的,對於《亮劍》這類電視劇作品所隱含的軍事思想,美國人就比較務實,他們甚至研究整個電視劇作品中我軍的各種情況,從而瞭解我軍的作戰模式和指導是想,並研究能夠值得美國自己軍隊可以學習的優良思路!



這一點美國人比我們強太多,縱觀題下的各種答案,無一例外都認為這不過是一步小說,是經過作者虛構寫出來的,就是一個虛構的戲說,鮮有公正客觀的正面評價!



先不說小說的作者是否天馬行空的想象,近影視作品《亮劍》他就是非常貼近真實情況的寫照,這部影視劇的軍事顧問,就是劉少奇先生的兒子,我軍上將軍銜的劉源將軍!這個時候若你還覺得《亮劍》不過是一部虛構的影視劇作品,那就太夜郎自大目中無人了,又或是浮躁又或是猖狂!



《亮劍》中李雲龍攻擊平安縣城的日本軍隊,有著如下軍事思想!

第一,作為日軍對獨立團的團部的特種攻擊的一種戰術報復,這一點很關鍵,若沒有此次行動,意味著日本隨時都可以突然襲擊我軍的重要機關單位,而不用擔心後路的問題!



第二,日軍在襲擊李雲龍的團部後,殘忍的殺害了趙家峪的相親,屬於極度的滅絕人性畜牲行徑,若不第一時間予以殲滅,無疑助長日軍的這種獸行!



第三,那個時候日軍與我軍已經處於相對對峙狀態,日軍鮮有主動進攻我軍和我軍根據地的行為,對於這次特種作戰若放任,無疑讓日軍的這次戰術試探獲得甜頭,以後類似的小股部隊深入我軍腹地的攻擊行為將成常態,無疑消滅其火星源頭,也讓日本軍隊清楚這種方式行不通,我軍也不是他隨便想欺負就是可以欺負的!



第四,正是體現《亮劍》的主題,敢於亮劍,日本軍隊已經把團部包抄了,還殺死那麼多相親,不進行反擊有失亮劍精神!



第五,演練優勢兵力下的圍殲戰,以近萬軍隊進攻數百日軍駐守的平安縣城,雖然裝備和人員訓練程度不如日軍,但日軍佔據城防,有著堅固的城牆防守,如何鍛鍊軍隊包抄、攻堅和巷戰,都是為我軍以後的城市攻堅做預演!


嘟嘟超


答:首先要明白,《亮劍》不是一部紀實文學,而是一部小說。

小說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塑造人物形象。

怎麼塑造人物形象?

通過一系列事件的發展來推動情節,在情節刻畫中配以大量正面、側面、以及社會、心理描寫,將人物形象立體化、全面化、形象化,最終突出主旨、弘揚主題,豐富作品的思想性。

我們讀魯迅的《阿Q正傳》,全文都寫了些什麼事件也許都記不清了,但阿Q這個人的形象卻如活生生地站在我們的眼前,而文中所貫穿和流露的國民惰性與“精神勝利法”也猛烈地敲擊著我們的心房。

所以,《阿Q正傳》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說。

《亮劍》也是如此。

我們讀了《亮劍》,未必對書中所寫的事件記得多少,但李雲龍、楚雲飛、張大彪、魏和尚這些人物形象卻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而書中所寫的亮劍精神——“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時時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所以,你要問,李雲龍為什麼一定要打平安縣城,是沒有必要找歷史依據、歷史原因。

我注意到,很多答友都在翻經引據,找華北抗日戰爭的發展史,從百團大戰分析起,找八路軍和新四軍作戰形態的變化,怎麼破解敵人的囚籠戰術,怎麼深入敵後,怎麼化整為零,怎麼抽調部隊,怎麼入基層發動群眾;而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怎麼分兵駐守,怎麼拉長戰線,怎麼分散兵力,以期論證出打這樣一場戰鬥有沒有可能性;並查閱史料,希望從中找出相類似的戰例,諸如此類。

我的看法是:小說即使有原型(很多人說李雲龍的人物原型是王近山將軍),但終歸是虛構成分居多,否則也不必要採取小說這一題材了,直接用紀實文學或報告文學,豈不更有說服力?!

小說《亮劍》要弘揚亮劍精神,就必須以濃墨重彩來塑造和刻畫李雲龍這個人物形象,把他畫活,再通過他的行動把這種精神進行詮釋和歸納總結。

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營造事件、製造衝突,醞釀緊張激烈的氣氛,把這衝突加劇、加劇,再加劇。

於是,《亮劍》作者不遺餘力地虛構出了李雲龍打平安縣城這一情節,背景的安排和渲染也極有張力:山本一木大佐率領的日本特工隊在李雲龍、秀芹的大婚之夜搞襲擊,重創了八路軍獨立團團部,殺害了趙家峪一百多口鄉親,活捉了秀芹。李雲龍本人在魏和尚等人的死護下脫逃,事後清點人數,獨立團僅有二十八人成功突圍。

李雲龍在書中的人設,是一個不怕死不怕地的血性漢子,吃此啞巴虧,豈肯善罷干休?!(真善罷干休,讀者也不愛看了),他發誓: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攻打平安縣城,李雲龍並沒有過多考慮過輸贏,也沒考慮過會對整個晉西北的抗日戰局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他的心態是:贏也要打,輸也要打。

書中寫了,李雲龍怒吼道,老婆被搶了!屁都不敢放一個,這樣的孬種還能扛槍抗日,只怕早已經做了漢奸。

所以,在這一場復仇之戰,用不著做太多的動員,集結起來的部隊一下子就達到了上萬人!

這個人數大出李雲龍意料,開打的信心更大了。

故事敘述至此,讀者的胃口已被吊足。

但後面的描寫更加煽情:李雲龍集結起部隊向平安縣城發起攻擊,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筱冢義男趕緊嚴令周邊縣城甚至太原的日軍入援。這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晉西北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紛紛投入戰鬥,局部戰鬥演變成全面戰鬥。

李雲龍此舉,可謂捅破了天。

則攻打平安縣城之戰,也成了全書的高潮。

戰鬥結束,晉西北戰場中日雙方攻守發生了逆轉。

為此,戰區長官閻老司令發來嘉獎電,遠在重慶的委員長也來了個通令嘉獎。

所以,網友也將這場戰鬥戲稱為“平安格勒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


覃仕勇說史


平安格勒戰役,絕對是亮劍裡面的高潮!李雲龍動用那麼多人打平安縣城,是有他的道理的。

首先,李雲龍下令打平安縣城的時候,並不知道手裡已經有了上萬人的部隊。李雲龍知道山本去了平安縣城以後,馬上就讓通訊兵通知各營、連、排歸隊打縣城!李雲龍吃了那麼大的虧,老婆被搶走了,趙家裕還死了300多鄉親。這個仇,他李雲龍肯定要報!李雲龍就是這麼血性!管他天王老子,先打了再說!讓鬼子們瞧瞧,爺們不是好惹的。

其次,李雲龍手裡是有1萬人,但是這裡面至少有一半是縣大隊和區小隊的民兵。


李雲龍手裡只有三個營。最牛的是一營,營長是張大彪。張大彪向參謀長彙報的時候說,手裡也就兩千多人。其他兩個營兵力應該不會多於一營。所以,李雲龍獨立團也就5000人左右。

另外,偽軍向山本彙報平安縣城被我軍包圍時也說了,“只有少數穿灰布軍裝,大部分都是老百姓衣服。而且,武器五花八門,連土炮都有。”

而且,李雲龍剩下的5000獨立團主力,也有很多是剛入伍的新兵。戰鬥力肯定不如老兵,更沒法跟日軍比。

再者,平安縣城的日偽軍不只幾百人,而且,日軍在周邊還有增援部隊。

李雲龍自己分析,我軍(1萬多人)和日軍兵力對比是8:1.也就是日偽軍有1200人左右。獨立團5000人,對日偽軍1200人,(兵力對比4:1),還是攻城戰。淞滬會戰時,我軍與日軍傷亡比例是8:1,這麼看,李雲龍還真不一定能打贏!

而且,日軍還有增援部隊。山本請來了大批日軍救援平安縣城:太原的坂田師團與太原周邊的橫野聯隊和山田聯隊(這就一萬人);還有皇協軍第6混成旅,皇協軍第8混成旅(大約1萬多人)。

根據原著記載,此戰李雲龍部和我軍阻援部隊共計兩萬多人參戰,日軍人數也在兩萬人。兵力對比,1:1。最終,李雲龍攻破平安縣城,日軍增援部隊撤退,戰鬥結束。

平安格勒戰役戰果:
中方戰報:中方陣亡3175人,受傷6789人,斃傷敵12756人。日方戰報:日方陣亡325人,受傷889人,偽軍陣亡1235人,受傷3458人。斃傷敵14578人

最後,李雲龍打平安縣城,需要速戰速決。

如果,平安縣城久攻不下,日軍增援部隊趕來,平安縣城一戰必將失敗。而當時的獨立團,缺少攻城武器,又沒有攻堅作戰經驗。幸好,周邊的友軍:我八路軍孔捷部和丁偉部,中央軍,晉綏軍,地方武裝全力配合阻擊日軍增援部隊。而且,阻援的友軍也是想盡辦法:埋地雷,炸橋樑。最終,依靠層層設防,步步為營,才拖住了日軍增援部隊。

李雲龍這才有時間打下平安縣城。當然,最後城門樓的硬骨頭,還是靠意大利解決的。不過,李雲龍媳婦也犧牲在城門樓。

總之,平安縣城並不好打!

(文|勇戰王聊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