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大,爲什麼有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卻在下降?

鵬鵬254367192


我也是老師,談點個人見解吧。

至於說加大投入,這些投入應該大都是硬件建設。所以跟老師個人關係不大。因為很多時候國家的教育投入並不是投在了老師身上。所以對老師的積極性並不會產生多大影響。

其實老師的工作積極性高低,因人而異吧。造成老師積極性變低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情況有幾種。


第一、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是工作幾年之後的教師最容易產生的的職業病。當最初的工作激情消退後,漸漸感覺工作日復一日,開始乏味,前途一眼就望到了邊。如果恰好又遇到了職業生涯的瓶頸期,就會產生這種倦怠。

如果此時評職稱無望,,工作壓力大,待遇不如意,加上生活瑣事多,極容易陷入消極的狀態無法自拔,對工作再也提不起興趣。

二、個人追求不同。

教師這個行業說實話還真是個良心活。混日子也能幹下去,兢兢業業也能幹下去。所以就看你怎麼看待這份工作。而且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下,教室這個職業又容易引起關注,越認真的老師有時候也容易出事情。比如老師恨鐵不成鋼,懲罰犯錯的學生。而國內對老師懲罰學生有沒有明確的限度規定。所以只要老師嚴厲一點,各種對這個老師的投訴就劈頭蓋臉過來了,比如什麼體罰學生,變相體罰,歧視等等大帽子一扣,哪個老師也吃不消。勤快的老師都噤若寒蟬,能躲就躲,跟別說一些本來就是混日子的。他們的追求就是隻要不出事就萬事大吉。

三、制度問題

教師這個職業現在雖說取消了鐵飯碗,但只要不出事,一般就不會被解職。所以也容易養懶人。但大部分老師還是很勤奮的。再加上有些地區教師收入不高,所以老師多為女性,就是圖一個輕鬆穩定的生活工作環境而已,這時老師的積極性就比較差。私立學校老師為什麼勤快?就是收入多,壓力也大的原因,幹不好開你沒商量。而公立學校一般不會。

所以,想解決老師工作消極的問題,不妨向私立學校學習。一是提高待遇,讓老師活的有尊嚴。二是一定要有全面科學的考核方法,用競爭機制刺激老師的積極性。雙管齊下才是解決之道。


朱鐵平


我是九二年參加工作的老教師。一直從普通老師幹到教導主任到校長。也見證了教育發展幾十年的變化。

在今天下午,我的一位小學的學生找我來聊天。剛好談起這個話題,她問我:“老師為什麼現在的老師沒有以前的老師讓人尊敬了?也沒有原來教師的耐性了?”每當談起這樣的話題,我感到無比的心酸。

作為我們一個只有300個孩子的農村小學。從2015年教育均衡化發展開始我們小學硬件設施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塑膠跑道、班班通多媒體、高標準的微機室、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充足的教學儀器配備、現代化的水衝式廁所等等可以說是一應俱全。


僅硬件設施就投入幾百萬。

可老師還是那樣的老師。環境的改變絲毫沒有給老師帶來一絲改變。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

一、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消失。

就學校外部而言,教師的職業已經失去了往日光彩。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對教育不屑一顧,尤其是男教師越來越少。由於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值逐年增長。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矛盾時有發生。

就學校內部而言,由於國家禁止亂髮補貼、獎金,教學成績好壞與教師的工資不掛鉤,每年拼死拼活工作的教師得不到突出的獎勵,極大的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

就教師個人來說,教師的工資仍然偏低,剛畢業的教師工資才2000多元。2000多元在當今社會能幹什麼?我工作接近30年工資才4000多一點。勉強可以養家餬口。另外由於國家禁止體罰學生,教師懲戒學生的手段被壓縮到極小的空間,學生在學校受到老師的體罰或變相體罰吃不了都得兜著走。學生招不得,碰不得,對於特別調皮的學生老師束手無策,從心理上打擊了老師管理學生的積極性。

二、師德教育的方式已經淘汰。

八九十年代的教師,仍然保留毛澤東時代無私奉獻的激情,那時候加班加點是經常的事。教師把作業和備課拿回家去夜以繼日很正常。加班加點從沒有要過報酬。那時候講的是奉獻,真正的春蠶和蠟燭,如果你現在在給老師講這些。你已out了,外面的世界已經很精彩,我們不能再關起門來讓老師孤芳自賞了,現在的老師不得不面對現實。空洞的說教已經毫無意義。工資待遇才是硬道理。



三、教育投入絕不是一勞永逸

雖然辦學條件需要改善,但教師的心態更要改變。是誰最終決定教育質量?還是教師!築巢未必能引鳳,實驗儀器大量閒置,現代化教學設備得不到充分應用。到底是什麼原因?說白了還是教師的動力問題。教師缺乏關注!

四、教師晉級方式涼了不少教師的心

能提高教師待遇的唯一方式就是晉級。雖然晉級的方案很好,但少了人性化。每年晉級競爭異常激烈。造成人心惶惶,矛盾重重。老教師無緣晉級,心灰意冷。絕大多數教師望而卻步,每年晉級莫名其妙的都是一些學校領導。這極大地傷害了教師的積極性。

教育是兩條腿走路的行業。又是一個極難量化的行業。工作憑的是一顆良心,如何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這才是上策。

五、教師工作壓力太大

由於學校形式化的工作太多。大大擠佔了教師專研業務的時間。每天老師得做多少無用功?這個只有教師自己清楚。無奈!無奈!無奈!


大山校長


一、不患貧而患不均的績效工資,老師的績效工資變成“譏笑”工資,用自己的工資去考核自己,同時也成為了學校領導,控制和折騰老師的工具。

二,教育投入再多,也沒有投到改善老師的工資水平上,對老師而言都是零;

三,重視教育無非就是加強對老師的控制和批判或者抹黑。

四、變相加大老師工作量。只對學生減負,對老師沒有做到減負,不但沒有減,反而增加,在沒有增加收入的情況下,大量增加老師的工作量,你說老師會有積極性嗎?

五、沒有實質性提高老師地位。老師社會地位很低,很多部門很多單位被老師,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根本沒有重視,動輒對老師進行處罰,其他個人或者社會、部門違反教師法或者憲法都沒有人去追究,但是老師,連違反教學常規,都有人故意放大,或者抹黑。

六、對老師要求極高,地位和收入沒有匹配。

當前,社會給老師扣很多的高帽子。而且要求極高,動輒違反師德等等。很多家長、學生很多、無良媒體一味的對,教育或者老師進行抹黑。連老師的基本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老是通過合法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合法權益。都被社會認為過分的要求。社會認為老師付出是應該的,就應該窮,就應該奉獻。不應該,去追求收入、工資。

七、老師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老師受到傷害的來自,學生家長、社會。連申辯的地方都沒有,學生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什麼三長兩短,首先考慮到的是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對。哪怕是,老是被殺,被砍了,都還說學生是未成年人。學生一告,家長一告,老師必輸。然後幾大部門蜂擁而至,對你進行懲罰,媒體網絡在沒有了解真實情況的下,對老師進行口誅筆伐。


夢迴天堂68724701


重視教育,首先需要重視教師

我是三水三心,資深教育工作者,中學高級教師。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願與大家一起探討教育問題

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希望可以引起相關方面的重視。

誠然,科教興國,早已成為國家的一種戰略,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也是越來越大,但為什麼有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卻在下降呢?我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重視和投入兩個方面:

首先,從投入的角度而言,主要是硬件設施設備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這應成為普遍的共識,所以,各地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但在發展教育事業的時候,投入的關注點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修學校。據瞭解,隨著城市人口的劇增,有的區縣,一年都會有3-4所學校竣工,比如成都市金牛區2018年將有15所新學校開始招生(《成都金牛區2018年將建15所新學校,趕緊看看離你家遠不遠》www.sohu.com/a/218881461_99960442)。所以,教育投入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學校建設。當然,學校的維修,也會佔去大筆的投入。

二是改善辦學條件。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各地就學校的信息化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見下圖《2018年,政府對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只增不減》搜狐新聞www.sohu.com/a/214104580_426518)

這些投入有多少是用於提高教師的待遇的呢?

教師有切身的感受,以連教齡津貼為例。1985年頒佈的《關於教師教齡津貼的若干規定》教齡滿5年不滿10年的,每月3元;滿10年不滿15年的,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的,每月7元;滿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85年的3元,從購買力的角度而言,相當於現在的多少,我不是經濟學專業人士,但據說可以買到很多的東西。我當時坐車到縣城9公里路,大約是3角錢,可以坐十趟。而現在的3元錢,可以坐一趟半公交車!

現在,有些地區開始關注教師的身體健康,每年都安排有體檢,也有的地方實行了諸如營養早餐等計劃,也算是對教師的一種福利。

其次,從對教育的重視角度,主要重視的是教育業績

重視教育,主要重視的是教育教學的業績,各地都會有針對學校的辦學特色、辦學業績的綜合督導檢查,並將此作為評價學校的一項重要的指標。按照管理的壓力遞增原則,學校將此逐漸施加到教師身上,所以,重視教育特別是重視教育教學業績,最終是金字塔最下面的教師受力!

當然,對於教育教學業績,本身就應該有要求,我曾經說過“中國教育最大的矛盾是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現在優質教育相對欠缺之間的矛盾”,只是,要求應該與某些東西成正比才是,不能只有要求,對吧!(俗話說,要馬兒跑,還是要喂點草!)

從對教育的分析來看,教育受制於三個因素:一是教育場所,也就是學校;二是教育內容,也就是教材;三是教育者,也就是教師。沒有教育場所,在哪裡教呢?沒有教育內容,你教什麼?而沒有教師,誰去教呢?(後面或許還有一問,沒有學生,你教誰?)咋著所有的影響教育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毫無疑問,應該是人的因素。

所以,真正的重視教育,首先應該始終是人的教育,重視人的教育,首先是重視教師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投入,首先應該是投入到人的身上。當然,要有整體的系統思維,教師首先是社會人,是社會系統中的一部分,不能過高地拉大差距,以免影響整個軀體的和諧!

當然,導致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社會對教師的過多的未經證實的負面消息,比如“上課不講補課講”,給教師綁上沉重的道德枷鎖,網上流行的一些“妖魔化”教師的言行等等,會影響到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還有現在對教師過多的非教育教學工作干擾(說起來,很多老師都是淚)、家長對教師的過多的干擾、教師身上承擔的安全責任等等,都會對教師造成心理上困擾,進而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總之,不能一味的批判,對問題的分析,有助於我們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改變現狀。作為教育工作者,我也希望我們的同行,本著對教育的理想信念和執著追求,排除外界的干擾,守望心靈的淨土——

一切為了孩子!


三水三心


第一 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不假,卻難以惠及老師。大部分投入基本上用在蓋新的校舍,更換多媒體,蓋新的實驗室,買最新的器材(一個顯微鏡上萬元但是學生到畢業應該也用不了一次),甚至廣場地磚要反過來再鋪一遍。這些東西都是燒錢的項目,這些大工程到底誰得利用腳丫子想想就知道!試問這種投入和老師有多大關係,只是增加了領導和普通老師的貧富差距而已。

第二 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往往是粗線條的,官員們要做的是上級領導檢查的時候我要給他看硬件配置,而很少涉及到老師的待遇問題。我校是縣重點初中,以班主任費為例,十年了,一個月200元從來沒漲,天天早晨盯早自習,晚上盯晚自習,工作長達近12小時,除了作為老師的責任心之外,沒有其它動力支撐。

第三 媒體抨擊,老師心寒,職業自尊心受挫。 現在社會,媒體發達,公務員是父母官,不好惹,醫院是贊助商不能惹,只剩下無權無勢的教師隊伍給他們提供素材,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總是以抨擊老師博人眼球,對於教師隊伍的個別現象加以放大渲染,什麼黑蛇白蛇眼鏡蛇,什麼上課不講下課留一手,如果你稍微調查一下,這種論調造不攻自破,可是如果你天天看新聞都是教師的負面新聞,你有沒有積極性。

旁觀者清,我只是拋磚引玉。可能我的論調馬上會被罵:不懂奉獻,唯利是圖,不陪為人師之類的,沒關係,天天被罵,習慣就好!

如果教務系統的領導們能夠看到,我希望你們真正為我們的民族未來著想,好好聽聽基層老師的心聲。

如果媒體朋友看到,希望你們能夠深入一線看看我們的老師有幾個上課不講下課留一手的,去看看我們的班主任幾點到校,晚上幾點離校?而天天加班背後到底有沒有一分錢的獎金?


無兄弟不籃球26


國家對教育的重視這個命題好像不假。下面請看我一條條羅列一下。

1、最直觀的表現在硬件建設上投入比以往要多。但全國各級學校一均分,到每所學校也不會很多,特別是農村學校,往往校舍建好後長時間點得不到設備設施的補充。守著一個諾大的教室,裡面什麼都缺,像我校的教室裡的多媒體全都已經沒用了也沒錢更換。這樣的情況教師何來幸福感?

2、國家對教育重視了也體現在加強了對老師的教育培訓上。但很多事情往往想法好得不得了,而結果卻適得其反。老師一邊要從事繁忙的工作,一邊還要應付各種培訓。不管什麼培訓,動不動就和職稱掛鉤,你不去還不行。各級培訓機構趁著這個東風大肆收錢,對於培訓卻應付了事。這樣的重視老師何來幸福感?

3.對教育的重視體現在努力提高教師待遇。但不低於公務員目前還是一句空話。特別是那個績效工資,本來是多好的制度。但到下面執行起來就變成領導到老師這裡巧法取錢的制度,不是向廣大一線老師傾斜,而是想少數領導層傾斜,這樣的工資制度鬧得老師人人自危,意見紛紛,老師何來的幸福感。

失去了幸福感的老師其工作積極性你還想要他怎麼提高。


牛刀小試713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才行。錢是花出去了,筆者只以幾件小事為例來說明問題的癥結所在。

①採購每臺幾千元的電腦,運行速度一般,關鍵是連光驅都沒有裝,教師的很多教學資源中有光盤,在電腦上根本看不了。

②農村的中小學校樓房蓋的非常豪華,桌椅板凳等教學硬件設施一應俱全,本來能容納一兩千名學生的學校,結果在校學生只有十幾名、幾名,有的嶄新的學校校舍人去樓空,被拋荒。

③免除了學生的教材費和教輔資料費後,學生的教材和教輔資料本數大量增加,幾乎能裝兩大書包,但很多書根本不用,領回去直接放在家裡,詩放假時扔掉。

④實施蛋奶工程後,據說有學生將雞蛋當武器扔。這一幕我是聽說的,沒有親眼看見。

⑤學校領導裝了風扇和空調,老師辦公室和教室也許未來也會裝吧?


陝北塞上資訊達人


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作為一名奮鬥一線近二十年的一線教師,六六也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六六上班那一年,是2000年。那幾年老師的工資由鄉財政支出。我記得,我第一個月工資僅為397.5元,買了輛舊式自行車,擺了一場酒,花完了。

可是,那個時候,六六似乎有用不完的勁,天天跟學生在一起也不嫌煩。晚自習下了課,有學生說再在教室裡學一個小時,我就陪他們一個小時。有學生說星期讓我補課,我就乾脆不回家了,完全免費不說,還倒貼茶水。

(不僅當時單身的六六如此,絕大多數老師都是如此,其中不乏年過半百者。)

現在,工資漲了,待遇好了,似乎六六對學生關注的並不是那麼多了。

為什麼呢?六六冥思苦想,想出了以下原因。

第一,現在的一線老師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

剛畢業那幾年,我們的校、鄉兩級領導常把“出水才看兩腿泥”放在嘴邊,只看幹勁和結果,不重過程和方法。

現在的校長們好多是要面子的、要奉承的,如果您一心紮在孩子群裡,其他什麼無所謂,好,你的成績優秀還行,一旦糟了,全盤否定!

以前,各項譁眾取寵的 業 績以及表面文章也不重視,甚至只要老師能講好課,備課本寫得乾淨與否、寫得規範與否都不要緊。

現在不是這樣了,我們當地有個要求,老師每個學期要三本,聽課記錄本、教研記錄本、作業批改記錄本。而且要打分,寫得多、寫得整齊,那麼分數高了,校 領 導高興了。

此外,還要做課題,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說課比賽、評優課大賽……哪樣不佔幾天時間?一學期才有多少個幾天?不參加?可以,不能評優評模評職稱……

班主任更忙了,以前六六教學也當班主任,除了看好班裡的孩子不出事,基本跟別的老師一樣,現在的班主任可要日理萬機啊!

每天檢查兩三次宿舍,每週開兩三次班主任工作會議,每學期造無數表格……這還不算,一旦班裡學生出了點事,班主任就停不下來了,要知道,以前學生髮生嚴重問題都是主任校長們處理的,那樣才能讓老師安心教學!

第二,現在的一線老師雜七雜八的壓力太大。

最主要的壓力是評比成績。考試多了,評比細了,公開明瞭,獎懲狠了……

小測、周測、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考完要總結,要開大會評析,五個手指不是一般長,落後就要捱打,都是成年人,捱了批評誰的心裡好受?不好受了誰能心無旁騖?不心無旁騖誰能講好課?

唯學生成績論老師的英雄狗熊!這還能安下心來?

放不開,我的課堂我做不了主!唉!記得以前,六六也害怕幾個老校長,但那時的怕是孩子怕父親一般的怕。現在,六六也怕校長,但這個怕卻像是凡人怕妖魔一般的怕!

假如您每天遇到板著臉、老是挑人毛病的人,您會怎樣?相信您也會受到傳染,天天像別人欠您錢一樣、也會成為一個心裡陰暗的人,這叫情緒轉移。

老師們天天挨各個處室主任、各個校長大人的白眼,久而久之也就被傳染成了愛翻白眼的人了。

那些學校主席臺上的常客們,一直在用言行或明或暗警醒老師們,他們是頭兒,老師們要聽他們的話!老師們心裡憋屈,提心吊膽,怕電話響,怕領導叫,怕開鬥批大會……於是,有時候被壓迫的短暫神經不適的老師會在教室裡發點小神經……

不好意思,六六一說就收不住了。六六渴望公平教育環境,和諧教育環境,輕鬆教育環境,向上的教育環境……

最後,六六懇請大家點贊,轉發,評論。謝謝!六六祝您萬事如意。


六六的情感美文


一談到教育,老師說社會虧了他們。社會說!夠意思了吧!

一.什麼叫工資,?我們把社會分工為:工.農.兵.學.商。一.二.三.四.五。共5類。國家規範了這5類的標準,比喻我,我擠進了農業這項,我的工資為二,你擠進了商,你工資為五(這僅是為比喻)。

二.農業是人們生活重中之重!國家出臺了N多法律,法規,每年的第一號文件便是農業!

我從來沒有聽到過一位從事農業的工人,機關事業人員,乃至農業專家學者,抱怨過國家給他們工資少了!

三.天下抱怨最多的人們,如果認為國家虧欠了你!你退出就是了!賴在那裡發牢騷!天下少你一個!行業照常在!地球照常轉!等著你退出想佔你位的還多著呢!你吼什麼!飽鬼在叫!餓的人還多著呢!你為社會貢獻了幾多!

那個行不是在為社會效力!偏你是老大!要把你揹著哄著!

你認為虧了你!你有膽兒退出嗎?!說不定地球還要轉的好點!。


用戶61070690197老蔡


國家對教育的投入確實越來越大,教學的硬件設備設施也越來越好,而且,教師的薪酬待遇也有所改善,再加上還有兩個假期——按理說,教師這個職業應該是很熱門的工作,應該得到好好珍惜。

然而,事實上,隨著經濟的發展,績效工資改革的推行,有些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卻在下降,有人甚至選擇離職。我認為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管理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一、職稱和績效工資制度缺陷

與職稱配套的績效工資的推行,使得一部分已取得滿意的等級工資的老師,和一部分沒有晉升可能的老師,都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因為做好做差工資待遇都一樣,或差距很小,於是這部分老師沒有了工作的積極性,甚至得過且過,大大刺激了那些認真工作卻沒能得到肯定和嘉許的老師。這些都是深受詬病的職稱制度和績效工資不可克服的制度缺陷造成的。

二、教師日常管理制度缺陷

以分數為目標的教育制度,催生了大量的課外作業輔導機構,甚至產生了以輔導為主的上市公司,如“學而思”。可見,中國的課外輔導事業是何等興旺。這些機構對於經驗豐富的老師,往往會開出高價錢鼓動他們專職或兼職課外輔導,致使這部分教師不會專心學校教學。另外,更有不少的老師,特別是主科和音樂美術專業的老師,他們違規自己開班,為學生進行課外補習,這些都會讓老師們分心,而不能積極地對待學校工作。面對這些教師,學校或教育管理部門未能及時監督糾正,這也是管理制度的缺陷。

三、教師激勵機制的缺陷

在年復一年的刷題競爭中,不少老師已身心俱疲。對著日益增長的成績指標,有些老師就會出現麻木感。如果學校的競爭機制沒有及時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有些老師就會出現職業倦怠,導致工作積極性下降。這是激勵機制的問題,歸根到底,也是制度的問題。

可見,造成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的原因主要在於制度的缺陷。要想改變現狀,則必須從管理制度入手,才能讓教師專心教育,為培養未來的人才而積極努力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