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白龍馬爲什麼不在休息的時候變回人型?

我是陳老溼


其實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因由這個問題,還可以申發出另一個問題,白龍馬為什麼會吃草呢?為什麼不吃齋飯?再進一步的問題是,白龍馬究竟是龍還是人?



白龍馬是西海龍王之子,因為火燒夜明珠犯了天條,菩薩慈悲,讓他保取經人西行。他在等待唐僧師徒的時候,因緣巧合吃掉了唐僧的白馬。菩薩卻說:“東土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於是,菩薩親自施法,摘去小龍的項上明珠,再為他變化,有人認為,明珠是小龍的內丹,先摘去內丹再變化成馬,就是讓他以龍馬的表象專心修煉,最終成就正果金身。

這樣,小白龍變成白龍馬,他以龍馬的身體修行,因此必然吃草料,一切以馬的生活習慣生活。甚至在西遊的一集中,師徒治藥需要馬尿,他也任師兄弟取來,並沒有覺得羞恥而變回人型,他在當時就是一匹龍馬。在西遊中,他變身成人型的時候似乎只有兩次,一次是在危難的時候,大戰黃袍怪,當時師父被變成老虎,還有一次是遇到九頭蟲的時候,暴怒變身。我認為,這兩次變身應該是用法力變化,他當時正常的形態應該是馬才對。

他最後才真正變回原型,取經結束後,他們各自修成正果。白龍馬成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跳入化龍池,“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鬚,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那時,才是真的圓滿了吧。


光明大先生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白龍馬是西海龍宮三太子小白龍。他變成白龍馬馱著唐僧取經,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縱火燒了殿上明珠”,就被他的父王——時任西海龍王的敖閏“表奏天庭,告了忤逆”。小白龍被玉帝“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正在那兒哀嚎呢,正巧,觀音菩薩打他跟前路過。
觀音菩薩一瞅,這龍不錯,給取經人當個“腳力”正合適。於是就求玉帝批個條子,把小白龍劃給她用;然後又把小白龍送入鷹愁澗,讓他跟那兒等著唐僧。
接著唐僧騎著唐王李世民給的馬,領著孫悟空到了鷹愁澗,小白龍以龍的身份出現,一口吞了唐僧騎的馬,再鑽入水中。
唐僧馬沒了,坐在水邊鼻涕眼淚的一大把,一邊哭一邊罵孫悟空沒本事,把馬讓妖精給吃了,以後沒得騎。孫悟空也是恨恨得不行,想找小白龍PK,唐僧拽著不讓,說萬一你下水尋他,他再上來吃我怎麼辦?給孫悟空愁的,打也不是,留也不是。
唐僧正抹眼淚抹得起勁呢,觀音菩薩派下來的19個天仙到了。其中,金頭謁諦就和孫悟空說了,這事兒好辦,你師父不是不讓你挪窩嘛,那我替你去請觀音菩薩吧!
最後,觀音菩薩來了,把小白龍變成了白龍馬——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還了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那小龍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
這下,唐僧也不哭了,凡馬變寶馬,他偷著樂還來不及呢!
所以您看,白龍馬的真身,是龍。他變成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變馬,不馱唐僧,他有可能就會被玉帝給弄死。所以這馬,他得扮一路。
而小白龍變人形,其實和他變白馬是一樣的道理。小白龍變人並不輕鬆,也是很費勁的事情。這就如同,戰士上戰場必須披戰甲一樣。您說小白龍在休息的時候為什麼不變人?等於是在問,戰士在休息的時候,為什麼不把自己的戰甲脫了,背上炊事兵的那一套掌勺的設備——這答案不是很明顯的嗎?
戰士休息的時候只想著把沉重的戰甲卸下來,而不是再背上炊事兵的大鐵鍋。
就算白龍馬想休息,他要“變回”的,也只能是他龍的本尊,而非人形。
況且,對於白龍馬而言,取經不結束,他就不能休息。
所以他為什麼要變人呢?


白馬晉一


主要是變回原型太佔空間,然後對於小白龍來說,變成人跟變成馬都沒有什麼區別。這兩個物種對他來說實際上都是法相,並不是他的原型,他的原型是一條龍,我們在看到孫悟空收小白龍的章節裡有這麼一段記載,那就是小白龍身長二三十丈,也就是全身總長在一百米左右。假如他現了原型,那麼就沒有那麼大空間可以容下他了!

其次,也就是飯量問題了。按著古代神話的說法,動物變身會導致食量跟隨著變化。假如小白龍現了原型,那麼他的食量就會變成一口吞掉一頭牛的那種,比如唐僧的白馬就是被他一口吃掉的。而唐僧窮得一逼,怎麼能養得起他。

至於是變成馬或者變成人這是身體結構問題!龍是四條腿著地的,馬也是四條腿著地,假如變成人以後他就只能兩條腿著地了,因此小白龍變成馬實際上比變成人好受得多。


優己


小白龍本是西海小龍王,因犯天條,被菩薩鋸角退鱗,變白馬,馱唐僧往西方取經。不管是龍變馬,還是馬變龍,這個變化的過程,唐僧始終都沒有見過。



小白龍在唐僧變成老虎之後,因為取經隊伍無人可用,著急上火,直接變為人形,意欲救下唐僧。整個過程,唐僧也不曾見過。

還有一次是在朱紫國,孫悟空為國王看病,需要小白龍的尿來治病。豬八戒這次是把小白龍胖揍一頓,然後孫悟空親自出面,才讓小白龍開口說話,取了一點尿。這一次,唐僧依然沒有露面。

在之後的取經路上,唐僧也是多次遇難,小白龍再也不曾變成人形,甚至連人話都不曾說半句。這是為什麼呢?

小白龍不管是變人,還是說人話,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而且,都極力避開唐僧,因為他是一匹馬,馬要有馬的覺悟,口吐人言嚇著唐僧怎麼辦?

再者說了,他被退了鱗片之後已經不再是龍了,只能馬的形態在取經路上,這是他的宿命,也是觀音菩薩的硬性要求。要不然,何苦讓他進一次化龍池呢?

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

山鬼祗樹


在《西遊記》中,白龍馬一直是個謎。

在取經路上,唐僧遭遇了這麼多的劫難,其他三個徒弟都是上陣敵妖,為什麼很少見白龍馬出手?難道它只能作為一匹馬存在?

當然不是,因為白龍馬確實出手過。在寶象國的時候,黃袍怪把唐僧變成了老虎,白龍馬一著急,出手了。

除了這次特殊情況,白龍馬都是默默無聞的當著坐騎。

其實白龍馬之所以不變回人形,都是因為觀音菩薩。

看原文當中寫的:

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作他原來的馬匹。又將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那小龍口銜著橫骨,心心領諾。

這短短的一段內容,說明了一切。

首先,白龍馬的任務是“了還業障”,也就是馱著唐僧去西天取經,這個必須要遵守。

其次,變成白龍馬,並不是自己使得法術,而是菩薩把他變成這樣的。菩薩的法力很強,又是大老闆,必須要“心心領諾”,好好聽話。

再者,看白龍馬在寶象國出手的那一次,似乎也不算很厲害,為什麼?因為菩薩把他脖子上的明珠摘了。這樣的話,白龍馬法力降低了很多,既然菩薩把他變成的馬,就像是孫悟空頭頂上的金箍一樣,想變回來哪這麼容易?說不定要耗費很多法力才行。

最後,白龍馬所要做的就是馱著唐僧去取經,一旦成功,自己就會“超越凡龍”,修的“金身正果”,這個誘惑足夠大了,小白龍無需多做什麼,老老實實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

寶象國那次出手,小白龍實在是迫於無奈,孫悟空不在,八戒沙僧又沒有消息。要是唐僧真出了意外,這個任務不就完蛋了。


七追風


休息?取經路上降妖拿怪忙都忙不完,不是翻山越嶺,就是跋山涉水,哪有時間休息。要說休息,也就白骨精那集孫悟空畫了個圈,唐僧師徒三人席地而坐,算是休息了,等候大師兄化齋,最後不聽話還是起身要跟白骨精回家。


再說變回人形幹嘛?沒事和唐僧嘮嘮嗑,像豬八戒沒事打個小報告,還是幫沙僧挑挑擔子,還是幫孫悟空打打妖精?別忘了,白龍馬主要任務是幹啥的,他是唐僧的坐騎,是負責把唐僧馱到西天,他也就完成任務,功德圓滿了。

那就得先說說,白龍馬的來歷,當然了這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還是要說說。白龍馬本是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 因意外縱火燒燬玉帝賞賜的明珠而觸犯天條,後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取經。



沒想到之後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要說的是,白龍馬在原著中被稱為“玉龍三太子”。原著中並沒有“小白龍”這一稱呼。這只是在影視作品中的稱呼。


那麼既然菩薩點化,他的身份到底是什麼呢?這就需要各位注意,菩薩點化的不僅僅是白龍馬,而是還有三個人,但是他們是唐僧的徒弟,作用當然是保護唐僧。而白龍馬只是唐僧的腳力,是菩薩將他退鱗去角,摘了項下珠,才變做這匹馬。


那麼白龍馬取經路上從來沒出手嗎,當然不是。在原著第三十回中,唐僧被誣,悟空被逐,八戒無蹤,沙僧被俘,萬般無奈,白龍馬化為人形和黃袍怪大戰一場,但是他畢竟被退鱗去角又摘了項珠,功力大不如前,最終還是落敗,但畢竟還是力勸二師兄請回了美猴王。


那麼,其他時候白龍馬為什麼不參與降妖拿怪呢,莫非偷懶不成?當然不是,剛才說了,他只是腳力,不是徒弟。以為馱唐僧的活簡單嗎?在流沙河邊,借師兄弟之口說出有多難。自己能耐再大,但豬八戒還說“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孫悟空更厲害吧,也說“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明白了吧,凡夫俗子,要比泰山還重,白龍馬的任務重著呢!


再說,取經路上,有三個徒弟爭相表現,白龍馬如果時不時跳出來打妖怪,勢必有搶功之嫌,默默地做著眾人不屑為又不能為的工作。其實正是白龍馬耐住寂寞,自始自終沒有想過放棄取經,他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最終也見證了取經的成功。

其實,在西天取經大業上,白龍馬一直都是被忽略的角色,因為每當提起取經功勞,都只是說唐僧師徒四人,卻從來沒有想過,取經路上其實是五個人,缺一不可。 任務之艱苦,作用之大矣,功勞之高,都是不可抹殺的。


畢竟他是龍不是馬,他始終牢記菩薩要他保唐僧取經要得正果,如果取經不成,那功果休矣!不為名不為利,正是取經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最後皈依佛門,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被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蝸牛悟語


“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

雖然這只是動畫片《西遊記》裡的歌詞,卻也寫出了白龍馬在西天取經裡的職能,那就是馱著唐三藏。其他事情,如非必要,白龍馬絕對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出手。

其實看白龍馬出場就與一般妖邪不同,其他妖怪只要法力足夠,皆是人形出現。比如白龍馬的親戚鼉龍,是西海龍王外甥,在黑水河搶人家河神府邸,他也是人形現身。但是白龍馬不同,白龍馬似乎更喜歡龍形現身。他剛露面的時候就是吞了唐僧的凡馬,而且菩薩告訴他不許害人,所以唐僧他是不吃的。與孫悟空爭鬥的時候他也不願意人形現身,靠真身與之爭鬥。直到觀音菩薩到來,他才變化人形拜見。後來觀音菩薩取了他明珠,把他變化成白馬,白龍馬由此而來,他主要職責就是一個腳力。

那為啥白龍平日裡不變作人的模樣呢,比如晚上唐僧睡覺,或者在某些國家逗留良久。小白龍如果變成人的模樣,豈不是也可以有得齋飯吃,有得大床睡,遠好過在馬廄裡風餐露宿?我覺得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在西遊記的世界裡,龍的地位是很一般的,當然這只是針對仙界而言,對人來說,龍還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現在這唐僧雖然是金蟬子轉世,但畢竟是個凡人,做他徒弟已然是委屈,何況還要做個腳力。想想看,如果小白龍平日休息就變成人的模樣,唐僧要趕路時再變成馬,這樣的畫風怎麼看怎麼彆扭,而且十分傷龍尊。小白龍雖然只是“凡龍”,但那只是在觀音大士的眼中。實際上小白龍是西海龍王太子,是龍族裡的頂尖貴族,只因觸犯天規要被處死,被觀音菩薩救下,才有此劫。為了龍族的尊嚴,小白龍也不會隨便在人馬之間切換。

另一個原因呢就是開頭提到的職責的原因。白龍馬在西天取經路上就是個腳力,他只要把腳力做好了就是大功果。看看其他幾個人,孫悟空打妖怪化齋,是第一主力。豬八戒挑擔,沙僧牽馬,順帶掃掃小妖怪,當然,他們更重要的職責是在孫悟空不在的時候看護唐僧,雖然多次看護不力,但總好過沒有,不然孫悟空一個人絕對忙不過來。看護唐僧的任務已經有兩個人在幹了,如果小白龍再變成人形,八戒還好說,好歹挑擔,那沙僧還要他幹嘛呢。小白龍本來是腳力,再變成人形未免有跟八戒、沙僧爭功之嫌,如果唐僧再出個閃失,還要一起怪罪到他頭上去。變成人形其實是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小白龍沒必要這麼做。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小白龍有一次變成了人形,那是因為情況實在危難,就是在遇到黃袍怪那次,孫悟空被唐僧攆走,沙僧被抓,唐僧又被黃袍怪變成了老虎,身邊實在沒人了,小白龍才變成侍女模樣去戰黃袍怪,結果不敵。豬八戒呢,本來取經之心就不堅定,看到那個局面就想著散夥,是小白龍口出人言,苦勸豬八戒去請孫悟空回來。其實在取經的幾個人當中,小白龍和沙僧是最渴望取經成功的兩位,因為他倆之前一個犯了死罪,另一個是過的生不如死,只有取經成功,才能成就道果,免去罪災。所以,如果遇到十分危急的情況,已經要中斷取經大計的時候,白龍馬只能變化人形來救急了。


按照觀音菩薩的說法,小白龍只是凡龍罷了,可見在觀音眼中,就算他老爹西海龍王也不過比凡龍高一點點罷了。這小白龍雖說燒了玉帝明珠,卻是他父親西海龍王親自告他忤逆之罪,可以推想他跟父親關係只能說是一般甚至不怎麼樣。而最後他成就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地位遠遠高於龍王了,也可算是出了一口氣。


一覽眾河小


真正的西遊記本來就是在民間流傳的故事整理的,所以其實沒那麼多合理性,都不是一個人說的,不一定是一個體系,只是後人整理的相對完善了而已。既然不追究學術性的,咱就開瞎想想逗大家開心一下。小白龍本來就是龍,生來就不是人形,不見得人形才是他最舒服的樣子吧,馬相對於人可能更接近龍,沒準人家還舒服點;而且小白龍是龍,公龍,還是太子!說富二代都是侮辱人家,你想下一休息就變回人人,一上路就變成馬說師傅,你騎我吧,一個男人讓另一個男人騎,我是王子你是和尚,有後臺的和尚也是和尚啊!而且還有個猴和豬看著,他兩就打打雜就好了,主動的讓騎,每天騎,哪怕反抗不了,讓小白龍情何以堪!還不如低調,讓你們想不起來我,你們搞你們的,我只負責吃吃喝喝,大不了讓地位最高的坐一下,你們死活我不管,要是實在幹不下去了,萬一影響我轉正,那才幫下忙,不然白被騎了。誰沒事有心情變個人跟你們聊天,聊完了你們四個欺負我!你是小白龍,你好意思聊啊?


微風斜陽看卷舒


小白龍,因為觸犯天條,被南海觀世音所救,讓他和唐僧一起去西天取經,卻誤食唐僧白馬,所以變成馬,稱白龍馬,以供趨使。他吃掉唐僧白馬,也可能是天意,因為西天路途遙遠,僅僅靠普通的馬怎麼能到得了,有時還要帶著唐僧奔跑。西天路途中,他大多時候是唐僧騎著,不騎著也會陀著東西,所以當然不會變成人形,還有,既然是修行,當然是時時磨練自己的,又怎麼會變成人形呢!隨唐僧西去,已經是恩典,也是造化,所以小白龍很珍惜,是徒弟四人中最老實靠譜的!那個時候看西遊記,就覺得小白龍好帥!





涵黎1987521


心猿意馬,拴心猿鎖意馬,白龍馬是心意的化身。所謂龍馬精神嘛,一心一意是馬就做好馬的職責,他不是兩面龍或說兩面的馬。

白龍馬會反問呀,變回人形有啥好或不好呢,整天裡來回變,變過來變過去,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會一個樣兒,你以為白龍馬是變戲法的啦,那你就錯了,

可是,人就不一樣了,當面一套背面一套,昨兒一套規則規章,突然就變了另一套規則規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才說了一個好,一轉身一變臉就說兩個好,白天一個樣子的人,晚上休息一個樣子神。你說哪個是人形哪個不是人型呢。

龍馬本就不是人形,是龍,變成個人形就好的啦,馬形的人,人形的馬。不全在名上、畫皮上吧,萬物皆有佛性。人家是成佛的馬總比作魔的人要好啊!

是以,孔夫子這句話算說好啦,吾道一以貫之。白龍馬藉此理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呀,我呀,不變來變去的,我白,乾淨,白龍馬的馬道一以貫之。好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