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兩份工作,一份是在騰訊月薪5萬,一份是在阿里月薪4.5萬,你會選擇在哪裡工作?爲什麼?

AAA同花順


說到騰訊和阿里,我並沒有過這樣的大廠背景,但是我有朋友在那裡,分享一些我朋友在阿里和騰訊工作的故事。



一、有個朋友以前是在騰訊做遊戲運營這一塊,他後來從騰訊轉到了華為。他在騰訊工作的時候,他跟我說,騰訊那邊的資源好,騰訊的核心優勢是社交板塊和遊戲板塊。的確,這兩個板塊一直是國內頂尖層次的。如果是從事這兩板塊的工作,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騰訊。

二、有個朋友現在是阿里在國外數字營銷的經理。在跟他學習和聊天的過程中,我大概瞭解到阿里的優勢是大數據和技術團隊。對於用過阿里旗下的app大家都深有體會,哪怕是購物節,也非常流暢。還有一點很可怕的是,你每次一打開某寶,就會看到你喜歡的一些產品,這就是大數據的美麗。所以如果是做大數據和技術這一款也可以考慮阿里。


其實阿里和騰訊是國內很強大的兩家公司,去哪裡都不虧,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的話,你若是想要做成高管級的精,建議遊戲。社交、運營這些相關崗位可以考慮騰訊,技術、大數據、產品可以考慮阿里。但是,無論去哪都壓力不小,越是厲害的團隊就會壓力越大,沒有人會等你慢慢成長。


(對了,還得考慮一下你想要去哪座城市生活哦)


ps:小夥伴,你們有何要說(一起交流吧!關注:zokocloud,看精彩世界)


知課ZOKO - 知識技能募資平臺, 重新定義學習

一個有趣的線上學習平臺在等著你哦,知課ZOKO(zokocloud)


知課


根據你的描述,這兩份工作收入相差並不大。那麼,當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該怎麼考量呢?

老王認為,

1、每個人的選擇標準儘管不盡相同。但是大多會涉及:收入、職位、能學習到的東西、知識和人脈的積累、工作技能的鍛鍊以及獲得的尊重和成就感等。
以上這些因素,你不妨按照在自己心裡的重要程度做個排名,並根據這兩個職位的具體情況進行打分。

2、老王要提醒你的,是你要認真考量一下自己真正想做並適合深入紮根的方向。以及騰訊和阿里到底哪個的企業文化跟你更適合。這兩家企業在企業文化上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儘管他們都是互聯網公司。一旦你進入這樣的企業,什麼樣的職位和項目起點,直接影響你以後的發展。

對很多人來說,能進入這樣的公司已經非常困難,不管選擇哪一家,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的背書作用都非常有利。

職場無小事。先正確的作出選擇,再好好堅持自己的選擇。一旦選了,就踏踏實實去做。不心猿意馬,左顧右盼。


獵頭老王


如果有兩份工作,一份是在騰訊月薪5萬,一份是在阿里月薪4.5萬,我會選擇在阿里工作!

首先,阿里在網絡金融等方面持續發力,未來引領世界不成問題。就拿阿里旗下的支付寶來說,不僅可以進行各類支付,甚至可以進行理財、借貸、體育活動、旅行、酒店、外賣、大學校園卡充值、電子公交卡、公益活動等涵蓋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的處理。就拿小額支付來說,微信也會有獎勵金。但是支付寶除了有獎勵金還有免費醫療金、週週樂大獎、螞蟻森林能量、螞蟻會員積分等等。可見,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的支付寶正在逐漸佔據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顯然前途更為廣闊。為了更為廣闊的前途,我覺得減少5000月薪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就是阿里總部在杭州,而騰訊總部在深圳。這兩個地方房價都高,但是顯然深圳的更高。因而騰訊比阿里多出的5000元其實面對杭州與深圳的房價差價,顯然用處就不大了。再加上在互聯網+時代持續高速發展的杭州,已經是緊隨北京之後的又一中國數字經濟之都,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因此我必然會選阿里!


地震博士


我先離家近的那個。

如果列兩表把兩個公司的優勢與劣勢列出來,這個表不但會很長,而且列出來之後只會讓自己更混亂。

所以,離家近是我唯一考慮的因素,至於工資那要看我能做多少。如果德不配位,錢再多也拿不穩當。

想起另一個故事,

問:“媽和老婆掉水裡的你先救誰?”

答:“首先是她倆都已學了游泳,應該不需要我出手。如果非要救一個,那就選離自己最近的一位。”

祝好!


張大志leo


大部分人都會以月薪高低來作為衡量一份工作好壞的標準。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太科學的。我們當然希望這份工作的工資能夠更高一點,但是,選擇一份工作,要考慮到的不只是工資。如果你想選擇一份自己合意的工作,務必考慮周全。

公司的發展前景

不管是騰訊,還是阿里巴巴,這兩家企業都是知名的、業內頂尖的。無論在哪家工作,在別人看來,都是非常厲害的,受人愛戴的。如果要我選擇的話,我會選擇發展前景較好的一家。

縱觀騰訊公司一路的發展歷程,它依然還是停留在它那個騰訊遊戲城。而阿里巴巴則不同。現在,大家不僅會說阿里巴巴電商,還會說中國雲計算頭牌。還有騰訊主要是以產品取勝,而阿里巴巴主要是以戰略取勝。雖然以產品取勝的公司剛開始發展速度非常快,但是以戰略取勝的公司往往厚積薄發。可以說以戰略取勝的阿里巴巴的發展前景遠遠超過以產品取勝的騰訊。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我會選擇阿里巴巴,儘管它的月薪不比騰訊的高。

選擇自己感興趣、認同的

其實不管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他們都是國內很好很強的企業,發展前景都不錯。但是這兩家企業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經營理念、使命都有很大的不同。騰訊致力於打造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而阿里巴巴則把客戶放在了第一位,各自有各自的追求。如果你本身比較喜歡研究、開發產品的話,我覺得騰訊比較適合你。只要你有勇於創新的精神,你可以為客戶帶來更多新的體驗,你就有存在的價值。如果你不喜歡,那你可以選擇阿里巴巴。

無論你在哪一家企業工作,都可以證明你的能力是很強的,是其他企業所想要的人才。而選擇工作,一定要選最適合自己的。切記月薪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騰訊和阿里都是巨頭,月薪4.5-5萬來看看這個工資在公司都是啥級別。

騰訊的等級分為T1/T2/T3/T4共四級,其中每級又細分為3小級。

員工主要集中在中段,尤其是T2.3和T3.1。想從T2跨到T3是非常困難的,T2.3以上開始很多人有股票了。

阿里巴巴的級別分兩類:P序列(技術崗)、M序列(管理崗)。阿里的非管理崗分為10級,其中P6、P7、P8需求量最大, 也是阿里佔比最大的級別。

P7是分水嶺,P6晉升到P7有一定難度;P7再往上走更難。

一般技術崗,本科畢業P4,研究生是P5,博士P6。工作5年,大概是P6//P7級。工作10年,大概是P8//P9.通常,工作三到四年有股票分。

可以看出無論工作幾年,BAT互聯網人的薪資水平普遍高於非BAT互聯網,且工作越久兩者在薪資上的差距越明顯。

薪資4.5-5萬在這兩家公司級別都是差不多的,前景嘛都是巨頭互聯網公司,給我機會我不挑滴。。。因為現在相進阿里巴巴或騰訊太難了!


大熊叨叨叨


我在深圳。

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阿里巴巴。


首先在月薪45K以上,多或少5K早以不在考慮的範圍內,哪怕在15K以內也是一樣。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說的就是個人非常片面的觀點。


可能大家都聽過說一句話:

騰訊的產品

阿里的運營


通過這句話,或者很多人都可以對號入座了,究竟什麼是更適合自己的,所以覺得兩者都不錯的觀點其實是沒有思考清楚自己要什麼?


關於百度的技術本不在問題的討論之內,順便說一句。

百度技術確實是強,但百度文化早已僵硬,以陸奇離職開始計算,剛剛起步的AI和無人駕駛又蒙上了陰影,在文化僵硬的公司,再好的技術也不是你的技術,因為東西都是固化的,對於這種文化,技術真的能自由生長嗎?打一個問號。


騰訊的產品,以QQ、微信為核心代表的產品,騰訊擁有了全中國最大的用戶基數;尤其是微信註冊用戶數超過10億,已經成為Facebook之外最大的APP;騰訊的產品無疑是中國最好的,它的產品經理培訓、晉升、賽馬機制在國內是領先AT的。但這個問題是45K級別的人找工作,在騰訊這個級別想要再往上超越是非常難的了,除非你真的足夠幸運進入到了像2011年的微信團隊。


頭條系的崛起,尤其是抖音的崛起已經證明騰訊不再是唯一的產品牛逼發源地。頭條,抖音,內涵段子,西瓜,火山這些頭條系的產品也在快速的崛起,相反再看看微視,傾騰訊所有流量扶持,運營3個月也只是做到了日活500W,雖然不算太差,但是和抖音相比幾乎難有勝算,都在18年1月時日活就達到了3000萬,而在18年6月份日活就超過1.5億,這種增速像極了之前微信春晚紅包給微信支付的用戶增速。所以,單純以產品為評判,或許進入頭條可能是一個更好的去處。


為什麼是阿里巴巴?


運營是阿里的核心。

阿里巴巴CEO張勇曾經說過:阿里收購一家創業公司不會只給資金任由企業浮沉,而是會全面接管運營,比如最近全資收購的餓了麼,其核心管理層早已換上了阿里的核心班底,這些人大多來源於阿里的中共鐵軍。


在外界看來,可能會覺得阿里不近人情,收購之後創始人全部出局,但這些創始人出局的很大一個原因是跟不上公司核心戰略和運營節奏。


阿里的中共鐵軍是非常出名的一隻營銷鐵軍,淘寶的快速崛起離不開這些鐵軍一家家企業的開拓,離不開這些鐵軍的執行力。

以45K左右的薪資,在阿里鐵軍磨練上2-3年,在任何一個類獨角獸的企業都能擔任一個CCO的角色,這或許是不算太差的選擇。


關於騰訊和阿里巴巴的選擇,大家怎麼看?

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留言,也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交流。


好機購白日勝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從薪資來看,兩份工作的薪酬都十分誘人,而且懸殊不過10%的幅度,其實都可以選擇,但是,如果從職場的關注點來說,應該更深入的瞭解以下五個維度的重點情況,才能幫助你做出選擇。


第一,單位形象


選擇工作,公司的形象度很重要,如果你工作的單位是一個口碑很糟糕的單位,你在社交時,都不敢說出自己的單位。所以,企業的形象也是你的社會形象的一個延伸展示。


選擇一家形象好的、有社會知名度的公司工作,對於自己拓展自己的社會關係,是很有幫助的。顯然,阿里也好,騰訊也好,都是互聯網企業中的龍頭企業,去兩家單位的任一家,都是一樣的。


第二,工作強度


阿里和騰訊都是互聯網巨頭,從各種新聞信息來看,兩家單位的工作其實都很繁忙,工作強度都很高,如無意外,應該都是“996”工作制,即上午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六天。所以,在此情況下,如果能瞭解到工作強度的差異,那選擇較為輕鬆的職位勢必就是最佳的選擇。


例如:一家是996,中途午餐、晚餐都可以各休息一個小時,而另外一家同樣也是996,但是中途午餐、完善只能各休息半小時,那毫無疑問,休息時間多的企業,就比另外一家的工作強度要低一些。


第三,工作地點

騰訊與阿里公司,都是大公司,分支機構遍佈全中國,那給你提供的工作,其主要工作地點在哪裡,這也是必須要考慮的。


例如,假設阿里公司的這個職位是要你長期派駐在上海工作,而騰訊公司的職位是派駐你在雲南偏遠的紅河工作,那毫無疑問,能夠在大城市工作的工作,相對生活也好、文化娛樂也好、交通便利度也好,都是遠超三四線城市的。這個也是你的一個選擇依據。


同時,如果這個工作是一個長期工作,當地房價的高低,也是你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因素。


第四,工作形式


互聯網大企業,有的崗位是技術開發的崗位,有的是銷售服務的崗位,每個不同的崗位,工作的形式也不同。


例如:假如阿里公司的崗位是需要長期全國出差的銷售支撐類崗位,每年12個月大致有8個月都在外地生活,而騰訊公司的崗位則是技術研發,就固定在深圳工作,無需大量出差,那對比下來,從工作形式上,長期全國到處跑的崗位肯定就比固定進行工作的崗位要辛苦很多,但是,可能到處出差的崗位會比固定工作的崗位有更多的津貼和補助,所以,最終還是要企業開出的條件來衡量。


第五,福利待遇


所謂的福利待遇,就是薪酬之外的其他的員工所享受的福利情況。例如:每年的帶薪公休假是如何?逢年過節的過節費是多少?是否有免費的工作餐?


另外,有的大企業,對於員工的福利待遇還包括房子,比如曾經傳聞某大公司就免息向員工提供一定額度的購房首付款。這個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薪資,所以,選擇福利待遇好的企業,也是很重要的。


總體上,無論是題主說的阿里和騰訊,還是其他的企業,在薪酬待遇的基本相差不大的情況,綜合考慮上述五點因素,可以作為選擇公司的一個重要依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帶來幫助。謝謝。


我是問答達人雪天驚雷,歡迎您關注我並與我交流互動,感謝您的支持!


雪天驚雷


這兩家公司看上去都風光無限,如果能進去當然不錯。不過有些問題還是要思考一下:阿里騰訊這些年,幹砸了的有多少?你是願意工資低點進阿里幹成了的部門,還是工資高點進騰訊幹砸了的部門?反過來也成立。

這就是我要說的主題:當兩家公司實力差不多的時候,你要選擇的就是崗位。對阿里騰訊來說,如果你有能力拿4~5萬的月薪進去,國內同類型的公司你基本上都有實力進,這時候你是有能力選擇的,和找工作困難的人沒有可比性。

那你可能就要問了:我怎麼知道兩家公司哪些崗位或部門更有前途?

其實迴歸常識就行:如果進阿里乾電商,相比進騰訊乾電商就會有優勢;進騰訊做遊戲或“連接”也比進阿里幹同樣的事情有優勢。這屬於大方向的選擇。這些年騰訊阿里都在想方設法進入對方的領域,做到最後才發現一切都不過是浮雲,雷聲大雨點小,對方也都是有驚無險。這倒也不難理解:拿玩兒票的心態去跟人家為生存而奮鬥的心態比,除非對方犯大錯,否則基本沒有勝算。

另外一個選擇的角度,就是能夠充分掃揮自身的專長。成功靠的不是補上短板,而是發揮優勢。看哪家的崗位可以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工作,也許可以使你少奮鬥n年。


HR那些事兒


選擇一個方向什麼是決定性因素,正常情況下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1.公司大方向有沒有問題

2.具體工作崗位是不是適合自己

3.職位工資

這三者任何一點因素出問題都能導致思想的波動,隨後就有了想辭職的衝動。在實際找工作中也可以用這三個點作為主要點卡位比較,從工資上來看差距不是很大,下一步就要考慮具體的方向,方向主要從長遠角度考慮,直白一點從事這個崗位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做了幾年對應技能有個快速的提升,為後續漲工資或者向更高層級邁進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從某些層面講前兩點是息息相關。

在職場混跡一般存在三種境界:

1.穩定性差,技術掌握不繫統,很多人在工作崗位上一旦感覺不爽了,就開始換工作,剛適應了新環境,遇到點不順的又開始思想波動了,這類人在職場上算是少數,基本上每年都在換工作,換到最後的結果是心態上已經麻木,核心技能掌握的也很一般,最後收穫可想而知了。

2.穩定性強,職業生涯有清晰的定位。這種在職場上一般吃的比較開,平時基本上不怎麼換工作,能在一個公司長期呆住,能掌握核心的技能,市場競爭力很強大,很清晰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一般來講這類人能一步一個腳印的達到自己職場的高峰,情緒控制力很強,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影響職業方向,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當然也有運氣還不錯的,趕上了公司上市也能賺上一筆,基本上很有限。

3.認準一個死磕到底,這種人在職場裡面很少,但大部分結果都會比前兩者好很多,正常來講在公司屬於核心級別任務,已經將自己完全交給公司平臺,一旦公司有所起色也是最大利益獲得者,很多上市公司誕生很多的千萬富翁百萬富翁,基本上都屬於這類人,真正的智者,放長線釣大魚。一般前幾年都會被認為這人很傻,幹嘛傻傻的呆在一個公司,很多年之後,大家突然明白一個道理髮現真正混的很好,而且有質的變化還就是這類人,而且這類人更加容易成為老闆,因為呆在一個公司時間長了,什麼樣子的套路也都摸得門清,更加深刻了解如何做公司,當然也有竹籃子打水一場空的情況,但是即使公司沒了,在公司這些年掌握的核心技術或者管理技能對於後續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

有了上述的幾點問題,至於如何選擇騰訊還是阿里,很容易得出結論,首先要明白自己的選擇是什麼,讓自己做一個漁夫,還是一條魚,這點自己必須認識清楚。

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