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還能和家人共同進餐嗎?

低唱淺吟


幽門螺旋桿菌,這個人類胃部唯一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它的危害性,人類的胃部疾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都與其息息相關。這種菌傳染性強,易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播,那麼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發現陽性,是否一定要與家人施行分餐制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和檢查

幽門螺旋桿菌發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但真正的被確認於胃部疾病,特別是潰瘍病、胃癌等的關係卻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幽門螺旋桿菌之所以能夠對胃部造成損傷,主要是因為它的特性——它不懼怕胃酸,鞭毛結構幫助它牢牢的吸附在胃壁上,同時還會釋放出可能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的毒素,因此,如果出現胃部反酸、胃疼、胃脹、消化不良,口氣重等問題,就有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

很多體檢機構的體檢套餐中,都包含了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項目,但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抽血來檢查,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抽血檢查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只是表明幽門螺旋桿菌的抗體陽性,並不能確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臨床上用於診斷幽門螺旋桿菌的金標準,除了侵入式的胃鏡取切片檢測外,一般採用非侵入式的C14和C13呼氣試驗,另外,糞便Hp抗原檢測也是準確度很高的檢查方式之一。

因此,如果是抽血發現的Hp抗體陽性,建議去正規醫院進行呼氣試驗或糞便監測,確認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和預防

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在家庭成員之間比較普遍,對於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家庭,其家庭成員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幾率高達60%,而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家庭中,其感染率僅為15%。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過口-口,糞-口等幾種途徑傳播,口對口餵食,口對口接吻,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旋桿菌,在家庭成員共餐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幾率傳染幽門螺旋桿菌,因此,對於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的家庭,選擇分餐制是一種有效的避免幽門螺旋桿菌交叉感染的好辦法,但這個餐怎麼分,還是有講究的。

我們中國人,一般都習慣於一家人一起吃飯,這不單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多年來積累下來的傳統,實際上,做到像國外有些國家一樣,一人一份這樣的分餐,有時候還是挺難的。

比起這樣的分餐,李藥師更建議是這樣:不管家裡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都要做到專碗專筷,吃飯時用公筷夾菜,夾到自己碗裡在用自己的筷子食用,這樣即能避免徹底分餐的尷尬,又從途經上大大減少了幽門螺旋桿菌和其他病原菌的傳播

對於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家庭,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專用的碗筷,可以經常的消毒處理,100℃十分鐘,完全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了。幽門螺旋桿菌雖然在胃部非常頑固,但在外界它是一種很脆弱的細菌,在正常的外界環境,幾個小時就會死亡,因此,對於這個細菌,大家大可不必太過擔心。做好“分餐”,講衛生,勤洗手,還是可以避免家庭成員交叉感染的。


李藥師談健康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幽門螺旋桿菌吧

據瞭解,1978年,人類第一次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這種菌主要存在於胃粘膜中,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

臨床中,幽門螺旋桿菌能通過口口傳播,並且存在於牙菌斑中,時間久了之後會產生口臭,雖然嚴格來講,口臭不算是一種疾病,但是長期的口中異味也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社交。而且,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的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也很高。正常的胃粘膜中是檢測不到這種菌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間長了之後,還會導致癌變。所以在生活中,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所以呢,當你進行呼氣試驗後,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最好不要再和家人共同進餐了。而且,要將自己的餐具單獨準備出來,不要和家裡人的餐具混用。當檢測出陽性結果後,應及時就醫,通過國際上目前通用的四聯殺菌法進行殺菌,服藥期間也應嚴禁喝酒。服藥28天后及時複查碳14呼氣試驗。檢測病菌有沒有殺乾淨。若是複查陽性結果,則3個月後應再次就醫,更改殺菌藥物後,再次進行殺菌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在我們國家很高,所以,臨床中建議,家中有人查出幽門螺旋桿菌後,應組織家裡人一起進行碳14呼氣試驗檢測(兒童建議行13碳呼氣試驗),並且檢出陽性的話,最好一家人同時進行殺菌治療。否則,幽門螺旋桿菌很容易復發。


杏花島


如果你監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按中國人目前的用餐習慣,你家裡人幽門螺桿菌陰性的可能性較小(當然不是沒有可能😄

)。

如果你監測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我認為也沒有必要和家裡人分餐,讓家裡人也去檢測一下倒是有必要的。


如果家裡人幽門螺桿菌也是陽性,但你們都沒有任何症狀,也沒有必要馬上去治療,與細菌和平相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科學執著者


目前認為,人是幽門螺桿菌唯一的傳染源,人-人間傳播是唯一的傳播途徑,其方式為糞-口、口-口、糞-口途徑。糞-口途徑是指感染者排出攜帶病原菌的糞便汙染食物和水源,由被感染者攝入後引起的感染;口-口、胃-口途徑是指幽門螺桿菌可由胃-食管返流進入口腔,滯留在牙菌斑中,通過唾液傳播。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配偶雙方有一方為陽性感染者時,另一方也應同時檢測幽門螺桿菌,兒童主要通過家庭成員感染。對幽門螺桿菌而言,所有人群均為易感者,感染後不予治療終身帶菌,且終身具有傳染性。


中國疾控中心


可以一起進餐,是否具有傳染性還需要具體分析,但最好可以分餐,這也是我國膳食指南推薦的進餐方法。



幽門螺旋桿菌現在引起大家的關注是由於很多胃部疾病查出它的存在,比方胃癌,胃潰瘍發病都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但不代表查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就一定有明確的胃部疾病。很多感染者,或攜帶者在體檢時發現幽門螺旋菌陽性,自身並沒有胃部不適症狀,胃鏡檢測也沒有異常,就不需要後續的治療;對於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同時伴有胃部不適症狀的人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的胃部檢查,胃鏡是目前檢測胃部疾病的金標準,但是否需要胃鏡檢查還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也提醒需要治療的朋友,一定要規律,持續服藥,因為這種治療一般都需要服藥三週左右時間,有很多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我自己就是反面教材,胃不疼了就忘了吃藥,或者乾脆停藥,這樣的結果是容易反覆發作,治療效果也差。



現在幽門螺旋桿菌最常見的檢查方法是碳13或碳14的呼氣試驗,無創,簡便,快捷,很多體檢中心,醫院都可以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途徑最主要的方式是口-口傳播,尤其是成人與兒童之間,看到這兒大家就知道最應該避免或杜絕的行為就是大人喂寶寶自己咀嚼過的食物了!哪怕是經口吹涼的行為都要避免,孩子的免疫能力弱,如果餵飯的家長自身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又不知曉,無治療,如此反覆的餵飯行為很容易傳染給寶寶,影響孩子的胃腸消化與成長髮育。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成人可以在治療期間採用分餐制,夾菜使用公筷,也儘量避免太親密的行為,比方接吻,雖然聽說接吻可以減肥,也請在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之後再進行此種減肥方法吧。



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朋友飲食要規律,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以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進食過多煎炸等油膩食物,伴隨胃部消化功能障礙的朋友,進食粗雜糧要講究烹調方法,一定軟爛,特別是老年人,不可一日三餐以粗雜糧為主,還是要以細糧為主,粗雜糧為輔。

幽門螺旋桿菌雖然與胃癌的發病相關,但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及時檢測,規律服藥,改變就餐習慣,都是可以提早預防疾病發生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完全可以將幽門螺旋桿菌扼殺在搖籃裡。

(王芳,主管護師,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國家健康管理師,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營養百事通


  如果查出了幽門螺桿菌陽性,還能和家人共同進餐嗎?有關專家解答說,幽門螺桿菌傳染力很強,的確可以通過手、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受中國的飲食文化影響,很多人圍餐都不習慣用公筷等,都是潛在的感染因素。可以說,幽門螺桿菌其實就是吃進去的細菌。在家庭內採用分餐制或用公筷對於很多家庭很難做到。不過,幽門螺桿菌有個弱點,就是不耐熱,如果有高溫消毒功能的碗櫃就可以把幽門螺桿菌殺死,或者洗碗時放在鍋裡用開水煮一會兒也可。

  他強調,家中老人把食物嚼了或咬下來再喂孩子,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家人間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夾菜。

所以對於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家中可使用消毒碗櫃,飯前注意洗手即可。實在不放心,就跟家人分開吃飯,這個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緩解幽門螺旋桿菌的3個方法

  1、清潔口腔——從源頭上消滅幽門螺旋桿菌

  口腔是幽門螺旋桿菌除了胃以外的,第二定居點。胃-口傳播可能是胃裡的Hp隨脫落的胃上皮通過胃、食管反流進入口腔。牙菌斑、齦袋、齲齒、牙髓、舌背部、唾液中的Hp檢出率均較高,口腔是幽門螺旋桿菌的中藥儲存庫,可使幽門螺旋桿菌源源不斷地伴隨唾液吞嚥入胃,引起胃部炎症的發生和復發。

  清潔口腔是很重要的一步,餐後要刷牙或者漱口,防治牙垢和牙菌斑的形成,牙刷要注意更換,可自制滅菌藥物牙膏:將薄荷葉碾成粉,將其攪拌到牙膏中,每日勇氣刷牙可有效滅菌。

  2、食物殺菌——會吃是殺菌的重要環節

  丁香茶葉

丁香性溫——抗幽門螺桿菌作用最常見的中草藥!具有溫中降逆、養胃健脾、補腎助陽的功效,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堅持喝丁香茶兩週,能明顯改善腸胃不適。丁香是臨床上常見的“殺菌劑”,也是“天然的中藥口香糖”,常喝丁香茶能殺菌養胃、芳香去口臭。

  3、減少胃酸——降低幽門螺旋桿菌的繁殖能力

  高濃度胃酸是最適合幽門螺旋桿菌繁殖的環境,降低胃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繁殖。具體做法是每日三餐之間按壓內關穴,可減少胃酸分泌。每天按壓3次,每次2分鐘,感覺微微痠痛即可。

  總的來說幽門螺旋桿菌對人體健康存在威脅,但是不用盲目慌張,有根治的辦法。如果感染情況嚴重,則要搭配醫院治療,單是使用以上方法是比較難以根除的,搭配是治療效果最好,要了解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