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Find X上的黑科技,哪個最吸引你?

旁眼觀科技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哈哈哈哈哈哈,當然是“全隱藏式3D攝像頭”和“安卓第一個支付級的3D結構光”

全隱藏式3D攝像頭

這個“全隱藏式3D攝像頭”採用的是雙軌潛望結構,它在你打開攝像頭軟件的時候非常快地伸出,當不需要攝像頭的時候又可以收回去。

有人說,不就是加入一個升降機的馬達就行了嗎?不不不,要是這麼簡單的話,OPPO早就推出來了。

在結構上由馬達+螺紋絲桿組成,可以實現0.6秒快速升降。0.6秒啊朋友們!在耐用性上,OPPO的要求是經歷過30萬次的耐久測試完全沒有問題。你可以想想這對產品的品質要求有多高。

同時,OPPO需要重新設計Find X的主板和手機內部構造,適應這一個機械機構,可以說是工程師的巨大挑戰,之前幾乎沒有可以參考的例子,全部重新設計。

而且這一個全隱藏式3D攝像頭集齊了很多的傳感器:匯聚了11個大元器件,包括聽筒、前置攝像頭、後置雙攝和閃光燈,以及3D結構光、天線、聽筒等多個器件。

光線感應器改到了機身頂部的左側,感光範圍得到了擴大,周圍180°的光線都可以感應到。而距離感應器,當我們耳朵貼上去屏幕的時候,屏幕觸控直接可以識別到是耳朵,當離開屏幕,則由隱藏在屏幕底下的紅外距離感應器來工作。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把距離感應器集成在雙軌潛望結構上,當模塊降下時,距離感應器進入了手機內部,這時是無法感知距離的;如果把距離感應器放在手機正面,又會存在開孔的問題,與“渾然天成”的設計理念相違背。

首先OPPO想到的就是利用屏幕觸摸的機制來判斷人耳在通話的時候是否有接觸到屏幕,當人耳貼到屏幕上時屏幕熄滅,當人耳離開屏幕時屏幕點亮。經過驗證,這個思路是可行的,只是存在一些不完美,也就是人耳離開屏幕,從息屏到亮屏的過程中會出現一次閃屏,影響用戶體驗。

為了解決這個不完美,OPPO在屏幕下封裝了一顆紅外傳感器,在息屏時紅外信號可以幾乎不受像素干擾的穿過屏幕來檢測人耳和屏幕的距離,也就是說,屏幕從息屏到亮屏時使用的不再是屏幕觸摸機制而是紅外信號進行檢測,這就解決了閃屏這個不完美。

3D結構光

我們說過了,這個全隱藏式攝像頭是支持“3D結構光”的,3D結構光技術的原理是通過近紅外激光器發射的光線,投射到被拍攝物體上,再由專門的紅外攝像頭進行採集,生成三維圖像。

當光線在被投射到物體上,物體不同區域有不同深度,當傳感器採集光線後後生成圖像,通過運算單元將這種結構的變化換算成深度信息,然後獲得了被拍攝物體的三維結構。

OPPO的“結構光”能夠通過結構光元器件在面部投射出15,000個識別點,給用戶的面部構建一個精細完整的3D模型,能夠更精確地識別用戶的生物特徵,錯誤識別率僅百萬分之一,遠勝過指紋的五萬分之一,而且在溼手、戴手套等場景下也不會影響使用。紅外泛光燈的加入即使夜晚也能精確識別。

OPPO還與支付寶合作,基於更安全的3D結構光技術,首次實現安卓手機刷“臉”支付。這是安卓首個“支付級”的人臉識別系統。


太平洋電腦網


OPPO Find X可以說是凝聚了OPPO家最高規格的設計、配置以及技術,這樣的產品可以說是在方方面面上都非常吸引,自從在法國巴黎盧浮宮發佈以來,就吸引了非常多人的關注,熱度可以說是近期產品中最火的。時隔四年後,OPPO Find X以全新的形態亮相亮相。從設計上來看就足夠極致以及具有未來感,十分符合“未來旗艦”這個定義。

其中,設計肯定是它的一大賣點。本次OPPO Find X的設計依然注重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我們可以在OPPO Find X身上看到非常超前的設計。得益於COP封裝的採用(國產手機首款採用該封裝的機型)以及首創的雙軌潛望結構,讓OPPO Find X擁有了高達93.8%的極高屏佔比,這麼高的屏佔比也刷新了現有機型的新紀錄。

在首創的雙軌潛望結構中,其內部集成了前後鏡頭以及3D結構光等元器件,需要拍照或3D結構光人臉識別時就會升起,一升一降的設計十分具有科技感。它的出現也極大的提高了整機的一體性,實現無孔設計。

而在技術上,OPPO FaceKey 3D結構光的加入可以說是讓人臉識別的安全性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通過結構光元器件在面部投射出15000個識別點,官方表示都可以在60cm的距離中將精度控制在±1mm範圍,構建出一張精細的3D人臉模型。OPPO表示其誤識率僅百萬分之一,安全性為傳統指紋識別的20倍之高,看樣子替代指紋識別也是遲早的事了。
與此同時,SuperVOOC的商用也極大地增強了它的充電效率,充電5分鐘通話4小時,35分鐘即可充滿電的效率可以說是定義了新快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