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光圈感光度都調了,爲什麼拍出來還是很暗?

Sweet-Maiden


快門、光圈和感光度都調了,但是拍出的照片還暗,問題出在你沒有調整曝光補償,如果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一些曝光量,就會得到滿意的曝光。

測光原理:照相機也經常會出現測光“失誤”的情況。眾所周知,相機上面有專門的測量光線的測光表,測光表為我們提供曝光的數據。那麼,測光表是如何測光的呢?經過大量科學統計,發現世上的各種物體的平均放光率為18%(我們把反光率18%亮度值稱之為:中級灰)。因此,照相機的測光表就根據這個數據為基礎去測量光線,無論相機面對什麼亮度的物體(高於18%的亮物體、等於18%的中級灰物體和低於18%的暗物體),都會將其“還原”成18%的亮度後給出曝光值。(圖為:大面積的陰天下的雪原,拍攝時曝光+1.5級)

如果相機測量的就是18%反光率的物體(通常的山川、草原和城市等場景,在順光和測光下,都是接近18%反光率的),則曝光非常準確。如果測量的是高於18%亮度的物體,測光表會覺得過亮,給出較小的曝光組合,將導致曝光不足。如果測量的是低於18%亮度的物體時,測光表會覺得過暗,給出較大的曝光組合,會出現曝光過度的情況。(圖為:大面積的陰天下的雪原,拍攝時曝光+2級)

使用曝光補償表進行糾正:如果拍攝畫面中有大面積的白牆,則需要曝光補償+2級;如果是拍攝大面積的陰天雪原,則需要補償+1.5級;如果拍攝陽光下的雪地,則需要補償+2——+2,5級;一般性比較亮的物體則需要補償+0.5級——+1級。另外,在拍攝逆光景物時,也需要適當的曝光補償一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常需要補償+1級左右),因為逆光很容易導致主體曝光不足;拍攝城市夜景時,也要增加+1級的曝光量,否則就沒有燈火絢爛的效果。(圖為:白色的婚紗佔據2/3面積,因此,曝光補償+1級)

如果拍攝的帶有大面積的灰暗景物時,通常需要曝光-0.5級——-1級;如果遇到成片的黑煤炭,則需要曝光-2級左右。平時在拍攝時多觀察,多使用曝光補償功能去嘗試,時間長了自然就會做到心中有數了。(圖為:具有18%反光率的標準灰板,模擬自然界的平均反射率)

我的拍攝經驗:如果不是遇到非常暗的環境,通常都使用最低的感光度ISO100,這樣拍出的噪點最小。使用光圈優先的模式AV,只要根據景深的需要調節光圈外,快門速度相機會自動給出的,非常方便。曝光補償會經常用到的,如果拍出的影像有點或亮或暗的情況,馬上就予以彌補。(圖為:佳能相機上的曝光補償功能表)


攝影講習所


快門光圈感光度都調了,為什麼拍出來還是很暗?

根據問題所描述,屏幕亮底太低也有可能(現在假定他是正常的),還有可其它什麼原因,我們分析下: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準確的曝光,快門和光圈、感光度都調了,但你調的度夠不夠大,有沒有調到可以準確曝光值。他們的之間的關係有沒有用到準確。

解決方法:我一個一個的調,如快門和光圈不動,單調感光調,一檔一檔的調,直到調到最大值,看看曝光出來的照片有沒有變化,如果沒有,那就先用最大的感光度,第二步在來調光圈,也是同樣的方法,逐步放大光圈來拍攝。最後在把快門放慢,三個都調後,如果拍出來照片還是沒有變亮。可以肯定的是,相機有問題,必須送到相應的維修服務點檢測。


攝影PS教學666


我來給你說一下吧,怕同志們把你給越繞越遠呀,哈。

首先得確定照片曝光是否準確!

拍出來的照片很暗,可能是相機顯示屏或電腦顯示屏的原因,並不代表你的照片曝光就不準確,確定照片曝光是否準確,直方圖最直觀,相機上有直方圖:那四個方向箭頭,左右瀏覽照片,上下看直方圖。相機不同,打開方式也不同,你可以自己找一下。

這是PS上的直方圖,直方圖左、右、中間分別代表是的暗、亮、中間調。

我做了個演示:像這個照片標識的1處平直,說明暗部信息少,曝光過度,反之,如果右邊平直,說明高光不足,是曝光欠曝;而2處的“!”則是說明因曝光過度,高光溢出。

在相機看直方圖跟上邊的看法一樣。

這是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直方圖(右邊的“!”說明偏藍)。

在PS裡,看色階也是一樣的,再說這個色階就跟相機裡直方圖一樣一樣的啊。一張曝光準確的直方圖,就類似於上圖這樣。

根據這種比較靠譜的判斷方式來確定曝光是否準確後,再進行曝光調整。

我是南方之南,我就這麼熱情,歡迎大家關注,哈哈。


南方之南


和調背屏亮度毫無關係,看直方圖,每個像素提供一個字節的數碼信息,一個字節有八位信息,每位要麼0要麼1.就是開和關,計算一下,八位二進制數可以表示0到255之間的數字,0的編碼是00000000,255編碼是11111111,因此數碼相機ccd的每個像素會將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線強度用00000000都11111111之間的二進制數字表現出來,也就是像素可以將投射在上面的光線的強度以256個數字表現出來,這256個數值亮度範圍就是從無光0到全亮255,直方圖就是這種表達圖


安歸348802688


首先,要排除一個比較好笑弱智但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相機的屏幕亮度開得特別高,例如在陽光下拍攝時如果看不清屏幕,很多人會把液晶屏幕的亮度調高,這樣就會造成照片看起來的亮度比實際拍攝的亮度要亮上2到3擋,所以拿回家看經常發現是欠曝的。

所以,如果每一張都是這樣的話,那麼真的要看一下,是不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還有在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的模式下,要考慮是不是將曝光補償錯誤的開到了比較低的檔位例如-3檔,這樣也會造成拍出來的照片亮度不足。

如果不是因為這兩種錯誤的設置導致的亮度不足的話,那麼就是這張照片拍攝的參數有問題,題主可以將照片的參數繼續向高條,例如提高ISO或者增大光圈。


光學法則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簡要的說:

1.在快門光圈感光度都調好了,還要找對測光點,無論你是哪種測光模式,對測光點都很重要,比如在拍光線反差大的主體,如果對著亮的部位測光,畫面就是相對變暗,如果對著暗部測光,畫面就會過亮而曝光過度,所以在測光時一定要尋找明暗的過度帶測光;

2.快門光圈感光度都調好了,好要注意曝光補嘗是否設置對了,這時就要注意白加黑減,拍雪的時候曝光補償要加檔,拍暗光時就應該減檔,加減多少可以試拍幾張看看,不斷調整,直到滿意;

3.採用M檔,通過曝光移動標尺來調整,標尺指示線在正中間為測光準確,當然M檔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要學習一下,但是也不難。


梅寒攝影


首先說你提的問題描述的不清楚,在什麼場景,光線下拍照,你調整的快門,光圈,iso都是多少。這樣才能判斷出來問題出在哪裡。

其次還要說出你用什麼檔位拍照,白平衡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如果還是不行可以加一下曝光補償。

最後教你個小竅門,就是你可以用自動擋先拍一下,看看參數,然後再換成手動調整參數。


dltgyd


建議題主換個微單,所見即所得,你在屏幕或者取景器裡看到的畫面就是拍出來的畫面,這樣調就有根據了。其實調節範圍並不大,感光度最好400以下,晚上也不要超過1600,快門要把持安全快門。剩下也就是光圈了。再不行就上三腳架,調慢快門速度。現在的微單可以顯示直方圖,按快門以前你就知道照片什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